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薺菜糰子

    是盟軍派遣特戰人員炸燬了德國重水工廠和運輸船,導致了德國研究進度的嚴重拖延。

    重水是中子慢化劑,是當時研究核反應和原子彈不可或缺的物資。德國透過侵略挪威控制了當時整個歐洲惟一規模化生產重水的維莫克化工廠。盟軍得知德國研製原子彈的情報後,一方面實施曼哈頓計劃與德國賽跑,另一方面決定釜底抽薪,派遣特戰人員炸燬這個群山中嚴密防守的重水工廠。給德華人一個大大的絆子。歷經第一次行動失敗後,第二次行動終於成功。爆炸讓工廠停工八個月。工廠復工後,盟軍又對該工廠實施持續的轟炸,雖然地形原因轟炸難度很大,難以摧毀關鍵廠房,但也干擾了生產。尤其是某次轟炸炸燬了配套發電廠。德華人眼見生產難以為繼,打算把所有重水庫存轉移到德國本土,盟軍藉此機會派特工混入運輸船安放炸彈,炸沉了運輸船,導致重水斷供。這幾次折騰讓德國的研究計劃“停工待料”。曼哈頓計劃則高歌猛進,結出豐碩成果。另外,也有說法稱當時德國一些科學家良知未泯,故意磨洋工。這個沒什麼確證,姑妄言之 姑妄聽之吧……

  • 2 # 歡快柳葉T

    其有幾點,一是人材不如美國,由於戰爭原因,大批優秀的人材去美國躲避戰爭,為美國吸引人材作出貢獻。二是試驗環境,美國的環境安全詳和,人們可以全身心投入試驗,不別顧及其它原因,反觀德國,戰略後方也受戰爭影響,人們既要工作,又要考各種不利因素,所以德國雖早,但進度不及美國。三是試驗條件及材料,經費等各方面,德國不如美國,造成德國趕早到之及晚。

  • 3 # 鋒芒FM

    德國最先對核武器展開研究,但最終被美國搶了先,主要原因一是德國不重視科學家,二是被前期連連取勝的閃電戰衝昏了頭腦,認為拿下歐洲甚至打到西伯利亞指日可待,費那勁研發核武器做什麼!

    二戰時期的德國,在武器裝備的研發領域可謂是黑科技頻出,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V1和V2導彈。德國在1937年開始研發V2導彈,在二戰結束前夕的1944年正式列裝,當時V2導彈的射程已經超過300公里,雖然列裝時間晚了點但產量非常大,從1944年6月份到1945年3月份,德國在實戰中發射了高達15000枚V1和三千多枚V2導彈,這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值得指出的是,V1是一款射程超過260公里的巡航導彈,而V2是一款彈道導彈,也就是說德國在二戰時期已經擁有了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這在當時可謂是全球獨此一家!不到十個月的時間發射了接近兩萬枚導彈給周邊的歐洲國家造成了重創,可以想象當時的英國等面對這種導彈攻擊,心裡會有多麼的恐慌!除了彈道導彈,德國在二戰時期還差點率先研發出了核武器!

    最早發現核裂變原理的是德國科學家哈恩,早在二戰前期,德國已經有了利用核裂變原理研發核武器的初步理論依據,但這個苗頭開始並不被各國甚至是美國重視,因為誰也沒有意識到這種武器的威力以及可能對戰爭結局帶來的改變,物理大師愛因斯坦雖然不是核武器的專業研究人員,但不知道幾核的大腦和對這種科技的敏銳直覺,還是讓他一眼看透了核武器本質,於是立即給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信,讓美國儘快在德國之前研發出核武器。

    上面為什麼說德國不重視科學家呢?這個不重視不是說德國不重視所有科學家和科學,而是不重視一部分科學家,眾所周知希特勒成為德國統帥後,對猶太人做出了很多不好的事情,逼走了一大批猶太科學家,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這些猶太裔科學家很多都是德國的頂尖科學家,可以說這批科學家的出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德國核武器的研發進度。

    再來看看德國閃電戰這件事情,早期的德國依靠陸空配合的閃電戰,在整個歐洲可謂是無人可擋,幾天時間拿下一個國家那是很輕鬆,就連“強大”的法蘭西都被德國打了個落花流水,連續的重大勝利衝昏了當時德國高層的頭腦,認為德國一統歐洲指日可待,至於核武器,有沒有都那回事,既然開始研究了那就慢慢研發吧,沒有為此投入大量資源,導致研發進度緩慢。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二戰後期盟軍由守轉攻後,重點對德國的工業體系進行了狂轟亂炸,德國當時的飛機坦克製造廠、鋼鐵廠等等無一例外都被摧毀,一座對核武器研發至關重要的工廠——德國在挪威修建的重水生產廠也被英軍摧毀,德國核武器研發一下子陷入了停滯,因此說德國在正面戰場上開始失利的時候,實際上也就沒有了研發核武器的最佳時機和條件。

  • 4 # 浩蕩揚子江

    希特勒為了讓德國稱霸世界,一洗一戰戰敗的恥辱,投入巨資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比如V2火箭,噴氣式戰鬥機,其中也包括原子彈,而原子彈只有理論構想而沒有實際的操作經驗,只有反覆長期的實驗才能取得寶貴的資料,所以研製週期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希特勒已經啟動戰爭機器等不了那麼久,他的資源並沒有向研製原子彈上傾斜。出於政治和經濟上的考量希特勒大肆迫害猶太人,攫取了大量的財富以彌補戰爭的消耗,我們知道很多頂尖的物理學家都具有猶太人的血統,其中包括愛因斯坦,希特勒的政策使這些猶太科學家都跑到了美國,留在德國的猶太科學家也是出工不出力,故意把原子彈的研發路線引導到錯誤的方向上,遲遲出不了成果,生產原子彈要用到重水,而生產重水的挪威工廠被盟軍炸燬,急功近利的希特勒也沒有那麼多的耐心,戰爭後期他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研發V2火箭上,原子彈也就涼了。

  • 5 # 翰白

    原子彈徹底摧毀了日本人想要一億玉碎的狂妄想法,這種超越了時代的武器極大地震撼了世界,如果納粹德國把原子彈和V1V2火箭組合成人類第一種核導彈,那麼必將是盟軍的一次災難,關於德國為什麼最終沒有製造出原子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一下幾點:

    製造原子彈難度極大。很多人以現在的經驗看,認為製造原子彈的難度很低,但實際難度看看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就知道了。資料中這麼寫道: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20億美元在當時是什麼概念:美國二戰援助中國的全部金額是8.05億美元,當時的一艘企業級航母加上完整的艦載機也不過5000萬美元,有這麼多錢,日本都能再打造幾支聯合艦隊早就飲馬五大湖了。而花費了這麼多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僅僅造出了2顆原子彈,以德國的處境,區區兩顆原子彈根本無關大局。

    德國其實中斷了原子彈計劃。確實,德國早於盟國有了計劃製造原子彈的計劃,也集中了以海森堡為核心,哈恩、蓋革等在內的一批業內大牛組成的團隊, 也就是所謂的“鈾俱樂部”。然而海森堡缺指錯了方向,他錯算了核爆的臨界值,有一種說法他認為至少要有10噸鈾235才能產生鏈式反應。而10噸重的原子彈不可能有實戰意義,基於這種誤判,德國認為原子彈短期內不會有什麼實戰能力,加之德國在正面戰場上進展神速,沒有誰會把寶貴的資源賭在一種沒有意義的武器上。等1944年德國試圖重啟專案的時候,德國不僅要兩線作戰,本土更是被轟炸的要實施燈火管制,也缺乏研究核武器的能力。

    很多人其實高估了摧毀挪威的重水工廠的意義,重水確實可以做中子的減速劑,但能做減速劑的並不只是重水,石墨其實也可以。

  • 6 # 盧樹仁

    德國是最早研究核武器,但是為何落後於美國,其中是有原因的,在二戰德國失敗後,美國和蘇聯首先佔領柏林,並帶走所有德國核武器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佔為己有為自己服務,當時德國倫為戰敗國核武器受到嚴格限制,而美國獲得核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並加以開發,並獲得成功,所以說德國研究在前,而落後美國的主要原因。

  • 7 # 使用者寧一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是最先研製核武器的,並且已具有武器的椎型,可就在此關鍵時刻,希特勒全線敗北了,美,蘇兩大戰爭機器,從東西兩邊同時向德國復地進軍,一路摧枯拉朽,蘇軍指揮官崔可夫攻戰了德國神經中樞:柏林。此後,美國蘇聯就要討論瓜分德國一事,經過兩國多次討價還價,最後兩國商定:蘇聯劫走德國全部工業材料,裝置,礦產等有形資產。美國劫走德國的科學家以及所有資料,這就囊括了當時德國研製核武器的所有資料和科學家。二戰以盟軍的勝利為終極,並且規定:德國禁止發展核武器,所以,這就是德國最先研製核武,而美國後來具上的根本原因。但,絕不是德國科學家落後於美國科學家。

  • 8 # 八一47612073

    一個是二戰初期,德軍所向披靡,大有一統歐洲之勢。因此,包括老希在類的德國高層對核武器的認識不足,緊迫感不夠。再加上德國本身資源有限,對研發核武器的投入始終有限,等發覺核武器的威力時已來不及了。第二點,以美國為首的盟軍發現德國進行核武研發後,無所不用其及地進行破壞,以至德國的核武研發時斷時續,最終完結停止。

  • 9 # 我想要說清楚

    主要原因有:1.德國當時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武器技術,但由於戰爭,美國等盟國用轟炸、破壞等手段毀滅了製造核武器所需要的重水及裝置,導致無法生產出製造核武器所需的濃縮鈾。2.德國戰敗後,大量製造核武器所需的技術和裝置被美國、蘇聯搶竊一空,最尖端的核科學家也被美華人搶走。

    這就是導致德國最先研究核武器,卻落後於美國的根本原因。

  • 10 # 樂信257

    德國研究核武器的訊息竊露,再者重水沒有在夲囯生產,核武器研發單位保衛工作防犯不嚴密進度也慢,到後來德國被佔領都沒有生產出來,美蘇兩國獲得了核武器的研究過程後,美蘇兩國繼而生產出核武器來

  • 11 # 多才天空JY

    這就是德國納粹不得世界人民的人心,引起世界人民的的強烈反對,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擁對德國納粹黨。唯心的說法,由於納粹瘋狂發動戰爭,橫掃歐洲,由於戰線太長,供給跟不上,隨著大自然實變,導致機械化部隊癱瘓。最終還是被團結起來的世界人民打敗,而且希特勒自殺。

  • 12 # 歡快海燕lp

    當時是德國二戰時期,德國在戰場上使用了閃電戰術而橫掃世界,當時的希特勒最為驕傲的是認為只有閃電戰才是制勝法寶,而對科技亳無興趣,從而驅趕走一批猶太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而原子彈爆炸威力當時對於整個世界上的所有人來說也從沒聽說過,所以當時沒有人重視,最早是愛因斯坦說服美國總統來進行核研究的,那當時二戰美國缺錢,而搞核彈需要一萬噸銅要做導線,美國沒有,當時東拼西揍了一萬噸銀做導線了,所以當時對科學家有多重視了,核彈搞出來了,把日本炸了作為對美國的回報!

  • 13 # 建業水

    國家戰略對科技的戰略眼光的定位,傳統過渡到新的階段,是需要實戰去驗證,沒有廣島的核爆炸,戰爭的認識就進入新的有限戰爭中去了,不再有全面戰爭的概念,今天俄舞衝突始終在不敗戰地就是因為有核,有超高音速的核蛋,在北約面前也是不敗之地。

  • 14 # abc138763755

    二戰前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移居到了美國,特別是後來號稱德國核武器之父的奧本海默也移居到了美國,因此,有愛因斯坦的核理論支援下加上奧本海默實際操控下的美國核武器研究如虎添翼,加快了研究的步伐,終於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誕生了核武器。

    美國比德國更重視人才,由於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都是猶太人,在法西斯德國的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他們都在美國發揚了光大。

  • 15 # 南村群童701

    說美國受益於二戰,並不單是說美國賺了很多錢,發了戰爭財。最大的益處是無數頂級人才去了美國。因為美國遠離戰場;因為美國是科學研究最好的國家。1939年-1945年,正是原子彈從提出到研究成功的時期,德國在戰亂中。美國只是軍隊外出作戰,美國本土是安全和平的。連原本是德國科學家的愛因斯坦也於這期間到了美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公司做銷售,小組裡每次都是銷冠,其他人就很眼紅處處針對,怎麼緩解同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