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為什麼始於隋、盛於唐?或者反過來問——門閥士族究竟憑什麼,在從東漢到唐朝的漫長歲月中壟斷政壇?如果我們僅僅拘泥於政治,而不把技術因素納入考慮範疇,那就難免將東漢魏晉至隋唐間的當權者們想得太簡單了。
為了直觀體驗,我們不妨穿越一番,假想一出魏晉時代的“科舉”場景——
場景一
本場是國語水平考試。請朗誦‘我愛北京天安門’歌詞全文。
儂愛排肯替俺們……
握挨白靜填鞍門……
北京天安門我的愛思密達……
%¥*!@……
我愛北京天安門…(四聲不分,一調到底)
場景二
本場是學術水平考試。試以《尚書》為據,論述和諧治國之良策。
根據歐陽《尚書》之精神……
歐陽《尚書》乃是曲解,依照今文《尚書》原意來解似更為妥。
今文《尚書》殘缺不全,斷不如古文《尚書》說得清楚質樸。
熹平石經早就確定了《尚書》國標,你們怎麼還在濫用家法?
熹平石經乃前朝偽標,焉可用得?本朝既然沒有官定版本,自當以考官大人的家法為準……只不知考官大人祖述的,是歐陽版、鄭版還是梅版?
場景三
本場是政論文寫作考試。現根據抄經規範,為大家準備了二尺四寸長的竹簡,每人一百斤,筆一支,墨若干,刻刀一把(改錯字用),請各位考生自去場外挑來。
……
如果這樣開科取士,那麼朝廷整日裡只剩下雞同鴨講的紛擾,再甭想幹正經事兒了。
所以,要想從“門閥政治”進步到“科舉政治”,必先具備三個前提,即——語言的統一、思想的統一、以及技術的支援(造紙、印刷、出版及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門閥士族的養成之路
我們眼中的理所當然,在古人眼裡常常是高不可攀。
假如這個週末你實在閒得慌,卻又不想到海邊去曬太陽,更不願意幫老婆做家務,而是突發異想要研究一下政治經濟學,略抒經綸天下之志向,你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手頭恰有幾十塊零錢,你可以到書店裡去買本書,這個週末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偷懶。
如果你想貪便宜,那麼舊書攤上有各種版本的老書——唯一算得上是缺點的,就是年頭久遠,可能比你我都還大上好幾歲。
又或者你實在一分錢都不想花,那也有辦法:你可以端杯茶去泡泡圖書館;要是不嫌眼睛累,直接點開電子書;或者開啟影片網站,沒準哪個大咖正在開播相關講座。
總之,在我們的時代裡,知識的Sunny燦爛明媚,只要你隨手拉開窗簾,就可以自由地沐浴在其中!
可如果你生活在一兩千年前呢?那可就不太一樣了。
你可能是在給鎮上的悅來客棧送柴火時,才偶然聽到幾個住店的客官談起一種叫做“經學”的東西,儘管可能只是半吊子水平。
更重要、也更現實的是,據說皇帝相當尊重這些研究“經學”的知識分子,肯給他們官做——於是,為了光宗耀祖或是濟世安邦,為了虛擬的或是現實的,為了高尚的或是庸俗的——不管我們怎麼去描述這個目的之性質,反正你是下定了決心,準備投身於“學而優則仕”中去。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你很清楚地知道,在你所居住的鎮子上,並沒有誰懂得這門學問。雖然傳說中有一種用竹條串起來,寫滿了古老文字,叫“書”的東西,但這東西相當稀罕,在方圓數百里內,還沒聽說有誰家珍藏得起——直到1940年初,范文瀾跑遍延安城還找不到一部《二十四史》或是《資治通鑑》呢,亦只好乾瞪眼。
於是,你只好跑到鄰近的大都市裡去碰碰運氣。
在那裡,你聽說扶風的馬老師是著名的經學大師,只有投到他門下才會有前途。於是你二話不說,立刻就從你在膠州灣畔的老家出發,千里迢迢地跑到陝西去了——如果你走得飛快而又心無旁鶩,大概要走兩三個月;若你不巧在途經高老莊時被繡球砸暈,那恐怕永遠也到不了。
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偏偏馬老師又推辭說自己年紀大了,不願意再收徒弟,你頓時就傻了眼。
還好路過的盧大人是個熱心腸,聽完你的哭訴後竟答應幫你的忙。衝著盧大人的面子,馬老師只好收下你做掛名弟子。好心的盧大人還順手幫你送了成捆的幹臘肉做學費——這就叫做“束脩”。
於是,你滿懷著對盧大人的感激和對未來的憧憬,入學了。
可是這裡的學習生活並不像你想象得那麼美好,你足足待了三年,可馬老師連句話都沒和你說過,更甭說親自指導了。也就是你那些成績稍好的學長們,偶爾出來敷衍了事地給大家開個講座啥的。
雖然你各門功課都很優秀——尤其是數學成績更是出奇地好,因為你以前是個賣柴火的嘛——但馬老師似乎完全沒有賞識你,並推薦你出去做官的意思。
更確切地說,他老人家根本就不認識你。
直到有一天,馬老師推算天文學,碰上了一道難解的方程,偶然血壓飆升頭腦眩暈而頹然倒地,於是旁邊的大師兄便推薦你去幫忙。賣柴火出身的你果然不負眾望——從這時起,馬老師才算知道有你這麼一號人物。
在他的親自指導下,你的藝業突飛猛進。
等到你終於打算畢業時,你計算了一下,你在馬老師門下總共待了七年:前一兩年,你其實完全是在學習陝西話——沒辦法,誰叫你是個山東人呢?如再加上路程上花費的時間,為了籌措路費而打工的時間,十來年已經過去了,此刻的你已經是個中年人了——在那個時代裡,你甚至都可以算是長壽的了。
可你仍然是個幸運兒,有多少比你走了更多路、吃了更多苦、花了更多時間的人,這會兒連陝西話還沒說利落呢!
雖然你也不是不可以把學習的竅門傳給他們,但你花了那麼大工夫學來的深奧知識,總不能隨便就便宜了別人吧?你通常更願意把這些功夫花來輔導你的小兒子,或者是特合你心意的弟子。
於是你在不經意間,便壟斷了一種叫“經學”的知識。
前面這段故事,並不是憑空胡謅,而是實實在在地糅合了兩個大人物的真實經歷——一個是唐朝的禪宗六祖惠能和尚,一個是東漢的經學巨頭鄭融。也就是說,在上至漢下至唐的漫長歲月裡,技術條件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學閥們對知識的壟斷。
當時,“經學”被尊奉為大一統王朝的主要思想,一切國家行為都要依照“經學”運作。於是這種知識就堂而皇之地成為做官的本錢——弘農楊氏靠研究一部《尚書》,四代人裡出了三位高官;汝南袁氏更加厲害,靠研究《易》經,四代出了五位!
就這樣,你的家族漸漸成為專門出產高官的“士族”, 以至於你竟敢藐視黃金,大言炎炎地感嘆道:“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盤根錯節的姻親門生關係,以及從小便受到薰陶的先機,更是讓你的後輩子孫仕途順暢,代代冠纓。
於是數代之下,滿朝盡是你的親朋故舊。
在士族出身的陳群提議下,人才被分為上上至下下九品,作為任用提拔的依據——即“九品官人法”是也。公元220年,曹魏吏部尚書陳群提出“九品官人法”,為曹丕批准,從此成為魏晉之後,長期的經典人事制度。
從此,官宦子弟憑著家世背景,打小嫻熟於官場禮儀,還憑姻親關係不斷拓展官場人脈網路,自然世代生而顯赫,為刀為俎;而沒條件接受“素質教育”的寒門子弟,則被徹底摒棄於體系之外,只好世代生而為賤民,為魚為肉——直到那個科舉登場。
然而,科舉所需的技術條件,卻註定不會出現在“世家政治”的時代——這,就是那些“生而為魚肉者”的宿命。
更恰當地說,是技術的悲哀。
洋技術的啟發
“思想的統一”,我們很容易理解——不就是編個《氏族志》,定個《十三經》麼,可是什麼叫做“語言的統一”?難道隋唐之前人說的不是漢語?
如果你問臨淄人什麼是漢語,那麼他會很自豪地告訴你,他說的就是漢語——可麻煩的是,邯鄲人、宛城人、會稽人也都這麼認為。
嚴酷的事實是,他們所說的“漢語”,都和長安人或洛陽人說的“漢語”相去甚遠。而這些外地人之所以會這麼以為,只是因為他們一輩子都生活在那樣的語境中。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那時最博學多識的學者,也無法制定出一套權威的“漢語”標準。因為他們手裡,壓根就沒有一把規範語音的標尺,只好模糊地約定俗成——皇帝說的話,也就是長安話(等到皇帝搬家去洛陽後,就變成了洛陽話),就是標尺。
直到東漢明帝時,一切才有所改觀。有兩個身毒國和尚,牽著一匹白馬,扛著佛像和《四十二章經》來到中土。皇帝憐憫遠道而來的和尚,在京城給他們修了房子養馬,這就是如今的洛陽白馬寺。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和尚跑到中土來傳播他們的教義。這些和尚為了讓華人理解他們的思想,孜孜不倦地學講中國話,還取了中國姓名:天竺來的自稱姓“竺”,康居來自稱姓“康”,月支來的自稱姓“支”,還取個文縐縐的名字,與文人雅士講俏皮話也絲毫不落下風。
在刻苦鑽研之後,好事之徒們終於發現了秘密所在:和尚們原來是掌握了一種獨門兵器!他們把漢字讀音分成聲母和韻母兩大部件,這樣,就可以用有限的幾個拼音,把無窮的讀音組合標註出來(用語言學術語講,這就叫做“語素的分解”)——而不是逐字記讀音——而這種思維方式,自然是源於他們拼音化的母語了。
受到啟發的華人,遂襲用此法標註文字,用中國式的“拼音”去替代。比如某甲不知道“東”字的讀音,就旁註為“德紅切”——亦即用“德”的聲母,“紅”的韻母,切讀就得到“東”,這就是“反切”法。
當然,這種注音法的缺陷顯而易見:如果“德”“紅”兩字讀音,你都吃不準,那麼“東”你就讀不出或讀不準。但不管怎樣,“反切”法至少為那些困在語言學的黑暗中的人們提供了一套最起碼的解決方案。
然而“反切”法出現得太晚,在它來不及規範“南腔北調”之前,王朝就分裂了。政治上的分裂,使得人們無法逾越列國疆域上的鴻溝去統一自己的語言,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為世界規劃著未來——直到隋唐盛世的到來。
國標漢語:“三姓家奴”的貢獻
話說大隋朝開皇年間的某一天,長安城裡一群不務正業的官閒極無聊,跑到太子洗馬陸爽家裡蹭飯。
去的都是些什麼人呢?一個個數來:
儀同劉臻,先後做過南梁、西梁、北周、隋四朝的官;
前武陽太守盧思道、著作郎魏澹、諮議辛德源、內史侍郎薛道衡,這四位均為北齊、北周、隋的“三朝元老”;
國子監蕭該,南梁、北周、隋的“三朝元老”;
常侍李若,仕宦履歷不詳,但也少不了北周、隋兩朝的履歷;
最傳奇的是外史顏之推,此公前後換過南梁、北周、北齊、北周、隋五個東家(其間曾自北周跳槽北齊一回。北齊滅亡時,他又企圖跳槽南陳,然未得逞,只好再仕北周),差點兒就在當世帝國裡跳槽一整圈!
所謂物以類聚,主人翁陸爽自也不會是什麼忠良之輩,他也是混過北齊、北周、隋三朝的主兒……
原來是一幫子“三姓家奴”,這幫人聚一塊兒那是相當的可疑啊!
有人記錄了那天晚上發生的故事。
一切一如既往,先吃飯,再喝酒,酒勁上來了就罵人。
因這幫傢伙不是搞文秘就是搞外交的,又多有天南海北跳槽的經歷,所以罵著罵著,就扯到當時天下語言之紛亂:“古今聲調既自有別,諸家取捨亦復不同。吳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涉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
罵完全中國後才吃驚地發現——這天下竟然就沒有一種標準漢語!
這還了得?大一統是必然趨勢,今後政事堂裡一番南腔北調,大家不是雞同鴨講麼?
於是,此夜無寐……
一眨眼,十來年就過去了。
隋文帝仁壽元年,那天晚上負責記2
+錄的陸法言(陸爽之子),以諸賢的見解為綱,又輔以自己的苦心研究,終於整理出一部韻書——亦即隋朝版“國標拼音”。而那一夜的故事,則被他寫入了《切韻序》中。
就如預測的那樣,隨著天下的統一,皇帝立刻意識到了統一口語的重要性。
為了在召開政事堂會議時不至於南腔北調(對從小受到家教薰陶的世家子弟而言,講一口流利的“官話”不成問題;但對那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寒門士子而言,這卻絕對是個很撓頭的問題),大唐朝在科舉考試中加入了律賦和律詩專案——所謂“律”,即韻律。律賦、律詩都必須在限定的韻律和規格下完成,出韻、出律就是個落榜。
而“律”的標準,正是那套“國標拼音”(《切韻》)。從此往後一千年,《切韻》系統的子子孫孫一直是主宰科場成敗的“終極判官”——文章差一點尚可,出韻、出律就必定落榜。詩家所傳“平生雙四等,該死十三元”的典故,就來自清朝大名士高心夔兩次科考(其中一次還有人給他漏考題),均因“元”韻玩不熟而落第的笑話。
用今天的話說,這考的就是個“普通話”水平呢!
就技術發展的脈絡來看,唐朝無疑是個幸運兒:東漢為她引進了拼音技術,魏晉幫她山寨出了“反切”法,隋朝再進一步制定了漢語國標。
當技術跨越瓶頸躍上新臺階之時,古代政權的政治組織也就會發生與之相應的變化。當成熟的技術條件與恰當的政治條件交匯時,舊世界將轟然崩潰——人們不再因血統歧視生而為賤民。至少從理論上講,高高在上的廟堂,從此便向每一個人公平地敞開了大門。
END
科舉為什麼始於隋、盛於唐?或者反過來問——門閥士族究竟憑什麼,在從東漢到唐朝的漫長歲月中壟斷政壇?如果我們僅僅拘泥於政治,而不把技術因素納入考慮範疇,那就難免將東漢魏晉至隋唐間的當權者們想得太簡單了。
為了直觀體驗,我們不妨穿越一番,假想一出魏晉時代的“科舉”場景——
場景一
本場是國語水平考試。請朗誦‘我愛北京天安門’歌詞全文。
儂愛排肯替俺們……
握挨白靜填鞍門……
北京天安門我的愛思密達……
%¥*!@……
我愛北京天安門…(四聲不分,一調到底)
場景二
本場是學術水平考試。試以《尚書》為據,論述和諧治國之良策。
根據歐陽《尚書》之精神……
歐陽《尚書》乃是曲解,依照今文《尚書》原意來解似更為妥。
今文《尚書》殘缺不全,斷不如古文《尚書》說得清楚質樸。
熹平石經早就確定了《尚書》國標,你們怎麼還在濫用家法?
熹平石經乃前朝偽標,焉可用得?本朝既然沒有官定版本,自當以考官大人的家法為準……只不知考官大人祖述的,是歐陽版、鄭版還是梅版?
場景三
本場是政論文寫作考試。現根據抄經規範,為大家準備了二尺四寸長的竹簡,每人一百斤,筆一支,墨若干,刻刀一把(改錯字用),請各位考生自去場外挑來。
……
如果這樣開科取士,那麼朝廷整日裡只剩下雞同鴨講的紛擾,再甭想幹正經事兒了。
所以,要想從“門閥政治”進步到“科舉政治”,必先具備三個前提,即——語言的統一、思想的統一、以及技術的支援(造紙、印刷、出版及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門閥士族的養成之路
我們眼中的理所當然,在古人眼裡常常是高不可攀。
假如這個週末你實在閒得慌,卻又不想到海邊去曬太陽,更不願意幫老婆做家務,而是突發異想要研究一下政治經濟學,略抒經綸天下之志向,你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手頭恰有幾十塊零錢,你可以到書店裡去買本書,這個週末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偷懶。
如果你想貪便宜,那麼舊書攤上有各種版本的老書——唯一算得上是缺點的,就是年頭久遠,可能比你我都還大上好幾歲。
又或者你實在一分錢都不想花,那也有辦法:你可以端杯茶去泡泡圖書館;要是不嫌眼睛累,直接點開電子書;或者開啟影片網站,沒準哪個大咖正在開播相關講座。
總之,在我們的時代裡,知識的Sunny燦爛明媚,只要你隨手拉開窗簾,就可以自由地沐浴在其中!
可如果你生活在一兩千年前呢?那可就不太一樣了。
你可能是在給鎮上的悅來客棧送柴火時,才偶然聽到幾個住店的客官談起一種叫做“經學”的東西,儘管可能只是半吊子水平。
更重要、也更現實的是,據說皇帝相當尊重這些研究“經學”的知識分子,肯給他們官做——於是,為了光宗耀祖或是濟世安邦,為了虛擬的或是現實的,為了高尚的或是庸俗的——不管我們怎麼去描述這個目的之性質,反正你是下定了決心,準備投身於“學而優則仕”中去。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你很清楚地知道,在你所居住的鎮子上,並沒有誰懂得這門學問。雖然傳說中有一種用竹條串起來,寫滿了古老文字,叫“書”的東西,但這東西相當稀罕,在方圓數百里內,還沒聽說有誰家珍藏得起——直到1940年初,范文瀾跑遍延安城還找不到一部《二十四史》或是《資治通鑑》呢,亦只好乾瞪眼。
於是,你只好跑到鄰近的大都市裡去碰碰運氣。
在那裡,你聽說扶風的馬老師是著名的經學大師,只有投到他門下才會有前途。於是你二話不說,立刻就從你在膠州灣畔的老家出發,千里迢迢地跑到陝西去了——如果你走得飛快而又心無旁鶩,大概要走兩三個月;若你不巧在途經高老莊時被繡球砸暈,那恐怕永遠也到不了。
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偏偏馬老師又推辭說自己年紀大了,不願意再收徒弟,你頓時就傻了眼。
還好路過的盧大人是個熱心腸,聽完你的哭訴後竟答應幫你的忙。衝著盧大人的面子,馬老師只好收下你做掛名弟子。好心的盧大人還順手幫你送了成捆的幹臘肉做學費——這就叫做“束脩”。
於是,你滿懷著對盧大人的感激和對未來的憧憬,入學了。
可是這裡的學習生活並不像你想象得那麼美好,你足足待了三年,可馬老師連句話都沒和你說過,更甭說親自指導了。也就是你那些成績稍好的學長們,偶爾出來敷衍了事地給大家開個講座啥的。
雖然你各門功課都很優秀——尤其是數學成績更是出奇地好,因為你以前是個賣柴火的嘛——但馬老師似乎完全沒有賞識你,並推薦你出去做官的意思。
更確切地說,他老人家根本就不認識你。
直到有一天,馬老師推算天文學,碰上了一道難解的方程,偶然血壓飆升頭腦眩暈而頹然倒地,於是旁邊的大師兄便推薦你去幫忙。賣柴火出身的你果然不負眾望——從這時起,馬老師才算知道有你這麼一號人物。
在他的親自指導下,你的藝業突飛猛進。
等到你終於打算畢業時,你計算了一下,你在馬老師門下總共待了七年:前一兩年,你其實完全是在學習陝西話——沒辦法,誰叫你是個山東人呢?如再加上路程上花費的時間,為了籌措路費而打工的時間,十來年已經過去了,此刻的你已經是個中年人了——在那個時代裡,你甚至都可以算是長壽的了。
可你仍然是個幸運兒,有多少比你走了更多路、吃了更多苦、花了更多時間的人,這會兒連陝西話還沒說利落呢!
雖然你也不是不可以把學習的竅門傳給他們,但你花了那麼大工夫學來的深奧知識,總不能隨便就便宜了別人吧?你通常更願意把這些功夫花來輔導你的小兒子,或者是特合你心意的弟子。
於是你在不經意間,便壟斷了一種叫“經學”的知識。
前面這段故事,並不是憑空胡謅,而是實實在在地糅合了兩個大人物的真實經歷——一個是唐朝的禪宗六祖惠能和尚,一個是東漢的經學巨頭鄭融。也就是說,在上至漢下至唐的漫長歲月裡,技術條件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學閥們對知識的壟斷。
當時,“經學”被尊奉為大一統王朝的主要思想,一切國家行為都要依照“經學”運作。於是這種知識就堂而皇之地成為做官的本錢——弘農楊氏靠研究一部《尚書》,四代人裡出了三位高官;汝南袁氏更加厲害,靠研究《易》經,四代出了五位!
就這樣,你的家族漸漸成為專門出產高官的“士族”, 以至於你竟敢藐視黃金,大言炎炎地感嘆道:“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盤根錯節的姻親門生關係,以及從小便受到薰陶的先機,更是讓你的後輩子孫仕途順暢,代代冠纓。
於是數代之下,滿朝盡是你的親朋故舊。
在士族出身的陳群提議下,人才被分為上上至下下九品,作為任用提拔的依據——即“九品官人法”是也。公元220年,曹魏吏部尚書陳群提出“九品官人法”,為曹丕批准,從此成為魏晉之後,長期的經典人事制度。
從此,官宦子弟憑著家世背景,打小嫻熟於官場禮儀,還憑姻親關係不斷拓展官場人脈網路,自然世代生而顯赫,為刀為俎;而沒條件接受“素質教育”的寒門子弟,則被徹底摒棄於體系之外,只好世代生而為賤民,為魚為肉——直到那個科舉登場。
然而,科舉所需的技術條件,卻註定不會出現在“世家政治”的時代——這,就是那些“生而為魚肉者”的宿命。
更恰當地說,是技術的悲哀。
洋技術的啟發
“思想的統一”,我們很容易理解——不就是編個《氏族志》,定個《十三經》麼,可是什麼叫做“語言的統一”?難道隋唐之前人說的不是漢語?
如果你問臨淄人什麼是漢語,那麼他會很自豪地告訴你,他說的就是漢語——可麻煩的是,邯鄲人、宛城人、會稽人也都這麼認為。
嚴酷的事實是,他們所說的“漢語”,都和長安人或洛陽人說的“漢語”相去甚遠。而這些外地人之所以會這麼以為,只是因為他們一輩子都生活在那樣的語境中。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那時最博學多識的學者,也無法制定出一套權威的“漢語”標準。因為他們手裡,壓根就沒有一把規範語音的標尺,只好模糊地約定俗成——皇帝說的話,也就是長安話(等到皇帝搬家去洛陽後,就變成了洛陽話),就是標尺。
直到東漢明帝時,一切才有所改觀。有兩個身毒國和尚,牽著一匹白馬,扛著佛像和《四十二章經》來到中土。皇帝憐憫遠道而來的和尚,在京城給他們修了房子養馬,這就是如今的洛陽白馬寺。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和尚跑到中土來傳播他們的教義。這些和尚為了讓華人理解他們的思想,孜孜不倦地學講中國話,還取了中國姓名:天竺來的自稱姓“竺”,康居來自稱姓“康”,月支來的自稱姓“支”,還取個文縐縐的名字,與文人雅士講俏皮話也絲毫不落下風。
在刻苦鑽研之後,好事之徒們終於發現了秘密所在:和尚們原來是掌握了一種獨門兵器!他們把漢字讀音分成聲母和韻母兩大部件,這樣,就可以用有限的幾個拼音,把無窮的讀音組合標註出來(用語言學術語講,這就叫做“語素的分解”)——而不是逐字記讀音——而這種思維方式,自然是源於他們拼音化的母語了。
受到啟發的華人,遂襲用此法標註文字,用中國式的“拼音”去替代。比如某甲不知道“東”字的讀音,就旁註為“德紅切”——亦即用“德”的聲母,“紅”的韻母,切讀就得到“東”,這就是“反切”法。
當然,這種注音法的缺陷顯而易見:如果“德”“紅”兩字讀音,你都吃不準,那麼“東”你就讀不出或讀不準。但不管怎樣,“反切”法至少為那些困在語言學的黑暗中的人們提供了一套最起碼的解決方案。
然而“反切”法出現得太晚,在它來不及規範“南腔北調”之前,王朝就分裂了。政治上的分裂,使得人們無法逾越列國疆域上的鴻溝去統一自己的語言,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為世界規劃著未來——直到隋唐盛世的到來。
國標漢語:“三姓家奴”的貢獻
話說大隋朝開皇年間的某一天,長安城裡一群不務正業的官閒極無聊,跑到太子洗馬陸爽家裡蹭飯。
去的都是些什麼人呢?一個個數來:
儀同劉臻,先後做過南梁、西梁、北周、隋四朝的官;
前武陽太守盧思道、著作郎魏澹、諮議辛德源、內史侍郎薛道衡,這四位均為北齊、北周、隋的“三朝元老”;
國子監蕭該,南梁、北周、隋的“三朝元老”;
常侍李若,仕宦履歷不詳,但也少不了北周、隋兩朝的履歷;
最傳奇的是外史顏之推,此公前後換過南梁、北周、北齊、北周、隋五個東家(其間曾自北周跳槽北齊一回。北齊滅亡時,他又企圖跳槽南陳,然未得逞,只好再仕北周),差點兒就在當世帝國裡跳槽一整圈!
所謂物以類聚,主人翁陸爽自也不會是什麼忠良之輩,他也是混過北齊、北周、隋三朝的主兒……
原來是一幫子“三姓家奴”,這幫人聚一塊兒那是相當的可疑啊!
有人記錄了那天晚上發生的故事。
一切一如既往,先吃飯,再喝酒,酒勁上來了就罵人。
因這幫傢伙不是搞文秘就是搞外交的,又多有天南海北跳槽的經歷,所以罵著罵著,就扯到當時天下語言之紛亂:“古今聲調既自有別,諸家取捨亦復不同。吳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涉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
罵完全中國後才吃驚地發現——這天下竟然就沒有一種標準漢語!
這還了得?大一統是必然趨勢,今後政事堂裡一番南腔北調,大家不是雞同鴨講麼?
於是,此夜無寐……
一眨眼,十來年就過去了。
隋文帝仁壽元年,那天晚上負責記2
+錄的陸法言(陸爽之子),以諸賢的見解為綱,又輔以自己的苦心研究,終於整理出一部韻書——亦即隋朝版“國標拼音”。而那一夜的故事,則被他寫入了《切韻序》中。
就如預測的那樣,隨著天下的統一,皇帝立刻意識到了統一口語的重要性。
為了在召開政事堂會議時不至於南腔北調(對從小受到家教薰陶的世家子弟而言,講一口流利的“官話”不成問題;但對那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寒門士子而言,這卻絕對是個很撓頭的問題),大唐朝在科舉考試中加入了律賦和律詩專案——所謂“律”,即韻律。律賦、律詩都必須在限定的韻律和規格下完成,出韻、出律就是個落榜。
而“律”的標準,正是那套“國標拼音”(《切韻》)。從此往後一千年,《切韻》系統的子子孫孫一直是主宰科場成敗的“終極判官”——文章差一點尚可,出韻、出律就必定落榜。詩家所傳“平生雙四等,該死十三元”的典故,就來自清朝大名士高心夔兩次科考(其中一次還有人給他漏考題),均因“元”韻玩不熟而落第的笑話。
用今天的話說,這考的就是個“普通話”水平呢!
就技術發展的脈絡來看,唐朝無疑是個幸運兒:東漢為她引進了拼音技術,魏晉幫她山寨出了“反切”法,隋朝再進一步制定了漢語國標。
當技術跨越瓶頸躍上新臺階之時,古代政權的政治組織也就會發生與之相應的變化。當成熟的技術條件與恰當的政治條件交匯時,舊世界將轟然崩潰——人們不再因血統歧視生而為賤民。至少從理論上講,高高在上的廟堂,從此便向每一個人公平地敞開了大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