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嘉寧6

    “科學”的學是分科而學,彈道學的這些學“學”是系統的知識,所謂的什麼什麼學都是在現代科學的認知系統裡的,西方人按照他們的思維模式定義了現在科學的框架,你問我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彈道學。

    ——你爺爺長得像你嗎?

  • 2 # 使用者3225582091

    這個問題本人回答不好,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其實當今知識在古代早就有了,只是名稱不同或者不像現在分的這麼清晰。

    像黑格爾的著作其中的很多觀點,在古代諸子百家中都有很多類似的闡述。

    現代科技大多是以西方為標準或者科技名詞都是西方命名的。名詞只是一種表述,撇開名字不說主要看實際的科學原理。

    舉例:為什麼西方有dog,而中國這麼多年沒有狗?

    再就是,科學的發展是收到一定客觀條件的制約。在當時的社會科技達不到,不是人們不想研究是當時的技術導致的研究不出這樣的東西來。

    舉例:秦始皇統一中國卻沒玩過手機。

    不知所云,請見諒

  • 3 # 山客Czm

    戰鬥時都想有一種擊遠殺敵的利器,便發明了投石及弓弩箭射,動力都是人和物品的彈性;唐以後有了火藥開始有了火銃火槍火炮;中國實行長期的閉關自守,研用冷兵器,外國有了炸藥發明長槍遠炮、發動機、艦艇、飛機,有了現代科學的物資基礎和遠端攻擊的理念近代才發明火箭;中國也是在五十年代後期有了初步科學、工業基礎並有緊迫的衛國需求,在錢學森等高科枝人員的倡導和帶領下才研發出了火箭,一步步有了更高階的武器。

  • 4 # 開創新世界

    一是實際需要,二是思維方式。

    歐洲人先是有西方古代哲學提供的邏輯思維基礎,才能形成現代科學;二是在技術上一直就善於利用拋石機、火炮等工具來攻城,進行定點打擊,有利用彈道學的需要,於是會誕生一批這樣的技術工人。

    中國自古就擅長辯證,詭辯家們用辯證玩轉邏輯,從而難以形成科學思維;且中國古代的攻城戰攻打的是城池而非城堡,攻打巨大的城池時,利用的攻城戰術也不一樣,擅長圍城、雲梯等方式;於是中國攻城就不怎麼依賴需要彈道學的攻城武器。

  • 5 # 風輕雲淡51055

    謝謝遨請。彈道學是現在軍事科技的一門學科,具體形成完整的科學門派起源於哪國、何時等本人毫無涉獵,這裡粗淺談一談中國古代與彈道學的關係,為什麼沒有形成彈道學,不妥之處,請專家指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被華人發明後用於製作煙花、爆竹,而火藥經阿拉伯傳入歐洲,歐洲列強卻製作了槍炮用於戰爭,因此,中國也失去了研究槍彈、炮彈飛行距離與穿透力方面研究的先機,在彈道學最早的形成和研究上落後於他人。然而,我們不必因此妄自菲薄,我們的祖先早在秦漢時期的冷兵器時代就透過千萬次的實驗摸索到了一套箭矢製作飛行學問,也可稱作現代彈道學的最早雛形,有現代考古為證,秦陵發掘出土的秦代強弩復原測試,秦代統一中國計程車兵所用射程最大的強弩射程可達800米之遠,其射程勘比現代部隊步槍子彈射程。我想中國古代先人並沒有形成箭矢飛行彈道學說,但他們絕對知道箭矢初速與外形的關係,知道箭矢重量與初動能的關係,知道箭尾與箭矢穩定的關係等等,恐怕這也是勘稱世界上最早的彈道理論了吧。

  • 6 # 蘇墨子柒

    在中國古代彈道學已經出現了,只是說“彈道學”這個科學稱呼是源於古希臘,而我們並沒有書面上的稱呼,如攻城用的投石器,投火球的武器,弓箭、弓弩等,都是運用了彈道學。

    這裡釋義一下彈道學:彈道學是研究彈丸和其他發射體運動規律及伴隨發生有關現象的學科。彈道是彈丸或者其他發射體質心運動的軌跡。

    我們看史書或者現代拍的歷史故事,都還原了當時戰爭中兵器有關彈道學的運用,打仗的時候弓箭手,弓箭的選型以及攻城機械大小的選定都是運用了彈道學。所以中國古代是有彈道學出現的,只是沒那麼書面稱呼罷了。

  • 7 # 穿插游擊隊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西學東漸”是中文網路鍵史領域經久不衰的熱點之一,明末湧現的翻譯作品在越來越多人眼中儼然已成為明朝科技水平與西方同步的確證。

    那麼問題來了,有了對應翻譯是否與學術水平的同步能畫上等號?

    筆者將把1537-1644年間西方的彈道學理論與明末的對應西學內容展開最簡單、直觀的比較,相信任何具備正常思維能力和邏輯的人都能夠對答案瞭然於胸

    01

    現代彈道理論的形成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裡,人們雖然能勉強目測到投石機、弓弩等射出的彈丸、箭矢的運動軌跡,也能粗略意識到投射平臺的俯仰程度與射程之間的對應關係,但是遲遲沒有就此形成一門相對精準的理論學說。

    歐洲自文藝復興以來,由於人文主義的興起和古典理論的持續挖掘、昇華,相關的效應也傳導到了軍事領域。純粹的經驗主義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火器使用效果的需求,新的突破便應運而生。

    |1450年左右,義大利學者萊昂•巴蒂斯塔•阿爾貝蒂設計的火炮仰角、方位記錄方法 圖源於網路

    15世紀末-16世紀的義大利是法國、西班牙角逐的重要戰場,但頻繁的戰事不僅沒有摧毀這裡的學術積澱,反而還促成了新科學的誕生。

    1450年前後,義大利學者萊昂•巴蒂斯塔•阿爾貝蒂曾在其著作Ex Ludis rerum mathematicarum《數學遊戲》一書中設計了一個平衡儀器,可以輔助炮手記錄每一次射擊前炮身的角度和方位,便於調整校正下一次的射擊。

    不過嚴格來講,這項發明尚處於細化應用經驗的層面,仍然不能算是開啟了彈道學的研究。

    1537年,塔爾塔利亞的NovaScientia《新科學》問世,這才為彈道學理論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他第一個用數學方法描述炮彈的飛行軌跡,並堅持認為彈道不會保持直線,而是會呈現出弧形,這與當時人們的普遍認知格格不入。

    他的這本著作主要是從幾何上證明運動物體軌跡的性質、相似性和比例,並且首次以數學的形式解釋和證明了在發射仰角為45度時,炮彈的飛行距離為最大射程

    另外,他還設計了比前人更為精確、便利的炮用曲尺、銃規和觀測尺。

    |塔爾塔利亞設想的不同力作用下的拋體運動軌跡,AB、BCD、DEF三段分別對應三種力 圖源於網路

    塔爾塔利亞所處的時代,關於物質運動的理論還被桎梏在亞里士多德的體系之中。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源自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能夠作為普遍公理解釋的範圍極其有限。

    塔爾塔利亞本人雖然沒有完全跳出亞里士多德的範疇,但他的確努力在尋求突破。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的運動區分為自然運動與受迫運動,它們或是“自然地”尋找其在宇宙中的恰當位置,或是在生命體施加的推動力下“受迫”運動,並指出要維持運動,必須要有鄰接的推動者。

    然而,這套理論很難探索出炮彈離開推動者之後還能繼續運動的原因

    |塔爾塔利亞思考何種仰角能獲取最大射程的圖形 圖源於網路

    為了更加合理地解釋這一現象,塔爾塔利亞把炮彈的彈道軌跡分為三個部分:軌跡的初始部分接近直線(嚴格說來並非直線運動,因為落體重量不斷對其發生影響,並使軌道發生彎曲),物體作受迫運動;軌跡終端也近於直線,但作自然運動;這兩個部分由一段作受迫運動的圓弧連在一起,該圓弧嚴格說來並非圓形,但塔爾塔利亞聲稱可以這樣處理,因為真實的曲線與圓弧沒有顯著的區別。

    從經典力學的視角出發,塔爾塔利亞的分析顯得並沒有比亞里士多德靠譜太多,但他關於三個階段的軌跡都是彎曲的結論則已經很接近真實。

    |塔爾塔利亞設計的影響最為深遠的炮手工具和使用示意圖 圖源於網路

    塔爾塔利亞將彈道學理論建立在了數學科學的基礎上,注重測量、儀器、幾何理論和可以預測的結果,他試圖採用能作數學化處理的曲線(直線和圓周)來解決彈道問題,甚至想僅憑透過計算軌跡的圓弧部分就能確定任意仰角和重量的炮彈射程。

    當然,塔爾塔利亞的理論以及基於此理論繪製出的彈道軌跡表與實際的經驗並不符合,因為要明確炮彈以一定仰角發射後的彈道軌跡,除了空氣阻力外還必須解決地心引力、慣性等等相關問題。

    不過,塔爾塔利亞的努力使人們逐漸認識到亞里士多德學說解釋力的不足,並重新考慮其基本運動概念,昭示了近代彈道學的誕生。

    |文藝復興時期使用儀器測量的西方炮手 圖源於網路

    塔爾塔利亞的著作橫空出世之後,無論學者們如何攻擊他的理論缺陷,炮手們如何抱怨他的理論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相去甚遠,他所提供的思維進路都已經滲入了時人的觀念之中。

    他所設計的量化、製表方法,以及對模式和規則的探索,在其後的火炮理論和實用研究作品中比比皆是。

    西方各國的學者和火炮專家正如塔爾塔利亞以亞里士多德的理論為出發點取得突破一樣,以他的模型為範本,不斷謀求新的發展。

    就連當時偏居一隅的英國都出現了重要的彈道理論研究者,比如托馬斯·哈里奧特(1560-1621),他關於彈道軌跡的研究考慮到了炮彈本身重力的影響,完全拋棄了“亞里士多德式”的直線運動,也明白空氣阻力會限制射程,只是無法確切指出其究竟是如何影響物體運動軌跡的。

    另外還有托馬斯·迪格斯 (1546–1595),他也同樣指出炮彈飛行軌跡應始終是呈弧形的,甚至用機械模型來模擬火炮彈道的形成。

    |十六世紀中期反映炮手使用工具測量的插畫 圖源於網路

    1638年,伽利略的Discorsi e dimostrazioni matematiche intorno à due nuove scienze attenenti alla mecanica & imovimenti locali《關於兩門與力學有關的新科學的數學論述和論證》(又名《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問世。

    書中的彈道理論在很大程度上將人們從亞里士多德錯謬的老生之談和侷限性經驗總結中解放出來,令彈道學可以在一個更加精準的模型和基礎之上進化,與後來的牛頓力學形成了推動彈道學迅速發展的巨大合力,屬於17世紀彈道學最為重要的承前啟後之作。

    |伽利略設想的相同初始速度發射的拋體的半拋物線形態 圖源於網路

    伽利略的力學基礎在於提出所有物體都只存在一種自然運動,而不再是亞里士多德的多種運動劃分,實際上後者也只會使人更困惑。伽利略同樣強調空氣阻力對於物體運動的影響,他認為空氣阻力的作用與運動物體的速度和密度存在關聯。

    他指出物體的運動是由兩種運動複合而成,一種是水平的,一種是垂直的,兩種運動均為勻速,互不影響,加之重力的作用,炮彈出膛後才不會以直線運動,而是保持拋物線型。

    |伽利略計算出的不同仰角下拋體半拋物線的幅度和高度表 圖源於網路

    他還提供了能更加嚴格、合理論證最大射程仰角為45度的計算方法,並算出了不同仰角下拋物線的高度、幅度和高程,使得彈道學具備了真正意義上的精密科學性質。

    02

    大明彈道理論成色幾何?

    梳理完西方的發展情況,我們再來看看大明“西學東漸”中所謂彈道理論的成果。

    從天啟年到崇禎年間(1621-1644年),大明一共出現了五部主要論及西方火炮的譯作,分別是《祝融佐理》、《西洋火攻圖說》、《兵錄之西洋火攻神器說》、《西法神機》、《火攻挈要》。

    其中《西洋火攻圖說》是已經失傳的作品,本文不再贅述。另外的四部則儲存較好,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明代與西學彈道理論相關的內容都算完整流傳下來。

    |明末譯作重要底本之一《實用炮學手冊》中的配圖,涉及炮彈執行軌跡和相關作用力,但譯作沒有搬運 圖源於網路

    根據國內科技史學者鄭誠的考證,天啟年間成書的《祝融佐理》乃是已知的最早譯作,其底本至少來自西班牙人科拉多的《實用炮學手冊》和PRADO的《鑄炮全書》與《炮學指南》

    其後成書的《兵錄之西洋火攻神器說》、《西法神機》與《祝融佐理》內容一致度接近九成。《火攻挈要》雖然與《祝融佐理》差異稍大,但在彈道理論相關內容方面並無實質性的不同。

    |明末作品僅有簡單的象限儀使用示意圖 圖源於網路

    實際上,這幾本作品涉及的彈道理論完全可以用寥寥幾句話進行概括:第一,火炮仰角可以用象限儀測定,第二,某個仰角對應的某個射程,即俗稱射表。

    《祝融佐理》、《兵錄之西洋火攻神器說》和《西法神機》基本上就是在照搬PRADO、科拉多作品原文,射程、仰角都是一致的。《火攻挈要》的射表資料與其他著作不雷同,但也就是在介紹象限儀的使用和射表這兩樣。

    是的,列位讀者沒有看錯,大明西學東漸之彈道學就到此為止了

    |如《西法神機》,明末幾大作品除搬運西方射表資料和操作方法外再無其他內容 圖源於網路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至1644年崇禎皇帝死社稷時,西方彈道學已經走過了超百年的發展歷程,並開啟了下一個世代的軍事科學研究程序,而大明的這點翻譯節選還停留在15-16世紀之交的水平,完全就是沒有入門。

    因為在16-17世紀裡真正奠定彈道學學科起步與發展的兩大核心,即炮彈飛行所涉及的力學分析和拋物線數學模型的論證,是明人在翻譯時根本沒有觸及到的,遑論在此基礎上的深入探討。

    03

    在大明,止步不前的西學

    A·R·霍爾於1952年出版的Ballistics in the SeventeenthCentury(《17世紀的彈道學》),是近代早期彈道學研究的扛鼎之作。

    他的核心結論是,一直到19世紀,彈道學理論對於炮手而言毫無用處,當時的學者們不斷推進研究是出於對抽象理論的純粹追求,而並非是付諸實用的功利主義思維。

    他的陳舊結論被許多後繼者奉為圭臬,但凡軍事領域作品論及此點,則慣性般直接以他的話語當註腳。

    國內的學者和網民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有利的“金科玉律”,將理論與理論間的水平差異,理論與實用的關聯度混淆、對立,達成一個不存在“落後西方”的結論。

    |21世紀出版的彈道學教材仍不可避免地要簡單介紹16-17世紀便開始熱議的真空彈道內容 圖源於網路

    在近代西方,當然不能說彈道學完全可以指導炮手們做到極為精準的實操程度,但是炮手們的實踐和理論家們的闡釋始終處在不斷的互動過程之中

    不管與火炮命中率能結合到何種地步,這個學說始終在演進,並持續在炮兵的學習和操典中反饋。

    16-17世紀,古典學說如亞里士多德提供了一個精妙的理論起點,當時的學者如培根對於歸納實踐經驗的推崇,促動了早期彈道學的發軔。而從塔爾塔利亞開始,所有人都努力在實際需求和可用的理論工具之間進行調解,承認並試圖克服某一特定理論的侷限性。

    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技術/實踐和理論的發展接近,歐洲彈道學的發展有一個呈螺旋上升的過程。即便當代的彈道學與16、17世紀的理論已成天壤之別,但對物體運動的本質、影響物體運動的各類因素的探索,以及用數學形式論證運動軌跡的方法是一脈相承的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明人根本沒有跨入的領域,更談不上同步。

    明末的相關西學作品只是明人中的個別有識之士,在需要實用技術的危機關頭,臨時抓取了一些看上去馬上就能收得實用的東西。

    因此,《祝融佐理》、《火攻挈要》和《西法神機》當時都沒有刊刻出版,只是以抄本形式在個別人手中留存,《兵錄之西洋火攻神器說》雖已出版,但在史料中也看不到投入實踐的明顯痕跡,更不用說理論的探討突破以及和實踐的再互動,純屬低配版的拿來主義而已。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疫情當下,還沒有去工作的,呆在家裡的人,現在內心是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