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都弩
-
2 # 舜日堯天
那肯定是明朝了!吳三桂!洪承疇!清初三王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另外如祖大壽等多如牛毛!
清初是封建王朝裡異姓封王最多的!這些如平西壬吳三桂等異姓王是踩著明人的屍體上位的!
-
3 # 擲出窗外事件
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多次入主中原,但無論是“五胡”還是契丹、蒙古,都很難一次性滅掉中原王朝,如西晉滅亡後有東晉,北宋滅亡後有南宋,中原王朝總能夠形成持久而堅韌的抵抗,維持上百年的南北朝。
1644年大明覆滅後,南明很快建立起來,卻沒能形成南北朝局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原地區各路軍事武裝大規模向清軍投降,無法形成持久抵抗。
清軍入關之前,就有“三順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降,助清軍建立起攻城炮兵部隊;入關之際,有吳三桂率關寧鐵騎投降,充當清軍南下先鋒。孔耿尚吳四大藩王,統率重兵,一路攻城拔寨,摧枯拉朽,為滿清奪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清軍入關後,漢軍大規模的投降更是此起彼伏,連綿不絕,以《清世祖實錄》為據,僅擇幾例:
清軍進攻河南懷慶時,收降流賊27萬:“與流賊相持,我兵至懷慶,差人招撫,即將所據一府、二州、十二縣大小山寨千餘兵二十七萬齎書來降。”
清軍進攻南京時,收南明降軍23.8萬:“其沿途來歸者,興平伯高傑子高元照、廣昌伯劉良佐、提督李本深、總兵胡茂禎、張士元、郭虎、楊承祖、李中星、何應昌、翟鳴鳳、王之剛、李遇春、張天祿、張天福、李成棟、李棲鳳等二十三員,監軍道張健、柯起鳳二員,副將四十七員,參將、遊擊共八十六員,馬步乓共二十三萬八千三百。”
清軍進攻武昌時,收降左良玉左夢庚大軍10餘萬:“又有故明寧南侯左良玉子夢庚、總督袁繼鹹、守道李猶龍、巡按黃澍率總兵十二員、馬步兵十萬並家口泊舟九江之東流縣界揚子江中,俱投降,共帶大小船艘四萬。合計河南屬城十二、湖廣屬城三十九、江西屬城六、南京屬城六,共六十三城,巳盡設官撫定矣。”
清軍進入福建,招降6.8萬:“降其偽總兵二十員、副將四十一員、參遊七十二員、馬步兵六萬八千五百餘名,福建悉平。”
清軍進軍湖南時,收降6.8萬:“招降偽巡撫傅上瑞及偽總兵四十七員、偽副、參、遊等二千餘員、馬步兵六萬八千有奇,獲馬匹、船隻無算。”
隆武政權是南明最有希望的政權,在軍事方面依賴鄭氏集團,可惜鄭芝龍手握重兵十餘萬,面對清軍卻不戰而降:“收降偽國公鄭芝龍等大小官二百九十一員、馬步兵十一萬三千人。”
粗略統計,明清之際,清軍收降大順軍、大西軍、江北四鎮、左良玉(左夢庚)、鄭氏集團以及其它南明軍隊(魯王桂王等),總計約200萬,而清軍總兵力不過20萬。在明軍望風而降、清軍摧枯拉朽的情況下,南明政權幾無立足之地,至李定國橫空出世後,大勢終不可為!
-
4 # 封啟宇
因該是明朝滅亡的時候,投降的明軍最多。清朝是最後一個遊牧民族,佔領中原地區的王朝。一個朝代的滅亡,和一下朝代興起那是歷史的朝流勢不可擋。明王朝後期統治腐敗,宦官當權魚肉百姓。天災人禍社會黑暗,民不廖生。加上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滿族清軍攻打。
後有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吳三桂倒戈相向,吳三桂放開了山海關,還關寧鐵騎幫助清軍攻打明朝軍隊充當馬前卒。一路南下攻城拔寨 把明朝軍隊和李自成大順軍。以摧枯拉朽之式打的一敗土地,虧不成軍。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逃到南方的明王朝,沒有很好的安服民心,和收攏剩下軍勢力量鄭芝龍。遇至於手握重兵的,鄭芝龍投敵判國投降了清軍。清軍集合了所有的兵力,如風捲殘雲排山到海的氣勢。席捲了整個大明江山,大明王朝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以個有,遊牧族建立起來的王朝誕生了,他就清王朝。
德民心者德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明王朝失政以於天下蒼生,對不起了黎民百姓。故而老百姓結杆而起,裡應外何推翻了一個暴虐無道朝代。
-
5 # Art藝術生活
中國古代的王朝更替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統治階層分裂,二是擁兵自重的諸侯造反,三是外來民族入侵。後面兩種方式都會形成軍隊大規模的叛變,當一種新生的力量佔據絕大優勢,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舊勢力之時,很容易形成大規模叛變的事件。
-
6 # 優己
西晉統一中國的時候,東吳大規模投降。這是因為王朝不得民心,當時西晉從襄陽出發,到攻佔建康城總共用了三個月不到時間,幾乎就是軍隊開到之處全部都是投降的,成語勢如破竹就是得源於此。
西晉能夠這麼輕易的滅吳主要是得益於兩個人,一個是曹操,一個是羊祜。西晉是由魏國和平過渡的,繼承了魏國所有的政治體法。曹操的徙民歸置辦法確實是革新了當時的政治體制,曹操是第一個提出就業率決定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曹操在剿滅黃巾的戰爭的時候,發現這些人之所以加入暴民團體裡完全就是因為社會上有太多的無業流民,他們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也是社會經濟的巨大浪費。所以曹操提出了國有企業的概念,由政府統一安排工作,該當兵的當兵,該種田的種田,該去當建築工人的去幹建築,所以整個曹操政權裡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比如蜀漢吳國經常出現大規模缺糧,但是魏國從來沒出現過,這是曹操的功勞,這是《三國演義》作者沒有看到的一點。對當時人來說,國有制度確實很先進,這種制度的優越性使得魏國的民間經濟很發達,生活水平很高。
羊祜則是把魏國政經強大的國策演義給吳國百姓看。在羊祜到達襄陽以前襄陽的經濟非常弱後,整個襄陽城存糧不夠用一個月,這時候同屬荊州的江陵城等地比襄陽富得多。但是羊祜到襄陽之後,把魏國(已經變身晉國)的政經國策搬到了襄陽,然後襄陽城開始發展,到了西晉發動滅國戰爭時期的時候,單單襄陽一地的產值就超過吳國整個國家的產值,這使得吳國的百姓非常羨慕晉國的經濟國策,紛紛投降。
-
7 # 淮西王
武王伐紂,據說紂王臨時組織了幾十萬奴隸,抵抗聯軍。結果,這些奴隸大多臨陣倒戈,殺向紂王。
戰國時期,秦趙交戰於長平附近。結果,趙國的統帥趙括被秦軍射死,幾十萬趙軍向秦軍投降。很不幸,這些人大多被活埋。
秦朝末年,項羽在鉅鹿附近,率部圍殲了幾十萬秦軍。其中,有約20萬人向項羽投降。據說,這些人大多被項羽下令活埋。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有宛城的張繡、漢中的張魯、荊州的劉琮……先後投靠曹操,這些人都是地方實力派,有一定的兵馬和百姓。
隋唐時期,向李唐投降的人馬不計其數,例如洛陽的王世充戰敗被俘、南方的蕭銑、江淮的杜伏威、朔方梁師都的堂弟……安史之亂中,有無數唐軍向叛軍投降,也有無數叛軍反正。
明朝,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殘部,各有10萬人以上,向朱元璋投降。在北伐中,元朝也有幾十萬人嚮明軍投降。至於明末,前後投靠後金\滿清的部隊不下50萬人,例如吳三桂部、祖大壽部、尚可喜部、孫可望部、姜瓖部、左夢庚部……
民國時期,有不下50萬官兵投靠了鬼子。至於解放戰爭中,有不下百萬國軍,向解放軍投降。
補充下,著名的投降事件還有:南宋的劉整向元軍投降、東漢初期隗囂的部下一次就有不下10萬人向東漢投降…………
-
8 # 放棄的回憶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政治為經濟制定秩序,當經濟秩序崩潰,政治力量瓦解,軍隊就會大規模地投降。
這種投降情況,一般是主權國家之間的戰爭。近代以來,最大規模的軍隊投降發生在二戰結束。法西斯軸心國的國家經濟已經崩潰,政治力量瓦解。首先是義大利的軍隊大規模地投降,其次是納粹德國的七百萬軍隊無條件投降,最後是日本沒有選擇一億玉碎,也無條件投降。
政治力量傾斜,戰局已定,再戰必死,這個時候軍隊也會大規模投降。這種投降情況,一般都是內戰。也就是國家內部的統一戰爭。離我們最近的是解放戰爭的摧枯拉朽,反動政府的軍隊幾乎還沒有開戰就倒戈,倒戈後很快就加入到推翻反動政府的軍事行動中去了。
中國古代王朝更替時,幾乎每一個統一王朝建立前,都會收編很多的降軍。古代中國曆經了長期的分裂,當統一趨勢已經明朗之時,軍隊就會出現大規模的投降的現象。
例如,歷經三國長期的戰亂,晉朝攻佔東吳,東吳就有很多軍隊遇戰即降。歷經南北朝時期長期的戰亂,隋朝攻佔南陳,南陳的軍隊幾乎和東吳的軍隊一樣。元朝確立正統地位後,南宋先後有百萬大軍投降了元朝,甚至成為了元朝滅宋的主力。例如,元朝破南宋的攻略就是南宋降將劉整的謀劃。
內部統一戰爭,最主要的不是軍事上的較量,而是政治上的較量。清朝擊敗南明,統一全國,主要是政治的勝利,很多明朝殘餘勢力的軍隊都投降了清朝。例如,左良玉的百萬大軍便是投降了滿清。而滿清統一全國的前鋒部隊,就是吳三桂、祖大壽、尚可喜等降軍。
回覆列表
秦朝,鉅鹿之戰後,二十萬秦軍將士投降於楚國上將軍項羽,後被項羽背信棄義坑殺。
金朝,金朝北方漢地漢人軍閥大量投降於蒙古忽必烈帳下,成為蒙古軍隊南下滅宋的絕對主力,元軍將領張弘範即是這類人物的典型,此君於崖山一戰逼迫南宋君臣投海自殺,死者數十萬,並得意洋洋於崖山一石壁刻下“元張弘範滅宋於此”,頗有仿效竇憲燕然勒石的風範。
宋朝,南宋,臨安城破後有近百萬宋軍投降元朝,忽必烈想出一招辦法消耗這些新附軍,攻打日本,而且是三次,大敗而回,南宋降軍消耗殆盡。
元朝,西北軍閥李思齊名義上屬於元朝軍隊陣營,能獨立抗擊王保保,而王保保是朱元璋頭號勁敵,降於朱元璋後被朱元璋派去招降王保保,王保保待之甚厚,只是回國途中逼其自斷一臂,李思齊回國後不治身亡;另有朵顏三衛蒙古投降明朝,成為朱棣靖難的奇兵。
明朝,吳三桂等三藩先後降於清朝,成為清朝先鋒鷹犬,三藩擁兵近百萬,勢力最終都能威脅清朝統治,為康熙剿滅,歷時八年;另有南明江淮四鎮,左良玉部下等近百萬大軍降於清廷,成為清軍剿殺南方抗拒剃髮令而起義的人民的主要軍力。
清朝,發動武昌起義的湖北新軍一部本就是清朝軍隊,另有湖北新軍大部奉令調入四川鎮壓四川保路運動,半途以軍餉拖欠為由發動兵變砍下督軍腦袋,向武昌起義軍交上投名狀,砍完後不久清朝軍餉足額運到,令人唏噓;另外北洋新軍成為袁世凱與清廷和南方起義軍交易的資本,併成功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同時逼迫孫中山退讓總統職位,名義上統一南北,這是清軍成建制投降民國,只不過比較詭異而已。
民國,超過二百萬國民政府軍隊先後成建制投靠侵華日軍,成為日軍幫兇,但也有不少反正之後屠殺日軍的,比如通州事變;在解放戰爭中國軍更是成建制投降或者起義,典型的就是據守北平的傅作義,湖南的陳明仁,新疆的陶峙嶽,另有山東軍閥吳化文將軍先後投降蔣系國民軍,日軍,蔣軍,解放軍,併成為解放軍攻破南京城的先鋒,成為一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