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談談竇唯前不久莉莉安在網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竇唯是否被神化了?
其實神不神化這個問題重要嗎?你欣賞一個人肯定看到他身上不一樣的點,至於別人能不能看到,看到了多少,這往往不重要。
但是卻時不時會冒出很多類似這樣的言論:「如果不是王菲,誰會去這樣關注竇唯」。
莉莉安就好奇了,試問一下你們喜歡竇唯,哪一點是跟王菲有關?
要知道當年若不是竇唯,王菲可能還叫王靖雯,正所謂,凡事不要憑著第一感覺信口開河,因為這往往會暴露你的無知。
但是今天我們不修仙, 也不談什麼現世隱士,更不提當年勇,就簡單聊聊這個中年大叔的音樂。
就在前幾天,莉莉安看到一個意外實則又不意外的訊息,竇唯的音樂作品獲得了第32屆金雞獎「最佳音樂」提名。
意外是因為,很多隻聽過竇唯傳奇故事,卻沒真正瞭解過竇唯,總以為他已經離開音樂很久了。
不意外因為,即使他偏離主流越來越遠,換了一個廖無人煙的空間,但是我一直知道,他的音樂性還在。
所以這個獎實至名歸。(當然他壓根就不需要這些光環來證明自己。)
這部被提名的電影是由顧曉剛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春江水暖》,竇唯則作為這部影片的音樂監製。
前前後後他為這部影片製作了將近10首曲子,許多看過電影的影評人和影迷都對該片的音樂印象深刻。
再加上這次提名了金雞獎,大家才認真瞧了眼竇唯的名字。
實際上,竇唯的音樂和電影搭上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另外又獲得了第27屆金雞獎的最佳音樂提名
當年竇唯一共為《李米的猜想》作了21支曲子,其中包括重新編曲,由周迅演唱的電影片尾曲《窗外》。
空靈一曲加上週迅的慵懶唱法,配上整部電影,除了震撼我不知道還可以用怎麼詞來形容。
我們都知道對於一部好的電影來說,除了畫面、人物表現力...視覺上的藝術性,配樂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音樂就如一部片子的靈魂。
2005年,已經淡出歌壇的竇唯,給當時的一部小眾片子《我們倆》製作了電影原聲,包攬整部電影的配片製作。
雖然這部電影在當時只是個小製作影片,但是卻入圍2006年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大獎項提名。
陳可辛說,竇唯在看了《武俠》之後,只用了5天就創作出了這首歌。江湖中迷走,渾然身自由,末日歸家路,立地誦佛經
後來,王菲聽了之後,在微博上寫了五個字:「黑了個夢的」。
據說這首歌當時也拿了獎,只不過人家竇唯壓根就沒去領。他不需要這些頭銜來證明自己。
因為無論有沒有人記得竇唯的名字,他的音樂一直沒有停止生長。
大多音樂人一年一專已經算是高產,可人家竇唯是一月一專,今年一年就發了整整十張專輯。
元旦第一天,竇唯就甩出一張專輯,封面還是一如既往的古典風格,連專輯名字和歌名都充滿了古典氣息
這不一月份的這張專輯,大家還沒研究明白呢,二月初他立馬又來了第二張專輯《文王貼》。
九月初,竇唯連發三張新專輯:《菩提禱告》、《記艾靈·上》和《記艾靈·下》。
他甚至覺得自己的音樂風格,早就不搖滾了,根本不需要打著“搖滾”的幌子,來為自己的音樂找尋一個藉口。
2006年,《新京報》來電要求採訪「搖滾20年」,竇唯說自己跟搖滾無關,便一口回絕了。
據說這事兒跟後來竇唯衝進《新京報》燒車也有點關聯。
至於他為什麼憤怒,媒體如何用惡意謠言消費他,報紙的內容隻字未提。
毫無疑問,這場官司最終以敗訴而告終,據說當時竇唯只留下了兩個字:「服從!」
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愈加看透了社會的法則,普通人才是他的最終歸宿。
這幾年,他發專輯的速度沒人能抵得上,但是發專從不宣傳的他,銷量慘淡無比。
今年6月份實體專輯,5天都沒賣出超過100張。
對於宣傳,竇唯這樣認為:「其實你根本就不用去考慮這個問題,我按照我的想法來做就行了,大家願意聽就去聽,我不會按照大家的喜好去做音樂,這一點可能會跟受眾群有衝突,但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兩年前,竇唯破天荒的註冊了一個知乎賬號,首次迴應了這些年網上對他的風評:
「外界貼給了我諸多標籤,這些,我都無法拒絕。我只是個音樂人,一個專注做音樂,專注做我認為的,真實的音樂的音樂人。」
我想關於神壇,人家竇唯壓根不想上,他只是個簡單生活的普通人,恰巧會寫點歌,然後恰好有那麼些人喜歡他。
今天咱們談談竇唯前不久莉莉安在網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竇唯是否被神化了?
其實神不神化這個問題重要嗎?你欣賞一個人肯定看到他身上不一樣的點,至於別人能不能看到,看到了多少,這往往不重要。
但是卻時不時會冒出很多類似這樣的言論:「如果不是王菲,誰會去這樣關注竇唯」。
莉莉安就好奇了,試問一下你們喜歡竇唯,哪一點是跟王菲有關?
要知道當年若不是竇唯,王菲可能還叫王靖雯,正所謂,凡事不要憑著第一感覺信口開河,因為這往往會暴露你的無知。
但是今天我們不修仙, 也不談什麼現世隱士,更不提當年勇,就簡單聊聊這個中年大叔的音樂。
就在前幾天,莉莉安看到一個意外實則又不意外的訊息,竇唯的音樂作品獲得了第32屆金雞獎「最佳音樂」提名。
意外是因為,很多隻聽過竇唯傳奇故事,卻沒真正瞭解過竇唯,總以為他已經離開音樂很久了。
不意外因為,即使他偏離主流越來越遠,換了一個廖無人煙的空間,但是我一直知道,他的音樂性還在。
所以這個獎實至名歸。(當然他壓根就不需要這些光環來證明自己。)
這部被提名的電影是由顧曉剛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春江水暖》,竇唯則作為這部影片的音樂監製。
前前後後他為這部影片製作了將近10首曲子,許多看過電影的影評人和影迷都對該片的音樂印象深刻。
再加上這次提名了金雞獎,大家才認真瞧了眼竇唯的名字。
實際上,竇唯的音樂和電影搭上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另外又獲得了第27屆金雞獎的最佳音樂提名
當年竇唯一共為《李米的猜想》作了21支曲子,其中包括重新編曲,由周迅演唱的電影片尾曲《窗外》。
空靈一曲加上週迅的慵懶唱法,配上整部電影,除了震撼我不知道還可以用怎麼詞來形容。
我們都知道對於一部好的電影來說,除了畫面、人物表現力...視覺上的藝術性,配樂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音樂就如一部片子的靈魂。
2005年,已經淡出歌壇的竇唯,給當時的一部小眾片子《我們倆》製作了電影原聲,包攬整部電影的配片製作。
雖然這部電影在當時只是個小製作影片,但是卻入圍2006年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大獎項提名。
陳可辛說,竇唯在看了《武俠》之後,只用了5天就創作出了這首歌。江湖中迷走,渾然身自由,末日歸家路,立地誦佛經
後來,王菲聽了之後,在微博上寫了五個字:「黑了個夢的」。
據說這首歌當時也拿了獎,只不過人家竇唯壓根就沒去領。他不需要這些頭銜來證明自己。
因為無論有沒有人記得竇唯的名字,他的音樂一直沒有停止生長。
大多音樂人一年一專已經算是高產,可人家竇唯是一月一專,今年一年就發了整整十張專輯。
元旦第一天,竇唯就甩出一張專輯,封面還是一如既往的古典風格,連專輯名字和歌名都充滿了古典氣息
這不一月份的這張專輯,大家還沒研究明白呢,二月初他立馬又來了第二張專輯《文王貼》。
九月初,竇唯連發三張新專輯:《菩提禱告》、《記艾靈·上》和《記艾靈·下》。
他甚至覺得自己的音樂風格,早就不搖滾了,根本不需要打著“搖滾”的幌子,來為自己的音樂找尋一個藉口。
2006年,《新京報》來電要求採訪「搖滾20年」,竇唯說自己跟搖滾無關,便一口回絕了。
據說這事兒跟後來竇唯衝進《新京報》燒車也有點關聯。
至於他為什麼憤怒,媒體如何用惡意謠言消費他,報紙的內容隻字未提。
毫無疑問,這場官司最終以敗訴而告終,據說當時竇唯只留下了兩個字:「服從!」
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愈加看透了社會的法則,普通人才是他的最終歸宿。
這幾年,他發專輯的速度沒人能抵得上,但是發專從不宣傳的他,銷量慘淡無比。
今年6月份實體專輯,5天都沒賣出超過100張。
對於宣傳,竇唯這樣認為:「其實你根本就不用去考慮這個問題,我按照我的想法來做就行了,大家願意聽就去聽,我不會按照大家的喜好去做音樂,這一點可能會跟受眾群有衝突,但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兩年前,竇唯破天荒的註冊了一個知乎賬號,首次迴應了這些年網上對他的風評:
「外界貼給了我諸多標籤,這些,我都無法拒絕。我只是個音樂人,一個專注做音樂,專注做我認為的,真實的音樂的音樂人。」
我想關於神壇,人家竇唯壓根不想上,他只是個簡單生活的普通人,恰巧會寫點歌,然後恰好有那麼些人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