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為了親人努力前行

    現今的情況是,家長本身就分擔了部分對孩子教學的任務,個人感覺網課,可能相比上學,只是少了課間的活動以及老師判作業的過程。。。家長在這種非常時期,要承擔更多的任務,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努力前行

  • 2 # 浮塵微草

    疫情期間,停課是必然趨勢,也是無奈的選擇。否則孩子閒在家裡也無所事事,長時間不進行學習,更會對孩子的學業造成巨大的影響。但是以此推崇線上授課,鼓吹能“極大地推動各個地區的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誇大其作用效果, 我則不大讚同。 抗擊疫情期間孩子在家線上上課會不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我的觀點是肯定會受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不太自覺、自控能力差的一部分同學。

    其一,線上教學,面臨著網際網路裝置跟不上的情況。不少山區和偏僻的農村的家庭不具備上網的條件,只能憑藉手機的流量維持聽課。經濟困難的家庭,手機的等級跟不上形勢的發展,或不能觀看影片,或存在聽課斷卡的現象。比如我家所在的小縣城,我在家裡直播課的時候,就因網路不暢存在暫停的現象。如果這些硬體裝置落後,孩子聽課的效果肯定不好。

    其二,就是老師直播的效果了。一是短時間的倉促的一兩次培訓,教師根本不可能熟練運用“釘釘”的各功能和操作。二是對課程內容的講解比較枯燥,老師一講到底,和學生的互動效果遠遠比不上課堂,而且面對的孩子不是自己所帶的一兩個班的,互動效果就更要打折扣了。自然孩子聽課的效果可想而知了——被動地聽、昏昏欲睡。再加上沒有老師在跟前,家長的威懾力遠不如老師,不自覺的孩子的聽課效果就更遭了。而且原來各班的教學進度存在不齊的情況,現在集中統一線上教學,勢必造成重複。

    其三,就是課程的安排上帶來的麻煩。如果按照孩子在校的課程安排,孩子的眼睛是吃不消的。你想想,有多少孩子會在手機小小螢幕上看直播。所以課間的時間只好拉大,或課程的安排相應地就得減少。那麼學習的時間自然就大大少於在校的時間。效果差,時間利用少,孩子的學習成績能不受影響?

    其四、就是作業的批閱和孩子的解疑問題。儘管“釘釘”上也可提交作業,老師也可批閱,但批閱的質量很難保證。孩子可以線上質疑,但受提問的方式所限,提問的次數會大大減少,老師解疑的效果也會有所降低。怎能比得上自習時間老師面對面、手把手教的效果呢?

    結論:這些方面的難題很難得到有效地解決,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會受到不程度的影響。至於怎麼辦的問題,唯有父母擔負起責任,強化對孩子的管理和要求,以儘可能地抵消這疫情帶來的損失了。

  • 3 # 旮旯裡的神仙洞

    這要看是多大的孩子,還要看是什麼樣的孩子,同時也要看上網課的老師以及網課呈現的形式等,其實舉這些是想要告訴父母和孩子們,影響孩子最終的學習成績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而非單一的或者幾個因素就能決定的。所以對於孩子的成績,我們需要從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共同構建。

    在家上課可能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

    1、孩子自身方面的

    我們會發現即使處於同一教室的學生,擁有相同的學習環境,有相同的老師授課,但最終的考試成績還是有甲乙丙等級的區分。所以很多時候對於孩子們的考試成績,我們都不建議孩子和父母把目光過多地放在外部無法有效控制的環境上,而需要往回看,向內求,專注於孩子自身各方面來尋找突破口,這樣做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成績提高,對於他們各方面的發展也會助益良多,比如學習能力如何,過往知識的掌握程度,知識領域的拓展程度如何等。

    如果從孩子進入到小學開始,就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態度、習慣,也慢慢地總結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同時對於學習本身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興趣和熱情,也沒有因為年齡的增大就使天性中的好奇和探索欲過度消耗,那麼基本上孩子的成績不會差到哪裡去,即使中間會出現偏科或者懈怠的現象,也多是心理和外部環境偶發的原因導致的,這種情況是比較容易干預解決的。如果以上描述的那些到目前為止孩子是缺乏的,那麼才是需要父母真正擔心的,因為這些才是孩子們學習的核心條件。

    2、家庭外在環境方面的

    雖然說各項研究中都不能確定父母的婚姻狀況就一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在很多現實案例中,家庭的和諧程度、父母的情感穩定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方式等確實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狀態,可能不是決定性因素,但至少是影響因素。特別是對於那些年齡尚小的孩子們,家庭中的任何不良變化都會最終體現在孩子的考試成績上。

    如果孩子所處的家庭不能為其提供一個安靜、和諧、穩定的學習環境,那麼他們是很難集中精力在學習聽課上的,即便房間的隔音效果再好,孩子們還是在沒有聽到父母爭吵的情況下可以感受到家庭不和諧氛圍的存在,然後腦補一堆父母發生衝突的畫面。

    在疫情期間,很多家庭都不得不持續性地共處一套居所內,比任何時候都被迫性地提升了接觸和麵對的機率,再加上疫情本身帶來的各種心理上的恐慌,難免會激起人們情緒上、心理上的煩躁和過度焦慮,如果家庭中沒有可以讓成員們轉移注意力的活動或物件,可能發生衝突的次數也會大幅提升,所以平日裡每個家庭的日常活動習慣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就會凸顯作用,比如運動健身的習慣、比如規律作息的習慣、比如全家讀書的習慣、比如家庭學習辯論的習慣等。如果家庭內有比較規律的、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安排,家庭成員彼此也非常注重個體提升,那麼就能確保在相對長的封閉環境中繼續保持一種氣氛的活躍、和諧、穩定,這對於孩子們在家學習上課是一個不錯的環境創設。

    3、來自於網課方面的

    對於大部分成績中等或者偏差的孩子們,網課本身的質量和呈現方式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如果是自己原有老師上的還好,如果是換了老師那麼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孩子們需要適應老師的講授方式,習慣性的語言表達,以及思維切入的角度等,雖然說網課可以實現反覆學的功能,但還是需要孩子們自己適應並且學習掌握的,這個過程無人能替代。

    還有網課呈現的方式畢竟是孩子面對螢幕,沒有現實教室中活生生的同桌、老師和物品,缺乏現實環境體驗的感覺也有可能無法持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根據各學校所使用的網課呈現方式不同而出現的各種無法實現師生互動的功能等問題。

    父母該如何幫?

    除了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比較安靜、和諧、穩定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之外,比如督促孩子作息規律、正常飲食、適當鍛鍊、嚴格控制遊戲時間等,在學習這件事本身上還是建議父母們不要過多幹預孩子(三年級以上),比如監督孩子學習的狀態,作業完成情況等,也就是說關於學習的所有事情讓孩子自己去搞定,因為從發展水平上講他們已經完全具備了各項內在的能力和意識,不存在客觀事實上的達不到。對於三年級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適當地干預,但仍然是以提醒和引導為主,一定不能替代和安排。

    其實從這次疫情中,父母們應該更能體會到很多事情是不能替代的,而且那些有能力有勇氣有知識有技術的人才能在面臨困難挑戰時贏得機會和勝利,而這些是他們從小教育中練習得來的,一定不是他們的父母時時處處呵護著替代著得來的。

    我們希望父母們能夠透過本次疫情的表面看到背後和教育相關的更為廣泛的內容,比如紮實的專業技術,比如個體的勇氣和擔當,比如實打實的能力和信仰,比如堅持學習和提升帶給那些能夠有餘力付出的人們的現實力量等,而這些都來源於個體兒時最大限度的獨立和自主,這是孩子們成長必備的兩種最基礎的內在環境,父母不能剝奪。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 4 # 暮晨慢攝影

    在家學習其實有諸多好處的。第一,讓孩子嘗試在不同環境中學習的樂趣,我相信孩子一定會喜歡這種全新的感覺!第二,會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這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的教育模式都是灌輸型的,孩子們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當下是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的好機會,所以,家長一定做好引導和監督!第三,有很多人會選擇網上課程,這就讓孩子可以有更多機會接觸網際網路,大大提高孩子們的網際網路思維,這對以後智慧化生活奠定了基礎!

    那麼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裡,作為家長一定做好監督工作,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飲食均衡!還要重點培養孩子們的四個好習慣!第一,養成早睡早起,時間管理的好習慣。第二,養成運動的好習慣。第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第四,制定規則,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 5 # 老張簞食瓢飲話教育

    國內有不少地區原本是2月10日開始正式開學的,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而原定10日開學的地方也陸續透過“空中課堂”或者直播或者錄播的方式確保學生們能夠正常學習。

    實際上從一開始提出“空中課堂”的時候,就有很多家長表示擔心和反對。

    比較集中的理由有如下幾個:

    1、影響孩子的視力健康;

    2、透過網路學習孩子的學習質量太低;

    3、部分地區、家庭不具備這個條件;

    4、現在網路學習了效果受到影響,那麼開學之後孩子補嗎?為何不能利用這段時間以閱讀等為主,而課程學習可以透過壓縮暑假的方式進行。

    果然,2月10日諸多地方的網課一上線立刻給我們帶來了無限“歡樂”——“老師看不到你了!”、“老師我卡了!”、“老師有延遲!”、“老師被封號了!”……

    最搞笑的就是這種透過直播軟體上課的老師,顯然對直播的規則瞭解得太少了……

    這第一天的網路課程竟然在各種歡樂中愉快滴結束了。

    這次不光是家長受不了了,就連孩子和老師們也都崩潰了。

    不過我們也相信,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無論是學生、父母還是老師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且由於之前缺少測試,使得一些系統也對多使用者同時線上的伺服器壓力預計不足,不過這些問題顯然都是可以解決的。

    這就是:別人在抱怨網路課程的時候,尤其是逐一列出那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大發感慨“正是如此”呢,還是突然意識到其實這一個培養孩子學習能力、拉開差距的契機?

    不知道遇到孩子不愛學的父母們有沒有考慮過,問題肯能並不是出在了“網課”上,而是孩子本身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上呢?

    今年的線上學習不同於往年,事實上往年學生們經過一個長假之後返校學習也是需要一個適應期的——我們常說這是“收心”。

    很多學生經歷過一個假期之後,從作息習慣到學習狀態其實都未調整過來,這就使得他們在上學的時候往往表現為比較興奮、很難靜下心來。

    而今年其實也是一樣的。

    只不過這個問題不是在學校表現出來而已。

    比如我們絕對相信,有很多孩子這一秒在看網課,但是上一秒其實還在睡夢裡……

    又或者是孩子還是躺在床上看、趴在沙發上看……

    又或者是真的只是在看——書沒有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一支筆、一本本子哪怕是一張紙都沒有,那麼這個課孩子能夠學得進去,能夠有較大的收穫就真的比較值得懷疑了。

    所以,同樣都是“抱怨”,其實背後可能大家抱怨的東西並不一樣——這個要跟不同地區、不同老師給予的不同教學內容也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更多的時候其實是來自於學生本人的學習“姿勢”問題。

    如果學生的作息已經調整好,比如說每天是8:00開始上課,那麼他是7:00起床,然後洗刷吃飯,準備好學習用品,提前預習或者早讀一下,然後再去上課。

    而在聽課的時候來得及記錄的記錄一下,來不及的截圖儲存一下。

    課後休息一下眼睛,然後馬上整理筆記、總結一下可談收穫。

    那麼孩子怎麼可能沒有收穫呢?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們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過於依賴老師的授課。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學習的好與壞、收穫多與少主要是依賴於老師。

    不能說這樣的觀點有錯,但是過於堅持這樣的觀點卻很容易錯過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我們總是很難保證孩子遇到的每一位老師都是非常優秀的,即便是,也很難保證我們的孩子都能夠適應或者喜歡他們。隨著孩子的年級越來越高,真正影響他們學習效率、學習質量的其實已經轉變成了他們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而這一切基本上都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日常透過不斷地鍛鍊、摸索培養起來的。

    如此一來,等疫情過後孩子重返校園的時候,這些能力自然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學校學習,您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人貸款利率基準轉換是固定的好,還是浮動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