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切歸鈴00

    俗話說,一根繩子三截爛,意思是人遇到難事是正常的。你說自帶黴運纏身二十多年這情況就是一根繩子節節都爛了。當我看到你這題目時,馬上想到了我自己的人生,年輕時那多濫的二十多年了。真真的切身體會,想起過去有些想哭,過得太難了!!

    我從結婚不久就開始黴運不斷,那年是87年,剛結婚兩月,同單位的家人因我要帶職讀大專而不能去讀書時得罪了廠長,從此,在單位上的日子開始不好過了起來,好好的工作就被調到另一個從沒接觸過的崗位和一個平時就非常討厭的人合作受她管理,這個人表面假惺惺,背地裡經常刁難,不久懷孕,結果在生小孩時難產,提前一週住進醫院已簽字手術,結果在手術前前一晚上肚子痛了要生了,在術前幾小時小孩難產了,一個8斤的男孩就這樣被醫院不負責任而扼殺。那年是88年的6月,從此我在家的地位也由此一落千丈。所謂的老公醉酒賭博,花天酒地的不顧家,兩年後生了女兒,老公除了月子一個月管了,滿月後就啥都不再管了,從此,家裡家外全是我自己一個人,工作不順心,還處處被領導刁難,小孩我帶去上班,下 班後抱著小孩去買米買菜,回家煮飯洗衣物全是我一個人的事。老公三天兩頭在外喝了酒回來還鬧騰啊。再後來,工作還被調去了繁重的崗位當操作工,並且廠長親自授權生產科長到我崗位上親自來刁難,那日子,經常想到死,但看看女兒,哪敢死啊,我死了女兒咋辦!!!在企業改制當初,剛剛有下崗這一說時,我第一個被廠長親自下崗了。那是96年的事。下崗後的日子更難過了,老公覺得沒面子了,覺得他在養我,經常家暴,沒法,實在受不了了,那日子真的是太苦,實在沒法,我們離婚了,那是03年,我當時的感覺真的是解脫了,雖然沒有工作我也覺得輕鬆了,我住到了我弟弟家,而且我至今一個人生活。到了07年,我終於退休了。從那刻起,我覺得啥都好了,慢慢的,做啥事也順了起來。退休前的我,啥事都沒順過,感覺萬事都沒有一件事是如意的。太難了。前段時間,我在樓下碰上那曾經的生產科長,當著另一同事的面,我罵得他頭都不敢回,同事喊住他說我在罵他時,他說,沒事,讓他罵,低著頭徑自走了,另外上個月,同宿舍的另一副廠長親自來敲開門來告訴我,說整我的那廠長肺症快不行了,呵呵呵。

    看了我倒黴的二十年,你會不會心情會好些了,應該沒我倒黴吧。整整的二十年以上。基本上是沒有一件順心開心的事。

  • 2 # 莫忘初心242650426

    喝涼水塞牙縫,破船遭遇連陰雨,厄運纏身無法躲避,前心涼到後心,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那樣,還有比如此現象更倒黴的人和事嗎?

    "自帶黴運的人",命運不濟,如果幼年喪父,是人生重大悲劇之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生活狀態,可是這種想當家的孩子,即使不屈服於命運,心比天高,卻命比紙薄,又身患重疾,心有餘而力不足,黴運接踵而至,走出厄運談何容易?

    麻繩極易從細處斷。怕處總有鬼。一些人們一路艱辛,過了一道又一道厄運的砍,九九八十一熬到了頭了吧?不怕一萬 ,就怕萬一,厄運再次降臨於斯人,萬分之一的機率,偏偏輪到了他們,欲哭無淚,欲死不能,老天無眼,與閻王爺亂點生死薄有多大的差別呢?

    形成改變命運的強大心理不易,擁有這種泣鬼神、撼天地的自身力量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擺脫魔難常伴左右的困境,必須付出數倍於常人的痛苦代價,出人頭地難於上青天一樣的感覺!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是倒黴事情接二連三的打擊的環境下,可以勝出者,必須受人尊崇才是吧?不然,這個世界對於他們太不公平對待了!但願世間無邪惡,企盼人生都圓滿!

  • 3 # 林小野說電影OFM

    拉蒙1871年於一次沉船事故中逃生,41年後他終於戰勝了心理恐懼,再次登上了泰坦尼克號。

    一、富家闊少的噩夢,四十一年沒睡過一個好覺

    拉蒙·阿塔加維提亞(Ramon Artagaveytia),男,1840年7月14日出生於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

    他的祖上靠航運起家,這是一支有著悠久歷史的家族,到他這一代已是富甲一方。

    爺爺去世前,鄭重交到他父親手上的不是金銀地契,而是一支殘舊的船槳,上面刻著類似家訓的一段話——“知道如何使用它,你就永遠不會感到飢餓。多虧了大海的眷顧,你的祖先一直都能生存繁衍。這是你的命運,跟隨它!”

    拉蒙對這些金玉良言興致缺缺,對大海更無一絲好感。

    1871年12月24日,三十一歲的拉蒙乘坐“美國號”客輪趕回家鄉與親人團聚,當客輪緩緩駛入蒙得維的亞港時,船上的鍋爐突然發生爆炸,迅速蔓延的火勢將“美國號”燒成一片火海。

    儘管這個南美東部最大的港口水深10.3米左右,拉蒙還是勇敢地縱身一躍,跳入大海,等待救援。

    在這個過程中,拉蒙親眼目睹了許多渾身起火的乘客在甲板上狼狽逃竄、相互踩踏,或倒地劇烈翻滾發出瘮人的慘叫,這一幕令他深受刺激。

    “美國號”當時一等艙有114名乘客、二等艙20人、三等艙30人,外加船員總共將近200餘人,最後只有65人得以倖存!

    經此一難,劫後餘生的拉蒙發誓——此生此世再也不坐輪船出行了!

    拉蒙隨後將家族企業扔給弟弟,自己跑去阿根廷瓜米尼經營農場,這裡秀美壯闊的湖光山色帶給他些許安慰。只是他依然離群索居,不喜歡接觸人,甚至女人,這導致他終生未婚。

    此後將近有十餘年時間,拉蒙幾乎隱居於此,直至下一個世紀的1912年。

    1912年2月,他的一個侄子在烏拉圭駐德國柏林領事館從三等參贊升任一等大使,這等光耀門楣的喜事拉蒙這個當叔叔的務必要出席。

    年愈古稀的拉蒙動身前寫給堂兄一封信,信中他這樣寫道——“我想我終於可以旅行了,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平靜下來。‘美國號’的沉沒是可怕的……噩夢不斷折磨著我,即使在最安靜的旅行中,我也會在半夜醒來,做著同樣可怕的夢。我總是能聽到那些致命的哀嚎:火!火!火災!……我甚至看到自己當時就站在甲板上……”

    二、重拾信心的拉蒙,登上了泰坦尼克號

    在同一封信中,拉蒙向堂兄表達了對現代科技的樂觀——“你無法想象,恩裡克,電報提供的安全。當‘美國號’在蒙得維的亞港沉沒時,沒有人迴應燈光尋求幫助。那些從薩爾託別墅船上看到我們的人,並沒有響應我們的燈光訊號。現在,有了電報,這種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我們可以立即與全世界進行交流。”

    從這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出,拉蒙似乎抹去了心頭的陰影,重拾信心,對未來的旅行充滿了期待。

    柏林使館觀禮結束之後,拉蒙想順道去美國遊玩一下。

    1912年4月10日中午12點整,泰坦尼克號在英國南安普敦港徐徐啟航,這艘世界上最大的郵船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航行。傍晚時分,它抵達航程的第一站——法國瑟堡港。

    我們在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看到的那個著名的“永不沉沒的莫莉”,當年就是從法國瑟堡登船的。而本文主人公拉蒙與她是同一撥乘客。

    拉蒙當時拿著一張一等艙船票,登上了首航的泰坦尼克號,票號17609。

    這張船票當時價值435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7.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48.5萬!當時美國最有錢的福特汽車流水線上的工人年薪1560美元,不吃不喝需要兩年半時間才能掙出這麼一張船票。

    可見當時拉蒙確實是一位富得流油的地主。

    據事後一等艙管家赫伯特回憶,他對這位叫拉蒙的先生印象寥寥。

    這是為什麼呢?當時拉蒙整天貓在房間裡寫信,人們據此推斷,拉蒙並不如自己所說的那樣,可以坦然站在甲板上,直面大海。

    就在登船後的第二天,1912年4月11日,拉蒙在寫給朋友阿多爾夫的一封信中提到——“我閉上眼睛,坐著這艘大船上路了。其中一個承運人將我的行李箱提到了三樓,後來我們一起去了餐廳。我的船艙很舒服,它是用電加熱的,但只在晚上開,因為天氣真的很冷。在這裡我遇到了墨西哥外交官和一位名叫阿明戈·德·迪亞茲的先生……”

    隔日,1912年4月12日,他又在信中說道——“我穿過所有的走廊去看所有的房間,有些傢俱是用上等實木做的,綠色的椅子很漂亮。現在我可以看到愛爾蘭了,現在我已經寫完了這封信。”

    據事後乘坐五號救生艇逃生的一位泰勒先生和他的太太回憶,拉蒙老先生狀態不錯,跟他新結識的兩位外交官朋友靠在甲板的欄杆上談笑風生。當其中一位朋友不無擔憂地提到,“如果大船並不安全可以坐哪隻救生艇比較好”時,拉蒙先生還善意地提醒他,“這個季節你坐救生艇會感冒的。”

    這大概是人們對他最後的印象。

    1912年4月14日深夜23點40分,泰坦尼克號撞上了冰山。兩小時四十分鐘後,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泰坦尼克徹底沉入大海,1500餘名乘客淪為陪葬。

    那麼,拉蒙後來哪裡去了呢?

    三、天生自帶黴運的拉蒙,是否再次逃過一劫?

    網上許多朋友知道拉蒙這個人,但不知道他後來是死是活?許多人依據頭等艙乘客這個身份,推斷歷史上的拉蒙還活著。

    讓我們來看看“白星航運”的相關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看過《泰坦尼克號》電影的朋友都知道,趕到出事現場的第一艘船叫“卡帕西亞號”,凌晨4點藉著北大西洋微弱的曙光發現了第一艘救生艇,援救工作持續到上午8點40,才將倖存的705名泰坦尼克號乘客全部搭救上船,扭頭駛向紐約港。

    “卡帕西亞號”駛離出事地點的同時,白星航運正在與一家船運公司簽訂合同,以每天租金550美元的高價租用了一艘名為“麥凱·貝納特”(Mackay-Bennett)的運輸輪。

    這個船是幹啥用的呢?打撈屍體的。

    麥凱·貝納特於事故發生兩天後的4月17日週三下午才遲遲到達海難地點,他們很快發現,白星航運有些過於樂觀了,呵呵,白星航運總是樂觀的。海上漂浮著大量的屍體和遺物,一艘船肯定不夠用,就連船上的棺材數量都遠遠不足。

    隨後他們發電報給白星航運,請求再派三艘船來。

    經過四天的打撈,麥凱·貝納特在海上一共撈起了306具遺體(屍體編號1-306),56具遺體得到了初步確認。

    其中第22號遺體是一位看上去六十多歲的先生,灰色頭髮,禿頂,身穿深藍色大衣、藍色西裝、白色連衣背心、黑色靴子和紫色襪子,內衣上繡有“R.A”字母。

    在他的藍色大衣兜里人們找到了以下物品——手錶、金鍊、獎章、鑰匙、梳子、刀、眼鏡盒、27磅黃金、20美元金幣,64美元紙幣。

    經最後確認,這位老先生正是七十一歲的烏拉圭富商拉蒙·阿塔加維提亞

    他的遺體被送往紐約,並在烏拉圭駐紐約領事阿爾弗雷德·梅茨·格林的贊助下,從那裡運到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

    1912年6月18日,拉蒙·阿塔加維提亞被葬在蒙得維的亞中央公墓。

    這則真實的小故事送給現在正在刷手機的你——港真,你真的很走運,運氣超好的!恭喜恭喜,你還活著。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條中各種影片作者拍影片用的是什麼手機?具體型號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