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戰爭

    俗話說好馬配英雄,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許多曠世英雄,而他們的坐騎往往都是絕世寶馬。這些寶馬與它們的主人一起縱橫馳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赤兔馬應當是所有名馬當中最著名的存在,它不是名馬的代名詞,因為它就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名馬可以在名氣上與它比較。一本《三國演義》將赤兔馬捧上馬中皇者的高度,它的兩任主人呂布和關羽都是名滿天下的豪傑。不過歷史上的赤兔,並不是關羽的坐騎,《三國志》中記載,赤兔馬的主人只有呂布,在呂布死後,赤兔馬就消失不見了。想想也是,赤兔馬這樣剛烈高傲的寶馬,又怎會隨意更換主人?

    許多人對赤兔馬名字的由來,一直存在誤解,它之所以叫做赤兔,其實不是因為它像兔子一樣跑的飛快,拿兔子來體現一匹馬中皇者的速度顯然是對它的侮辱。伯樂的《相馬經》載:“欲得兔之頭與其肩,欲得狐之周草與其耳.....欲得鳥目與頸膺,欲得魚之鰭與脊”。所以,赤兔馬的“赤”可能是在說它的毛髮,而“兔”則是在說它的馬頭形狀很好,符合寶馬的特性。

    曹操作為三國時期的梟雄,自然少不了寶馬。曹操有兩匹著名的寶馬,一匹為絕影,一匹為爪黃飛電。絕影,顧名思義,它的速度極快,連影子都追不上。《魏書》中提到過絕影:“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並中公右臂。”

    在征討張繡時,曹操不僅失去了一位兒子和一員愛將,還損失了愛駒絕影。絕影連中三箭依舊帶著曹操撤退,直到眼睛中箭才終於倒地。在失去絕影以後,爪黃飛電成為曹操的愛駒。據說爪黃飛電體態高大,威嚴肅穆,通體白色,但馬蹄卻是黃色的,曹操稱讚它有帝王氣。

    與曹操煮酒論英雄的劉備,當然也不會沒有寶馬。劉備的寶馬叫做“的盧”,辛棄疾“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說的就是此馬。的盧與絕影一樣,也曾救過劉備的性命,它是劉備最喜愛的坐騎。

    烏騅亦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寶馬,它通體烏黑,四蹄雪白,因而又得名“踢雪烏騅”。烏騅馬是項羽的坐騎,它陪著項羽南征北戰,一直到烏江前。項羽不捨愛馬死去,便將它託付給老船伕。不過傳說在項羽自刎以後,烏騅馬也跟著主人跳江而死。一代寶馬與英雄,最終以這樣的結局收場,實在令人悲嘆。

    除赤兔馬、烏騅馬以外,中國古代還有許多名馬以及優秀的馬種,比如李世民的颯露紫與特勒驃,戰神秦瓊的黃驃馬,常山趙子龍的照夜玉獅子等等,都是絕世良馬。

    在古代,好馬大多都是戰馬,它們以血肉之軀,在佈滿刀槍劍戟的戰場上無畏前行,留下一段段傳說。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馬已經逐漸成為展覽品和寵物,軍隊當中的騎兵也越來越少。現在,我們只能透過歷史,領略曾經的金戈鐵馬。

  • 2 # 中國新疆歡迎您互

    周穆王八駿 《拾遺記》:

    一名 絕地,足不踐土。二名 翻羽,行越飛禽。三名 奔宵,野行萬里。四名 越影,逐日而行。五名 逾輝,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一形十影。七名 騰霧,乘雲而奔。八名 挾翼,身有肉翅。

    驊騮、綠耳、盜驪、騏驥、纖離。

    《水注經》: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Mustang。造父於此得驊騮、綠耳、盜驪、騏驥、纖離。乘以獻周穆王,使之馭以見西王母。

    雷首良馬

    《穆天子傳》:壬戍天子至雷首,犬戍觴天子雷首之阿,乃獻良馬四六。

    翠龍

    揚雄《河東賦》注:詩古曰:“翠龍,穆天子所乘馬也”。

    玉馬

    《瑞應圖》:玉馬者,王朝清明尊賢則至。

    驌驦

    《左傳》:唐成公有兩驌驦馬。一雲驌驦,馬色如霜紈。

    沙丘馬

    伯樂對秦穆公曰:“臣有所與九方皋,……”。

    秦始皇七匹名馬

    《古今注》: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躡景,四曰追電,五曰飛翩,六曰銅爵,七曰晨鳧。

    楚騅

    《史記》:項王駿馬名騅,常騎日行千里。及敗至烏江,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以贈公。”

    九逸

    《西京雜記》:漢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駿足也。名曰浮雲、赤電、絕群、逸群、紫燕騮、祿螭驄、龍子、嶙駒、絕塵,號九逸。有來宣能御。

    烏孫、天馬

    《張騫轉》:元狩中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

    宛天馬

    宛王蟬封與漢約,歲獻天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國有高山,其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馬置其下,與集生駒皆汗血,因號天馬子。

    蕭稍

    《神異經》:大宛有良馬,鬣至膝尾垂於地,名曰蕭稍。

    象龍

    《馮奉世轉》:宣帝時至大宛,得名馬象龍而還。

    步景

    《洞冥記》:東方朔遊吉雲之地。得神馬高九尺,股有旋毛如日月之狀;如月者夜光,如日者晝光,毛色隨四時之變。

    西王母稅此於芝田,因食芝田之草。東王公棄之清津,因其而返,繞日三匝,入漢關,馬上睡眼不覺而至,名步景。

    黃門四駿

    《西域贊》:蒲稍、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注:孟康曰:“四駿馬名”。

    大驪

    光武以所乘大驪贈孝忠。

    赤兔

    《曹操傳》:呂布有駿馬名赤兔,常騎乘之。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的盧

    《馬政論》曰:“顙上有白毛謂之的盧。”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謂之的吻,兇。”俗雲的盧非也。劉備避樊城之難,過檀溪,謂所乘馬的盧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馬達備意,一躍三丈。又庚亮所乘馬名的盧,殷浩以為不利主,勸市之。亮曰:“豈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絕影

    《後漢書》:曹公所乘馬名絕影。

    白鶴

    《拾遺記》:曹洪與魏武所乘之馬名曰白鶴。時人諺曰:“憑空虛躍,曹家白鶴。”

    紫騂

    《魏志》陳思王表文帝曰:“臣於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騂馬一匹,教令習拜。

    驚帆

    《古今注》:曹今有名馬名驚帆,言其馳驟烈風舉帆之疾也。

    揚武

    《晉安帝紀》:司馬休奔廣,所乘騅馬奔而馳之。後還荊州,加騅馬揚武之號。

    赭白

    《載記》:慕容有駿馬名赭白,有奇相逸力。比之於鮑氏驄,命銅鑄以圖其像,親為銘贊,鐫勒其傍,置之薊城東掖門。

    赤龍駒

    梁武帝天監四年,禊飲華光殿,河南國獻赤龍駒,能拜伏善舞。詔張率,周興嗣為賦,帝以為工。

    赤蛇

    《靈鬼志》陳安為河間王顒給使,常乘駿馬非常。後馬死,雙赤蛇出其鼻。

    龍驤

    《齊書》:齊太祖常乘所騎赤馬入殿。及踐祚號此馬為龍驤將軍。

    閃電

    《魏志》:突厥大畏長孫總管,見其馬稱為閃電。王曰:“將軍威行域外,遂名其馬為閃電。一何壯哉!”

    青海驄

    《隋書》:吐谷渾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動輒方牝馬與其上,言其龍種。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日行千里,故世稱青海駒。

    獅子驄

    《朝野僉載》:隋文帝時,大宛獻千里馬,其鬃曳地,號曰獅子驄。惟郎將裴人基能馭之,朝發西京,暮至東洛。隋後不知所在。

    忽雷駁

    唐秦叔寶所乘馬號忽雷駁,常飲於酒。每月於中試,能豎越三領地黑氈。及胡國公卒,嘶鳴不食而死。

    決波瑜

    《酉陽雜俎》:決波瑜善走,歷門三限躓,太宗尤惜之。隋內庫有交臂玉猿,特表其轡。

    唐太宗十驥

    《唐書》:骨利幹遣使獻良馬十匹,唐太宗為之制名,號為十驥:一曰騰霜白、二曰皎雪驄、三曰凝驄、四曰懸光驄,五曰洪波瑜、六曰飛霞驃、七曰發電赤、八曰流星騧,九曰翔麟紫、十曰奔虹赤。

    昭陵六駿

    唐太宗平竇建德諸人及東郡,所乘六馬曰青騅,曰什伐赤,曰特勒驃,曰颯露紫,曰拳毛騧,曰白蹄烏,乃琢石為象並贊可昭陵。

    黃驄驃

    《東志》:唐太宗破竇建德,乘馬名黃驄驃。命樂工制《黃驄疊》,曲宮商也。

    蹀馬

    《通典》:唐翔麟鳳苑廝蹀馬,俯仰騰躍皆合節,朝會用樂,則兼奏之。

    太原異馬

    唐開元十二年,太原獻異馬駒,其耳如筒,左右各十六肋,肉尾無毛。

    滑州龍子

    唐開元二十九年,滑州刺史李邕獻馬一匹,肉鬃麟腮,嘶不類似馬聲,日行三百里,名曰龍子。

    紅玉、紫玉、平山、凌雲‘飛香、百花輦

    唐天寶年間,大宛進汗血馬六匹,名紅叱撥、紫叱撥、青叱撥、黃叱撥、丁香叱撥、桃花叱撥,上乃改名紅玉、紫玉、平山、凌雲‘飛香、百花輦,命圖於瑤光殿。

    唐舞馬

    《明皇雜錄》:玄宗教舞馬四百蹄,分為左右部,有名稱曰某家驕,其曲曰《傾杯樂》。數十馬皆衣以錦繡,絡以金鐸。每樂作,奮手鼓尾,縱橫應節。

    九花虯

    《伽藍記》:代宗時李懷仙貢名馬,額高九尺,毛拳如麟,身被九花,故“九花虯”。帝以贈郭子儀曰“此馬高大,稱卿儀質,並紫玉鞭轡贈之”。

    照夜白

    杜甫《畫馬圖歌》:曾觀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

    寧遠馬

    《續博物志》:千里馬寧遠所獻。鬃拳紫色,狀如八駿。乘者必衣裘帽絮,似胡兒抱持。初駛三十里,則皆旁側難馴,又駛三十里外,乃駛然而去,唯聞耳旁風聲如飛箭。唐肅宗時,令李沁乘之往按保定,早發扶風,辰達保定,申歸奏事。

    玉花驄

    《萬花谷》:玉花驄,唐德宗馬名。杜甫詩:“先帝天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望雲騅

    《國史補》:德宗幸梁,唯御騅馬,號曰望雲騅。駕還,飼以一品料。暇日幸而視之,必常鳴四顧,若感恩之狀。後老死飛龍廄中貴戚畫為圖。

    黃騮

    《五代史》:漢王劉旻與周世宗戰北,乘黃騮馳歸,以金銀飾廄,食以三品,號自在將軍。

    玉逍遙

    《聞見錄》:仁宗御馬名玉逍遙,色白,乘之如輿輦也。闈人云:“馬行步有尺度,疾徐皆中節,御者行速,則以足闌之。”一日燕王借乘,即常鳴不行,王怒還之。帝以配南城馬鋪,久之復御,其行如初。帝升遐,從葬之陵下,悲鳴不食而死。

    碧雲霞

    《聞見錄》:梅聖俞序曰:“碧雲霞者廄馬也。”莊憲太后臨朝,以贈荊王,王惡其旋毛。太后知之曰:“旋毛能害人耶?吾不信。”留以備上閒,遂為御馬第一。以其吻肉色碧如霞片,故號之。

    元佑三馬

    宋元佑初,禽鬼張青宜結,百官皆賀,時西域貢馬,首高八尺,龍顱而風膺,虎脊而豹章。出東華門,入天駟監。振鬣長鳴,萬馬皆喑。父老從觀,以為未始見也。三馬者,西番駿馬。

    義瑜

    《桯史》:宋開禧間,九江戍校王成見病瑜,收秣之。寇李元礪犯龍泉,成出戰死,瑜屹立不去,悲鳴成側。寇顧曰良馬,取獻之。元礪弟乗犯永新,瑜識我軍旗幟馳歸,元弟就擒,瑜病傷不秣。

    飛越峰

    《一統志》:“貴州養龍坑有靈物藏其下。當春初伊人立柳坑畔,擇牝馬系之,已而云霧晦冥,類有物與接,其產必有龍駒。洪武四年,於此荻正白色馬為獻,首高九尺,長丈餘,不可控馭。詔典牧者囊沙使復行苑中,乃馴。時行夕月禮於清涼山,乘之如躡雲,一塵不動。贈名飛越峰且命繪成形藏焉。學士宋濂為贊。

    西域馬

    《方周雜錄》:先朝西域貢馬,高九尺,頸與身等,昂舉若鳳。景泰末,西域進白馬,高如之,頸亦類焉,後足脛節間有兩距,毛中隱若鱗甲。天順中,復見之御馬監坊河道上,俱不受羈縻,不知日行幾何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專案可以拿到農村來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