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MSVICTORY
-
2 # 兵器觀察員
為了適應西方國家快速反應部隊作戰需要,特別是在重型武器難以到達的地區進行機動作戰,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決定在LTR式105毫米輕型榴彈炮的基礎上,發展一種新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
1984年由地面武器工業集團下屬的布林日軍械研究製造中心開始研製,1986 年製成第一門樣炮,並進行射擊試驗。1987年初,又製成兩門樣炮,繼續進行射擊試驗。1987年6月,該炮被命名為LG1式,並在法國薩托里武器裝備展覽會上首次展出。1988年推出定型樣炮,1989年結束研製工作。
該炮身管長3150毫米,炮口制退器、炮閂、套箍全部用高強度鋼製成。火炮採用半自動炮閂,具有較高的射速。反後坐裝置由帶有液量調節器的液壓制退機和液體氣壓式復進機組成,後坐長可隨射角變化。大射角射擊不需挖後坐坑。反後坐裝置與身管上的套箍連線固定,有利於減小後坐力。高強度鋼製搖架上裝有行軍固定球軸,使火炮的起落部分在行軍中鎖定。平衡機為氣壓式。高低機內裝有阻尼裝置,用以吸收火炮發射時產生的部分應力,從而避免火炮起落部分出現明顯的偏移。炮架採用開腳式大架,為高強度鋼製成。大架之間裝有氣動緩衝器,在開架和收架時起到限制衝擊力的作用。開啟大架時,炮車輪自動升起,火炮自動下落,支承在座盤上。採用平衡杆和簧式懸掛以確保火炮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安全通行。行軍中,火炮由可控制的兩個盤式制動器可靠制動。
該炮能發射法國105毫米系列彈藥,即OE105式榴彈、OE105DTC 式底部排氣彈、OCC105Fl式破甲彈以及照明彈、發煙彈和訓練彈,也能發射北約105毫米制式彈藥。
-
3 # 軍武次位面
LG1式105毫米榴彈炮是法國在1980年設計研發而成的一種牽引榴彈炮,目前為法軍手中的地面利器之一。
該榴彈在行軍時,炮身可摺疊,可使用輕型汽車牽引或直升機吊運,因此能夠執行遠距離作戰任務。該榴彈炮是由炮身、反後坐裝置、搖架、平衡機、大架、座盤以及瞄準裝置等部分組合而成的,火炮戰鬥全重約1520KG左右,火炮口徑105毫米,俯仰角範圍-3°至+70°,炮身可向左/向右旋狀25°,炮身身管為30倍徑,炮班成員為5人,最大射速在每分鐘12發左右,可發射北約制式的多種105毫米口徑彈藥,當發射榴彈時,其初速為675米/秒,在使用HE-ER G2炮彈的時候,最大射程為18.5千米,使用 M913炮彈之時,最大射程為19.5千米左右,其也可以用作直瞄射擊,在進行直瞄射擊的時候,其有效射程為2千米左右。
目前,LG1輕型牽引式榴彈炮總共有兩種型號,一種是MK I型,另一種為MK II型。通常情況下,1個LG1牽引式榴彈炮連配備有6門該型火炮。由於其具有重量輕,射程遠,可靠性高,機動效能好的優點,並可由C-130大力神運輸機投送,也可由直升機進行吊裝,或者是4×4的卡車來運送,且能夠在30秒鐘內進入作戰狀態,或是收起轉移,因此在其生產裝備部隊後備受法國陸軍的青睞。
-
4 # 總說裝甲
LG1式105mm榴彈炮的炮手由7名炮手(包括炮長和牽引車駕員)組成。由於該炮結構簡單,操作便,必要時炮手班可減至5人,甚3人也可操作。
該炮的特點是行軍與戰鬥狀態轉換迅速,能在不到30s的時間內由行軍狀態進入戰鬥狀態。收炮時間也少於30s,因而能很快地撤離發射陣地,避開反炮兵火力。由於該炮具有不引人注目的外形和非常低的火線高(0.8m),因而容易隱蔽,避開直射火力。
火炮展開的操作過程為:先將炮身由後向前調轉,再裝上瞄準裝置;將火炮從牽引車的掛鉤上解脫下來;放下射擊座盤;開啟大架,此時炮輪自動升起,火炮即支撐在射擊座盤上。開架到位時大架自動鎖定。
火炮撤收時的操作過程為:合併大架,炮輪著地,此時火炮呈牽引狀態;將射擊座盤升起;鎖定火炮的迴轉部分(炮身向前、向後都可鎖定);將火炮的牽引環與牽引車的掛鉤連線在一起,即可進行牽引行駛。
回覆列表
LG1式榴彈炮是法國於1980年開始研製的一種105毫米牽引榴彈炮。該型榴彈炮由炮身、反後坐裝置、搖架、平衡機、大架、座盤和瞄準裝置等部分組成,具有重量輕,射程遠,可靠性高,機動效能好的特點,可使用輕型汽車牽引或直升機吊運,行軍狀態時炮身可摺疊在大架上。LG1式榴彈炮戰鬥全重1300千克,發射榴彈時初速675米/秒,最大射程17.5千米,最大射速12發/分鐘,可發射多種常規彈藥。LG1式榴彈炮具有重量輕,射程遠,可靠性高,機動效能好的優點,因此在其生產後備受法國陸軍的青睞,而LG1式榴彈炮的成功研製也讓法國陸軍的綜合戰力提升了好幾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