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0後獨家記憶

    答題沒廢話,沒圖就說話。

    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製作的。

    唐太宗曾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鏡子所代表的意義遠遠超過它本身的用途。

    遠古時期,各部落互相征伐,搶奪美貌的女子。

    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的風俗。

    專門挑選了賢良淑德但是面貌醜陋的醜女(封號嫫母)作為自己第四妻室。

    黃帝還曾說:“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

    她的勝過西施,指的是品格。

    西施的美貌名傳千古。

    而且她作為內應,幫助越國戰勝吳國。

    當然是智勇雙全的女子。

    而嫫母深受黃帝的信任,把管理後宮的責任交給了她,在黃帝周遊巡視天下時,黃帝的原配妻子嫘祖病逝,黃帝命令嫫母指揮祀事,監護靈柩。

    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組織能力,

    黃帝還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有點不厚道)

    兩兩相比,高下立判。

  • 2 # 讀春秋思無忌

    嫫母在《史記》裡無任何記載,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序》裡備註了晉代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的一段文字:黃帝一共立了四妃,除元妃嫘祖外,還有三個次妃,一曰方雷氏(也叫女節),一曰叫彤魚氏,一曰嫫母,其班在三人之下,也即她排名最後。

    至於西施,生活在同時代的左丘明在《左傳》裡記錄了那麼多吳、越之戰事,卻對西施隻字未提,而司馬遷的《史記》裡也毫無記載,更不用提和陶朱公范蠡有什麼關係了。如果說歷史上對吳國有重要影響的女子,我只能說是夏姬,申公巫臣為了她去楚奔晉,助吳攻楚。

    所以,收到此問題,竟然一時不知該如何評述。

    那麼只能按傳說的角度來點評了。她們一個為四大丑女之一,一個為四大美女之一,能讓嫫母流芳萬代的,我以為有兩個方面。

    一、地位:嫫母為黃帝之次妃,而西施只是勾踐獻給夫差的一個普通女子,且沒有尊貴的出身,黃帝之妃與諸侯夫差之妾豈能同日而語哉?

    二、德行:嫫母雖面貌醜陋,卻品德賢淑,性情溫柔,故黃帝娶她為妃;而西施用美色誘惑夫差,在古人的心中可與褒姒、蘇妲己有的一拼,所謂紅顏禍水。黃帝在儒家子弟心目中德行何其之高,一娶嫫母更成就其重德輕色的美名;相反,吳王夫差一娶西施就國亡身死,落得個驕奢淫逸的罵名。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的幾千年裡,又怎能讓西施留下什麼好名聲呢?

    是故嫫母可流芳萬代,而西施不能。

  • 3 # 香茗史館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其實還有“四大丑女”,嫫母便位列其首,且是黃帝的妻子。如果說“四大美女”代表的是自然美,那麼“四大丑女”代表的便是心靈美,這四位女子雖然容貌醜陋,但卻均是內在美的代表。容貌之美、美在一時,道德之美、流芳萬古,故也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醜”之語,這便是嫫母芳名遠勝西施的由來,而且相傳鏡子也是由嫫母發明的。

    嫫母為黃帝次妃,外貌雖醜、內在卻美

    《史記》、《路史後記》均記載嫫母為黃帝次妃(另說第四妃),唐代《琱玉集·醜人篇》對其外貌有所描述,據載“(嫫母)錘額顣(cù)頞(è),形麁(cū)色黑”,也就是說其額如紡錘、塌鼻緊蹙,體肥如箱、貌黑似漆,因而被稱之為“黃帝時極醜女也”。

    △黃帝和嫫母

    那麼作為部落首領的黃帝為何要娶她呢?相傳黃帝為了制止部落裡面的“搶婚”事件,因而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但卻面貌醜陋的嫫母作為自己的妻子,並說道,“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

    嫫母雖然容貌醜陋,但因甚是有德,故而黃帝對其也是信任有加,將管理後宮的責任都交給了她。根據《山海經》記載,黃帝在帶領部落男子外出征戰之時,部落的女人便均被留在漢水南岸的基地當中,因留守者均為女子,故而有“女子國”之稱,而這裡的管理者便是黃帝元妃嫘祖和嫫母,兩人不僅管理有方,且相互之間極為要好。

    △黃帝和嫫母

    而據《軒轅本紀》記載,黃帝在帶著嫘祖巡視天下時,嫘祖不幸在途中去世,於是黃帝將其封為“祖神”,並讓嫫母負責“監護於道”,組織老百姓按時祭祀。更是封其為“方相氏”,利用其容貌來驅邪。故而嫫母逐成為了逐疫驅鬼之神,據說後世巫醫神漢跳大神時所戴的面具,便是嫫母的遺像。

    傳說,黃帝敗炎帝、殺蚩尤,完成一統華夏的偉大壯舉,便多有嫫母內助之功。對於嫫母的品德,歷朝歷代多有好評,故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醜”之語,嫫母的故事甚至被很多人當做教育女子的典型。

    嫫母發明鏡子的傳說

    相傳,人類的第一面鏡子便是嫫母製作的。

    有一次,黃帝的另一位妃子彤魚氏叫嫫母與自己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因為力氣大,因此比其他人都做得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塊。

    到中午時分,在Sunny照射之下,嫫母突然發現石頭當中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在Sunny照射之下非常刺眼,於是他將石片刨出來,拿在手中一看,發現自己丑陋的面孔全部被映照了出來,因而覺得時分奇怪,便悄悄將石片藏在了身上,沒有向任何人說起。

    等到無人之時才將石片悄悄取出,發現石片表面其實並不光滑,因而將自己的樣貌映照的極為奇怪。於是,嫫母來到製作石刀、石斧的房間,用磨石將石片打磨的非常光滑。再拿起一看,發現比剛才清晰了許多,但自己的樣貌仍然很是醜陋。

    △嫫母

    在鏡子還沒有出現之前,人們便經常在水邊洗漱,嫫母知道自己的容貌之後,便再也不去水邊洗漱了,就算節日也不輕易拋頭露面,每天只是對照著石片收拾打扮一番,然後又偷偷藏起來。

    直到有一次,嫫母因為臉部受傷,因而對著石片往自己臉上貼藥,卻不想黃帝恰好此時回來,發現了嫫母手中的東西。這件東西這才得以廣為流傳,鏡子這件物品,也就此得以廣泛應用。

    除了嫫母之外,其他三位“醜女”分別是:齊宣王的王后鍾無豔,東漢美男子梁鴻的妻子孟光(舉案齊眉的故事原型),東晉名士許允之妻阮家女(婦女“四德”的忠實捍衛者)。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名雖然被廣為流傳,但在瞭解了她們的生平之後,不難發現,她們的容貌雖美,但卻總與亂政亡國相關。而“四大丑女”雖然容貌醜陋,且名聲不顯,但卻均為內在美的典型。

    正所謂,“形同夜叉醜無敵,軒轅重才娶為妻。修德養蠶惠天下,留芳萬古勝西施”,說嫫母留芳萬古勝過西施,也並非沒有道理。

  • 4 # 小茗文化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嫫母在《史記》裡無任何記載,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序》裡備註了晉代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的一段文字:黃帝一共立了四妃,除元妃嫘祖外,還有三個次妃,一曰方雷氏(也叫女節),一曰叫彤魚氏,一曰嫫母,其班在三人之下,也即她排名最後。

    至於西施,生活在同時代的左丘明在《左傳》裡記錄了那麼多吳、越之戰事,卻對西施隻字未提,而司馬遷的《史記》裡也毫無記載,更不用提和陶朱公范蠡有什麼關係了。

    如果說歷史上對吳國有重要影響的女子,我只能說是夏姬,申公巫臣為了她去楚奔晉,助吳攻楚。

    所以,收到此問題,竟然一時不知該如何評述。

    那麼只能按傳說的角度來點評了。她們一個為四大丑女之一,一個為四大美女之一,能讓嫫母流芳萬代的。

  • 5 # 聾王異史

    兩個女人,一個醜到用來避邪,一個美到滅人之國,說什麼流芳後世,其實都是擺上政治祭臺的犧牲品。黃帝為平息搶婚推崇女性內在美

    黃帝所的時代,屬於矇昧的原始社會,人類有了善惡美醜的觀念,各部落的美女炙手可熱,成了勇士們爭奪的戰利品,血腥的搶婚成為各部落不安定因素,引發部落戰爭。作為領袖和智者,黃帝看穿了其中端倪,男人狂熱追求女人外表,忽視內在,導致美女爭奪戰。為了改變男人的偏激的做法,黃帝向大家宣揚女人的內在美,並以身作則,娶了他的第四個老婆一一嫫母。

    這個老婆可謂是天下第一醜:腦門子外凸,鼻子內陷,臉黑像鍋灰,身體胖得像水桶,但黃帝卻向大家宣佈,嫫母是他最寵愛的女人,因為她聰明過人,有領導能力,有創造力,有威嚴,這樣內秀的女人才是真正的美女。

    黃帝為了表示對嫫母的愛,和她出生了22個孩子,只和其他三個老婆生了三個孩子。這事不能細琢磨,生孩子多能證明黃帝對嫫母愛更多,還是胖女人生育能力強?

    黃帝外出征戰時,部落裡只剩下女人,黃帝讓嫫母和大老婆嫘祖一起管女人國,展示醜女人的管理能力。

    嫘祖死後,黃帝說嫫母長相很避邪,封嫫母為方相氏,保護嫘祖陵地。一直到現在中國很多地區的攤舞就是用嫫母面具。聾王有點搞不懂,黃帝這麼做真的是在宣揚嫫母的內在美,樹立她的權威性?!

    范蠡為消滅吳王推出美人計

    西施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浣紗女,長得明眸皓齒,粉面桃花,貌若天仙。她在河邊浣紗時,魚兒看見她俊俏的身影都會著魔,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當年吳越相爭,吳國兵強馬壯,將越國打得落花流水,越王勾踐曾被當作人質質押,還嘗過吳王的大便。

    越國宰相范蠡為了復仇打敗吳王,準備用美人計,在全國尋找美人。在到苧蘿村,范蠡愛上了西施,西施也鍾情這位風流倜儻的範郎。但為了國家大事,范蠡斬斷情絲,勸服西施為了越國復興,獻身迷惑吳王。並花了三年時間,教西施歌舞、步履、禮儀,西施由一位善良的浣紗女變身為一個妖冶的美女蛇。

    吳王夫差得到西施後沉迷女色,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每天和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腳穿木屐,裙系小鈴起舞,鈴聲和大缸的迴響"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吳王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西施從此卻人間蒸發。

    一醜一美兩個女人,一個以醜流芳萬古,一個以美傳頌千年,她們活的似乎很精彩,但看看結局,不過是被人利用後被拋棄的玩偶罷了!

  • 6 # 易誠心宛

    嫫母流芳千古勝西施,我看是未必,要說嫫母的德行,情操,智慧勝西施我是認同的,至於流芳千古勝西的說法嘛,呵呵……我不認同。首先,這個流芳千古的字面意思是好名聲永遠流傳,而西施這個名字給我印像絕對是褒義詞,它代表了美麗,清新脫俗,形容女人有沉魚落雁之美,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一種神往。

    至於在情操方面西施最大的亮點是強烈的愛國主義,她到吳國侍奉失差,是帶著國家使命去的,一是刺探情報,二是以清白之軀委身於夫差,讓夫差沉迷酒色,禍亂吳國朝鋼,夫差手下的第一猛將伍子胥之死跟西施的蠱惑是有關係的。西施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愛國主義情操其實也是之後千萬人學習的典範。

    而嫫母是黃帝的第四個妃子,寬厚善良,知書達理,是封建禮教夫權的忠誠捍衛者, 嫫母除了長得極醜這一項“缺點”以外,其他方面幾乎都是完美的,比如說非常有能力,很乾練。而且,嚴格說起來,嫫母的醜也不能算是缺點,就是因為嫫母的長相極其兇惡,所以皇帝還讓嫫母專門負責驅趕鬼神邪祟,、嫫姆教人們養蠶、巢絲、織布、作衣。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黃帝敗炎帝,殺蚩尤,皆因嫫母內助有功。娘娘廟就是是為了紀念軒轅黃帝的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的功績而興建的。自南朝·宋·元嘉年間以來,歷代都設先農壇,祀嫘祖為“先蠶”,嫫母為“先織”。

    所以我認為論嫫母的社會貢獻她肯定是完勝西施的,但是這種完勝只存在於道德理念上,而西施就不同,千百年來,以西施之名所誕生的產業何止千百,如文學,飲食,舞蹈等等,這些領域跟大眾生活息息相關,西施之名已融入大眾的生活,不可能再分割開來,大眾可以沒有嫫母,但是不可以沒有西施文化。所以我不認同嫫母流芳千古勝過西施。

  • 7 # 一言堂

    首先,個人認為嫫母“流芳萬古”並沒有勝過西施。但是題主所說的嫫母和西施正好對應古代的“四大丑女”和“四大美女”。

    “四大美女”就是我們常說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四美:沉魚西施、落雁王昭君、閉月貂蟬、羞花楊玉環。四大美人,古史中或存在或不存在,但都已悲劇收場,更激發人民的悲憫之情,其故事流傳至今。

    對應於“四大美女“的則是”四大丑女“了。”四大丑女“是指:嫫母、鍾無豔、孟光、阮氏女。嫫母是黃帝之妃(傳說黃帝三次妃之一)、鍾無豔是郭德綱單口相聲《醜娘娘》的主人公、孟光是 舉案齊眉 成語的女主角、阮氏女是三國曹魏名士許允的妻子。相較於四大美女以美容為名,四大丑女則以美德為名。

    中國文明五千年,其間人物無論美醜,何止四人。之所以會出現四美、四醜,除了其外貌之外(美醜),主要是其擔負起改變中國文化走向的使命,再細緻點講,”四大美人“以被動式的(棋子)悲劇改變了歷史;”四大丑女“以主動式的(博弈者)功德改變了歷史,從這點來講,確實”第一醜女“的嫫母應該比”第一美女“的西施更應該流芳百世。

    嫫母

    嫫母是傳說中黃帝的四老婆(正妻螺祖,三次妃方雷氏、彤魚氏、嫫母)。傳說中,黃帝外出時,因為螺祖離世,黃帝便把祭祀內政的事務交於嫫母打理,而嫫母也處理的井井有條。在黃帝敗炎帝,殺蚩尤的戰役中,也是嫫母負責後勤,頗有蕭何的功績。劉邦立漢初三傑,以蕭何為第一,類比可見嫫母的作用。

    西施

    西施原是越國的村姑,因天生麗質(沉魚的傳說: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稱為夫差的寵妃,禍亂吳宮,最後吳王被越王所滅。西施就是作為一個棋子,被越王勾踐所利用,最後成功的滅掉了吳國。而西施也作為一個悲劇的美女被流傳下來。

    關於嫫母和西施的評價,《淮南子》有云: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悅者,西施;雖粉白黛黑弗能為美者,嫫母。意思就是西施是自然美,而嫫母是心靈美。從這方面來說,嫫母應該比西施更應該流芳千古。

    但是(萬事就怕一個但是):現在社會是一個追求外表美的年代——即使外表不是純天然的——而且,坎坷的人生更受到人們的同情與憐憫,因此,雖然我也認為嫫母更應該流芳千古,但是不幸的是,確實是悲劇的西施更被人們同情,其故事也流傳的更廣。

  • 8 # 巴別塔之火

    該人物應該是虛構出來的,後世把一些認為女性應該具有的美德賦予於她。再給她配上自帶流量的黃帝為夫君。虛構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推行教化。

  • 9 # 一杯茶一個人的世界

    遠古時代不知道以什麼來衡量美醜,以心地善良大愛無私為美,後代的西施以沉魚落雁外表為美,所以黃帝老婆的美流芳百世排第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助聽器聲音時大時小手碰一下聲音有時可能就會變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