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味論天竺

    就算印度失控了,中印邊境大機率不會怎麼樣。因為印度與中國接壤的克什米爾、阿薩姆等地區是印度的邊陲,全是交通不便的山區,普通印度人都去不到那些地方。我並不覺得印度人會偷渡跑過來。而且大部分印度人受西方意識形態的影響,對中國政府沒有好感。

    至於印度疫情會不會是王炸,很難說,我希望不是。貧民窟確實是防疫的一個大大的窟窿。而且印度的醫療資源在其巨大的人口基數面前簡直少得可憐。就算不是平民窟,普通人家的防疫也成問題。不像中國的核心家庭模式,印度人的居住模式通常是家族聚居式,叔叔嬸嬸啥的一大家子住一起,一個感染了剩下的都危險。

    唯一的讓人保留希望的是印度邊境關閉的早;以及印度人有防範意識,不像西方人傻樂觀最後坑死自己。並且不排斥戴口罩,如果買得起的話。

  • 2 # 吉月文

    先分析一下印度的疫情情況。

    應該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印度目前的資料是嚴重偏離事實的。這是由於印度自身的政府管理能力和醫療系統能力不足導致的,不完全是印度政府有意隱瞞結果。雖然資料不高,但是印度政府出臺了極為嚴厲的管控措施,其實也就證明印度高層對於印度疫情的判斷也是比較嚴重的。可以說目前已經不存在印度是否會爆發嚴重疫情的可能性的爭論了,現在唯一能爭論的是印度的疫情將會在什麼時候嚴重爆發。

    印度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常年氣溫偏高,很多人根據非典的經驗,認為在高溫條件下,病毒的傳播會有所減弱,有可能在夏天的時候出現病毒的短暫消失。但是從目前印度的快速傳播情況來看,很顯然並不符合這樣一種預期。同時,另外一個人口大國,並且主要處於熱帶地區的印尼傳播情況也非常嚴重,這就說明了這個病毒對於高溫的耐受能力很強,不能用氣溫樂觀的估計印度未來的疫情會隨著進入夏季以後而迅速衰退。

    有人透過數學模型推算印度目前的實際感染數量已經到達了5~10萬級別。考慮到病毒,大約每三天增長一倍。大約在一個月左右,印度的實際感染人數最終將突破1000萬。此時進入全面大爆發。而在印度感染數達到大約3~4億人的時候,會形成西方某些學者所形成的群體免疫概念。此時印度的疫情傳播會進入尾聲階段。而從1000萬到3~4億人這個階段,大體上也是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應該說4億人是目前估計的最嚴重的局面。實際情況不見得會這麼惡劣,可能會好一些,如果印度政府能夠採取一定的措施,並保障實施,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大約降低到2億人。

    對於印度來說不存在醫療資源擠兌的問題,因為印度長期醫療資源不足,實際上一直處於擠兌狀態。公立醫院從來就不能夠提供很好的醫療保障服務,而私立醫院只保障少部分高收入群體。由於兩者的生活環境的差異,使得病毒在下層民眾中傳播的速度和比例要高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的死亡率不可能維持在世界衛生組織所估計的充分醫療保障下的1%~2%的死亡率。

    不過印度確實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印度的人口結構。印度的老年人佔比比較低,8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更少。這是因為印度發展水平比較低,不能為老年人提供充分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大量的老年人,在不到80歲的時候就已經去世。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的死亡率在統計的時候會天然具有一個優勢。再加上印度官僚,管理能力薄弱,統計的死亡資料不會特別高,但是絕對量比較大。按照2億人感染,7%的死亡率,大體上會有1400萬人去世。而在賬面統計上面,由於相當多的人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檢測,實際報告的數量可能在300萬到400萬之間。

    接下來看印度國內會產生哪些變化?

    印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上層社會和中下層社會相互分離。由於印度的精英階層,各方面掌握的經濟物資和醫療物資遠高於中下層民眾,所以他們在此次疫情衝擊當中主要遭受的是經濟損失,人身傷害比較少。底層民眾遭受人身損失比較多。但是底層民眾的社會話語權非常小,不可能對整個社會形成很大的影響力。所以一個基本的判斷就是,此次疫情不會對於印度整個社會造成巨大沖擊。印度政府不大可能因此而陷入嚴重的境地。

    短時期內大量人口的迅速衰減會對印度構成一定的衝擊,但是衝擊卻不是特別大。這也和印度較為獨特的社會體制有關係。一方面印度是一個宗教氛圍極為濃厚的國家,對於死亡的接受度非常高。另一方面,必須要承認的是印度社會發展水平比較低,很多因為疫情而死的人,就算沒有疫情,也可能會因為其他原因而死,或者就算不因為新冠病毒,也會因為其他的病毒而去世。印度社會長時間存在著宗教矛盾,種族矛盾,因此地方性的械鬥極為普遍,常年因此而發生慘案。印度的衛生管理能力弱,小規模的疫病爆發極為普遍。如果考慮印度社會較高的自然死亡率,那麼新冠病毒引發的增加量就不是很大,對於印度社會的衝擊當然也就不大。

    有人認為印度會透過向外戰爭的方式來轉移國內矛盾。這種設想,只考慮到了印度上層社會精英的意願,而沒有考慮到實際現實能力。應該說目前印度確實有非常濃厚的民族主義傾向,對外擴張的意識也很強烈,但由於自身實力並不能做到這一點。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前幾年印巴衝突的時候,印度的飛行員對巴基斯坦俘虜。這背後反映的實際上是印度國內空軍在地勤配合和技術支援方面,以及印度飛行員自身能力方面的多方面不足。而且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印度對於軍隊的管理能力弱,一旦軍隊內爆發疫情直接造成非戰爭減員,印度根本就沒有能力對外實施軍事打擊。就印度自身的政府管理能力和軍事能力來說,完全不足以挑釁中國,如果付諸於實際行動,結局應該比上一次更為慘烈。

    那麼印度有沒有可能透過單方面放縱邊境難民,尤其是患病的難民進入中國領土,試圖以此為手段來衝擊中國對於邊境地區的管理呢?不能說沒有這種設想或者可能性,但要實際取得成功非常困難。中印邊境大部分地區都處於高原無人區。在非口岸的地方直接穿越入境的難度其實非常大。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直接以難民衝擊口岸,實際上類似於一種宣戰行為,背後的風險之大,印度人自己會三思而後行。而且對於印度本身來說,一旦做這樣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意味著印度政府放棄了對民眾的管理權,距離印度改朝換代的時間就不遠了。

  • 3 # 友善評客

    我認為印度疫情超不過美國,就算王炸對中國構不成實質威協。不論那個國家來的人,到中國後必須嚴格檢測從嚴隔離,從而有效的保證中國安全,杜絕再次傳染後患。

  • 4 # 花椒遊戲

    中國與印度的邊境線長達1700公里,8條國際公路,林間小道不計其數。面對大規模的難民,可能有三中應對方案:

    1、國境線即生命線,越境即擊斃;

    2、提供最基本人道主義救援,包括基本的食物、水、簡易住房、基礎醫療;

    3、對難民實行隔離管控,提供醫療衛生救助抑制疫情。

    即便是最不人道的第一種應對方案,面對1700公里的國境線,要做到嚴防死守滴水不漏,保守估計至少需要上十萬邊防軍人,而高海拔的二次運輸等後勤保障需要動員近百萬的人員力量,持續時間還無法預計,這跟打一場戰爭沒什麼區別。

    如果想執行第二種方案,提供最基本的人道主義救援,想想武漢封城時全國對武漢的物質援助,那將是多少倍的黑洞在等著我們。

    至於第三種方案,集全球的力量恐怕也無法滿足。

  • 5 # 金陽影視剪輯

    我覺得印度難民闖邊境來中國的可能性不大。

    第一,距離問題。中國雖然和印度是鄰居,但是之間隔著難以翻越的喜馬拉雅山,西藏地區又是地廣人稀,人煙稀少地區,要到達華人口稠密的居住區要走上上千公里,如此艱難的旅途相信大多數印度人都不會做此選擇。

    第二,文化差異。印度在歷史上長期是英國等歐洲國家的殖民地,民族文化、民族信仰都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很多印度人從小接受西方文化薰陶,長大後遠走英國或美國,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而且他們的語言除了印度語,最主流的是英語,因此即使選擇移民或偷渡也會選擇英語國家,而不是中國。

    第三,心理差距。因為長期接受西方思想,大多數印度人都覺得中國和印度的經濟水平差不多,相比歐美等國家差距甚大,中國的工資相比沙特、澳洲等國家也遠遠趕不上,費九牛二虎之力來這麼遠的中國是非常不划算的,如果不能移民還不如留在國內。

    第四,政府介入。印度政府在疫情之初就開始禁止外籍人員進入,減少外來感染風險,國內也實行禁止流動,儘可能把疫情控制住,中國政府也在邊境設立關卡,緊守邊境,確保邊境人民安全。

    總之,印度若疫情大爆發,難民闖邊境來中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中國和印度兩國都會竭盡全力阻止此種情況發生。希望在印度政府的領導下,印度人民一定能夠團結一致、共渡難關。而且我們深知,印度部分地區的經濟水平、教育文化水平落後,貧民窟區域性地區衛生條件也十分堪憂,很多地方甚至迷信透過宗教行為能去除病毒,只要印度政府本著真誠合作態度,我們必要時也可以援助印度抗擊疫情,共同戰勝新冠病毒。

  • 6 # 大國之巔

    莫迪又有新動作,邊境增兵5千人以上!

    據印度報道稱,印度陸軍正集結更多計程車兵和車輛,前往邊境達拉克地區的"實際控制線"。有印媒稱,印度增兵約5千至1萬名,將在邊境駐防,並且已有重型武裝和飛機進入。

    拉達克處於喜馬拉雅山與喀喇崑崙山脈之間。這是一片群山連綿的區域,只有列城一帶是一小塊平原地區,為傳統藏區。

    列城位於山區中難見的平原之上

    歷史上,列城一直是該區域的首府,晚清時被英華人侵佔,之後轉讓給印度。印度在此地設立非法的拉達克縣,該地區一直都是爭議地區。

    2019年8月6日,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印度宣佈成立"拉達克中央直轄區"一事表示:中方一直反對印方將中印邊界西段的爭議領土,劃入印行政管轄範圍!

    自古以來,中國和印度地區的邊境線全長達1700多公里,分為中西東三段,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間,邊境地區都沒什麼爭議,雙方慣用喜馬拉雅山南麓山脈,作為傳統邊境線。

    在晚清時期,英國殖民者透過兩次"侵藏戰爭",掠取藏區利益。1913年,民國政府、英國政府、藏區,三方在印度西姆拉舉行會議,英華人提出了"內藏"和"外藏"的劃分方案,被民國政府拒絕,並退出談判。

    在民國政府退出談判的同一天,藏區與英國殖民者簽訂了所謂的《西姆拉條約》,劃設了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將9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英屬印度。至此,中印邊境爭議產生。

    之後的歷任中國政府,從未承認過這條所謂的麥克馬洪線!

    據公開資料記載,1961年開始,印度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在爭議地區先後建立林林總總共43個據點。最前沿的據點,距中國哨所只有十幾米遠,並與我邊防軍發生衝突。印度這種極其惡劣的挑釁態度,讓中國不能再忍!

    邊境對峙

    1962年10月20日黎明,對印自衛反擊戰開始,一個月後戰事結束。中國控制了所有中印爭議領土,全殲印軍3個旅,基本殲滅另3個旅,擊傷印軍62旅准將,俘虜所轄4885人,俘虜印軍第7旅旅長及所轄3968人。

    印度因此戰,差一點遷都,開國總理尼赫魯聲望一落千丈,從此鬱鬱寡歡,憂憤而死。而中印邊界在之後雖有衝突,但沒有大的戰事,印度"消停"了四十多年!

    印度人有個特點,當中國面臨外交困難時,他就會在背後使小動作。1960年代中蘇交惡,如今中美關係緊張,印度的小動作便越來越多,妄圖在夾縫中"分一杯羹"。

    莫迪抗疫壓力巨大

    但印度也知道不能真正惹怒中國,否則得不償失。所以它只是小動作不斷,印度總理莫迪在2019年的政府報告中說:"到2022年,印度將沿著邊境線,建成66條大型重點公路"。近期,印度也拒絕了特朗普所謂的"調停"!

    目前,中國的GDP超過印度近5倍,在國家實力上,印度與中國存在巨大差距。據悉,中方不僅向邊境地區增派了部隊,還在昆莎機場部署了殲-16戰機。該機場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僅有400公里左右,距離邊境線則更近。

    考慮到全盤大局和睦鄰關係,中國一直採取忍讓態度,但不想挑事,並非怕事!也正告莫迪當局:千萬不要忘記華人的決心,別重蹈62年戰敗覆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土雞肉是因為不喂飼料才好吃,如果繁殖蚯蚓養殖土雞,怎麼做?有沒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