回覆列表
  • 1 # 城信言直

    如樹尋根知底,先找出入村祖,入鄉祖等枝祖,尋出何處而來,各主枝之間的關係的輩份。

    於省為位單或於某祖公入某地糸來修,從底往上修找到根源後,從上往下修,有原老譜的按各技系各村或各地系修,原二三十年未補充的如:過世的年月日墳墓在何方坐向等,生女男孩幾個男孩姓名等,有前己修現長大成家生兒女幾個如上,老婆何姓何地旺門及八字等,新修上的於成家,某某長次之子,生於某某,讀某某學校等功積簡。

    系統查根,列輩排兄弟,從底往上查,從上往下修,生卒,婚姻,輩份,,坐山地名,功名,子女多少等婚姻於方等。

  • 2 # 意智在心

    續譜的格式多樣化,它是體現家族的想法與家規等而定,不分城市和農村。國有史,縣有誌,家有譜。體現一個家族的人脈,發展,盛勢等情況而定,我們的族譜格式願與大家分享!

  • 3 # 愛思考的馬拉松

    追根溯源,修族譜可是件大如天的事情,涉及的文字譜本方方面面,從主幹到枝葉,是涉及你整個本地姓氏的百科全書,從你的開先祖,到分祖再到你的開基祖方方面面都不能搞錯。族譜包含你的祖先的,名諱,出生年月,婚喪,嫁娶,子女,女婿,親家,家住何方,還有就是葬於何處,所以家譜涉及面很廣,不是有能耐的很難修好修全,謝謝閱讀

  • 4 # 圭海四記

    剛好遇上村裡的修譜,圭海君就參與時所瞭解到的資訊和大家分享下。

    圭海君所在的村子,位於九龍江下游,城不城村不村的,村子不大,人口不少,八成以上都是同姓,在當地算是排的上號的大宗族。

    (圖為圭海名祠 海滄青礁顏氏家廟)

    村裡只有一座宗祠,逢年過節、大型祭祖活動,或者哪家娶新娘了,都是要和祖先報備的,只可惜宗祠的族譜在文革時被那膽小的理事燒光了,僅殘存一小冊支派零星的資訊。

    就這麼瞎過了幾十年,去年開始,宗親會終於決定要修譜了,說是修譜,其實完全是新建,所掌握的資訊全靠口傳,瞭解的老人家也在逐漸減少,於是修譜的工作便顯得有些難度。

    (圖為圭海名祠 海澄美江許氏祖廟)

    第一步,組織人力,村裡凡是上了年紀退休的,肚中有些墨水的,大概都被叫過去湊數,當然主要的負責人還是宗祠理事會成員,會長是全球本姓聯誼會成員,好像還是個不小的角色。一眾人等開始分組,海外聯絡組、省外聯絡組、省內聯絡組調查姓氏來源和分支,更重要的是找尋失去的譜系,攝影組負責本村古蹟、現貌、墓葬寺廟等圖片採集,支系聯絡員負責各房各支派現有人數和世系入戶調查,其他還有宣傳組、地圖組、編輯組等等。

    以上是本村人的分工,此外還聘請了一位廈大文史專家作為修譜顧問,章節設定、歷史脈絡指導、文字組織和稽核等專業性的工作本村人可能就無法勝任了,圭海君不才,作為地圖組的成員之一,貢獻了幾張本村平面圖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第二步,裔孫世系調查階段。本村姓氏分成三大房,圭海君所在的二房人數眾多,又可再細分成數個派系,每個派系再分小組,每個小組設小組長一名,每戶走訪調查。調查的物件包括該戶所有人口及其子女配偶的姓名、小名、籍貫、出生年月、忌日、學歷等詳細資訊,如果資訊量足且確定的話,最好能將祖上數代及海內外親戚一併寫上。

    這些資訊被一層層經派系稽核、對接後,做成譜系向上追溯,當然斷層是必然的,這些斷層由各派系宗長根據長輩記憶予以補充和續上,至於姓名和出生年月不詳的便以空白註記。基本上年歲較近的資訊都很完整,但涉及百年以上者就亂的一塌糊塗。

    (圖為圭海名祠 檳城龍山堂邱公司)

    至於近代的世系,只能寄希望於海外。本村之人,在清末民初,風行下南洋,大概每家每戶都有海外親人,時不時零星迴國。他們在海外的聚集地,清末在檳城,民國在沙撈越古晉,其他零散分佈於仰光、新加坡、胡志明等地的聯絡漸少。從聯絡上,古晉是保持最為緊密的,好像還存有族譜,這下就能把百年前的譜系對上。

    這大概就是簡單的修譜過程,收集最新資訊由各小組長修好各自譜系,再由宗長將各譜系續上主譜,並設定完成分冊。主譜如有舊譜當然最好,如無,則由近及遠收集同姓資料逐步將主譜世系續上,最終溯源至姓氏始祖。

    如此整個族譜的核心便完成了,剩下的由攝影、地圖、文字組將現有家族聚落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整理成簡單的介紹文冊,組合成完整的現代族譜。

    最後,請幾位比較出色的同姓名士題字、作畫、合影,增加民俗文化內容便可以出版成冊,分發至每家每戶。當然修譜是十分費錢的,這需要每家每戶捐款贊助,有些富豪是很樂於出大頭的,畢竟是光耀門楣的好事,所在到平凡人家並不需要出太多錢,意思一下即可。

    (圖片來自高密市惠誠撲灰年畫店)

  • 5 # 秀才小孟

    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我們家族,孟氏家族,正在續修族譜。

    2010年,經孟氏宗親聯誼會總會發起,全國各地以及海外孟子後裔,廣泛掀起了續修族譜的活動,我認為,在農村修族譜,首先要有熱心這方面事物的長輩,還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我們村是按照總會規定,農村戶口每人10元入譜費,城市戶口每人20元,男女平等,自願入譜,我們村除極個別外,基本都參與了。

    家譜內容一般分為:

    1譜名:為明血統,防亂宗,譜名一般包含裡籍,如《韶山毛氏族譜》、《鎮海橫河堰包氏宗譜》(包玉剛),有的還加編修時間、次數,如《同治九年進賢劉氏重修族譜》、《中湘陳氏六修族譜》等。  

    2譜序:內容涉及修譜緣由、姓氏淵源、家族遷徙、修譜理論等,續修譜一般儲存以前的譜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寫,也有名人撰寫,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闡明修譜的原則和體例,少則幾條,多則幾十條,隨時代變化而變化。如民國時有些譜凡例規定女子也入譜。   

    4遺像:刊載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遺像及讚語,諸如“秉姓忠直”,“忠懸日月”等。  

     

    5恩榮錄:登載皇帝對家族中官員、親屬、烈女等的勅書、賜匾、賜碑等。   

    7族規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約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規,內容具體,包括忠君、孝親、祭祖、禁賭、財產繼承、約束婦女等。   

    8祠堂:記載祠堂建築圖案,修建經過、規模、地理位置,祠堂內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9世系、世傳:記載始祖至撰修該譜時本家族各世代成員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譜中最重要最本質的內容,往往佔到一部家譜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尋根的主要依據。   

    10傳記:又稱行狀、行述等,記載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義夫、節婦的主要事蹟。   

    11族產:家族集體財產,如墳地、祀田、義莊、學田、山林、房屋等數量、位置以及管理辦法。   

    12契約:登載與族產有關的契據、文約,宗族內部關於承嗣、分家等契約,賣買田地、房屋、鄰里糾紛等文據。   

    13墳墓:包括墓圖、墳向(如乾山坤向),祖墳、各支派墳的地理位置,便於後人祭祖掃墓,“不忘祖先”。   

    14藝文:收錄族人著述、詩詞、奏疏等。  

    15字輩、排行、行第:記載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語。   

    16領譜字號:家譜嚴禁公開,內部發行,印數按家族房數決定,多餘一二部存放祠堂。各房領家譜則按譜號領取,如“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並有記錄,到時檢查。

    筆者認為,家譜是一份很好的傳統文化,文化大革命之初,破壞了不少家譜,水有源,樹有根,人有尊宗敬祖之情,不管我們到哪裡,都不能忘了我們的祖先。

    家譜中反映出來的優秀傳統倫理,實際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奮鬥的結晶,它曾經對凝聚中華民族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對促進當代文明建設也必將起重要的激勵作用。

  • 6 # 都市邊緣

    曾經族譜是父親口中一本存放於伯父家中的“聖書”。每年過年老家的叔叔、大爺、兄弟姐妹都到焚香祭拜,以告尉先人。第一次見到族譜是我成家後回老家醒親。方知自己的姓氏已在這本“聖書”上傳承了600餘年,記載了20餘世,最遠已傳至28世。後來,經瞭解,2012年家族中又續修了一次族譜。

    經瞭解,續修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由家族中年長者倡儀修譜,成立修譜理事會。

    第二,制定修譜章程,明確理事會成員職責分工,發起捐款活動。

    第三,依據老譜,在各村中擇識文有能力者發動族人提供資訊,將能聯絡到的都聯絡到,依家庭登記資訊。

    第四,在網上公開發布修譜公告,以便那些遠走他鄉失聯族人迴歸。

    第五,組織專人赴各鄉村踏查。

    第六,對蒐集到的資訊進行整理、編輯。

    第七,選擇印刷部門進行印製。

    第八,將印好的族譜分發給族人儲存。

  • 7 # 楚邾

    現在不少地區的修譜頗為正規,相應的檔案資料俱全,日前看到一部湖北監利縣倒騎龍劉氏宗族2007年出版的一套族譜,倒值得一番借鑑。

    該族成立了倒騎龍劉氏總部理事會(並確立了理事會章程),下設各級機構並有相關的人事任命。如總部理事會有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理事、總部後勤組(組長和副組長)、總部顧問等職,倒騎龍劉氏洪湖分部理事會、倒騎龍劉氏石首分部理事會以及監利縣各地理事分會。以理事會的名義發出“關於編纂《倒騎龍劉氏族譜》的修訂決定”,發出正式編纂族譜的通知,並明確幾項族譜的編纂規定,包括確立編纂時間、成立編纂委員會(有辦公室、財務室、採訪組)和編纂部、確立族譜印刷標準、明確財務開支預算等。至於具體族譜的編纂,主要有編纂部負責。其檔案以會議檔案形式儲存,並編入族譜之中。這在現代族譜編纂中相當規範了。

    族譜的編纂,涉及到很多問題,多需要舉全族之力進行,所以一般都會成立類似倒騎龍劉氏的編纂委員會,這在古代也稱譜局,主要的機構應有編纂組,負責主要的編纂工作;採訪組,負責實地採訪,確定宗族人丁的變化,新增或者故去,以及確定是否有支系在之前沒有入過譜等;財務組,就是負責資金預算和籌集工作;另外還需要一個類似辦公室的機構進行協調工作。有了這個大致的機構,剩下的就是具體的編纂。當然,很多時候做不到這麼完善,但只要能夠保證基本的編纂和資金以及採訪,同樣可以編纂下去。採訪時遇到一位退休教師,儘管所在宗族人丁不多,但幾乎以自己一己之力、耗時五六年才最終完成了全部的族譜編纂工作,著實讓人佩服。

  • 8 # 安山峽水

    修譜先必須要有組織能力,召集一批骨幹分子,骨幹分子文學素養要好,各房各股都要有代表人物,類似於過去戶尊型別有影響力的人物,再一個就是財力,需要有足夠的財力做後盾,因為修譜從老譜的蒐集整理,到家族成員核查校對,到續修譜冊的印刷都需要錢。一個譜箱,動則幾十本大本頭的譜冊,修個譜會容易嗎?舊譜老譜因為建國以後的破四舊,不好收集全,有的家族只能動用家族人脈關係,到全國各大圖書館從館藏文物中搜集整理老譜資料。現在人員流動性大,家族成員開枝散葉,全國各地都有,需要一一去走訪調查。一般的家譜都面臨年久失修的狀態,活著的人要登記造冊,死去的人只怕要上溯三四代,有的怕是要上溯五六代七八代了,要做到支無斷失,丁無遺漏,不是一件容易事情。收錢修譜也不是容易,現在人,形形色色,有的能積極響應,慷慨解囊,也有宗族意識淡薄的人,會一毛不拔的,基本上還是靠人丁收錢和大戶捐贈。

  • 9 # 兵天兵地

    農村修譜比較講究,修譜必須有發起人,有專門的修譜委員會另說。

    發起人需要協調族人成立本次修譜理事會,把一些有經驗的族人召集起來。

    理事會成立後需要指定各個小組的負責人。比如要成立走訪,後勤,統計,財務,文字編輯等小組,並且指定總編修,這是必須。

    對於後期家譜的印刷必須選擇有經驗的出版社來做,校對工作更是關鍵的關鍵,否則會出現太多錯誤,給續譜工作帶來不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除了影片自媒體,還有什麼處於紅利期比較好做的行業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