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才在飛
-
2 # 龍梅longmei
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係,作為家長需配合老師的工作即可,家長需做好在家裡對孩子的教育工作,比如:監督孩子的作業是否完成,孩子是否在學校不良形為家長要加以糾正,關心孩子在校學習有沒有不開心的事。
家長只要做好在家對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是對老師莫大的支援,配合老師的就行了,好孩子好學生是家長和老師喜歡的,老師有老師的責任,家長有家長的義務,互相配合,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
3 # 老愚1234
誰都有第一次。你的第一次是為人父母,然後又看著一個孩子即將進入校園——如果你第二次為人父母第二次將一個孩子送入校園,我想就不至於會有這樣的焦慮。畢竟,有了過往的經歷,你對相關事件便慢慢有了積澱,直至形成自己的經驗。但是,即便如此,能說的第一個意思仍然是:親愛的家長,請不要焦慮。
不妨逆推一下身為家長你的思維方式:孩子小,上學後希望老師多多關照。老師憑啥要多多關照自己的孩子呢?一定要搞好和老師的關係。要儘可能與老師更親近一些,如此按俗世的邏輯“拿了別人的手短,吃了別人的嘴軟”,老師自然會對自己孩子另眼相看,甚至多開小灶,給予更多關照。當然,有可能,你也不一定就是請吃請喝或是給老師送啥的意思,但一定心裡裝了一萬分小心,做好了各類“討好”“逢迎”,甚至是“阿諛奉承”的心理準備。說一千道一萬,畢竟孩子在人家手裡。你擔心稍有閃失,老師會對孩子不利。
這想法正常麼?正常。也不正常。
正常是緣於人性。這是咱的國情。我們的國情是什麼呢?人情很重要。於是,便緣此引發很多猜測與臆想。不正常是因為行業。誠然,因為一些個別事件和個別媒體別有用心的無良報道,這個行業以及這個行業裡的成員有時被妖魔化。但遠沒有想象那樣糟糕。這就好比社會這個大機器。你說它有問題麼?當然有。可是,你無法阻止它向前滾滾而行的堅定步伐。凡事,不可以偏概全,這是身為一個成人——尤其是一個做父母的人——應有的起碼理智。
即便你真的以為有必要非得和老師處理好關係,追根溯源,還得從你交給老師一個怎樣的孩子努力做起。如果孩子正常,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如果不然,那麼,可能問題就會多多。多成什麼狀態呢?因為個人和學校的力量有限,那麼,做老師的人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勢必會在有限的空間內尋找支援力量和可合作的資源。屆時,你說老師最有可能找誰。你用腳趾頭都可以想的出來,肯定是家庭,肯定是家長,肯定是孩子最親最愛的那個人——爸爸或媽媽呀。老師告狀麼?當然不是。他只是希望借用溝通交流的方式,爭取資訊對稱,彼此努力,以尋求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便讓孩子茁壯成長。孩子問題多,老師自然聯絡家庭聯絡家長就頻繁。這本是很正常的工作和需要,你千萬不要亂想。如果你亂想,那麼,你麻煩,孩子也會有麻煩。
什麼麻煩呢?鑑於道聽途說來的一些毫無根據的資訊,鑑於你“有罪推論”的思維方式,彼此都會尷尬。你的尷尬在於,你想多了。你想多了,不知不覺就會在言語中顯露出來。你顯露出來可能無意,但顯者無意,觀者有心。至少,孩子會聽得看得明明白白。古語有云:親其師,近其道。孩子對老師抱有懷疑,如何“親其師”?孩子不能親其師,又怎麼可能“近其道”?更有甚者,你之舉手投足對老師表現出的不快,借用口耳相傳的方式,不慎被孩子老師知道,那就更是尷尬。你說,老師聽到了是當知道呢,還是當不知道呢?老師也是人,他有七情六慾,好吧。一片赤子之心,一副滿腔熱忱,被人糟蹋,你讓他怎麼想?心寒。但是,其實他不能把你怎麼樣。這世道,民眾“維權”意識太過強烈。於是,屢次碰壁,他極有可能選擇迴避,選擇保護自己,然後就過去。真的過去了麼?當然不是。你沒有過去。孩子沒有過去。老師那裡,也沒有過去。非但沒有過去,越是如此,越是惡性迴圈,誰看誰都有問題。此之謂“惡性迴圈”。
錯在哪兒呢?當然不是你沒有搞好與老師的關係。而是,你交給了老師一個有問題的孩子,爾後又錯誤理解了家校關係,錯誤定位自己的角色和老師的身份。老師身份姑且不論,教書育人是他的天職。這個隊伍裡固然偶爾會有一個兩個不像樣子——但放眼四望,這世界哪個隊伍裡會純淨得猶如一瓶礦泉水——但整體而言,素質過硬,操守沒有問題。——這個行業入門,由國家把關的。所以,你能做的,就是選擇相信。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來做。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都是他的職責所在,毋庸置疑。
錯與對之間,你自然可以選擇。你完全可以交給學校和老師一個沒有問題的孩子。孩子身體健康,品性純良,善良正直,樂觀上進,講文明講禮貌,知道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試想,這樣一個好品性好性格好身體的孩子進入校園,會有什麼麻煩?老師歡喜都來不及,又哪裡需要刻意與其處理什麼關係?這般言說,你就應該明白自己的定位:身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好的身體,一個好的性格。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性格決定命運。老師的天職教書育人不假,但更多育人的地基是在家庭,是在孩子0-6歲之間家庭給予他的眾多良好習慣。尤其在應試教育鋪天蓋地的當下環境下,尤其在全社會都以急功近利來自我標榜成就的時代,萬不可對學校給予太多厚望。都要生存。都不容易。
若是這般言語,你仍舊放心不下,依然對如何處理好與老師的關係這一問題憂心忡忡,那麼,就努力做好如下幾個細節吧。哪些呢?第一,無條件尊敬老師;第二,無條件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第三,保持與老師的聯絡,定期主動與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至於然後,然後的然後,還是你努力做好自己,把孩子身體養養好,把孩子品性培養好。餘外,就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吧。你不用提醒,你給他們一份信任,他們自然會給你一份希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
4 # 全職媽媽指南
身邊各式各樣的家長都有。
有給老師塞2000紅包,指望著老師多提點自己孩子的。
有從不去學校,由阿姨或者老人接送,老師根本搞不清哪個是孩子家長的。
有在家長群裡大獻殷勤,願意承擔各種家委會職責、幫老師分憂的。
還有先跟老師混熟,幫老師搞定各種私事的,比如介紹物件、掛個號、租個房子什麼的。
其實無論怎麼討好老師,孩子自身是最重要的。他不爭氣,你送黃金萬兩,還是給老師添堵;他好學上進,老師臉上有光,對他也壞不到哪兒去。
與其揣摩給老師送點啥,不如在自家孩子身上多用心,免得中途換了個老師,白忙活一場,你說是不是?
-
5 # 岳陽緣
我是教師,農村一線教師,在我們學校家長只要配合學校教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就行了,監督孩子安時完成教師佈置的家長作業,監護孩子的安全以及培養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支援教師的一切教育教學工作。
我們學校的教師既教書又育人,多數教師以校為家,狠鐵不成鋼,會循序漸進地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學生的。
回覆列表
不用刻意的和老師建立關係,老師關心的是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最好了解老師每天都要求什麼,剛上學的孩子有些事情還需要家長協助完成,積極響應老師每天佈置的任務,為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完成,並逐步培養好學習習慣,時刻關注老師說話,如果自己的孩子也有些需要提升地方,積極配合老師糾正,每天作業的改錯任務,老師要求學生改正,家長也要配合好。孩子有學習哪方面提升不起來,可以主動找老師交流,老師給出改進方案後,積極落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