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利的世界

    中國傳統文化的植根於儒釋道三家學說之中,儒家學說側重於人的行為規範、社會人倫綱常;道家則側重於對人與自然的本質及二者相互影響的研究;佛教注重“因緣”,講述時、空對人的決定因素。所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本質就是:透過研究人與自然的本源,使人在社會、自然界中能夠達到良性互動,從而更好地生存與發展。

    儒家養正氣

    如果用一句話來說儒家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中正做事,自省、中庸做人。要想做到這兩點,就需要心有正氣。

    何為正氣?這裡講的“養氣”就是培養精神,培養人格。具體說,就是培養正義感,培養一身正氣的儒家人格。

    如孔子說,“立乎其大者,其小不能奪也”。

    家有正氣家不衰,國有正氣國不亡,人有正氣是脊樑。養氣,先要立志;立什麼樣的志,就會養什麼樣的氣;要養浩然之氣,必靠浩然之志。

    立志就是要在思想深處確立人生目標和遠大理想,明確的目標可以確定努力和前進的方向。

    志向一旦確立,便不容易被改變。立志是對於每個人來說一種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

    道家修大氣

    道家的特質,就是“大”,眼界大,氣象更大,直至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這種眼界與氣象來自何處?來自將眼光投向天與地,將洞察直抵道與氣。

    合之,才有了內斂其內的大道,與顯明其外的大氣。

    於是老子才看到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才推匯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才鄭重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這一切,都由一句話來貫通——“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概括成一個詞,便是大氣。

    所以真正的大氣,可以通天徹地,一氣貫通而天地和。

    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居天地間而法天地之大氣,這種境界便是莊子《齊物論》裡那句“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有了這種眼界和氣象,世間那些迷人眼的東西又算什麼?為人處事自然可以大氣豪邁。

    大氣是一種心態。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幸福感。

    人在世上走,不如意事常八九。

    若不時與人爭利置氣,心情肯定好不了,且極易產生鬱悶、煩躁的心情,也就會相應形成偏執或暴怒的性格,於心於身均為不利。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唯一的辦法就是調整心理,學會放棄,看得長遠一點,風物長宜放眼量。學會簡單,堅持用Sunny心態面對生活。

    大氣是一種美德。遇到矛盾糾紛,不要兩眼只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有沒有受到損失,自己是不是又吃虧了,而是能夠權衡利弊,通盤考慮,為大家考慮,替他人著想。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有的人豪氣干雲,義薄雲天,為人爽快利落,喜交朋友,善交朋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凡事多為別人多想一點。

    這樣的人自然得到眾人的稱讚,四海之內皆是兄弟。

    對於那些凡事斤斤計較,目光短淺,鼠目寸光,心胸狹隘之人,人們自然是嗤之以鼻,避之唯恐不及。

    這樣的人,不會走得很遠,因為在前進的路上只有他自己的利益,沒有朋友的扶持,不會生活幸福,天天只是擔心自己的蠅頭小利,患得患失,寢食不安。

    怎樣才能學到道家的這種大氣呢?

    要以大道為心,以自然為意,以日月為雙眼,以天地為視野。別怕高不可及,說白了,就是以大觀小,以全看缺。

    在做人做事、看待問題上,只要能力求更有高度、更加整體,不狹隘、不偏頗,便已經是在抵達大道、通往大氣的路上。

    佛家化怨氣

    現今的人由於生活壓力大,許多人人內心浮躁。

    浮躁的內心又讓人們負面情緒膨脹,憤怒、嫉妒、苛刻、挑剔、計較、索取常常佔滿了人們的內心,於是失落、絕望、後悔、懊惱等等心情讓大家眉宇間佈滿烏雲。

    這種負面情緒總結起來,就是怨氣二字,也就是“貪嗔痴”中的嗔。

    《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

    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願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會使眾生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敵。對佛教修行所言是這樣,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會發生爭鬥,或導致互相殘殺,輕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則使整個社會,乃致使整個國家陷入災難,因而《大智度論》卷十四中說,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

    如何化解我們心中的怨氣呢?佛學上說要“看破,放下。”

    看破什麼?《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由條件構成的現象,都是虛幻的,好像夢幻泡影,好像露水閃電一樣,應該這樣看待這個世界。

    在痛苦、煩惱和生氣時,常常會聽到朋友的勸說:“看開些,人生一世,就是那麼一回事。赤溜溜地來到這個世上,最後,又是光著身子離開這個世界。人真是生帶不來,死帶不去。”是啊,人生到頭一場空。

    不僅空,人生還充滿了無常。就像一場沒有彩排的戲,誰也料不到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今天腰纏萬貫,一夜之間就可能負債累累;今天高居廟堂,明朝就有可能遠走他鄉;今天閤家歡樂,明朝就有可能妻離子散……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看透了“空”的人生本質,你才能放下。放下的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嗔痴慢、五欲六塵的享受,而不是什麼事都放下。

    一個人如果無論什麼都放下了,他的人生還能擁有什麼呢?

    所以正念要提起,正行要提起,正語要提起,正見要提起,慈悲要提起,道德要提起,善緣要提起,精勤要提起,不把這些提起,人生的價值、意義在哪裡呢?

    看破,放下就會心中無事,就會心中無物,更別提區區怨氣了。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到處都是淨土蓮華,無有掛礙。

    禪宗有言“大隱隱於市廛,小隱隱於山林”。這也就是說,心有無所執,身無有所繫,不管生活在什麼環境,都自由自在。

    山林的窮山惡水,毒蟲猛獸,都不能使你煩惱;市朝的繁華喧囂,人來人往,都不能讓心動搖。

    中國儒家文化是一種人文主義思想文化,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基本共識。作為承繼夏、商、週三代文化為己任的儒家來說,道德人文主義精神氣質自然是它最鮮明的特徵。儒家傳統重視“人文”,儒家文化傾心於人的問題,具有極濃的人文關懷意蘊。

    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以“人”為中心,這是儒家的特點,因為儒學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居於主導地位,所以也成為傳統文化的特點。可以這樣說,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義,卻有非常深厚的人道關懷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義,卻有非常濃郁的、中國文化特色的人文氣質或人文情懷。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懷重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肯定人的地位,彰顯人的價值。

    儒家認為,人是萬物中的一員,但又不是與萬物平起平坐的一員,而是高於和優於萬物的特殊存在。《孝經》引述孔子的話說:“天地之性人為貴”。荀子說:“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董仲舒說:“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貴於人”。這些論述表達的一個共同的意思是人“為萬物之靈”,集天地之精華,五行之秀氣。人這個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價值,那麼他的生命就應該被尊重。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中國傳統哲學是“人學”,具有濃郁的人文氣質。

    二、重視人倫關係,倡導人倫義務。

    儒家文化非常重視人的社會關係網路——人倫關係。儒家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張已經織好的人倫網路當中。沒有人倫網路,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所以,儒家講“五倫”,說的就是五種人倫關係: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不但有這五種關係,對應每種人倫關係,規定了相應的人倫義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儒家認為這些關係是基本的社會關係,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與生俱來的、無可選擇的——“天倫”。

    三、推崇人的主體性,強調獨立人格。

    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意志、獨立人格。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從中國哲學傳統上看,儒家文化特別強調主體內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踐行上的主體性。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為都是出自內心的自然要求,強調個人的正心誠意、修齊治平,乃至殺身成仁。孔子提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提出“捨生取義”,都是堅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儒家文化培養出來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是緣於這種道德精神的主體性和人格的獨立性。

    四、飽含憂患意識,擔當歷史責任。

    儒家從憂患意識出發,探討的是個人與整體之間的關係,強調的是個人之與整體的義務和責任、入世與擔當,“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左傳·昭公四年)“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千古文人家國夢,修齊治平濟世心。中國傳統哲學以及傳統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寓於他們的政治關懷和社會關懷中。

    五、探索社會理想,追求人生大道。

    儒家倡導“德治”,孔子強調仁愛(“仁者愛人”),孟子說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思想,是儒家社會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仁人志士為之奮鬥。這是儒家思想中最進步的內容,最有利於和諧社會建設的觀念。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設大同社會。這是中華文化的精神家園,也是中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現出對社會理想的人性渴求。

    儒家文化重視並倡導人際、人與社會、人的身心、人與自然諸方面的協調發展,在歷代中國典籍的思想脈絡裡,不斷地闡述和豐富“以人為本”的儒家價值理念。對於我們今天來說,這是我們新的傳統、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價值觀念部分,是中國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寶貴的思想資源。

    儒家代表上層社會之主張,墨家代表下層社會之主張,兩家都有系統理論的政治學說,然最終儒家普行,而墨家不振,究其根本乃是代表上層社會的統治者必然採用有利於自己的政治主張,非在於儒高於墨。

  • 2 # 閒看秋風999

    古人的教誨哪怕只要記住那麼一兩句並且真正付諸實際就可以受益終身;但是,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呢?

    比如說智慧大師老子就說過"不爭"、"貴柔"這樣的話;然而我們在為人處世這方面,又有誰能夠願意去"不爭",寧願做一個"弱者"呢?

    老子對於社會與人生有著深刻的洞察,他認為世界上的東西,凡是屬於堅強者都是"將死"的一類;而那些看上去柔弱的則是"充滿著生機"。

    所以說,老子認為,人生在世,不可逞強鬥勝,而應柔順謙虛,有良好的處世修養。

    因此,無論柔弱還是堅強,也無論“生之徒”還是“死之徒”,都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因素在起著決定性作用發揮作用——

    所謂"佼佼者易折";凡是堅強的東西已經失去了生機,而柔弱的東西才有上升空間。

    不過,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少人都不是這樣的。他們一味地爭強好勝,不知道放棄其實也是一種索取——人生不可能完美無缺,遺憾,也是一種心理平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酋長收購紐卡斯爾,穆里尼奧執教。你覺得穆里尼奧能再次王者歸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