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的小富士

    每次看到關於農村節日美食的問題,我就迫不及待要來聊聊。這個題目中問到:在農村裡大家是怎樣過中秋節的?有什麼地方特色或者食物嗎?

    中秋節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在我們國家這個節日的地位僅次於春節。2006年,國務院還將中秋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馬上就到中秋節了,作為小輩,要開始給長輩們準備過節禮品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叔叔大伯……是必須要送的,常備的就那幾樣(月餅、燒雞、牛奶和酒),有條件的可以準備的更豐盛。

    現在走在大街小巷看見最多的就是月餅,沒錯在我們家鄉的中秋節,美食必不可少的就有月餅,我記得小時候月餅只有那一種餡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裡頭的紅絲綠絲,現在的月餅品種多了去了,單從外面的皮來說就分很多種:傳統廣式月餅,酥皮月餅,桃山皮月餅,冰皮月餅……,還有餡料種類就更多了,其實最好吃的還是傳統的月餅。

    中秋月圓,所以每年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專案還有賞月。中秋這一天不管是農民還是在外上班的工人又或者上學的孩子都回到家,吃完團圓飯,大家坐在院子裡或者平房上,吃著月餅賞月,說說笑笑,講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我們老家還有一個特色中秋節美食——大蔥包子。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沒有準確答案,,從我有記憶開始,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是吃大蔥包子,裡頭淨是大白肉。爸爸說中秋節前後的大蔥最好吃。自家菜園裡種的大蔥,只取蔥白,洗淨切碎加入五花肉,肉切成指頭大小的丁。調製的包子餡稍微少放點鹽,吃起來甜絲絲的。如果喜歡蔥的那個味道,可以自己動手試試,真的不錯!

  • 2 # 逆襲狗蛋

    中秋節主要還是家人團圓,其實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家人的團圓。讓家裡所有的人能聚在一起。我們這邊過中秋節就是一家人團圓,弄一大桌豐盛的菜,月餅肯定是不能缺少的。其實我還是喜歡奶奶做的鍋貼

  • 3 # 舉重的螃蟹

    大家都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但我們台州人卻把過中秋定在了八月十六這一天。在介紹台州人過中秋節的各種習俗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台州人過中秋要比別的地方晚一天。

    八月十六過中秋的四個傳說

    一說臨海秦鳴雷,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54年)高中狀元。他對父母極為孝順,每逢節日,總是精心備辦佳餚美食。可是母親信佛,初一、十五戒葷吃素,中秋正值十五,秦狀元不忍讓母親空度佳節,特將中秋推遲一天;

    二說元末方國珍起事,在臺州稱帝。方母周氏篤信佛教,初一、十五須茹素,方國珍為了讓母親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節日的口福,就改了中秋的日期;

    三說當年抗倭形勢吃緊,戚繼光率軍於中秋之夜掃蕩倭寇,大獲全勝。次日夜,軍民同慶抗倭勝利,並補過中秋佳節,後來為了紀念這一事件,相沿成俗;

    四說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元朝官兵搜查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沒想到由於路途遙遠,信使走到台州,來不及當夜行動,只好等到八月十六。當朱元璋將八月十五起義日定為中秋節,台州的中秋節索性也按起義日定為八月十六。

    民俗專家認為與民間崇佛有關

    不過,研究台州民俗的專家戴相尚告訴記者,無論是哪一種傳說,都不能作為台州中秋節日期為八月十六的依據。原因很簡單,民俗具有“集體性”和“穩定性”的特點。任何一種民俗的形成,都不是一年兩年或十年二十年就能形成並普及的。所有與節日有關的故事和傳說,都是在節日形成以後附上的。那麼,八月十六中秋節是怎樣形成的呢?戴相尚認為,台州的八月十六過中秋與民間崇佛有關係。

    透過史料的研究,在臺州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初一、十五不過節,因為民眾信佛,根據留下的佛教教義,老百姓在那天需要上香、吃素、擦洗供桌等。戴相尚將台州所有節日對比研究後發現,老百姓在各個節日中,不覺間避開初一、十五,如我們的元宵節、中元節(七月半)等也都不在十五那天過。

    記者也查到一些資料,如《溫嶺縣誌》裡說“民間以十六月亮較十五為圓;另一說初一、十五為鬼日,故以十六為節日”;清光緒《黃岩縣誌》還說是因為三、六、九是逢集的日子,便於購備物品,才把中秋改為八月十六;《臨海縣誌卷之七》裡引用《台州府志參》說“中秋臺俗獨重十六,玩月斟酒,親朋互相饋飴”。

    台州特色的中秋習俗

    中秋佳節,最重要的民俗就是賞月和吃月餅了,這個習俗每個地方都差不多,在臺州,還有一些和中秋有關的地方特色習俗。在古台州府城,又稱月餅為“糖霜餅”,清人陳延烈有《八月十六吃糖霜餅》一詩:“秋風滿徑井梧空,此日烹茶興不窮。餅樣團圓同皓月,吃餘蟲語雜牆東。”

    在臨海農村長大的市民彭先生告訴記者,小時候很難吃到月餅,好多孩子就在月光下一排坐好,不說話,等著大人分月餅,每人半個或者一個,邊吃邊看月亮。而在溫嶺,到中秋那天,太平、新河等老市鎮的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一些富裕人家在裝點一新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和子女團圓,共同賞月敘談。

    台州部分地方的風俗是男不拜月,所以點香拜月悄悄許願均為女性的事;兒童少年,則在月下猜月亮之謎、踏月影嬉戲,或聽大人們講述“奔月”、“遊月宮”等迷人的故事。台州過中秋,還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就是回丈母孃家(俗稱送老丈人)。

    中秋節前後,一般選在中秋前,出嫁的女兒攜同丈夫和子女,臨海的女婿帶著月餅、豬蹄等回到孃家;溫嶺的女婿攜月餅、家鴨拜訪岳父母家,溫嶺有“帶帶小囡,八月十六好吃鴨”的民謠,孃家按例要做一餐好飯菜招待女兒女婿。因此,中秋節也可視為“台州女兒節”。

    除此之外,食鴨煨芋頭也是台州特殊的中秋習俗。溫嶺俗語:“八月十六一肚哽,新鴨老鴨芋頭梗。”將鴨與芋頭煨嫩香美可口,是此節日食物,家家必有。臨海的部分地區也有這個習慣,而且吃的時間必須放在中秋節那天中午。另外,臨海舊時有在八月十六吃“糕糯”的習俗。糕糯,用熱水調糯米粉成鬆軟的狀態,再將它放在蒸籠裡,一層粉一層紅糖,再加一層粉一層紅糖,直加到蒸籠格滿,再用菜刀劃成數十塊,然後蒸吃。蒸熟後的糕糯,鬆軟香甜,是臨海的風味小吃。

    現如今,台州的一些中秋傳統習俗,已經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但是中秋的文化內涵始終如一,依然代表著我們台州人崇尚團圓、和諧、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 4 # 阿北美食記

    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很多,各個地區的也不一樣,不過月餅是肯定要吃的,我們河南的中秋習俗也有不少。

    河南人還是相當重視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這一天外地的家人如果可以趕回來,都會回來和家人團聚。

    1、鐵塔燃燈是開封地區中秋時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所在地燃燈,是開封人民自漢代沿襲下來的習俗。

    2、面月餅 湯陰地區過去家家戶戶都會蒸月餅(白麵裡面放糖,蒸成圓餅狀,再用木梳頂針這些按上幾個圖案),現在經濟好了大多已經不在蒸月餅了。

    3、焚香祭月 南陽地區這個習俗一直都保留了下來,到了中秋闔家團圓,還預示秋季大豐收。

    4、向月亮許願 鞏義地區在過節前都會向親友送月餅。

    5、吃餈粑 駐馬店地區除了月餅還會吃餈粑,這個很特別哦。

    河南地區的中秋風俗還是挺多的,有機會大家可以來河南遊玩。

  • 5 # 娟姐在農村

    我們這邊中秋節,八月十五燒雞、月餅,必不可少。我們一般都說八月十五,小的時候家裡都是自家喂的雞,拿去加工做燒雞,加工費才一兩塊錢,月餅也是自己蒸,就是拿月餅模做出花型,裡面再放糖,放大鍋裡整。

    八月十五那天晚上,一家人吃著燒雞和月餅。不過八月十五那時,正好趕上秋收,玉米花生收穫季。幹著地裡農活,回到家已經天黑很晚了,但是吃著媽媽蒸的月餅,和美味的燒雞。此刻一身疲憊都忘了,只留下滿滿的幸福。

    至中秋節快樂!八零後滿滿的回憶。再也回不到此刻那時情景,我們已長大。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奮鬥之時。

    至回不去的青春。親們提前送上祝福,中秋快樂!

  • 6 # 玉姐筆記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中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現在人們把中秋節看作是代表團員,寄託相思的日子,在這個日子裡,無論能否回家與親人相聚,遙對星空,對月小酌,也算是團員了。

        在我的家鄉,中秋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桌上佳品一定是月餅,沒有月餅的中秋節感覺一定是過了一個假節。還有板栗、石榴、花生,這些當季的果品,也少不了。當然桌上的美食少不了燉土雞、煮魚、炸蜂蛹、炒菌子,在配一些青白小菜,葷素搭配,全原生態。偶爾來一隻烤雞,或者烤乳豬,那也是可以的噢。

    這就是我家鄉的中秋節,沒有春節隆重,但也不會簡單,日子越來越好,吃什麼已經不是重點,一家人和和睦睦,健健康康比什麼都重要!

    你的中秋節呢?是怎樣的

  • 7 # 風兒吹來時

    農村裡的人對於節日好像不是那麼看中,不過現在受呵方面的影響,中秋成法定假了。在外上班的兒女們會藉此機會回家團聚看看父母,這樣父母會做一大桌的雞,鴨,魚,肉的啥好吃都上一滿桌,我們四川人桌上永遠都少不了臘肉的。

    這些呆在浙江這邊,中秋節時,正是螃蟹最肥時。家家戶戶都滿準的海鮮,有的人家還會做麥餅吃。各地方差異,餐桌上的美食也是有差異的。但最重要的家人的團聚。

    在此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 8 # 豫見在西北

    一,,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很多在外打工的遊子已經陸續回家了,準備過我們華人最最最重視的日子,八月十五,中秋節,

    二,中秋節是我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有可以吃好吃的,因為我們小的時候家裡是比較窮的,特別是農村只要是說要過年、過節、什麼的,小小的我們就會高興的跳起來,因為有好吃的,好喝的最天真快樂就是我們這幫窮人家的孩子,真的!

    三,你在問題中提到了怎樣過中秋節,我們河南這邊就是每到八月十五的日子就會提著禮物去走親戚,然後在親戚家一起下館子吃飯聊聊家常熱鬧熱鬧,還有就是要買燒雞帶上自家做的月餅就對了,

    四,在農村的話一般都是自己做月餅,這樣更顯得自己的誠意和心意,好吃而放心,畢竟自己也是一直吃自己的月餅長大的,

    五,為什麼每每到中秋節就會有很多在外打工的遊子就算是請假也要回家陪爸爸媽媽過中秋節,其實,我們華人最注重和最在意的就是團員、熱鬧、高興!

  • 9 # 伏牛山下靜妹子

    在我們南陽鄉下,一般有三大節: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像中秋節一般都是兒女回家看望父母,帶上孩子,帶上月餅,再買點父母喜歡吃的東西,我們南陽內鄉這邊都會買一些:比如大米、雞蛋、食用油之類的,家裡有孩子的再買點牛奶等等.....回到父母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一頓飯,有兄弟姐妹常年在外的,都會一起約好那一天一起回家,拉拉家常,聊聊工作,談談孩子,姐妹們就幫父母收拾家務,兄弟連襟們就談天說地,把酒言歡,基本都是不醉不歸的,如果是再外地回不來的,也會打電話、聊影片,中秋節也是一個聯絡感情、增加感情的重大節日,你會看到父母臉上久違的幸福慈愛的笑容,所以建議大家工作不是太忙的時候多回去陪陪父母……靜妹子在這裡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心想事成、幸福美滿!

  • 10 # 蓮姐茶品坊

    1、吃月餅

    每年到中秋節月餅都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東西,它象徵著團圓,寓意著圓滿,是人們對親情的一種寄託。而在中秋節來臨之際,親朋好友互相贈送月餅,更是一種親情的體現,也是社會關係的聯絡方式。在節日當晚,一家人都會圍在香案前切月餅吃,大家都要吃這麼一塊,這代表了是這個家的一份子,象徵著家庭團圓。

    2、設香案

    中秋季也是人們祭月的節日,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這時候人們會擺設香案,點上香,放上瓜果、月餅等,香案置於院落中,全家人輪流向月亮朝拜,也表達了人們對神的敬仰。因為祭月就是向月宮裡的嫦娥遙拜。由於嫦娥是女性,月亮又屬太陰,所以中秋主祭一般都是婦女。

    3、賞月

    中秋節這一天月亮很美,於是古代文人們發起賞月活動,這些文人的詩句及作品促使賞月這種活動逐漸成為了一種習俗;在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賞月那才叫得上家庭圓滿;一個人漂泊在外賞月,會異常孤單。或許在此時你會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鄉愁。無論身處何地,這一天,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抬頭看幾眼月亮。

    4、燃燈

    中秋節的晚上,有些地方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即將燈綵高豎在樹上之意。各地的小孩子們則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燈光閃耀,絢麗多彩,為中秋的月色再添亮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疫情期間,你是怎麼控制孩子不看電視手機的?有沒有什麼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