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鎬風

    不是歷史不記載三星堆,而是記載有誤,是張冠李戴,夏並不是商所滅,夏的大部遷移到現在的四川與湖北地區,並在商初與之並行共存的狀態。

  • 2 # 深藍XU

    個人認為:殷商代表商都,是夏諸侯反夏成立商(商紂王)建立的都城,商末期因違背歷史發展規律用活人祭祀(現考古遺蹟),男人也因年年征戰大量戰死,女人(以婦好為代表人物,考古遺蹟)不得不上戰場。這些足以證明商(殷商)氣數已盡,代表夏實力的周武王便乘機滅商建立大周(仍然屬於夏實力)。而三星堆古蜀王國即夏,從夏開始一直並存於商、周,甚至前秦(秦、楚、南越和夏即三星堆古蜀王國關係待考證),共存2000多年。

  • 3 # ChengDuBull

    中國歷史記載(傳世文獻),開始於公元前841年的信史。

    三星堆鼎盛時期(青銅時代,公元前1600-1200年),文字還沒有發展成熟,沒有體系性文字可用來記載歷史。

    殷墟甲骨文之前的中國歷史,是後世根據傳說編寫進傳世文獻中的。

    三星堆位於成都平原,古蜀文明也有傳說,也被後世編入了文獻:古蜀國先後歷經五個王朝,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其中開明王朝傳12代,記載稍微清晰有四代,末代被秦國攻破,公元前316年併入秦國。

    三星堆青銅時代對應的古蜀國王朝,是魚鳧王朝,三星堆古城是古蜀國魚鳧王朝的中心都邑(王都)。

    考古實證了古蜀文明,傳承脈絡清晰(營盤山-桂圓橋-寶墩-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從距今4800年到距今2400年,不間斷延續長達兩千多年,中國僅見,世界罕見。

    三星堆青銅時代是古蜀國最輝煌的鼎盛時期。

  • 4 # 無法超越的足跡

    因為缺少文字記載,對於這個文明的過去,人們根本一無所知,這樣就是對這個文明有著非常感興趣的想法,當然很多人其實都在想他們來自哪裡,這個三星堆文明為何沒有過去的記載,更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文明又莫名其妙的斷絕消失了,就像他們不為人知悄悄的來了,同時又悄悄的走了。

    對於這個文明,在進行碳14檢測的時候發現,這個文明屬於奴隸社會階段的文明,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文明晚期的階段,時間跨度大約是我們中原文明的殷商時期到傳說中的夏朝階段,大約在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2700之間的時間跨度,當然三星堆遺址分為三大時期遺址。

    在一期遺址就是公元2700年左右,就是處於我們中原文明的夏朝時期,這個時期還沒有進入青銅器時代,還是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二期遺址大約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兩百年的浮動,處於夏朝晚期到商代早期,剛剛結束新石器時代進入了早期青銅器時代,三期遺址就是今年考古發覺出來很多貴重文物的遺址。

    各種青銅器跟黃金飾品以及一些玉器跟動物祭品,這個階段處於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也就是3100年到3400年前的商代晚期階段,從這以後就沒有再發現更晚的遺址了,當然了現在只是沒有發現,並不是說絕對沒有,也許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而已,現在說是三星堆遺址文明到這個階段應該只是暫時的,後續還會不會出現更早或者更晚的就不好說了。

    三星堆遺址有青銅器,有一些古城建築遺址,但是卻沒有發現這個文明有文字,也就是說現在我們並沒有發現三星堆遺址有文字,這個非常的不符合邏輯,畢竟早期能製作出來青銅器還有黃金器物這樣高度發達的冶煉技術,已經屬於高度文明階段,有這樣的能力卻沒有文字,這個非常的不科學,甚至有人覺得夏朝就是有可能是在三星堆,畢竟很多傳說中的東西在三星堆出現。

    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最早發現並開始發掘,但是由於戰爭年代的原因,文物一旦出土也很難儲存,於是就停止開挖,重新回填這些現場,這些有記載的,但是在動亂年代,很難說三星堆遺址其他地方沒有被人光顧過,所以有不好說有沒有文物被拿走或者被破壞或者銷燬,也就能是不是記載文字的東西太過容易損壞腐蝕已經消失在歷史當中呢!

    有專家解釋說,三星堆遺址文明其實跟中原文明有交流,三星堆遺址的青銅器就是跟中原文明交流產生的,而很多認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東西跟中原文明的東西詫異很大 ,沒有太大相似的地方,反而跟北非中東地區的相似,所以就有了外來文明的說法,但是三星堆遺址文明真的在歷史上沒有記載嗎,其實有零星的記載,比如說山海經就有記載 裡面有很多傳說中的東西在三星堆出現,歷史上記載的古蜀人就有可能跟三星堆文明有關係,這些目前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去支援,但是三星堆是我們自己的文明這個毋庸置疑的。

  • 5 # 如臨在淵

    因為: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詩仙不都告訴你了嗎,路不好走啊。

  • 6 # 東鄰門下

    個人認為三星堆之所以沒有記載,最大的可能是它由一個和我們不同的文明建立。這個文明還沒有來得及和我們接觸就因為某些未知的原因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中。關於三星堆的猜測很多,要麼就是過於天馬行空,要麼就是經不起推敲。

    試想一下在商代的時候,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並沒有多久。同時存在兩個完全不曾接觸過的文明是很有可能的。三星堆在四川,商朝在河南淇縣,從導航上看兩地相距有一千三百多公里。開車16個小時才能過去。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接觸不到完全正常。

    三星堆文明和商代有時間上的重疊,我們可以看看他們製造青銅器的水平。對比一下就能發現,商朝鑄造青銅器的水平是明顯高於三星堆文明的。大家知道青銅器工藝一定程度上能說明一個文明的發展程序。從這個層面看三星堆文明稍落後於商朝。這也從側面說明,三星堆不是什麼天外來客或者高等文明鑄造。下面貼了兩張圖,大家對比一下,一張是商代的四羊方尊,一張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文物。

    四羊方尊

    三星堆文物

    實際上大家把這個問題想的過於複雜化了,在遙遠的上古時期,人無論去哪裡要靠步行,也沒有什麼通訊工具。一片土地上同時存在多個文明是很有可能的,更何況我們這樣遼闊的疆域。只是在和大自然的博弈中,我們這一支倖存了下來,最終發展強大,進而發現了他們的遺蹟。

    說三星堆文明或許有些久遠,說到Murano想必很多朋友都是知道的。儘管我們和這個文明曾經接觸過,相愛相殺過,但我們至今也不知道他們為何就突然消失了。在大自然的面前任何生命都是渺小的,即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也僅僅只是比過去強了一點點而已。

    三星堆大機率是我們這片土地上曾經存在過的一個未知文明,也許在將來我們還會發現其他類似的文明也說不定。

  • 7 # 閒看秋風999

    司馬遷在編纂《史記》的時候手頭並沒有任何有關"三星堆"或者說"古蜀國"的材料;更不用說"考古文物"以及"碳-14"測定方法;

    換言之,漢代的《史記》以及以前的《尚書》、《詩經》、《左傳》、《春秋》、《戰國策》等等史料中都沒有"古蜀國",當然也不會有"三星堆"(現代地名)

    古蜀國的“蜀”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有所發現;據甲骨文記載,武王伐紂時蜀人曾經到過中原參戰;

    不過,前面介紹過,古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只是到了東晉,一千多年以後了,才有一本《華陽國志·蜀志》提到了關於古蜀國的歷史和傳說。

    據說,古蜀國的先祖據說是冉族和羌族的後人;冉族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土著;羌族,大家比較熟悉,他們是從西北遷徙過來的華夏子孫;

    古蜀國蜀大致分成幾個時期:蜀山氏冉族、蠶叢氏羌族、柏灌氏羌族、魚鳧氏冉族、開明氏蜀族(蜀族是多民族和合而成的民族)。

    因此,三星堆出土文物與漢族(中原地區)出土文物有著明顯的不同;因為古代蜀國的文化是區別於中原文化的;

    三星堆出土文物不少,不少都堪稱"國寶級"~不過,非常詭異的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任何文字或者圖形能夠證明這裡是否就是"古蜀國"或者古蜀國的哪一位國王。

    一個神秘的古蜀國,神秘的出現,神秘的存在過,然後又神秘的消失! 史料又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

  • 8 # 佈雷子的文字

    怎麼沒有記載: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本身就是兩個不同的文明,至少在唐朝的李白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不怪司馬遷沒有記下,如此巨量的青銅以及玉器,是建立在怎樣的社會生產之上,如此精美的藝術造型又是經歷了多少代的傳承,同時又必須是一個社會安定的時代,人們才有精力和財富創造藝術

  • 9 # 靜靜地觀魚

    以前對歷史的理解就是記錄古人的言行事蹟。但史書看了一些以後,發現歷史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所謂的歷史完全是為了社會穩定,為了證明自身統治的合理性的一種有選擇性的事實文獻。

    大部分的歷史都是後朝寫前朝的事。即然後朝能夠取代前朝,那麼,後期一定就在各個方面都優於前朝,只有這樣取代才顯得合情合理,理真氣壯。正因如此,後朝對前朝的記錄是有選擇性秸取。這種秸取的方式就是理論上有利於後朝的事蹟多寫或詳寫,後之則略寫或敝之。這就造成了歷史的不詳盡及缺漏。後人是不可能真實而詳盡地看到歷史原貌的。

    這還是後朝比之前朝更先進或部分先進的情況。如果,後朝比之前朝遠遠不如,又會是什麼情況呢?

    我們假設,三星堆文明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但是高度發達的文明未必就等同於高度強悍的文明。歷史上發達文明被野蠻文明毀滅的情況並不罕見。中原文明遠遠強於北方的遊牧文明,但是幾千年來不斷受到其侵擾。南北朝,宋,元,清,基本上都是中原文明被野蠻文明取代。

    其最終被中原文明同化,只是中原文明過於寵大,其基本上無法消化,但中原文明也是屢次岌岌可危。如若換取一個體量稍小的文明體,被毀滅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

    那麼,三星堆這樣一個發達的文明被毀滅,及沒有被記載,就可以推理出這樣的原貌:

    一是被蠻族入侵,蠻族只講破壞及劫掠,三星堆文明的力量抗不過野蠻的力量。因此,將自身文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式地自我摧毀,悲壯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二是被後朝取代。這後朝遠比不過前朝,但比之蠻族還是強上很多,它己經擁有了文明自尊心。它透過某種手段取而代之,卻不比之更合理,更先進。因此,取代的理由便欠缺,其政治基礎便不穩固。這時,就需要將前朝的所有資訊全部消毀,將痕跡抹乾淨,以維護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就要將前朝的種種遺蹟全部摧毀,三星堆文物因此得成。

    因此研究三星堆,千萬不能研究其本身,要將重點放在同時代其周邊的蠻族身上。或者研究其後接替的文明現象。從而推匯出三星堆文明原貌及真相。

  • 10 # 趨勢價值波段

    這麼專業的問題問出來確實吸引人,可是考古學者都沒有答案的事情,你讓我們庶民如何給出答案?所以以下純屬臆想:

    從墓葬的形式看,三星堆文明是受到了大的入侵或自然災害才滅亡的,墓葬的雜亂不堪說明埋葬很匆忙,更注重實物的毀滅性埋葬。也許有文字記載的載體像甲骨文等被焚燒或者原地銷燬了呢?在當時這麼高階的文明沒有文字的產生或記錄是不可想象的。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青銅器精美絕倫,貝殼類錢幣、玉器等充分說明三星堆文明當時與外來的文明有充分的貿易交流,中原的甲骨文一定會傳到當時的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文明是不是消失的古蜀國,是不是夏朝的上古朝代的一部分目前都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是三星堆遺址只挖掘了千分之二,相信隨著三星推不斷的研究和發現,我們一定會勾勒出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更加豐滿、更加與當時的我文明融合的華夏文明。

  • 11 # 靜心匠道

    三星堆文明鮮少被史籍提及,主要原因是出現了文化斷層。

    迄今為止,三星堆遺址考古挖掘了幾十年,從它廣闊的面積還有堆積如山的文物來看,三星堆文明絕不可能是憑空冒出來的,更不可能是遷移而來。

    三星堆文明絕對是中華古文明的起源之一,眾所周知,三星堆位於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根據考古發現,早在200萬年以前四川就已經有人類繁衍生息。

    考古學家就在巫山縣發掘出距今200萬年前的“資陽人”頭骨化石。除了資陽以外,還有川東的銅梁、川西的羊子山等地,都曾經發現了古人類生活的遺蹟,其生活年代在幾十萬年到一萬年前之間。

    這些的遺蹟也證明了一萬年以前,蜀地先民經過漫長的時間積累,終於從舊石器時代跨越到新石器時代。並且在四川的各地,迄今為止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有200處,在這些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種子等生活器具,可見當時蜀地先民的足跡遺蹟踏遍巴山蜀水。

    和三星堆遺址年代接近遺址,在四川還有很多,例如金川劉家寨遺址、 稻城皮洛遺址、成都遺址等等,只是在這些的遺址中,廣漢三星堆遺址規模最大,出土金銀器,玉器,青銅器最多,甚至出現了大量的象牙和蚌殼,這表明三星堆遺址已經達到了鼎盛。

    從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我們能看到三星堆文明是圍繞四川盆地逐漸產生。根據考古學家分析,三星堆在距今數千年前,就具備了城市的雛形,這也是這個古文明在四川誕生的標誌。

    在眾多神話傳說中,四川在古代傳說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根據現在整理的中華古代各種神話記載,四川與上古時期三皇五帝都有關聯。

    首先是黃帝,黃帝其中的一個兒子昌意,娶了蜀山氏部族的女子為妻,生下了兒子高陽,而高陽正是後來傳說五帝之一的顓頊。

    其次就是夏禹,傳說大禹治水的地方,就包括四川的岷山和現今的重慶一帶,根據上古文獻記載,大禹出生地就在西川北川縣。

    大禹父親鯀,據說就是顓頊的兒子或者後代,鯀是也是中國公認城郭始建者。在《世本》中就記載:“鯀作城。”《呂氏春秋》也提到:“夏鯀作城” ,《淮南子》給與鯀很高評價:“昔夏鯀作三仞之城。”

    從這些上古零星的記載中,我們能整理出一個脈絡,黃帝讓兒子昌意和蜀山部落聯姻,因此他們的活動範圍也包括蜀地,後來兩人生下了鯀,鯀生下了大禹是眾說周知,而大禹的生活軌跡,很多都與蜀地有關聯。

    自古以來四川都是一個盆地,在古代雨水充足,就會導致江河氾濫,這從戰國時期秦昭王命令李冰治水即可看出一二,同樣在鯀和大禹治水都有一套角度去分析,可見蜀地的人世代已經彙總出一套治理水患的方法,但這些都側面說明了,蜀地在數千年前,就是中華文明的一支,在西南的地位極為重要。

    並且在後代大禹治水,娶了塗山氏的女子為妻,也見證了蜀地文化並非單獨存在,當時他們與中國各地其他部落,是存在頻繁的經濟文化往來,大禹的兒子夏啟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但是很可惜,雖然夏朝的被一些典籍提及和記載,有具體的年代和王位更迭記錄,但由於至今考古發現,沒有發現夏朝的文字,所以夏朝的文化出現了斷層。

    那麼三星堆文化是否和夏朝有關呢?根據一些典籍的記載,當年周武王滅商的時候,古蜀國就曾經派遣勇士,翻山越嶺出川助周武王一臂之力,

    當時隨周武王伐紂的諸侯狠毒,其中最強大有八個。在與商紂王決戰前夕,周武王曾經和八位諸侯會師誓師,史稱“牧誓八國”。

    在《尚書·牧誓》記載八國為:庸、蜀、羌、髳、微、纑、彭、濮等,其中蜀國僅次於庸國,排在第二位,可見其實力。

    可見古蜀國在周朝之前已經存在,而且具有一定的實力和文化,並且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發現了古蜀國的蜀字,從這些關於蜀國的蛛絲馬跡,能看到當時的商朝與古蜀國已經有過接觸,不過可能是地域的原因,還是夏朝的關係,古蜀國和周國的來往更為密切。

    從甲骨文的蜀字,對應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能看到蜀字上面是一個很大的眼睛,下面是捲曲如蛇的身體,這非常符合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眼睛突出而巨大,同時許多人首蛇身,或者人首龍身的文物的特徵。

    對於神秘的古蜀國的來歷,歷史典籍中鮮少提及,甚至史記記載也不多,不過唐朝的著名詩人李白,卻在唐詩中曾經提到,“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李白提到的“蠶叢”“魚鳧”就是古蜀國兩個較為知名的蜀王。或者他們就是幫助周武王伐紂的蜀王之一,因為周武王建立周朝後,曾經冊封杜宇為蜀王,這位杜宇是否就是“蠶叢”“魚鳧”其中一位,現在依然在考證中,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杜宇是周朝以後第一代的蜀王,後來杜宇勵精圖治,憑藉實力開疆拓土,自稱望帝。

    後來蜀國又遇上了洪災,杜宇氏因此命相國鱉靈治水。鱉靈一族採用了大禹同樣的方法,透過疏導解除水患深得民心,不久杜宇氏將位置禪位給了鱉靈一族,鱉靈成為新一代的蜀君,後世稱為叢帝,開創了古蜀國的開明王朝。

    到公元前500年,也就是中原春秋時期,蜀國的第九代開明王,將都城遷到了現在的成都,並在這裡建立了點一座雄偉的城池,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建造了四川成都城雛形。與古蜀國同時期,川東還存在一個巴國,巴國為巴人建立,巴國後來被秦惠文王滅國。這也是四川被稱為巴蜀的由來。

    考古專家翻閱典籍,對古蜀國的年代與中原王朝進行了對比,推測蜀國傳說中“三代蜀王”,蠶叢、

    柏灌、魚鳧等人。大約生存的時期應該是在夏朝和商朝之間,而蜀人跟隨著他們從四川的茂縣不斷遷徙到成都平原。

    此三人中,以“蠶叢”被譽為蜀人的祖先,在《華陽國志-蜀志》中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蜀王本記》也提到蜀國的由來,也是從“蠶叢”開始,而“蠶叢”的形象是縱目,和三星堆的商銅縱目面具,還有眾多縱目的人形象是一致的。

    並且“蠶叢”是四川最早推行“教民蠶桑”的人,也可以還說是四川蠶桑最早的推廣者,因此他和蠶有著很強的關聯,而甲骨文中,蜀字的下部分筆畫一個鉤,有學者認為就是一條蠶,當然至今這個說法並沒有定論,

    但毋庸置疑的“蠶叢”就是蜀人的祖先,他的縱目形象的確和三星堆的面具和銅人像都有這一定關聯,其次,魚鳧被認為是蜀地推廣到漁業的推廣者,在三星堆第三期出土的文物中,就發現了許多的魚圖紋飾。

    並且著名的三星堆黃金權杖中,就發現了魚、鳥、人結合的圖案,這個圖案和魚鳧王,完全是匹配的,雖然現在找不到三星堆有文字出土,但是如果按照圖騰去對照,很有可能黃金權杖就是魚鳧王的象徵。

    而三星堆考古中,第三期的這一變化,也反映出三星堆這段的文化,與鳥和魚有著密切相關,換個角度說,它反映了魚鳧氏崛起的歷史。

    最近在三星堆八號坑挖掘出土的網格狀器,外形很像是一個網兜,如果將它看成一個魚兜,那麼或者它就與魚鳧氏很大的關係。當然現在為止,網格狀器幹啥用的,專家在研究之中。

    不過至今在成都市溫江一帶,還存在許多魚鳧王的遺蹟,例如魚鳧王墓、魚鳧城遺址等等,這樣都證實了古蜀國魚鳧是存在的。

    他們走到了一個柏樹林(現今的彭州一帶),發現這裡擁有豐富的銅礦,還有大量的玉石,因此就在了落腳,後來這個部落改名為“柏灌氏”,由於沒有打擾,部落不斷的強大起來,很快其範圍涵蓋今彭州、什邡、郫縣四周,並且不斷的擴大,一度成為了古蜀最大的的部落,而“柏灌氏”以鶴和鳥類做為圖騰。

    在三星堆出土的眾多青銅器和玉器上,都能找到鶴和鳥的形象,因此專家認為,三星堆遺址貫穿了三代的蜀王,與蠶叢,柏灌,魚鳧都有關係。這三個部落有含括了漁林桑蠶等行業,這些都與古蜀國的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專家在三星堆考古,發現八號坑挖掘出的頂尊蛇身銅人像,與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二號坑的發現的一件青銅器是一套,因此證明,三星堆的各坑是存在著關聯性,由此也證明他們是屬於同一個王朝和文化的器具。

    可是為何三星堆考古文物層出不窮,但是歷史典籍卻對它沒有記載呢?

    其實這主要是存在一個文化斷層,三星堆在古代並非稱為三星堆,它應該是古蜀國一個文化的代表,而這個代表最早追溯到蠶叢,最晚到秦國,但距今也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由於蜀地偏居一偶,在20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許多的文化的遺蹟被逐漸的遺忘。

    一些的歷史典籍,也因各種的原因散失,特別是因為文字和語言的變遷,一些古代的內容變得難以理解,就如漢光武帝劉秀學習古文《尚書》,也是略同大義,幾百年過去,春秋戰國時期的很多內容已經是完全脫節,更別提距今已經2000多年的三星堆文明。

    從秦始皇陵墓的兵馬俑都沒被典籍記載,就能夠知道歷史記載和典籍缺失的確存在,而神秘的古蜀國文化,在秦朝以後就變的模糊不清了,或者與秦漢以後的歷史記載有關。

    不過三星堆文明並非被遺忘,而是存在於另外一部典籍之中,它就是著名的《山海經》,根據專家的推斷,《山海經》成書年代起碼在戰國時期可能更早。

    裡面的記載荒誕離奇,但是在三星堆不斷出土的各種文物中,都不斷驗證了山海經的內容,例如著名的扶桑樹,著名的太陽神鳥等等,這些都能說明三星堆和山海經的有著關聯,作為一部戰國時期的古書,山海經能夠儲存到現在,可見其生命力,

    同時裡面的許多內容和記載,也並非子虛烏有或者現象出來的,現在中裡面的許多動物和植物,山川都是存在的,把山海經和三星堆,上古中華傳說,和蜀地的歷史文化結合,我們就能夠推測出三星堆文明的框架。

    綜合來看,越挖感覺越神奇的三星堆,其實是並非沒有文字記載,只是三星堆還沒找到文字記載,明確其年代和時間,是屬於古蜀國的那一代文明而已,因為從中國現在考古發現,還有歷史資料,各種的傳說,蜀地都是一直先民繁衍生息。只是由於歷史對西南一帶的文化出現了記載斷層,這些記載的遺失才導致了三星堆文明給人印象沒有歷史記載一樣。

    很肯定的說,三星堆文化是中華古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文明源頭之一,三星堆考古對於中華文化的研究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考古的發掘,三星堆遺址將會有更多的謎題會被解開,或者一直困擾中國考古和歷史界的,夏朝的之謎就此解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敢主動與人交流,卻愛在上課和考試的時候說話,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