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鬍子張聊天室

    這個問題正好和我今天的抖音講的內容很貼合,建議你看看https://www.ixigua.com/i6805267009874578696/

  • 2 # 農民小范

    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史上,20世紀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工業化和城市化國家在取得一定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犧牲了一定的社會發展,如環境惡化、溫室氣體排放超標、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等,這些都使那些華麗的增長數字顯得暗淡無光。尤其是“貧民窟”,這個被初到某些剛剛探索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國家的遊客稱之為“景緻”的字眼,在從事社會經濟研究的學者眼中卻顯得那樣的刺眼。因為它的背後隱藏著一種深刻的矛盾,從而形成與經濟增長格格不入的衝突。本文試圖從農村勞動力流動這個角度闡述“農民的城市”所揭示的拉美國家城市化問題,來影射中國大陸目前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存在的不足。

    一、現象:城市化與逆向城市化

    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拉美國家普遍走上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拉美地區的城市化也進入一個高潮期。1950年,拉美地區的城市人口(2萬人口以上的市鎮居民屬於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41.6%,1980年達到65.6%,已接近於歐洲的城市化水平。(蘇振興:《發展模式與社會衝突:拉美國家社會問題透視》,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頁)根據《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統計年鑑2002》各國的最新資料顯示,2000年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阿根廷為89.6%,巴西為79.9%,墨西哥為75.4%,最高的烏拉圭為92.6%。到2010年,預計上述四個國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將分別為阿根廷91.4%、巴西83.1%、墨西哥78.8%、烏拉圭93.7%。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墨西哥城(1640萬人)、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1387萬人)、巴西聖保羅(1300萬人)、里約熱內盧(1000萬人)都已躋身於世界最大城市的行列。一般來說,城市化是以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和集中為特徵的一種歷史過程,不僅表現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轉移和職業的改變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生活方式、消費行為的演變,而且此過程還伴隨著精神、文化、觀念的無形轉變。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發展史和城市化程序史。然而,城市化在讓人類享受工業文明的同時又受到“城市病”的困擾,生活貧困、住房緊張、供水不足、交通擁擠、環境汙染正威脅著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全球迅速城市化的示範效應更加速了這種“城市病”的流行。實際上,在拉美國家還存在著一種逆向城市化,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失控的城市化過程。許多研究拉美城市化的學者指出,城市在空間上的擴張比人口膨脹更快。主要原因是,由於移民數量不斷增加和城市地價及生活費用的上漲,數量越來越多的低收入階層(絕。大多數是由農村轉移出來的剩餘勞動力組成)開始遷移,從原來相對靠近市中心的簡陋住所向城市周邊地帶轉移,逐漸形成環繞城市的大片貧民區。這與西方發達國家近些年出現的講究生態模式的逆向城市化大不相同。在發達國家,一些中、高收入階層逐漸放棄市中心地區而向人口密度低的郊區轉移。如在日本,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城鄉差別幾近消除,農村的居住生活條件不亞於城市,且在住房面積、空氣質量上農村更有優勢,所以日本出現了白天到東京上班,晚上回到千葉縣、琦玉縣和神奈川縣居住的“遠距離上班族”。因此,這是兩種意義迥然的逆向城市化,發達國家的是一種追求生活質量的選擇,而拉美國家的是一種低收入階層被社會邊緣化的無奈。

    二、原因:一個模型與一種合力

    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理論,不可能迴避阿瑟·劉易斯的“二元經濟模型”。他在其著作《二元經濟論》中首先假設了一種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經濟,即維持生存的傳統的、自給農業部門及一個現代化的資本主義部門。資本主義部門由於把剩餘再投資於新資本的形成,從而擴大並吸收了更多的人從自給農業部門到資本主義部門就業。剩餘越來越多,資本形成也越來越大,而這個過程要一直繼續到剩餘勞動消失為止。儘管劉易斯模型的主要任務在於解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但他卻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了兩條思路。第一種是勞動力的產業轉移。劉易斯認為,在二元經濟模型中,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資本家將剩餘價值再投資於生產過程,而不是消費。能夠忠實地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工業家階級。這樣,伴隨著經濟發展過程的不斷進行,整個社會勞動力大部分從傳統的、自給性的農業部門流向現代化的工業部門。從這個意義上講,劉易斯模型是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歸結為工業化的過程。第二種是勞動力的地域轉移。按照劉易斯的理解,傳統的、自給性的農業部門都分佈在農村地區,而先進的、現代化的資本主義部門都建立在城市。伴隨著資本形成的不斷擴張,農業剩餘勞動力被不斷地轉移到現代工業部門,也就同時實現了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看,劉易斯把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主要是看成一個鄉村人口的城市化問題。當農村部門的剩餘勞動力全部被城市部門吸收時,農業部門的工資上漲,勞動力無限供給狀態隨之消失,勞動力在農業及工業、農村與城市形成合理的配置,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在工業化及城市化達到了一個合理的、較高水平的基礎上,開始一個具有現代化水平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拉美國家的二元經濟特徵也十分明顯,不僅體現在農村與城市之間,而且還反映在農業內部,同時由於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偏高,農村勞動力大量過剩。於是,剩餘勞動力先是在農村由傳統農業部門向商品農業部門流動,繼而由農村向城市流動,最終完成了與經濟發展階段不相適應的急劇城市化過程,我們稱之為“農民的城市”。而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有一種合力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發揮著作用。

    農業現代化模式的偏差形成“離心力”。早在戰後初期,拉美國家就形成了有關農業現代化模式的兩種意見。一派觀點認為,農業的核心問題是分配問題,必須透過深刻的社會變革來實現農業資源由一些社會集團向另一些社會集團的大量轉移,才能使問題獲得解決。也就是說,這一派主張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另一派認為,農業的現代化過程不能傷害任何人,而是應當走技術變革的道路。(同上,第112頁)觀點的對立反映了拉美國家不同階級利益集團之間的對立。其深刻的根源是拉美國家在歷史上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土地佔有制度。這種不合理的土地佔有結構的特徵是一極為種植園、莊園和牧場的大地產,一極為為數眾多的小地產,中間是一部分中等規模的地產主和佃農。而大地產主集團是拉美各國統治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享有很大的政治權力,能夠對政府的決策施加影響。這就決定了拉美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是偏向於第二種模式,即在基本保持原有土地佔有制度不變的情況下,透過緩慢的技術變革來進行。儘管在20世紀50-70年代,部分拉美國家進行過程度不同的土地改革,但是,除了古巴於1959年5月和1963年10月先後進行的兩次土改消滅了農村的大莊園制度和富農經濟外,其他改革都是區域性性的,成果有限。這樣,在現代市場經濟的推動下,以大中型為主的農牧業經營單位由傳統的經營方式逐步向現代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轉變,同時在持續實行的進口替代工業化模式過程中,原料與初級產品出口創匯的地位不斷強化,更加刺激了企業規模化經營的熱情。這些大中型企業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原來的大地產主,而另一部分則是投資於農牧業的本國或外國資本家。他們在國內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壓力集團,攫取了大量有關農產品價格、農業信貸、技術援助等政策優惠。他們的崛起加速了中小農業企業的分化,使農業部門逐漸形成現代企業與從事自給自足生產的傳統農民企業長期並存的局面。在這種農業現代化模式下,農村勞動力的流動便呈現以下兩個特點:其一,相當數量靠打短工維持生存的無地勞動者形成現代農業企業僱傭勞動力的儲備軍。但是,拉美的現代農業企業不具有中國80年代鄉鎮企業就地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潛力,由於它季節性、臨時性用工的特點,使得這支儲備軍常年在農村流動,甚至跨國流動,他們無法獲得穩定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其二,引發農村向城市的自發移民潮。據統計,1950-1960年期間,拉美農村人口的增長部分中,42%流入了城市;1960-1970年期間,這一比例提高到58%。50年代初,每年流入城市的農村人口不到100萬,70年代每年超過200萬。(轉引自蘇振興主編:《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頁)

    城市工業化水平形成“向心力”。拉美地區的主要城市形成於殖民地時期,除了墨西哥城是在原來印第安人農業社會發展的基礎上自然形成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都是歐洲各宗主國、特別是西班牙出於強化政治統治需要而“超前供給”出來的,待殖民地的政治、軍事、宗教等統治機構及其相應的統治集團和被統治集團被集中到這些城市後,經濟功能的需求才“追隨而至”,因此,拉美國家城市的佈局結構存在歷史上的先天缺陷一一地區發展不平衡,這一點在後來的工業化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城市人口集中於首都則成為拉美國家普遍存在的現象。據世界銀行統計,1980年,海地56%的城市居民集中於首都太子港;智利44%的城市居民集中於聖地亞哥;阿根廷、烏拉圭兩國首都的人口分別佔本國城市人口的45%和52%。(同上,第89頁)城市化人口之所以出現爆炸性增長,主要原因是:其一,早期工業化的迅速擴張創造了對勞動力的需求。無論是1929年以前由初級產品生產部門帶動的國內工業品市場的形成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在遭遇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大危機後,由出口部門的衰退或增長不足而引起的進口替代工業化,勞動力向城市集中都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其二,人口增長過快。一項統計資料表明,歐洲在1920-1970年期間城市人口由佔總人口的40%提高到60%,即經過了50年;拉丁美洲則在1955-1980年的25年之內城市人口由佔總人口的40%提高到60%。但是,拉丁美洲在這25年中的人口增長率要比歐洲在上述50年中的人口增長率高出1倍。(轉引自蘇振興:《發展模式與社會衝突:拉美國家社會問題透視》,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頁)其三,城市的就業機會、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健全的社會化服務形成農村剩餘勞動力美好的“心理預期”。因為勞動者也是理性人,只要進城的預期收益大於從事農業生產的收益和遷移成本之和時,他們就會做出流向城市的決定。他們認為,即使生活在城市貧民窟中,生活水平和質量也要高於農村。

    綜上所述,在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合力作用下,農村剩餘勞動力必將大規模、無序地入城市,而在拉美國家這個過程無疑是過快、過猛了。

  • 3 # 忽悠煽情正能量

    現在搞的不倫不類無法回答,低收入只能越收越低,低收入群體肯定還是農民兄弟們,隨著人口減少你認為糧食會漲嗎?十年以後還是一元多

  • 4 # 天浪生活記

    一、人類面臨的問題1、後城市化經濟迴圈失效1)、城市化拐點之前的經濟迴圈I、工業化和城市化投資方向貸款→投資→企業營收→工資+利潤→儲蓄+利潤企業貸款和政府貸款會透過投資變為居民儲蓄,表現為居民儲蓄和幸福指數持續增加。社會欣欣尚榮,充滿正能量與活力,人們嘴上不說,但心中充滿夢想。II、大眾在投資方向獲得的收入與儲蓄,支撐消費快速擴張,消費擴張又促進消費品領域企業的繁榮。儲蓄+工資→消費→企業營收→工資+利潤;2)、後城市化時代經濟迴圈產生的問題消費主導,大眾儲蓄會快速被耗盡,並開始鉅債消費。儲蓄+工資=消費=企業營收=工資+利潤=工資+還貸企業和政府開始賺取居民儲蓄,用於償還投資形成的貸款和利息。因此,所有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達經濟體,居民儲蓄都會被企業和政府賺走,用於償還貸款的本金。剩餘的利息成本會分攤到市場的每個角落,從政府到企業,從企業到家庭,全部負債是後城市化階段的主要特徵。企業對外投資是反哺國內債務和經濟的唯一手段與措施,這也是全球化的根本動力。也可以說,全球城市化拐點出現之後,資本主義制度就會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表現在:所有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達經濟體,從政府到家庭全部債臺高築。2008年,全球城市化率超過50%,債務的閥門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開啟,使人類的經營利潤消失。如果把利潤看成氧氣,那麼,2008年之後,人類市場開始陷入缺氧環境。2、軟體替代白領,機器替代藍領自動化、資訊化、智慧化進一步惡化了已經失效的經濟迴圈。相對公平的工資收入開始變為家庭收入的輔助部分,並不公平、隨機產生的投資、拆遷等收益開始佔據越來越多收入份額。傳統金融制度將傳統企業、傳統家庭與未來隔絕。表現在面向未來的智慧化產業的投資權變成了少數科技巨頭的專利,變成了少數風投的專利。3、大量地區成為資金淨流出地區電商的普及,使資金開始擴地區向少數地區、少數企業和少數賬號流動。大量地區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房地產,大量地區的財政收入高度依賴房地產。在高房價的掩護下,資金的單向轉移對這些地區的經濟傷害並不明顯,但如果房地產建設收尾了呢?這些地區還能承受現金的淨流出嗎?房地產建設形成的債務,如何解決?今天美國的鐵鏽地帶,是不是明天會發生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二、客觀的要求1、人類透過消費款匯聚直接投資智慧化的工廠、智慧機器、智慧汽車、智慧運輸體系、智慧倉儲體系.....例,華人每年的購車款總和大概3萬多億,其中30%的資金就可以建設20座特斯拉超級工廠。再比如,華人每年購買乳製品的資金總量高達3000多億,其中10%的資金就可以建設100座現代化的乳品工廠。同理,其他領域。在資金充盈,機器裝置廉價的新時代,大眾只需將一個季度的消費款匯聚成投資款,就可以完成對所有產業方向的再造和控股。2、按照生產能力給投資人(也是消費者)分配提貨權,把生產能力變成資本,徹底關掉債務的閥門。當大眾獲得所有產業方向的控股權,大眾將可以自然的定義新規則。工資和分紅將由生產能力決定,而不是由利潤決定。3、客觀要求與資本主義的制度和價值觀體系背道而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工業化需要匹配是資本主義競爭邏輯。智慧化需要匹配社會主義合作邏輯。工業化強調的是個體,是我!智慧化強調的是每一個,是群體,是我們。兩者的思維起點截然相反。三、直面問題的勇氣和擔當1、自律是自由的基礎我們是否願意為了自由,而自律?在沒有人管監的情況下,我們是否能自律?是否是一個負責人?如果我們願意,那麼,未來會自然為我們開啟!如果未來還沒有開啟,說明我們自律程度還不夠。工業化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是強調個體的努力,是強調我!而智慧化是強調群體素質與合作精神,沒有群體素質的提升和合作精神的深入人心,那麼,群體將難以走出惡性競爭的泥潭。2、用腦子解決問題的勇氣工業化關係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為人類是勞動的主體。人人關係的核心是競爭,競爭的結果是走向自動化、資訊化和智慧化。智慧化關係的核心是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因為智慧機器是勞動的主體。人人關係的核心是合作,合作的結果是將智慧機器的生產能力轉化為人類的提貨權,轉化為人類幸福的理由。因此,你真正理解了人機關係,你才能給別人解釋清楚,你給別人解釋清楚,你才會有1個,變為2個。合作的推動力和邊界才能擴大。反之,你依然以零和博弈的競爭邏輯去看世界,那麼,你越努力分享,我們整體的股東指數越低。3、在群體真正理解智慧化之前,所有的解決方案都是無效的智慧機器未來可以生產的產品與服務數量是無限的。是可以讓每個人獲得經濟自由的。所有沒有理解這個邏輯的解決方案都是有限的,也都是難以解決問題的。因此,真正理解智慧化的邏輯之後,你會發現:所有別人的試錯,都是幫你推動未來的實現。人類會嘗試所有錯誤方向之後,才會發現和選擇最優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月12日股市研判,週三行情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