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閒人123
-
2 # 許爾千山萬水身
談家楨,國際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浙江寧波人。1909年9月15日(距今109年)出生於浙江省寧波縣的慈溪。1930年獲東吳大學理學士,1932年獲燕京大學理碩士。1934年在T.多布然斯基教授指導下從事果蠅進化遺傳學研究,利用當時研究果蠅唾腺染色體的最新方法,分析了果蠅近緣種之間的染色體差異和染色體的遺傳圖,促進了"現代綜合進化論"的形成。在美國工作期間,先後單獨或與美,德等國科學家合作發表論文10餘篇。1946年,在亞洲異色瓢蟲中發現色斑嵌鑲顯性遺傳現象,受到國際遺傳學界的重視。1936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回國後(1937年),應竺可楨校長之邀任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理學院院長。
1952年任復旦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建立了全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歷任生物系主任、遺傳研究所主任、副校長、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等職。 1978年以來,先後發起和擔任中國遺傳學會副會長、會長和名譽會長,遺傳學報主編,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長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獲國際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542號小行星命名為“談家楨星”。198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7年當選為義大利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9年當選為紐約科學院名譽終身院士。
-
3 # 美食達人Vlni
談家楨,國際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浙江寧波人。1909年9月15日(距今109年)出生於浙江省寧波縣的慈溪。1930年獲東吳大學理學士,1932年獲燕京大學理碩士。1934年在T.多布然斯基教授指導下從事果蠅進化遺傳學研究,利用當時研究果蠅唾腺染色體的最新方法,分析了果蠅近緣種之間的染色體差異和染色體的遺傳圖,促進了"現代綜合進化論"的形成。在美國工作期間,先後單獨或與美,德等國科學家合作發表論文10餘篇。1946年,在亞洲異色瓢蟲中發現色斑嵌鑲顯性遺傳現象,受到國際遺傳學界的重視。1936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回國後(1937年),應竺可楨校長之邀任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理學院院長。
-
4 # 鵬的影視剪輯
中國醫學源遠流長,是世界醫學的重要貢獻者。中國的遺傳學也很突出。中國遺傳學最傑出的代表是國際著名的遺傳學家淡家楨。
談家楨,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世界著名的的科學家和教育家。1909年9月15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縣的慈溪。1930年獲東吳大學理學士,1932年獲燕京大學理碩士。1934年在T.多布然斯基教授指導下從事果蠅進化遺傳學研究,利用當時研究果蠅唾腺染色體的最新方法,分析了果蠅近緣種之間的染色體差異和染色體的遺傳圖,促進了"現代綜合進化論"的形成。
曾經單獨或與美、德等國際科學家合作發表論文10餘篇。1946年,在亞洲異色瓢蟲中發現色斑嵌鑲顯性遺傳現象,受到國際遺傳學界的重視。1936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回國後(1937年),應竺可楨校長之邀任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理學院院長等職位。
1952年任復旦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建立了全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歷任生物系主任、遺傳研究所主任、副校長、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等職。 1978年以來,先後發起和擔任中國遺傳學會副會長、會長和名譽會長,遺傳學報主編,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長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長。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國際天文協會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542號小行星命名為“談家楨星”。198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7年當選為義大利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9年當選為紐約科學院名譽終身院士。2008年,淡先生仙逝。享年100歲。
淡先生的貢獻與成就很多,今天就聊這麼多。
我們現在常用的“基因”一詞就是淡家楨先生最早翻譯引用到中文的。
-
5 # 華夏曆史研究
中國著名的遺傳學家有:李振聲、袁義達、談家楨等。
袁義達,歷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室主任,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姓氏群體遺傳學研究,參加或主持過多項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際合作專案,共發表了40餘篇論文和多部專著。
談家楨從事遺傳學研究和教學七十餘年,發表了100餘篇學術論文。發現瓢蟲色斑遺傳的“鑲嵌顯性現象”,被認為是經典遺傳學發展的重要補充和現代綜合進化理論的關鍵論據。
李振聲(1931年2月25日-),山東淄博人,遺傳學家, [1-2] 農業發展戰略專家、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后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2006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談家楨學習生涯經歷:
1930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2年畢業於北京燕京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
1934年夏,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師從著名遺傳學家摩爾根及其助手杜布贊斯基,兩年後獲得博士學位,他婉拒導師挽留,回國任教於浙江大學,並將“基因”一詞首次帶入中文。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來到復旦大學,歷任生物系主任、遺傳研究所主任、副校長、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等職。在復旦大學相繼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第一個生命科學院和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曾連任三屆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名譽主席。
-
6 # WILLSON39
中國的遺傳學是由許多先驅共同開拓的,其中最偉大的遺傳學家有陳楨、李汝祺、談家楨等。
陳楨(1894-1957):中國動物學、遺傳學的開拓者。1918年金陵大學畢業,1919年師從國際遺傳學大師摩爾根,獲碩士學位。1922年回國後,主要從事金魚遺傳學研究,是細胞遺傳學、生化遺傳學的奠基人。其先後執教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教授孟德爾和摩爾根遺傳學,培養了中國的大批生物學人才。先後任東南大學動物學系主任,清華大學生物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長,中國動物學會會長,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李汝祺(1895-1991):是中國動物遺傳學、細胞遺傳學、群體遺傳學、發生遺傳學的開拓者。1918年畢業於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同年赴美留學,1923年師從國際遺傳學大師摩爾根,獲博士學位。1926年回國後,先後執教復旦大學、金陵大學、中央大學,解放後長期任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為中國培養了大批遺傳學人才。歷任中央大學生物系主任(1942-1945),中國動物學會理事長(1950-1956),中國遺傳學會第一任理事長(1978-1983)。
談家楨(1909-2008):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組建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第一個生命科學學院,談家楨教授的研究幾乎涉及遺傳學的所有領域。1930年東吳大學畢業後,師從燕京大學的李汝祺教授,獲碩士學位;1934年赴美留學,師從國際遺傳學大師摩爾根,獲博士學位。1937年回國後,任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後,任復旦大學生物系教授兼主任;1961年起先後任復旦大學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副校長、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等,中國遺傳學會理事長等;為中國培養了大批遺傳學人才。談家楨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義大利國家科學院院士等。
陳楨院士和李汝祺教授在艱苦的條件下開拓了中國的遺傳學事業,談家楨院士繼往開來,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們都是中國最偉大的遺傳學家、教育家。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都不僅僅是偉大的科學家、教育家,也是傑出的科普作家。本人也是在剛剛恢復高考、生物學還處於冷門之際,拜讀了談家楨教授在《中學科技》雜誌上的一篇關於遺傳學與生物學展望的科普文章以後,才選擇了生物學研究的。
-
7 # 廣州中年危機打工仔
“中國著名的遺傳學家有:李振聲、袁義達、談家楨等。 袁義達,歷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室主任,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姓氏群體遺傳學研究,參加或主持過多項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際合作專案,共發表了40餘篇論文和多部專著。
-
8 # 探索歷史
2008年11月1日7時18分,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現代遺傳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和社會活動家,民盟中央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原副校長談家楨教授,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100歲。
談家楨出生於浙江寧波,1930年畢業於東吳大學生物系,燕京大學研究生畢業。1934年夏,談家楨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師從現代遺傳學奠基人摩爾根及助手杜布贊斯基,兩年後獲得博士學位。他婉拒了導師的挽留,毅然回國執教,並將“基因”一詞帶入中文。
談家楨回國後任教於浙江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來到復旦大學執教,歷任生物系主任、遺傳研究所主任、副校長、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等職,1983年任復旦大學顧問。
談家楨在果蠅種群間的演變和異色瓢蟲色斑遺傳變異研究領域有著開創性的成就,為奠定現代綜合進化理論提供了重要論據。他發現了瓢蟲色斑遺傳的鑲嵌顯性現象,引起國際遺傳學界的巨大反響,認為是對經典遺傳學發展的一大貢獻。他先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建立了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組建了第一個生命科學院,被譽為“中國的摩爾根”。1980年,談家楨先生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步入90歲高齡以後,談家楨先生仍敏銳地注視國內外遺傳學界的動態,對華人類遺傳資源嚴重外流表示擔憂。在他的呼籲和推動下,上海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成立,人類基因組研究得到國家高度重視,使中國在世界人類基因組的研究中佔據一席之地。
“如果沒有談先生的大力推動,中國基因組研究的發展也許沒有那麼順利。”衛生部部長陳竺院士忘不了10多年前談先生以80多歲高齡參與和推動華人類基因組的研究的場景。
1993年4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無錫召開有關華人類基因組研究的戰略研討會。有著“南談北吳”之稱的著名腫瘤細胞遺傳學家、中科院院士吳旻先生和談先生聯手,與遺傳學家們啟動了華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重大研究專案。
有感於參與國際生物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和迫切性,談先生1997年寫信給中央,建議保護中國遺傳資源,成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很快得到中央領導批示,並由此在中國南北成立了兩大基因組研究中心。
“如果不是看到談先生關於21世紀是生命科學時代的文章,我肯定不會報考遺傳學;如果沒有當年那刻骨銘心的一幕,我可能沒那麼快回到祖國。”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教授,是談先生10多年前親自跑到美國請回來的,“在我心目中,他不但是一名有脊樑的科學家,更是一名教育家”。
金力至今仍記得1994年冬天的一幕:86歲高齡的談先生專程到美國,說要去拜訪金力。“對我來說,談先生幾乎是學術巨人,而我雖然剛開始有點成績,卻仍是個無名晚輩。”沒想到,談先生真的親自來到斯坦福,找金力暢談發展生命科學的想法,真誠地邀請他到復旦大學遺傳所工作。
金力說:“當時我想到先生上世紀30年代毅然回國,隻手撐起中國遺傳學的教學和研究;想到先生遭受挫折時依然堅持真理,為遺傳學在中國留下奄奄一脈,我忍不住落下了眼淚。先生以他的親身經歷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而我屬於中國。直到現在,一想到或是提到這一幕,我的眼眶總是溼的。這是我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一刻。”金力當即決定回國。
國際著名發育生物學家許田也在談先生的召喚下回國效力,1999年建立了發育生物學和分子醫學研究所。此後,賀福初、趙國屏、熊躍等也陸續回到祖國。
解放後,談家禎先生先後擔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和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幾十年來,他積極參政議政,直抒己見,體現了愛國知識分子和民主黨派成員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毛澤東主席曾四次接見他,鼓勵他要把遺傳學搞上去。
回覆列表
談家楨(公元1909年--公元2008年),浙江寧波人,國際著名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他為中國遺傳學研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曾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院長、復旦大學副校長。
新中國成立後,他在復旦大學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建立了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組建了第一個生命科學學院,並擔任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的副主編。被譽為“中國的摩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