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豐富多彩談國學
-
2 # 塵谷行知
眾所周知,中國只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另外半個是曾國藩。聖人的標準:立功,立德,立言。這三樣王陽明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就像奇蹟一樣,讓很多人稱讚不已。但凡瞭解一點點心學的人都知道,心學是重在實踐的一門學問,單靠理論知識是窺探不到心學的真面目的。有人說,只要悟透了心學,那麼就可以將四書五經丟棄了,因為心學幾乎納括了儒釋道易經的精華之處,然後可以應用於為人處世方面。
-
3 # 老宋正能量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宋代大儒張載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理想,以此來形容王陽明一生亦不為過。他集儒釋道三家之長,在貴州龍場歷盡艱辛,頓悟宇宙大道而創立陽明心學。
王陽明出生於明朝中葉,在那個社會動盪、政治腐敗、學術萎靡的時代,他懷著成為聖賢的抱負,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創下了令人矚目的世功和學說。
縱觀王陽明的生命歷程,雖然一路坎坷,但他世功顯赫,學名昭昭,成為中國歷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顯著作為的大家。
多次剿匪、平定寧王叛亂,以自己創立的心學,直達人心,都能以少勝多,而且從未打過敗仗!
郭沫若先生曾說:“王陽明是偉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復活者。”
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甚至認為,王陽明是近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
可見王陽明在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精神的傳承和創新兩方面的重要地位。
王陽明的思想流傳千古、響徹中外,不僅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人都特別推崇,而有著“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也將王陽明視為精神偶像,他的經營哲學中無不滲透著王陽明“致良知”的思想。
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這是心學的基本觀點。王陽明認為人心是根本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在外的行動、事物都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於心。他曾說:良知人人有,致良知就是讓心回到“無善無惡”明潔的本真狀態,是透過主體的意識達到自我道德的修養,規範自我的行為。
王陽明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為他一生幾起幾落,才促使他問道儒釋道三家,並最終成為一代心學大師,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一代聖人!
-
4 # 李可欣503
王陽明的心學深入當時士子的價值觀中,知行合一的思想給很多讀書人指明瞭奮鬥的道路以及處理政務的技巧,心學作為當時士子處理事情及學問的教科書般地位存在,自然會受到當時讀書人的追捧,日本東鄉平八郎的一生伏首陽明的隨身印章也彰顯了這位聖賢對鄰國的影響,所以王陽明是偶像一般的存在,自然要歸為聖人。
-
5 # 知恥為榮
因為王陽明在軍事,文學上都做有實質上的貢獻。他出色的才能以超越歷代多少大家,文武全才,軍事,哲學,心學,文學,都是頂瓜瓜的。
-
6 # 子彧說
題主的這個問題問的有水平。三不朽是古代聖賢追求的最高標準,而要做到三不朽確實是要文武兼修,能達到其中一項都是名垂青史的罕見的人物,所以達成三不朽者,王守仁幾乎是唯一的。
先說說什麼是三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從此聖人之道便以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為標準。立言即是寫出足可傳世,啟發於人的言論書籍,這一項諸子百家的思想家以及哲學家,文人騷客都可以達到;立功即是做出對當代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比如統一天下,平定叛亂等等,這一項卻非一般文人可以做到到,非君王將帥不可企及;因此要達成這兩項標準就註定是不世出的大才了。然而,這還不是最難的,三不朽的第一標準是太上有立德,那麼什麼才算是立德呢?唐人孔穎達有一個解釋,“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不僅要求個人的德行操守為當世英傑、萬世楷模,更要求濟眾,個人理解就是要開課講學,將德行知識廣泛傳播,並得到廣泛認可
因此,自三不朽被提出以來,幾千年來幾乎無人達成,儒家孔子孟子朱子等聖人離這個標準最近,雖有立言也可算立德,卻未有立功;而立功的帝王將相立功倒是很大,卻未有立德立言,直到王守仁出現,文有傳習錄,武曾平朱宸濠及兩廣叛亂,心學陽明書院更是立德後世,堪稱聖賢中的戰鬥機。
或曰,古之聖人兩個半,孔子王陽明以及曾國藩半個聖人。然而,孔子稍遜立功,曾子略輸文采,因此王陽明成了古人中唯一的全聖,亦稱完人。
簡單介紹一下王陽明其人。王陽明,名守仁,晚年自號陽明先生,浙江人,明弘治正德嘉靖時人,儒家心學創始人,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提倡知行合一,有《傳習錄》傳於後世。
少年時期,王守仁便異於常人,嚮往做聖賢,曾讀朱熹言論,格物致知,便於家中格自家的竹子,一無所獲,自此放棄了朱子門徒的想法;而他與其他聖賢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喜歡兵事,嘗至塞外,這也奠定了他成為完人的基礎。
後曾中狀元,任南京兵部主事,在正德朝被貶龍場驛丞,正是在龍場完成了他心學體系的初始體系,稱“龍場悟道”,後被召回朝,任贛南巡撫,恰遇朱宸濠叛亂,他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組織兵力抵抗,由於朱宸濠太智商捉急,此次騷亂一個月不到便被王守仁平定,因此奠定了他立功的基礎,也被朝廷認為知兵,後嘉靖立,其父王華死,回鄉守制,開始建立陽明書院,授課收徒,心學開始傳播,晚年死於廣西平叛歸家的路上。
王陽明的一生頗具傳奇,文武兼修,均有大成,千年不遇。因此被稱為三不朽完人。
-
7 # 宏燈詩話
淺談王陽明聖人之說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聖人之說,儒家評判的依據是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需要達到極高成就者,才可稱得上聖人。因為讀書人所追求的就是,修身、治國、平天下。
在這個極為嚴苛的條件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中國,稱得上聖人的只有兩個半(一說有三個半)。其中兩個是孔子、王陽明(另一說,把諸葛亮列入其中),另外半個是曾國藩。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陽明先生在“三立”方面有哪些卓越成就。
立德。陽明先生在臨終前,有著名良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他一生的過人之處就是找到了自己的“良知”,也就是見到了自己內心的光明。在中國古代,忠君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實也是愛國主義情懷的具體表現。陽明先生一生為國操勞盡忠,光明可鑑。臨死之前,依然為國事分憂,任總督兩廣兼巡撫平定廣西民變。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餘縣境內)舟中。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仁。可見其德在軍民心中的影響力。
立功。先後平定了江西贛南長達數十年的匪患、江西寧王叛亂以及廣西民變。具體情況如下: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要知道,他只是一個文弱書生,並非是戰將出身,完全是透過自己的智慧和才華,搞掂這些戰事。比如,王守仁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立言。是陽明心學的創立者。其核心思想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陽明心學的意義最重要的是解放了人的思想,從本質上推翻了朱子的理學。其學說也影響深遠,日本的明治維新的主要發起者都是陽明心學的忠實粉絲。鑑於陽明先生的偉大思想功績,被後人將其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
8 # 焚琴煮鶴牛頭梗
中國古人認為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這三者可以流芳百世,雖久而不廢,即“三不朽”。三者兼備者便是“三不朽”聖人。而人們普遍認為,綜觀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所有人物,能夠做到三者兼備的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心學”之集大成者,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四大聖人。他的“三不朽”體現在:立德,是說他人格修養臻於完善;立功,是說他有“三次征伐”之功,即平定江西、廣西、福建等地的匪亂,平定差點導致明武宗丟掉江山的寧王之亂,平定廣西思恩、田州地區的叛亂;立言,是說他創立了陽明心學,五百年來深刻影響了華人乃至東亞人的文化心理。
中國近、現代幾乎所有著名歷史人物及學者,都對王陽明做了高度評價,有些甚至對其推崇備至。
明朝隆慶皇帝評價王陽明:“兩間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張岱說:“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黃宗羲說:“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清代著名學者士禎說:“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近現代著名學者梁啟超說:“他(王陽明)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勳業。”
-
9 # 歷為歷史為史
首先回答何為三不朽 三不朽來源《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魯國大夫稱“三不朽”為“立德”、“立功”、“立言”。“立德”,為擁有樹立高尚的品德;“立功”,為國家為人民做出卓越的功業,建功立業;“立言”,為提出自己真知灼見的言論,為後世流傳。
在“立德”上,王陽明一生都在踐行“知行合一”強調不僅要認識“知”更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一生中開堂講學,授課育人,門下弟子滿天下;為國擔憂,臨終感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在“立功”上,公元1516年,由於江西盜寇頻發,王陽明被任命前往平定,在公元1517年二月到公元1518年三月,王陽明僅用一年多時間,透過贛南之役,橫水、桶岡之役和浰頭之役就完成平定江西福建等地盜寇的使命;不久,公元1519年,江西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王陽明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以少勝多,僅用 35天平定叛亂。
在“立言”上,王陽明是“心學”的創立者,他的心學強調“心即理也”,即為真的理不是從外界獲得的,而是從自己的內心中就可得到,矯正了朱熹理學所帶來的傳統道德思想的僵化,為儒學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他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才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最終成為儒學一代宗師,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 “孔孟朱王”。
一般認為中國歷史上能夠做到真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分別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王文成公王守仁和曾文正公曾國藩(半個)。而王陽明先生文治武功,勳業卓著,堪稱一代名臣。
-
10 # 功成小作家
王陽明的心學眾所周知,“知行合一”成了他的心學精髓。
從歷史來說,中國能夠做到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所以說,王陽明被稱為“聖人”是得到檢驗的。
中外受其思路影響的成功人士,是非常多的,比如大家熟知的稻聖和夫,就非常喜歡其思想,並且從中受益頗多。
包括被稱為半個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曾國藩,亦是受其影響。
大愛接受王陽明的思想,是有原因的,我們稱之為“聖人”,亦是有原因的,只是每個人受其影響的角度與點不同而已。
-
11 # 堅定的飛龍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教育家,在儒學發展上發揮了繼往開來的里程碑作用。在對朱熹理學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理論,清晰地論述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係。有一位教育工作者,把王陽明“心學”與“唯心主義”混為一體,其目的僅僅是在混淆視聽愚弄網民。
回覆列表
意義:讀懂心學,智慧大開,你老厲害了,學習能力強了,從倒數第一,成為正數第一了。口才變好了,以前沒整過的詞語,信手拈來咯,如同泉湧,不假思考,隨意整。根本是內心智慧打開了,得大自在,然後用來佈局人生,無處不成功。知行合一是有大利益,大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