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寶貝—小寶貝
-
2 # 我想學而優
在新高考以前,數學就像“pH試紙”一樣,根據運算能力,可以將學生們劃分為文、理兩科,但是在新高考“3+1+2”模式下,充當“pH試紙”的科目不再是數學,而是變成了歷史和物理。
擅長邏輯推理、運算能力強的學生往往會選擇“物理+選科組合”,善於歸納總結、記憶能力強的學生往往會選擇“歷史+選科組合”。當然學習興趣及考試成績,也會影響學生們的選科結果。
在這個模式當中,歷史和物理的學科地位,相較於“3+3”高考模式有了顯著的提升,不僅成為了“二選一”的首選科目,而且高考的分值也將以原始分計入到總分,它們相較於採用等級賦分制的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和地理這四門學科來說,要稍微重要一些,而且,很多高校也是根據歷史、物理劃分的兩類組合來分別制定招生計劃的。
歷史PK物理選科
相對而言,選考物理的學生,在6種“物理+選科組合”裡面,擁有完全的自由選擇權,因為物理對應的大學專業多,哪怕學生選了不被看好的“物理+地理+思想政治”組合,也能報上相當不錯的理科專業,而選考歷史的學生,就沒有這種自由選擇權,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在剩下的四門學科當中,化學與物理的關係最為密切。化學的學習需要數學和物理的基礎,尤其是化學反應原理部分,有很多知識與物理選修教材的電磁學知識掛鉤,如果選考的學生沒有將這一部分內容掌握好的話,會影響到化學的最終得分。
在思想政治、地理和生物這三門科目當中,除了地理學科的地球運轉、岩石圈、大氣圈會用到一些少量的物理和天文知識,以及生物學科的細胞元素及化合物等內容會用到一些少量的化學知識外,各科的知識體系相對比較獨立,受其他學科成績好壞的影響較小,因此,它們的學習方法更像是歷史學科的記憶理解,離不開知識的歸納總結和背誦。由此可見,選考歷史的學生,更適合在思想政治、地理、生物三門學科上做出“三選二”的選擇。
歷史的6個組合
在新高考“3+1+2”模式下,有6種“歷史+選科組合”,這些組合各有哪些優劣呢?現在我們就來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就是最經典的“歷史+地理+思想政治”這個文科組合。對於熱愛鑽研人文社科、不擅長數理化、看見計算公式就頭疼的同學們來說,這就是一種最優組合。
這種組合的優點是:能夠利用較短的時間,透過背誦、歸納整理、寫錯題總結,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分數,而且“史地政”這三個學科彼此之間的關係緊密,能充分提高學生們的人文素養。
缺點是主觀題(非選擇題)很難取得超高的分數,大學專業的選擇空間相對狹小。
我們再來看看“歷史+地理+生物”組合,這是在過去“3+3”自由組合模式中最熱門的組合之一,除了地理會計算太陽高度角、世界地方時以及生物會計算遺傳問題外,同樣不會涉及到高深的數理化公式,而且計算題分值很小,學生們對課本內容很容易掌握,所以說這個組合幾乎與“史地政”的難度持平。
不過,生物試卷的主觀題多為填空題,相較於思想政治的問答題更容易得到高分,因此“史地生”組合也是很多同學們熱衷的選擇。
“史地生”這三門學科總體上文理兼得,但是這個組合更傾向於文科,因此同樣會在大學專業的選擇上受到限制。
還有同學說,自然地理相當難學,對於各種地理計算問題不開竅。那就不妨嘗試一下“歷史+思想政治+生物”組合,除了生物遺傳問題需要簡單的算術,以及思想政治的經濟學部分可能會涉及簡單計算題外,同樣不會涉及到任何繁雜的數理化公式。
生物試卷的主觀題多填空題,比人文地理部分的主觀題更容易得高分,因此,這個組合也受到了相當多學生們的喜愛,只不過生物與思想政治、歷史的關係,沒有像地理那樣緊密,而且思想政治又比地理枯燥許多,因此,“史政生”並沒有像上面那兩個組合一樣,成為學生們最熱門的選擇。此外,這個組合的弊端也是在大學專業的選擇上會受到較多的限制。
歷史與化學
剩下的三種組合“歷史+化學+生物”、“歷史+化學+思想政治”、“歷史+化學+地理”。筆者個人覺得,選這三種組合的同學應當是相當愛好化學,成績也一定相當出眾,可能是由於物理的成績遠遠沒有歷史好,所以才會做出這種學科組合。
這三種組合最大的好處就是:在避免選擇物理的情況下,報考大學專業時能夠擁有較多的自主選擇權,同時,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文理兼修。
缺點也很明顯,歷史和化學學科關係不密切,物理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包括化學、天文、地質等學科都會涉及到較多的物理知識。可以說,作為沒有堅實物理學基礎的同學,在學習化學時,很容易缺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另外,雖然化學成績可以根據物理和歷史兩種選科組合分別劃線,但是很少有大學化學或醫學專業不要求物理,因為物理是大學理工類的專業基礎課,因此,可以預見在首選歷史科目的情況下,選擇化學的學生並不會太多,這也就意味著“歷史類”化學等級考試競爭激烈,將間接造成在等級考試賦分上會有所吃虧。
“歷史+化學+生物”組合為什麼不如理化生組合?
像“歷史+化學+生物”這樣的選科組合,可以預料到一部分熱愛理化生的同學,對物理很不擅長,但是卻很擅長化學和生物。這種組合面臨的問題是:在大學選擇化學類理科專業的時候,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樣,一旦碰到大學物理、工程力學等課程會有所吃虧。
總體而言,選考歷史,多少意味著數學也不是特別好,對於這部分同學而言,學習化學的難度會變得很高。所以,筆者建議選考“歷史+選科組合”的同學應該謹慎選考化學!如果對化學超級感興趣,就應該把數學和物理兩科同時學好,並報考“物理+化學+x(地/生/政)”這種組合。
當然,任何選擇只有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筆者還是建議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成績,來確定自己喜歡的選科組合!
-
3 # 萬事如意順順順
既然上高中,分科是避免不了的。語數英是基礎科,文理都跑不了,剩下的就是物化生和政史地。要選也是在文科和理科中選,不像你上面所分的那樣選。為了高考,從高一就要選擇好自己的喜好。這很重要,不要選錯了。物化生或政史地
-
4 # 重慶子成教育
不同的地域,選課制度不一樣的,有的是“3+1+2”還有的是“3+3”制度。
物理是自然學科的基礎,歷史是人文學科的基礎。
如果是“3+1+2”制度,還是看自己擅長什麼科目,想學理科還是文科,選大學專業相關。
如果是“3+3”制度,如果沒有特別差突出的科目,建議物理和歷史同時選,國內99.9%的專業可以填報。
-
5 # 江水濤濤8851
高一一名學生選擇:
組合一:歷史、化學、生物。
組合二:歷史、生物、地理。
以上兩組合,是新高考下的政、史、地、理、化、生六科的自由選擇與組合。
針對提問,可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在興趣愛好驅使下,儘量選擇有利於自身的科目組合。
第二,綜合瞭解分析歷史、化學、生物、地理這四門學科的內容和特點。
第三,瞭解分析四科後,用排除法,把歷史、生物排除掉。
第四,化學和地理是選擇組合的決定因素。就通常情況下說,化學注重實驗。地理,注重實踐。
(1):如果善於動手操作實驗,並且九年級時化學較地理基礎知識牢固,不妨選擇歷史、化學、生物組合。
(2):如果喜歡到社會、自然中,去觀察分析人文、經濟以及名山大川等地理現象,並且九年級時地理較化學基礎知識牢固,不妨選擇歷史、地理、生物組合。
-
6 # 堂堂七尺
我家孩子選的是歷史,化學,和地理。歷史是非常愛好,化學和地理之所以選是學起來不費勁,特有“感覺”。物理和歷史是“龍頭”,從一開始在這兩科上抉擇之後,其實目標已經明確了,剩下的科目哪科學的好,能得高分就選哪個吧。因為等級賦分也是要看成績的。如果選擇歷史將來要從事化學方面的工作,建議還是要選擇物理,理化是搭檔,很難割捨。
-
7 # 因材施教佟老師
因人而異。發現自己的優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組合。首先要發現自己的優勢,依據優勢確定職業方向,根據職業方向選擇需要學習什麼專業,再檢視各高校該專業要求的選科組合,這時候選擇覆蓋面相對較大的組合。蛙人網就是用這個邏輯幫助高一學生科學選科。
-
8 # 開心生活CAT666
這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一般是地理較難些,選歷史、化學、生物好些,也不是絕對,有些人就喜歡地理,那就選地理為好。
-
9 # 喵梵六六六
無論你所在的省份是“3+3”還是“3+1+2”模式的高考,這種選科模式都避免難度比較高的物理,選擇比較簡單的文理科混合搭配中你選擇的區別只是在於化學和地理的選擇上。
單單從考試難度來說,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歷史+生物+地理難度明顯比歷史+化學+生物,因此從大方面來說這種搭配的人數也是比較多。但是我們選科的時候不能單從科目的難度上選擇,特別是準備考重點大學的,到時候這些大學在理科專業上會不會加限制,就目前來看是個大機率事件。
從總的方面來說,歷史+化學+生物雖然選擇的考試難度高了一點,但從以後高考志願填報上相對選擇性會比較好點,除非你是準備報文科專業的。而且以後賦分是如何賦想必化學更有優勢。
綜上所述,假如對未來的定向是二本或二本以下或還是文理專業沒要求的話,可以考慮以下歷史+生物+地理,顯然這是最容易讀的組合。假如定向是985或211這種重點大學的理科專業,那麼選擇歷史+化學+生物這樣的選擇會比較靠譜點。
而對於物理本身不是太差,而歷史又無法獲得特別高的分數,那麼建議歷史還是換成物理。物理本身的專業選擇優勢是專業選擇會多一些,但是歷史特別好那麼就完全可以忽略這個。
-
10 # 使用者105389298516
新高考改革“3+1+2”,學生應該如何選科?解讀新形勢,備戰新高考(給家長的建議)
陸續的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了,那對高中家長來說,不管您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核心目標都是高考。對於考生和高中家長來講,所謂的寒暑假不是用來休息的,而是用來超越的。
那針對孩子現階段的分數高低,希望家長都能更加客觀合理的趁熱打鐵,把握時間節點,給孩子做一個全方位的規劃,比如說,像新高三的家長,現在開始可以給孩子做整個高三的一個整體規劃,而針對新高二的家長,高二年級是整個高中最重要的一年。
那麼針對新高一的家長,因為全國應該有接近一半以上的省份,已經是新高考改革,那麼針對新高一的家長來講,高考已經前置了。現階段來講,就要去幫助孩子做整個高中三年1000多天時間的整體規劃,最後才能讓孩子拿到一個理想院校的一個錄取通知書。
在2014年,我們開啟了新高考改革,第一批:上海和浙江,第二批: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那麼2020年的高考也是我們新一屆的新高考改革。其實會有更多的自主權,當然還是要家長對高考規則和制度瞭解更清楚,才能享受高考的紅利。第三批的八個省份,是在開學已經進入新高二階段,是承上啟下的一個環節,也涉及到很多學考和選考,該如何去規劃這個過程?當然很多新高一的孩子,已經進入到新高考。
新高三距離【2020】年高考321天!
新高二距離【2021】年高考586天!
新高一距離【2022】年高考1051天!
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的到來,更多的家長不只是關注孩子上大學而已,更關注孩子學什麼樣的專業,未來有一個什麼層次的大學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所以,現在基本上很多家長都針對高考前置。
從圖片可以直觀的看到我們現在的高校不光是從辦學數量,包括整個全國教育經費的投入比重都是非常大。所以新高考改革過程中,我們到底怎樣去把握這種政策,更好的去幫孩子做一個科學的規劃和選科,然後讓孩子去到一個理想的學校,這是我們當務之急要幫孩子去解決的問題。
全國有八個省份進入到新高考改革,他的整個方式是3+1+2 的選課組合方式,那一共有12種班型。
新高考改革之後,更關注整個時間的佈局,比如高一學年備考合格性考試,第二學年就是突擊等級性考試,到了高三統考。
首先是合格性考試,所有科目包括三大主科,另外政史地,物化生還有資訊科技等等都要經過這種合格性考試,其次就是選考的一些科目需要進行等級性的高考,然後去給孩子做一個賦分的一個環節。
新高考改革也更側重多元化的招生,不管是自主招生還是綜合評價招生。當然不同省份,它這個百分比也是不一樣的。
學考和選考具有不同的意義,學考是決定孩子合格性的考試,而選考是決定孩子上什麼樣層次的一個大學,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前去個孩子做好整個規劃,當然在選考過程中,還是要去結合孩子未來的這種院校的設定,包括專業選擇的一個環節,做好選考安排。
針對浙江省,是七選三的方式,當然還有六選三的方式,還有像18年八個省份很多是3+1+2的形式,那我們有不同的組合方式、
當然選擇的時候還是要關注孩子自身的優勢,以及選擇不同科目它這種專業的覆蓋率。家長在選擇的時候一方面涉及到未來的專業選擇,另外也看怎麼匹配到孩子的一個優勢分數。
其實選科和專業報考是不能分開的,在選科的時候就要兼顧未來的專業以及報考。所以要科學的幫助孩子去選科。
其實在選課的時候,想理工農醫類有一些高校的限制,比如說985/211,或者說一流學科的學校,在選課的過程中會比較偏工科。普通高校和人文社科類學校限制比較少。另外每種學科的特點和屬性也不同,還是要結合孩子的優勢。
第一個還是要了解孩子自身各學科的能力,其次是瞭解專業和大學的優勢。
其次是專業的覆蓋率。
當然,還有一些大學有專業限制,比如你報考南京大學的臨床醫學,就要求你選課當中必修有生物。所以,家長還是要提前給孩子規劃好,不要走彎路。
以上就是關於新高考的一些建議,怎樣給孩子佈局更多的通道,提前把握黃金的時間節點,利用暑假把孩子薄弱學科去進行一個彎道超車,取得更多的機會和更理想的學校,也預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
回覆列表
都有歷史和生物,就地理和化學的區別,看自己興趣愛好吧!如果是我,我選化學!因為學習化學,對於生活實際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