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預感飛雨
-
2 # 商文君
正史主要是以二十四史為主我就來給你介紹一下其中幾部供你研習: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資治通鑑》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範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鉅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在這部書裡,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中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鉅著(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
《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透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
《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睿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劉禪為先主傳、後主傳。記孫權稱吳主傳,記孫亮、孫休、孫皓為三嗣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從篇幅來看,《魏書》約佔全書的二分之一,《吳書》佔三分之一,《蜀書》只佔六分之一,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在陳壽撰《三國志》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可供陳壽參考取材。而關於蜀漢的史作闕如,而且蜀漢也不像魏、吳二國設有史官,這造成了蜀漢史料的缺乏。
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24卷。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對其進行刪改後,成為今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國演義》。但是這個只是演義,大部分並不真實。
《左傳》是中國古代最早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史,共三十五卷。《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是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左傳》既是一部戰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學名著。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傳》傳文比《春秋》經文多出13年,實際記事多出26年(最後一件事為略提三家滅晉),以《春秋》記事為綱敘事,其中有說明《春秋》書法的,有用實補充《春秋》經文的,也有訂正《春秋》記事錯誤的。全書絕大部分屬於春秋時候事件,但全書的完成已經進入戰國時期。這些都說明《左傳》與《春秋》的密切關係。
《左傳》是中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儒家“十三經”之一。《左傳》的作者,司馬遷和班固都證明是左丘明,這是目前最為可信的史料。有些學者則認為是戰國初年之人所作,但均為質疑,因為《左傳》中某些文章的敘事風格與其他不符,並無任何史料佐證,只能歸為臆測。
《左傳》對後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歷史學方面。它不僅發展了《春秋》的編年體,並引錄儲存了當時流行的一部分應用文,給後世應用寫作的發展提供了借鑑。僅據宋人陳騤在《文則》中列舉,就有命、誓、盟、禱、諫、讓、書、對等八種之多,實際還遠不止此,後人認為檄文也源於《左傳》。並且,本書在中國的文學界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對史學也有巨大的貢獻!
《春秋》經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由於《春秋》的記事過於簡略,因而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其中成於先秦的較著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相傳《春秋》之書出於孔子之手,舊時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說。但後世亦有不同說法,清人袁谷芳《春秋書法論》說:《春秋》者,魯史也。魯史氏書之,孔子錄而藏之,以傳信於後世者也。石韞玉《獨學廬初稿·春秋論》也說:《春秋》者,魯史之舊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歷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筆而書者必更數十人。此數十人者,家自為師,人自為學,則其書法,豈能盡同?雖然春秋之作者有爭議,但其經過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則無大異。事實上,春秋作為一魯國的史書,其作用早已超出史書範圍,春秋用詞遣句“字字針砭”成為獨特的文風,被稱為春秋筆法,為歷代文代史家奉為經典。《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現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但據曹魏時的張晏和晚唐時人徐彥引《春秋說》,都說是一萬八千字(張說見《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說見《公羊傳·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見《春秋》原文,從三國以後脫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記。
因為《春秋》是粗線條的筆墨。為補這一遺缺,後來又出現以春秋為主本的《傳》,即現今流傳下來的《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左氏傳》三種,並稱春秋三傳。《傳》的《春秋經》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異,傳文按年合併,先經後傳。
《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後漢書》紀十卷和列傳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曄,章懷太子李賢注,此書綜合當時流傳的七部後漢史料,並參考袁宏所著的《後漢紀》,簡明周詳,敘事生動,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後漢史。北宋時,有人把晉朝司馬彪《續漢書》志三十卷,劉昭注,與之合刊,成今天《後漢書》。
《後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首先,他在帝紀之後添置了皇后紀。東漢從和帝開始,連續有六個太后臨朝。把她們的活動寫成紀的形式,既名正言順,又能準確地反映這一時期的政治特點。其次,《後漢書》新增加了《黨錮傳》、《宦者傳》、《文苑傳》、《獨行傳》、《方術傳》、《逸民傳》、《列女傳》七個類傳。范曄是第一位在紀傳體史書中專為婦女作傳的史學家。尤為可貴的是,《列女傳》所收集的十七位傑出女性,並不都是貞女節婦,還包括並不符合禮教道德標準的才女蔡琰。
《後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後進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為兩漢之際的風雲人物。其後的九卷是光武時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將領。《後漢書》的進步性還體現在勇於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頌正義的行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長統傳》中,范曄詳細地收錄了八篇抨擊時政的論文。《後漢書》一方面揭露魚肉人民的權貴,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剛強正直、不畏強暴的中下層人士。《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後漢書》自有其特點。從體例上看,與《史記》和《漢書》相比,有一些改進。在本紀方面,它不同於《漢書》的一帝一紀,而是援引《史記·秦始皇本紀》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嬰的先例,在《和帝紀》(和帝劉肇)後附殤帝(殤帝劉隆),《順帝紀》(順帝劉保)後附衝、質二帝。這既節省了篇幅,又不遺漏史實,一舉而兩得。在皇后方面,改變了《史記》與《漢書》將皇后列入《外戚傳》(呂后除外)的寫法,為皇后寫了本紀。這樣改動,符合東漢六個皇后臨朝稱制的史實。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記述之完善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
《明史》雖有一些曲筆隱諱之處,但仍得到後世史家廣泛的好評。趙翼在《廿二史札記》卷31中說:“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
清史稿是民國初年設立的清史館編寫的記述清代歷史的未定稿。它按照歷代封建「正史」的體例,也分為紀、志、表、傳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清史館由趙爾巽任館長,先後參加編寫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一九一四年工作開始,至一九二七年大致完稿,歷時十四年。
本書雖編成於辛亥革命以後,而編者卻基本上還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場來寫清史的。由於成於眾手,彼此照應不夠,完稿後又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校對也不認真,是以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對於編纂上的這些問題,編者也是有所瞭解的,因此發刊綴言中指出,此書僅僅是作為史稿公之於世,「乃大輅椎輪之先導,並非視為成書也」。
儘管此書存在錯誤和缺點,它根據的大部分材料如清實錄、清代的國史列傳、清會典和一些檔案等,今天也可以見到,但編者把大量的資料彙集起來,初步作了整理,這就使讀者能夠得到比校詳細系統的有關清代史事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傳,並非取材於常見的史料,當另有所本。因此,這部書仍有它的參考價值。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全書《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週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衛、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藝文),約佔全書三分之一,僅次於《列傳》,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獨一無二的,《職官志》詳細地記述了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食貨志》、《兵志》亦編得好,敘述之詳,為二十四史中所僅見。《食貨志》十四卷,相當於《舊唐書·食貨志》的七倍。根據宋朝的情況,《宋史》還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為蔡京、黃潛善、秦檜、張邦昌、劉豫等所作的傳記;另有《道學》四卷,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道學人物所作的傳記。
《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
《新唐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書》修成後,其主編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其舊”,認為這是本書勝過《舊唐書》的地方。《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
-
3 # 高瞻祁見祐
“二十四史”全部按照紀傳體的形式,採取以人物為中心、以時間為順序的方式記事,完整、系統地記錄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明朝末年四千多年間中華民族形成、發展、融合、興旺的歷史軌跡,全面展示了歷代王朝的興亡盛衰規律,翔實而細緻地記載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軍事、疆域、民族、外交等多方面內容以及寶貴的歷史經驗教訓。
回覆列表
我個人也很喜歡歷史,覺得中國先人的,智慧、文化、政治、戰爭底蘊、和歷史事件。真的是博大精深。
1、《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司馬遷,字子長,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後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歷十餘年而完成。《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同時,書中的文字生動性,敘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魯迅先生在他的《漢文學史綱要》一書中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左傳》內容經典,形式精美,全面體現“經典藏書”理念。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全書約十八萬字,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8年),共十二代國君、二百五十四年間的歷史。補充並豐富了《春秋》的內容,不但記魯國的史實,還兼記各國曆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帳式的記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統、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不但記春秋史實,而且還引徵了許多古代史實。大大提高了《左傳》的史料價值。
3、《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不加鋪敘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這樣,在情節的生動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對讀者瞭解歷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較可靠的,有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