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顧氏造船廠廠長
-
2 # 午夜夢醒18
清朝兵分為滿八旗和漢軍旗藉,軍晌固定。湘勇、楚勇、淮勇皆團練性質的民兵,以鄉里、親屬的血緣和師生關係為紐帶。所以上陣博殺勇敢、團結且兇悍。攻城略地及屠城後搶劫財貨歸為己有,所以軍晌比八旗軍不至止高六倍。如此,兵比不上勇的待遇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
3 # 榮耀歷史
很多人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清朝士兵的衣服上有的繡“兵”字,有的繡“勇”字,還有的繡“卒”等字,他們到底有什麼差別?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藩的湘軍是怎麼崛起的?
1、兵、勇、卒其中大有門道我們都知道清軍又叫八旗兵,是努爾哈赤在關外建立,後來不斷吸附漢人、蒙古人,組成了漢八旗和蒙八旗。
八旗兵就是清朝的常備軍,滿八旗人數較少,只是駐紮在北京及要害之地,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駐紮的漢八旗。
因為漢八旗軍營的旗幟為綠色,所以也稱為綠營。
作為清朝的正規軍隊,他們的衣服上都是繡的“兵”字!
勇,又稱為鄉勇,通常是因為八旗軍備荒廢或者是人數不足,統軍大將向朝廷申請在當地招募勇士入伍作戰,戰事結束之後解散,有點類似於僱傭兵,他們的衣服上繡“勇”字!雍正年間就用過鄉兵,到乾隆後期,因為八旗戰力實在慘不忍睹,再加上西北戰事頻繁,所以大規模募集鄉勇。
最著名的鄉勇就是太平天國期間曾國藩招募訓練的湘軍!
衣服上繡“卒”“衙”等字的都是官府的差役,並不是軍人。
2、湘軍的崛起太平天國爆發,享受了一百多年安逸的滿八旗、漢八旗簡直就是戰五渣,讓太平軍從兩廣地區一路打到江淮,慈禧看正規軍靠不住了,下令各地方舉辦團練。
此時的曾國藩剛好在家丁憂守制,便幫助湖南巡撫訓練團練,但是他覺得如此團練還是不行,決定訓練一支新軍。
曾國藩招募湖南一帶農民入伍,任命自己的同鄉、同學或者學生為將領,借鑑明朝大將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兩本練兵秘籍,組建了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最後憑藉這支軍隊,攻破南京城,平定太平天國。
3、用命幹活用命拿錢湘軍是僱傭兵,僱傭兵為錢而來。
清政府同意各地舉辦團練,興辦新軍,但是糧餉自籌!
而且曾國藩籌建湘軍時,都是找的當地的農民,人家為什麼跟著你去打仗,不就是用命去換錢嘛!所以曾國藩用豐厚的餉銀去刺激湘軍用命!
湘軍的糧餉主要來自於四個方面:第一就是朝廷的恩賞,比如說打了勝仗會有賞賜等等,但是這部分微乎其微,因為清廷本來就沒多少錢;第二部分商人、世家大族贊助,比如說湘軍剛建立的時候,就是靠彭玉麟、江忠源去拉贊助;第三部分就是想盡辦法抽取釐錢,簡單點說假如這邊有條運河,商船不斷往來,湘軍就在這兒設一道關卡,經過的都要給錢,當然這部分錢也不能全給湘軍,當地官府和中央都要分一杯羹,因此曾國藩還和大力推薦的江西巡撫沈寶禎鬧翻了,沈寶禎不讓在江西設卡或者錢全部歸江西,不給湘軍,最後鬧到朝廷,兩者各一半;第四部分就是戰獲,攻佔了太平天國的城池所得的金銀珠寶,湘軍全部留下當軍餉,像模像樣給朝廷一部分,但是具體有多少落入湘軍手中,誰知道呢?慈禧還一直納悶,傳說洪秀全的天王府金銀無數,為什麼南京城破一個子她老人家也沒看到呢?很明顯,都被湘軍扣下了。
雖然來錢的路數比較多,比較野,但是曾國藩給湘軍的待遇很高,所以也經常出現發不出糧餉的事情,不過湘軍士兵在攻破城池之後發的財應該遠遠高於餉銀了,也正是因為金錢的驅動,湘軍最終才能剿滅太平天國。
-
4 # 達摩說
首先必須要明白,為何在清朝勇不如兵?
兵,用今天的話來講就叫國家正規軍,即清朝正式的八旗和綠營兵。
而勇,則是為彌補兵力的不足,經過中央同意之後,由各地自行招募的民兵。戰時被僱傭投入戰爭,而當戰爭結束則回到地方為民。
換句話說,兵與勇的區別就是,兵是有編制的正規軍,國家會保證他們的收入和撫卹,而勇則是臨時工,國家對他們不負任何責任,他們所有的收入全仰仗招募他們的地方名流。
而曾國藩的湘軍之所以與眾不同,就是因為他們趕上了晚清的大變局。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運動風起雲湧,八旗綠營屢戰屢敗,紛紛望風鼠竄,以至於到後來清朝已經沒有能夠與太平軍相抗衡的國防力量。咸豐帝只好下令各地自辦團練對抗太平天國,這就相當於將一部分國家權力下放到地方。
曾國藩迅速組織了湘軍,並在與太平軍的屢次對抗中逐漸走向強大。作為鄉勇,他們的使命除了捍衛地方之外,最重要的是當兵賣命,多掙點家當,而國家又不負責他們的餉銀,那怎麼辦?
很好辦,那就自行解決。
所以我們看到,湘軍在與太平軍作戰的過程之中,所到之處大肆搶掠,以至於各地百姓被受完太平軍的苦,還要在湘軍的鐵蹄和屠刀下受二茬罪。清政府還要指望著湘軍平叛,所以面對他們縱兵搶掠並私藏大量財富的行為,也只好默不作聲。
由於允許底下人透過搶掠發財,湘軍這個團體從上到下都賺得盆滿缽滿,戰士的餉銀也遠遠高於清朝的正規軍,而高收入則帶來了湘軍戰鬥力的強悍。而且這群驕兵悍將又與中央脫離聯絡,實質上形成了軍閥。所以我們看到,當太平天國被平定後,清政府已經很難再有效控制湘系勢力了,曾國藩甚至有機會有能力取代清廷,黃袍加身,問鼎天下。
-
5 # 不沉的經遠
首先要說一下,湘軍的工資確實比綠營士兵高得多,但是沒有6倍這麼多。而湘軍發這麼多錢,就是因為曾國藩吸取了綠營士兵收入太低影響了戰鬥力這個教訓。
清軍入關以後,因為八旗人數有限,不可能光靠八旗軍來維持佔領,所以將投降的明軍和其他漢軍也收為己用。這些漢人軍隊都以綠旗為標誌,因此被稱為綠營。
綠營的總兵力在不同時期並不相同,不過通常在五六十萬之數,是八旗的三四倍之多。而且八旗入關以後迅速腐化,戰鬥力日降。因此在康乾時期,綠營已經成為清軍的主力。像平三藩等戰役中,綠營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綠營士兵的軍餉分守兵、戰兵、馬兵幾個不同的檔次,並分行糧和坐糧兩種模式。所謂坐糧,就是綠營士兵平時駐守在駐地時拿的軍餉。
以戰兵為例,坐糧是每月白銀二兩多。要注意的是,這二兩多銀子是包括了士兵的主糧和部分軍裝的費用(實際上軍裝這一塊常常被軍官貪墨,結果很多綠營士兵穿的都是破破爛爛),此外還要一些日常訓練時的費用也要士兵自理,實際士兵到手的錢就很少了,靠這點錢很難養家餬口。
於是很多綠營士兵平時不得不自己做點小買賣或者是打份零工,賺點外快才能養活自己一家人。你想想,這士兵都去自己謀生了,還能好好訓練嗎。因此到了清朝後期,綠營兵的戰鬥力也是急劇下降。到了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時,綠營兵就已經暴露了不少問題。
當然,綠營的沒落原因是眾多的,並不僅僅只是軍餉太低一個原因而已。不過至少按照綠營原來那個養家餬口都做不到的悲催待遇來說,也真的不能指望他們有什麼戰鬥力了。
而行糧是指打仗時發的軍餉,這個可比坐糧高多了。還是以戰兵為例,行糧是每天2錢銀子,一個月就是六兩多,是平時坐糧的三倍。而且士兵出征有開拔犒賞,打仗了有出隊賞號,另外戰前還得說明,打了勝仗給多少賞錢,搞得打仗和做生意似的,收入比平時要多得多。
所以一旦打起仗來,那花錢就海了去。把清政府平時從士兵頭上省下來的錢又全消耗完了。這就造成了一方面綠營被養廢,一方面清政府還沒省下錢,標準的雙輸。
到了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綠營兵已經徹底糜爛,戰鬥力就更指望不上了。糟糕的是經過白蓮教起義、鴉片戰爭等一系列戰爭以後,清政府的國庫也被打空,是在沒錢了。沒辦法,最後清政府只能讓地方督撫和士紳自己籌糧籌餉編練團練和太平軍作戰。曾國藩的湘軍就是因此而起。
曾國藩組建湘軍的時候,大概也看出了綠營的弊端所在,所以從一開始起,他就制訂了比綠營兵高得多的軍餉,一個戰兵一個月有四五兩,差不多是綠營士兵坐糧的兩倍多。
儘管這個軍餉標準沒綠營行糧高,但是湘軍的軍裝全部是統一發放,不再剋扣士兵這筆開支。因此扣除伙食以後,實際湘軍士兵到手的錢,還是要比綠營士兵拿行糧時多一些。
這待遇穩定了,士兵的積極性就高了,戰鬥力自然也就上去了。所以在和太平軍作戰時,湘軍比綠營都要得力,成為了鎮壓太平軍的第一主力。
從這點來說,曾國藩還是有些眼光的。此後其他團練也大多參考了湘軍的模式。而清政府後來對綠營的待遇也有所提高,應該也是受了湘軍的啟發吧。
-
6 # 藍白旗幟
答案很簡單,因為老曾的工資是自己掙自己花,而綠營兵是有編制的,是從國家撥款的,有編制不犯錯就能旱澇保收,不過相對的就高不了,不過綠營兵一般會搞副業;而老曾的湘軍更像是國企掛名的私企,私企自負盈虧,必須掙錢,你又不給編制,又要人去拼命,要麼還不給錢,那就不叫軍隊,那叫kmt拉壯丁,所以為了能夠讓有戰鬥力,自然是要按照激勵制度的來了。
(1)只會吃糧搞副業的綠營兵
其實大清原本的軍隊中,除了滿漢蒙三個八旗,對,漢人也有八旗,比如曹雪芹他們家。他們家就是那種“八旗包衣”(“包衣”就是奴才的意思),不過還是漢族血統,不過籍在旗中。除了八旗之外,有的就是綠營,也就是大清的二鬼子部隊,它是清朝在統一過程中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這是一種職業兵,跟明朝的軍戶有些像。
而這些軍戶到太平天國時代就已經廢掉了,在吳思的《血酬定律》中講了這麼一件事,在太平天國期間,寧波治安不穩,於是當地知府段光清搞了一個民間聯防體系,具體辦法是:當地各戶要輪流出成年男子值班,每五天一輪。不過落實過程中,有一個地保找段光清告狀,說寧波城西有個開小鋪的綠營兵,派不動,就是不肯去巡夜。這個綠營兵整天經營買賣,不去軍營上班,然後還指望別人去巡夜保護他,可見當時清朝正規軍綠營的兵爛到啥程度了?不過為側面證明了編制的好處,不過戰爭年代,這種只會搞副業、吃軍餉、不操練的軍隊能有啥戰鬥力?
(2)自謀生路的湘軍
在太平天國時代,滿清八旗費拉不堪,綠營兵基本望風而降,於是咸豐帝就要讓各位漢族大佬自己拉起軍隊搞鎮壓,當然起飛了的也不僅是漢人,還有回人,那個《投名狀》中李連杰演的龐青雲,原型就是馬新貽。
漢人高官一開始不想幹,因為一開始太平軍實力強大,而漢人高官多是文官,比如曾國藩和李鴻章,李鴻章這哥們還是一個翰林院的。但是架不住朝廷要求,於是曾國藩等人就被迫組織武裝來對抗太平天國。
但是前期曾國藩被太平軍打得滿頭包,還差點跳河自殺,不過被手下撈上來了。曾國藩打敗仗有很多有原因,其中一點就是朝廷不給錢,也不給政策,畢竟漢人掌握了軍權和財權,滿清還玩個錘子。
不過後來沒辦法,還是給了曾國藩就地籌響的權力,有了錢,曾國藩回老家招兵買馬,給的條件就是俸餉優厚。老曾的湘軍就地籌餉辦法有七種:第一種辦捐輸,讓地主老財交錢;第二種辦法是運餉鹽,控制鹽的執行撈錢;第三種是興厘金,主要是找商人要;第四種是撥丁漕,漕運也掙錢;剩下的是五清協濟,六提關銳,七收雜捐,反正都是搞錢,老曾這麼做就省掉了中間商,掙到的錢多了去了。
而有了錢之後,老曾為了刺激士兵賣命,畢竟金錢激勵的作用非常大,就像有人說月薪2千我是老闆爹,月薪兩萬老闆是我爹,於是曾國藩制定了非常優厚的制度,湘軍官兵俸餉普遍優於綠營的制度。《太平天國戰爭全史》中記載“陸師正勇日給口糧一錢四分。每月為四兩二錢,較綠營馬兵口糧要多1倍,戰兵口糧幾多3倍,守兵口糧多4倍。”
不過大清允許就地籌餉的後果造成了後期督撫專擅地方財政的惡果,也就是地方政府有軍權和財權,自然不把大清政府當回事,自然太平天國之後數十年,大清日漸衰落,最終被漢人軍頭袁世凱徹底逼退。
-
7 # 論史
在乾隆之前,雖然八旗軍和綠營軍在不斷腐化,但畢竟還有些戰鬥力,一直是清廷維持統治的絕對主力,用到“勇”的地方也非常有限。但是在嘉慶以後,八旗軍和綠營兵是越來越不堪戰了。到了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爆發,這兩支所謂的國家經制之師腐爛到根本無法承擔鎮壓起義的重任,所謂“自洪、楊倡亂,大吏久不習兵。綠營呰窳驕惰,聞羽檄徵調,則舉室驚號,以為趨死地無生還理”,清廷的經制之師面對士氣、戰力正銳太平軍根本是力不從心。所以不得不讓各省的地主勢力興辦團練應付這次危機,“勇”兵也隨之蓋過了八旗軍和綠營兵成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用的主要力量。
而由禮部侍郎曾國藩在湖南組織的湘勇(就是湘軍)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絕對主力。最後,正是由湘軍曾國荃部攻佔了天京,徹底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
湘軍之所以能蓋過其他勇兵保持長時間的戰鬥力,一方面確實是曾國藩建軍時強調組織性、紀律性、選兵嚴格、訓練刻苦。另一方面確實是“厚餉”政策起了作用,曾國藩不是個腐儒,是個實用主義者,早在他在拉人頭的時候就意識到了工資待遇的作用,“臣初定湘營餉項,稍示優裕,原冀月有盈餘,以養將士之廉,而作軍士之氣”,在古代、近代,全華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又沒有現代民族國家意識,你想讓湖南的農家子弟當你的兵為你賣命,大道理說一籮筐是沒用的,人家急眼了還給你一個耳刮子,影響我種地,跟人家直接提待遇,那人家就能聽懂了,工資不高,誰給你賣命?人家是憨厚朴實(這可是曾國藩說的,招兵的時候要“樸實而有農夫土氣者為上”),不是傻。
湘軍馬勇工資標準:湘軍初建時是每天0.14兩銀子,每月給雜費銀0.6兩,以一個月30天計算,合計每月工資為4.8兩。後來工資標準提升,為每天0.24兩,合計月工資為7.2兩。
綠營馬兵工資標準:直省、京師巡捕三營馬兵每月2兩銀子,加月米3鬥。
以湘軍馬兵的最高工資標準來計算:7.2➗2=3.6,就只有3.6倍,但是不要忘記這綠營兵還有月米3鬥,怎麼著還是值點錢的吧?哪來的6倍差距?馬兵在古代相對來說有點技術性,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湘軍士兵的普遍工資標準。
湘軍普通正勇工資標準:正勇日給銀0.14兩,每月合計4.2兩。
綠營步兵的工資標準:京師巡捕營步兵每月1兩,直省步兵1.5兩,皆月給米3鬥。
步兵收入的差距為2~3倍,說實話也沒有6倍那麼誇張。
但是,如果到軍官層面,那就不一樣了,那就是湘軍級別越高的軍官,合法收入就越多,完全和綠營拉開了差距,雙方最高級別的軍官合法收入相差6倍不止。
以湘軍一個管500人的營官為例,每月薪水50兩,辦公經費銀150兩(也可以理解為養廉銀),合計為200兩。年薪為2400兩。
而綠營管營官員最高級別為參將,屬於武職三品官一年正俸是39兩,加上薪薪、蔬菜燭炭銀、心紅紙張銀204兩,加養廉銀500兩,合計743兩。(嘉慶朝《大清會典》《八旗通志》)
由此可看,雙方同級別差距為3.23倍。
綠營軍官最高級別的提督工資標準為:正俸81兩,薪銀、蔬菜燭炭銀、心紅紙張銀524兩,養廉銀2000兩。合計2605兩。要知道提督這個職位可是能管萬人以上的部隊的,比如主管直隸地方綠營部隊的提督,下轄30773人(據乾隆朝《大清會典》)。但是這工資就只比湘軍一個管500人的營官多200餘兩。
而湘軍最高級別軍官統領合法收入多少呢?根據湘軍定製,主管3000人的統領公費銀250兩,加月薪50兩,就是月收入300兩,年收入為3600兩;主管5000人的統領公費銀加2倍為300兩,加月薪50兩,每月收入350兩,年收入為4200兩;主管10000人以上的統領,公費銀加3倍為450兩,加月薪50兩,合計每月500兩,年收入6000兩。
你以為這就完了麼?萬人以上的統領,其麾下20營,每營每月都要向統領贊助公費銀100兩以上,20營起碼得上交2000兩。所以萬人統領實際上每月合法收入是大於2500兩的,一年下來為30000兩以上,上文已經提到綠營最高武將提督收入一年2605兩,這還是隻差了6倍麼?起碼相差了11.5倍。
事實上,湘軍高階武將的工資標準不僅超越了綠營,還超越了八旗高階武將,廣州駐防將軍合法收入一年2113兩,米176石;荊州駐防將軍合法收入一年為3524兩;福州將軍合法收入一年為1980兩(參考《駐粵八旗志》、《荊州駐防志》、《福州駐防志》)。湘軍的待遇這麼誘人,這讓湖南農家子弟有了新的盼頭,一旦樹起招兵旗,畫風是這樣的,“隴畝愚氓,人人樂從軍,聞招募則爭出效命,無復綠營徵調離別之色”。
但是,湘軍訓練也是真殘酷,為了短時間提高湘軍的戰鬥力,曾國藩給湘軍官兵制定每天訓練的計劃,我看了他制定的那個訓練章程,一個月以10天為單位,三、六、九日攜帶冷兵器鍛鍊習練陣法;一、四、七日訓練火器使用;二、八日,跑步、跳坑等體能訓練。每日午後,日常訓練刀、槍、矛、弓箭等武藝,“一日不可間斷”。要知道清軍精銳健銳營一月只訓練18天,而曾國藩的每天訓練在古代已經是高強度了。
曾剃頭:我的每一筆經費來之不易,當我私營老闆的錢那麼好拿的是麼?
綜上所述,湘軍的工資確實比綠營高的多,但是人家這戰鬥力和訓練強度確實也對的起這工資。
引用文獻:《欽定八旗通志》、嘉慶朝《大清會典》、乾隆朝《大清會典》、《曾文正公全集》、《湘軍史料四種》、《皇朝文獻通考》、《乾隆朝大清會典》、《駐粵八旗志》、《福州駐防志》、《荊州駐防志》
-
8 # g00b
感覺勇和兵差別不大,那個時候清朝就好比漂在海上的破船,四處漏水,一陣風颳來船四周搖擺,隨時都可能翻船,至於勇和兵工資多少已經無所謂,因為到頭來都是給別人準備的。
回覆列表
當時清軍的正規軍編制分兩大部分,其一是被統治者視為根本的八旗兵,人數為25萬。剩下的就是由漢軍構成的綠營兵,人數多達44萬,這兩類武裝力量共同構成了當時清朝正規國防軍的基幹力量。這兩支部隊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是“職業化軍隊”,從軍官到士兵都可以實行“世襲制”,也就是說,父輩年邁不能再戰的時候,子輩可以“子承父業”、頂了老子退役留下的缺額繼續服役、拿軍餉、領俸米。放到現在,就是十足的終身制“鐵飯碗”,一輩子都不用擔心吃飯的問題。更有甚者,擔負地方守備任務的綠營兵就把一家老小都安頓在守備處附近,每到日出三竿的時候扛著刀槍出門去上崗,到日落時分就拖著“傢伙事兒”回家,摟著老婆、抱著孩子一起熱炕頭,真正做到了按點上班、到點下班。省掉了去軍營報到點卯的“麻煩”,當兵成了徹頭徹尾的“生活”和“職業”。也就是說,此時的八旗綠營不過就是勉強能夠充當“聯防隊員”的角色,戰鬥力早就淪喪殆盡。而其存在關乎大清國的國本和“祖宗舊制”,因此這支多大69萬人的“世襲聯防隊伍”無論如何是一個人都裁撤不得的。更有甚者,為了養活如此龐大的“世襲聯防隊伍”,清政府每年要花費超過兩千萬兩的鉅款給他們發工資,相當於籌建一支規模齊整的北洋水師費用的總和。
可是,就算是聯防隊員這樣的“清閒活”他們也幹不好、或者是根本不願意去幹。寧願花錢僱傭窮人去頂他的名額服役當差,而自己卻開小店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或者賺點外塊。八旗綠營的花名冊上的勇丁放在現實中有可能是小販、有可能是混混、更有可能是花花公子,甚至早就成了墳冢裡的枯骨:世上已無此人。真正在營中像模像樣操練的很有可能是頂替者;真正的兵不想當兵,只想拿餉銀;頂替的兵只想著拿辛苦錢,又怎會想到上戰場呢?另外在八旗綠營軍中拿餉銀的往往不一定是士兵,這已經是“眾人皆知的秘密”。軍官手下的管家、僕役、轎伕、吹鼓手甚至丫鬟、廚娘、僕婦都能頂士兵的名額拿餉銀,甚至有極端的說法曰:44萬綠營兵中真正計程車兵不過幾萬。雖然有誇張之嫌,但是頂空名、吃空餉的情況在八旗和綠營中早就氾濫成災、積重難返了。平日裡歌舞昇平倒也能粉飾太平,一旦到了國家危難的時刻,決計成不了擎天之柱、國之柱石。1851年的金田村,一個落第的書生靠著半本聖經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縱橫東南各省,最後割據江寧,以“太平天國”之名號和大清朝廷分庭抗禮十數年。在“長毛”氣勢洶洶的步步緊逼之下,疲於奔命的八旗綠營早已糜爛而不可用,卻又事關幾十萬人的福利、絕對裁撤不得。清政府不得已打發京官回鄉辦團練以抗髮匪。朝廷給優惠政策,但是戶部不出一個子的招兵費,完全由這些返鄉的京官靠自己的關係網,依靠親情、友情甚至姻親的紐帶拉起的隊伍起先被稱為“團練”,按照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建立“戚家軍”的規制編成“勇營”。曾國藩拉起了湘軍,後在其基礎上又派生出了左宗棠的楚軍,鮑超的霆軍,以及李鴻章在安徽拉起的淮軍,最終依靠這些勇營,清政府才勉強將各地的起義逐步地鎮壓下去,而當天下重新歸於平靜的時候,勇營這種地方武裝力量就開始自覺不自覺的履行起“國防軍”的重擔大梁來。
由於勇營的招募全賴於親情的紐帶,朝廷並不出一個銅板供養,所以軍隊的所有權僅僅歸於招募者所有,“兵隨將轉,兵為將有”,用編著《湘軍志》的名士王闓運的話說:“從湘軍之制,則上下相維,將卒親睦,各護其長,其將死,其軍散,其將存,其軍完。”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剿發中的三河鎮之役,湘軍猛將李續賓部精銳孤軍深入被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兩部的優勢太平軍聚殲之後,其餘部也旋即被裁撤。很顯然,勇營不是國家供養的軍隊,地位類似於現在的民兵。
雖然從十九世紀中下半葉開始,勇營就成了大清帝國國防實質上的主體和柱石,可受到的對待比起八旗綠營來無異於“後孃養的”。如果將八旗綠營比作是和國家簽了終身合同的“正式工”的話,那勇營就是無合同無保障的“臨時工”。危急時刻需要招募勇營的時候,國家只是給部隊編制和政策,但是根本不負擔勇營的軍餉和福利,一旦亂事畢了,那麼臨時組建的應急部隊自然是首當其衝要裁撤的物件,原因再明顯不過,勇營沒有正式的編制,不是鐵飯碗,而是百分之百的泥飯碗,朝廷是說裁撤就能裁撤的,就算朝廷不說裁撤,一旦戰事結束,維持一支聽命於個人的地方武裝無異於給言官御史們一個極好的參劾靶子。
綠營是正式工有編制,勇營是臨時工沒有編制,要是勇營的工資再不比綠營的高,而且還高很多的話誰願意拿命來跟你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