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奇怪怪志怪者也

    管理學上有一個“奧格爾維定律”,說的是一種人才現象,大致意思是說“每個企業家都僱用比自己更強的人,企業就能發展成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還差,那麼他們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楚漢相爭,劉邦能夠得天下,成就漢室大業,除歷史的原因外,少不了張良、韓信、蕭何等良臣勇將的鼎力相助!

    漢高祖劉邦平民出身,文不能書,武不能戰,“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但他善用人才,能夠把天下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利用秦末暴亂之機,興漢滅秦,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

    縱觀劉邦的人才管理,大致有六方面的特點:

    知人

    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於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於知己,其次在知彼。劉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如何調動部下的積極性,他用韓信帶兵,張良出謀,蕭何保後,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條不紊,由此他就成為這個集團的核心。

    不拘

    一格

    劉邦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貴族張良、遊士陳平、縣吏蕭何、狗屠樊噲、商販灌嬰、車伕婁敬、強盜彭越等各色各樣的人組合起來,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歷史證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不計

    前嫌

    劉邦的隊伍裡面,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面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不計前嫌,一視同仁表示歡迎。如韓信、陳平,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其實,一個領導者如果老是小肚雞腸、計較甚多,能招募來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

    坦誠

    相待

    坦誠相待,不僅僅是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問題,更是為人處事的一條原則。對於人才,他們不僅需要應得的酬勞,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劉邦之所以能夠得到張良、韓信等人的幫助,就是由於劉邦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樣的信任和尊重,以致於才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這也是我們非常值得借鑑的經驗。

    用人

    不疑

    做一個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這個,明天猜忌那個。劉邦他就有這個魄力,他一旦決定用某某人,絕不懷疑,放手使用。

    論功

    行賞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時也應該獎勵,因為獎勵是對一個人才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肯定。劉邦奪取天下以後,根據各個人的不同功績,對功臣論功行賞,不但封賞了蕭和、張良、韓信、彭越等一批人,還封賞了他最不喜歡的人——雍齒。

    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就漢室大業,與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關係。企業經營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關鍵在人才。我們搞企業管理也要把人搞明白,瞭解人才能駕馭人,才能使用人。

  • 2 # 小明論壇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們要知道,一個皇帝既然他善於用人的話,那麼他一定能夠很有所作為的,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皇帝了。

    那麼歷史上有哪些偉大的皇帝呢?

    我認為: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都是在歷史上比較偉大的皇帝了,並且他們應該都是比較善於用人的皇帝了。

    那麼我就從中選一個舉例說明一下他們善於用人的表現:

    秦始皇嬴政

    一般的人對於秦始皇的映像,就是“暴君”,“獨斷專行”。實際上秦始皇是一位比較善於用人的皇帝。

    具體表現:

    ①秦始皇從善如流,善於傾聽手下人意見:

    比如,他在處理生母趙姬和呂不韋私通,私生活糜爛這件事情上,就認真的聽取了手下人的分析和建議,最終和母親和好如初。

    不然作為一個皇帝在知道母親和人私通,應該是覺得顏面掃地,無地自容的,就是一怒之下將母親賜死也不為過的。

    但他最終為了大局考慮,在聽了手下的分析和建議後,最終選擇和母親重歸於好。

    ② 秦始皇唯才是舉,用人所長。

    比如,李斯不是秦人,最後能夠成為秦國的宰相,就離不開秦始皇的信任和提拔;

    南韓為了消耗秦國的國力,而派水工鄭國來幫助秦國修築水渠,秦始皇在明白修水渠對秦國的好處後,就支援鄭國修建了鄭國渠。

    我們讀史書都知道手握重兵的大將始終是君王的心腹大患,因為他們隨時可能造反。而秦始皇對領兵大將王翦,蒙恬,李信等人都信任有加。

    那麼創業公司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啟發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啟發:創業公司要學會人盡其才;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長處,這樣公司才能夠發展壯大。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合夥人之間要互相信任,不然公司難以走得長遠。要善於發現人才,創業公司人才越多,發展的越好。

    以馬雲和十八羅漢共同創造了阿里巴巴的輝煌,就是創業公司取得成功的最好表現。這裡面就是很好的發揮了每個人的長處,共同努力的結果。

  • 3 # 赫本人才

    我是天晴愛睡覺,我來回答:

    至於會用人的皇帝,我來舉三個例子:

    第一,劉邦,劉邦手下的兄弟都是從沛縣起來的泥腿子,給創業老闆的啟發就是:員工跟老闆一起成長,企業才能長久。員工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

    第二,曹操,曹操廣用人才,他寫的求賢令中有“吳起貪將,殺妻求將,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不敢東向;在楚,三晉不敢南為”這說明:用人不能求全責備,有能耐的人不一定品德好,容人才能用人。

    第三,明嘉靖帝。嘉靖帝在位時,內閣首輔如走馬燈一樣變換,他卻穩坐泰山。他曾講;賢時則用,不賢時則棄“這說明:人是會變化的,要用人如器,不要拘泥於陳舊的印象”

  • 4 # 卓別林的歷史書

    善於用人的古代帝王太多了,我們試舉幾個耳熟能詳的例子:

    第一、漢高祖劉邦:知人善用,不拘一格。

    劉邦出身亭長,身兼痞氣與豪氣。文治武功並不見長,然漢初三傑皆為其所用。大膽提拔韓信,為其知人善用;重用陳平,為其不拘小節(傳言陳平品德不好,貪汙腐敗,還跟自己嫂子有一腿);優先冊封雍齒(曾經背叛劉邦),見其睿智;託孤周勃,見其有識人之能(周勃為人低調,但後來評定了諸呂之亂,安漢興劉)。

    第二、漢光武帝劉秀:寬宏大量,長者之風。

    劉秀是一個沒落的皇族後裔,以耕種為生。劉秀對妻子,他是一個好丈夫:對子女,他是慈愛的父親;對兄長,他是重情重義的弟弟;對外戚,他恩深義重;可以說,劉秀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他以情待周圍的人,同時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與信任,是“好人好命”的模範。東漢開國功臣雲臺二十八將中除馮異、岑彭、祭遵、劉植早亡,餘者皆得善終。(與朱元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三、漢後主劉備:白手起家,以德服人。

    很難想象一個賣草鞋的最後能開創帝業。劉備,將“假仁義”堅持了一輩子的人,讓那些說他“假仁義”的人閉上了嘴。正如毛主席所說:“堅持數年必有好處,勝利往往在於堅持一下之中”。劉備堪稱籠絡人心的高手。好比一個不圖名分、不要錢才的“小三”,著實令人難以抗拒。

    第四、魏武帝曹操:功賞部下,敗責自擋,心胸寬廣,宰相肚量。

    曹操是三足鼎立時期,招攬最多人才的老闆,很多敵對勢力的干將後來都成了他自己的中流砥柱。打了敗仗,他總是檢討自己的責任;而勝利的果實總是犒賞有功的將士。他接納了曾經背叛自己的殺子仇敵張繡,重用了劉備集團馬超的舊將龐德,釋放了罵了他祖宗十八代的陳琳,放手了義薄雲天的關羽。曹操堪稱是用人、識人的高手,不去賣保險真的是可惜了。

    第五、明太祖朱元璋:審時度勢,過河拆橋。

    該低調的時候真誠感動世界,該抉擇的時候心狠萬劫不復。這個放牛的,融資是一把好手,可是在上市的前一天,把股東都踢出局了。連徐達、常遇春這樣的人都下得了手的人,天生就是帝王的心。

    第六、元太祖成吉思汗:千錘百煉,氣度恢宏,征服從心開始。

    在戰火中成長的黃金家族後裔,繼承了蒙古人優秀的品格,堅毅、執著、恩仇必報,身先士卒,敢於擔當。他的將領中有兄弟、有兒子、有他的夥伴,也有漢人、金人等等,傳聞他的後宮也是世界各國的“奇珍異寶”,但卻沒有一個人背叛他。一個領導者做到這種程度,想不成功都難。

    總結:

    帶領團隊,對領導者本身的技能並沒有過高的要求,但領導者自身的人格修為絕對是至關重要的。領導者的品格是團隊文化建設的基礎。所謂“術”只能用來解決具體的某個問題,而要想走的更遠,一定要行“大道”。

  • 5 # 老嚴拍案論古

    創業公司用人有3點需要向古代的皇帝們學習。

    第一是知人善任,對自己要任用的人有充分的瞭解。曲韋沒有什麼軍事頭腦,但是非常勇猛,力大如牛,所以曹操用他作為護衛而不是征戰的將軍。許攸老謀深算,能夠不受曹操的種種語言影響,猜到曹軍已經缺糧,所以成為曹操最為依賴的謀士。侯君集沒什麼文化,所以李世民特意讓李靖教他兵法。李世民把大臣的優點寫在屏風上,發現一點就寫一點。孫嘉淦性格太直,所以雍正沒有讓他去當封疆大吏,而是當御史。

    第二是要有敢用人的胸懷。李世民在朝廷上一句話出口,往往會被很多大臣僅駁,而越是反對他的人,越能取得他的信任。曹操俘虜陳琳之後,問,你寫檄文的時候罵我就行了,為什麼還要罵我的先祖?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罵了他祖宗八代的人,他並沒有殺死,而是讓他繼續當自己的文書。成吉思汗差點被哲別一箭射死,後來這邊來投他,他一點都沒有計較,還誇他箭法好。而哲別也終於成為千古名將。

    第三要敢於承認所用之人的功績,論功行賞。李世民賞賜魏徵的財物,足可以讓他成為長安富豪。成吉思汗想賞賜他的四傑四狗,雖然沒有諸侯的名義,但是他們有著諸侯的權力地位和財富。這一點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出來工作的人都是為了生活,只有財富才會讓人感覺成功。

    這三者不是平行的,不是做到其中一點就不錯,而是必須3點都能做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去的中專生、大專生,如果是現在,能考個什麼樣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