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呷菲貓貓咪

    人到中年了孩子大的大了小的還在上幼兒園。兩孩子差了10來歲,大的上學還好小的上學一天都要隨時待命就怕老師打電話說生病了接回家。小的上學了每天兩回接送,還有星期天。想上班都找不到合適的,只能上零時工。沒錢的日子真不好過。如果兩孩差不多一起就帶出來了。早點生孩子和晚點生孩子差別是很大的。不過有錢人除外 ,普通人晚點壓力山大。

  • 2 # 書中點滴

    我個人觀點是早生寶寶比較好,應該說是在合適的年齡要寶寶比較好。

    為了確保寶寶健康為前提的情況下 ,女人一般在25-28歲的時候生寶寶是最好的,這一時間段媽媽的卵子質量比較好。孕期也能夠給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生的小寶寶較為身心健康和聰慧。

    早生也有利於媽媽的身體調理,並且寶寶出現一些病症的風險也比較低。以後帶孩子精力比較好,不吃力。

    女性35歲以後所生子女中.除唐氏綜合徵患兒明顯增加外.因骨盆和韌帶鬆弛性差.盆底和會陰彈性變小.分娩時難產發生率相對增高,危險是相當多的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問題兒童的危險機率增加,也有可能出現流產問題,並且媽媽的妊娠反應也會比較嚴重。

  • 3 # 愛生活的兩個大頭

    各有利弊。從孩子和媽媽的身體素質和智商水平來說,還是早一些比較好,早生孩子媽媽的身體可以快速恢復,畢竟生個孩子就相當於在鬼門關繞了一圈,孩子早些成長,爺爺奶奶也有精力幫忙帶。

    晚些生孩子對媽媽的事業有好處,年輕時拼勁足,早些發展起自己的事業或者職場中積累起一定閱歷來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也更有利於自己未來的發展。

  • 4 # 斜塔不歪

    對於經濟條件好的,早晚都無所謂。我自己作比方,我結婚早娃高三,我同學的說一胎哈,我知道的最小的孩子在上幼兒園小班。

    早育,對於我們40多的年紀,她們的都還在咿咿呀呀的學拼音,你的已經要大學。所以同學們說現在你可以輕鬆了。等再過幾年可以幫忙帶孫子了。年輕身體好是可以幫扶一下孩子。像我同學娃上幼兒園,60歲娃才大學畢業,等結婚生子60多歲了,按理來說身體應該也還健朗。

    但是,她們在最好的年華,無憂無慮的生活,旅行,父母健康,又沒有家庭負擔,想出去走走就走走,而我在帶孩子,娃終於大了,可父母又老了,出去旅行一下,還要擔心上有老下有小的,到處花錢的地方還多。唉!一言難盡啊!

    如果家境優渥,這些事都不是事兒,有人幫你看孩子 看老人。

    早生晚生其實都是註定好了的,我們好好接受就行了。

  • 5 # 阿勇媽

    還是早點生好。現在我四十多歲了,兒子才8歲,等到他將要成家立業時,我已60歲出頭,怕沒有精力和能力幫他,想想都恐慌了。

  • 6 # 糾結如汝

    我的建議是早生孩子比較好,因為對於女性來說,在25歲之前生孩子吧,我們的體力比較好,而且容易恢復,我就是28歲生的孩子,雖然說那時候也可以,但是明顯的感覺到了,過了30歲之後,自己的體力就不如從前了。在帶孩子這一方面就感覺比早生孩子的人要費勁,體力方面會跟不上,尤其是我覺得過了33歲以後生孩子的可能體力上的會更費勁。

    我個人也認為在同等的條件下,早生孩子會比晚生孩子帶來的好處更多。對於女性而言,當我們到了40歲的時候,如果是25歲之前生孩子子的話我們的孩子已經至少是高中了,孩子已長大能幫我們分擔一些事了,家長有一些事情需要去處理的時候都不需要我們再擔心孩子能不能吃上飯了,孩子基本上都可以解決這個吃飯上學問題。如果你說30歲以後生孩子,當我們到40歲的時候,我們孩子還正在小學年級,一個雞飛狗跳的年紀,我們要兼顧家庭事業的時候會力不從心。要麼全職,可是全職的心酸很多寶媽是深有體會的吧!

    我個人還是建議早生孩子此晚生孩子好。

  • 7 # 悠然薔薇之小確幸

    肯定是早生孩子好,因為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30歲左右,出生的孩子更加健康和聰明。超過35歲是屬於高領產婦了,高齡產婦生孩子,有生命危險的機率比年輕產婦高很多,而且高齡懷孕的孩子更加容易出現畸形和早產等各種問題。產後恢復也很難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帶孩子就更加力不從心。像我,以前20多歲的時候,身體健康,吃什麼都可以,30歲過後,知道了牙疼的感覺,不能吃甜的,經常腰痠背疼,而且容易累,帶孩子就更加累了,還有是早生孩子10年的話,婆婆和親媽也還年輕可以幫忙帶帶,等他們老了也幫不上什麼忙了,只能請月嫂!

  • 8 # 中學生媽媽

    其實這話我爸媽在我年輕時就說過,他們兩個三十多點兒才結婚,結果就是我們的孩子還小他們已經老了。我母親生病時我一個孩子上五年級一個上幼兒園,真的忙不開。上有老下有小比別人都來的早的多,太難了。

    我媽是家裡老小,我舅舅現在九十歲,我婆婆家的爺爺才八十多。已經差出一代人了。我家老二也是在我三十三四歲才出生,這次生孩子明顯與第一胎不同。不僅身體恢復的不好,還哪哪都疼,更加體弱。看來女人生孩子真不能等歲數大了。

    前幾天有個同事(五十歲,已經辦了退休手續)說去給她媽媽過生日,她媽媽才七十二,和我媽同歲,可我才四十歲。看出來了吧?這就是差距。

    我現在也變成了嘮叨的中年婦女,並想苦口婆心的把這些經驗教訓都告訴給孩子們,可是誰不親身經歷能感同身受呢?

  • 9 # 芳丫頭24h

    這個是肯定的呀,早點生孩子,等年紀大一點你就會發現別人的孩子怎麼這麼大了,長得好乖巧不過生孩子早意味著別人在奮鬥的時候你在懷孕,生孩子,哺乳,也會錯過很多事業發展的機會,等你要重新進入社會的時候,也會面臨很多困難:年紀問題、孩子問題等等…晚一點生孩子也可以,至少可以在孩子出生之前把物質條件準備好了,這樣孩子出生以後就不會太被動。但也會有風險,年紀越大,身體條件肯定不如年輕時候,懷孕會更加辛苦些,寶寶的生長髮育可能也會有風險。除了寶寶問題,有些夫妻就有可能懷不上孩子,於是就不得不走上試管道路,不僅花費大,對身體傷害也大。什麼時候生孩子,關鍵看兩個人的決定,生孩子需要準備好身體和物質條件,時機成熟,孩子到來了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10 # 坦蕩不著急

    現在養孩子,從懷孕到養育,都需精力,我覺得還是早生孩子好。

    先從身心來說,家長的身體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就25歲左右生孩子吧,家長的身體應該是最好的時候了,而且這個時候也是生活的轉折點,工作或者繼續求學,都已決定,向著生活的目標邁進,而且步入婚姻殿堂不久,感情好,生活欣欣向榮,充滿了積極的心態,孩子的心情也會更積極,充滿力量。35歲,家長工作穩定,生活水平高,生的孩子智商應該比較高,38歲以後再生孩子,孩子的身體多少會有些影響。早生孩子媽媽身體恢復也快。

    再說家長的精力吧,孩子從出生到3歲,生活上都得親歷親為,24小時有18小時在想孩子。早生孩子,老人幫著帶,身體還能承受;晚生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真是身心疲憊。早生孩子,孩子上幼兒園後,30左右可以享受一下青春,晚生可能就剩回憶青春了。

    如果想要二娃、三娃的更得早生了,要不孩子剛大,我們就老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闆說看能力漲工資,最後一般會漲工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