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火向前

    孔子的所有理論,不過是給惡人欺負善人,戴了個漂亮的外套,道德禁錮善良,道德掩護奸詐,以至於最後奸詐之人竭澤而漁,不計後果,這就是中國一代代王朝不能長久的原因,人本身就有善惡兩念,何不倡導,公民的尊嚴高於一切,屆時不管你多大的高官,不管你是多窮的百姓,人身權益,皆是一般,即便是經濟發展不均衡,也不會出現極端的社會問題

  • 2 # 使用者問蒼茫大地

    雖然孟子提出了“民貴君輕”的觀點,但是是在“事君”的框架內,是要君不要太奢侈,以便更好地統治人民。又孟子沒有提出怎樣才能體現“民貴”的方法。這就使“民貴君輕”無法落實,其實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所以,中國封建社會的全部政治哲學始終是孔子的“事君”的政治哲學或思想體系。因此,我們要批判孔子的“事君”的政治哲學。

  • 3 # 無名314159

    正確,幾千年連社會規則都不會設計的那皇帝,孔孟思想就束博了他們的想象力,成了社會的司法規。請問孔孟之思,哪一個皇帝做到了?能做到的,能遵循的就是肥肉和醬炒了,老百姓怎麼都做不到。

  • 4 # 陳東輝眾樂

    孔孟思想不能與時俱進,不能走在時代前列。孔孟思想與新潮流格格不入。他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歷代君主宣揚他,就是愚能人民老實,聽話。

    毛澤東思想則不同,他是教育人民,怎樣做主人!

  • 5 # 律師張晨陽

    不知這位老兄從哪裡看到孔子的政治哲學是“事君”?

    看待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必須回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看待任何歷史人物也是如此。

    沒有人會指責當年的八路軍、新四軍為何不配備美式裝備和武器,為何主要打游擊戰。

    那麼,為何要去指責兩千多年的孔孟呢?

    在兩千多年前,孔孟的思想在當時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思想了。孔孟反對諸侯之間的戰爭、主張要仁愛的思想對當時的普通百姓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孔孟主張做人要做君子,今天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統治者把孔孟思想變為用來統一百姓思想的工具,那是在孔孟去世後一千多年後的事情了,與孔孟本人無關。但是,也應看到孔孟的思想對於建設和諧社會大有益處。

    我們現在歷史教學和學習已經形成了一種八股,總是要指出歷史人物的侷限性。其實這是廢話,今人的思想如果不強於古人,中華文明還有什麼發展?站著今人的角度去批評古人,說他們這也不對、那也錯誤,似乎自己很高明,實際上就是當今社會中的“小人”。

    對待古人思想、學說和觀點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回到古人所處時代和環境,站在古人的角度去理解古人當時為何這樣說、這樣做?瞭解古人的言與行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對後世的影響,以及當今社會應否繼承古代先賢的思想和認識、是否可以古代先賢的思想作為完善當今社會的參考。

  • 6 # 人類前途

    若跟在西方人之後,如等上帝恩典、耶穌解救那樣去等待“大救星”來賜福予中華,那麼,我們就如盲人摸象般覺得孔孟思想有侷限性。比如說,有蠢貨如待餵養的豬狗那樣,近代國弱民貧,就只知歸罪於孔孟!!

    事實上,國家與人民的貧富、強弱,是統治水平的體現,是四千多年間集權專制主義者之所為,與孔孟何關?

    孔孟之道,不僅無侷限性,若科學而用之,必有使人類邁向無限的可能!

    西方民主為何功績有限?不過是人民大眾未能文明自化,即民智未開,不可為自己作主,即未可民主也。

    在人民的文明水平低下的歷史階段,任何形式的民主都不會取得實質性成就。所以,西方的民主政體,不過是可以為“各種人民”提供協調的政治機制而已。

    但如果人民能文明自化,即知道了人類文明進化的方向,人民就進化成了可為自己作主的高等動物,則民主政治將大不一樣了。

    人民大眾可文明自化乎?

    孔孟之道正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必由之路!

    關於孔孟之道,首先要弄清楚,不是孔孟二聖人的“發明創造”,而是堯舜二帝開創的中華文明傳統的傳承、總結與發揚光大,然後推陳出新而已。因為此,要弄清中華文明,只“盯”住孔孟或老莊,那真是愚蠢至極了!

    中國文明,在易經形成而開啟了正視自然與社會的遠古代,即始於三皇五帝。堯舜二帝,即“五帝”中的末後二帝。《尚書》記錄了二帝奠定中華傳統的奧秘。見《尚書.虞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穆,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克明”誰的、什麼樣的“俊德”呢?

    又見《尚書.虞書.舜典》:“(舜)慎徽五典,五典克從。”

    什是“五典″呢?

    又見《史記.五帝本紀》:“舜乃舉用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外承平。”

    這就是五帝末期推出的中華倫理傳統的“正宗”五典倫理學。禹湯文武周公這些家天下專制者篡改成“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便於尊君權、奴役人民了,孔子已屈服,孟子仍能據“德”而傲立。

    堯舜倫理,成就了中華傳統,奠定了中華民族文明自化的基礎。所謂孔孟儒學,不過是加以弘揚傳承而已。當然,《孟子》之論,拓寬而及於政治,而孔子則把堯舜治世之道總結成了《大學》,又據倫理使人文明自化的原理推出了《中庸》。

    ……

    若順孔孟之道而探索研究清楚三皇五帝開啟中華文明的原理,則可盡知中華文化,然後中華復興有道可循而非夢想矣!

  • 7 # 普賢慈

    是的,民貴君輕的思想在幾千年前就由孔子孟子等思想家提出來,確實是難能可貴的。現在則是應該與時俱進,提出新的提高人民地位的哲學思想。例如以共產主義思想為主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現實一點就是向現在的新加坡模式或俄羅斯模式、德國模式、北歐模式等先進的政治經濟體制學習借鑑,逐步達到全民共同走向富裕的目的……

  • 8 # 嘉會天下

    不要提這種反智的問題。比如錢穆先生,晚年每日要讀幾頁論語,而每天的理解其實都不一樣。

    比如費孝通生前講過:“盼望中國能培養出21世紀的孔夫子來。華人一定要實現‘文化自覺’——看清自己,認識世界,把握未來,自主前行,最好,還能引領世界之和睦;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我的意思是說,真正能領悟孔子、孟子思想精髓的人,世界上原本就不多。而人云亦云者,造謠撞騙者,卻太多太多了。

    真正領悟到了,可能就有了非凡的視野和智慧,最起碼會有大愛之心、天下情懷和樂以忘憂的修煉。

    誰也不是上帝。開口就說什麼侷限性什麼歷史意義的人,其實多半是個鸚鵡學舌的騙子和半調子,因為至少他把自己當成了上帝。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存在,而且仍在發展而從未中斷的古老文明。我們總說夏商周、堯舜禹、商湯盤庚、周文周武周公,這些民族記憶、聖人情懷、大同追求,早已融入炎黃子孫的血液,塑造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這些從何而來?當然是由孔夫子和他的七十弟子代代傳承下來的。周室典藏、諸國圖籍,都燒了。而讀書人屢屢犯禁,護書藏書的故事,可歌可泣,史不絕書。

    把孔夫子歸為儒家思想的創立者,本身就是對中華文明薪火傳播者的自我矮化。儒家觀念,恐怕在我們祖先的集體記憶中就存在了,她本身就與祭祀密切相關,並不斷總結我們對天地和自身的認知。周以方國代商,殷鑑不遠,“天命靡常”“惟德是輔”,周人把這種憂患意識轉化成為禮樂規範。

    而孔子透過詩經、尚書、春秋、易理、談吐、禮儀、音樂等,把它們記錄、整理、昇華、傳播開來。我從不認為孔子是個政治家、思想家,但他是無人能及的歷史學者、文學藝術大師,一個學而不厭的思考者和誨人不倦的老師。

    我更認為他們是構建中國和諧秩序的理想主義者。他們以自己的思考,使中國成為世俗社會,服理不服霸,講禮不講力。華人的融合能力、務實精神、集體意識,都拜他們所賜;有了孔子,任何異域思想和宗教,在中國都不可能取得支配地位,並最終被華人所融合,改造成中華思想。中國有孔孟,是華人的福氣!

    司馬遷說:“孔子布衣,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衷於夫子!”

    事君?是君“事”孔夫子好不好?!

    我不懂什麼“政治哲學”,只想說:燒他書、殺他弟子的,都會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諸子百家,即使莊子,也不詆譭孔子;那些抹黑孔子的始作俑者,多半是政治小丑;連劉邦都知道,要以太牢祭孔;弱小的東魏、北周祭孔,也能統一天下。衣冠數度棄舊邦南渡,而是誰讓五胡之地成了中國?

    我只記得,子曰:“名不正者言不順,言不順者事不成。”孟子曰“君視臣如土芥,臣視君為寇仇”,氣得朱元璋差點兒要把孟老夫子趕出孔廟!“雖千萬人,吾往矣”,讀書人是惹不得的。

    孔孟沒有錯,錯的是那些利用他們的政治騙子。可以不讀書,也可以人云亦云,但不要得罪讀書人。得罪了讀書人,“祖墳冒不了青煙”,說得確實誇張;但三代以內,出不了什麼讀書人,是可想而知的。

    請記住:前479年,孔子卒於魯,三年後戰國開始。二千五百年後,世界各地,不同膚色,還記得這個偉大的東方鉅子!

    中國五百年而聖人出,周公、孔子、孟子,都是天選之子,天佑中華。

    謝閱!

  • 9 # 七彩祥雲sf

    國家的君主,繼承的是人類祖先的領導制度。

    所以敬重君主皇帝,就如同是在敬重祖先。孔夫子至於維護君主,那隻不過是傳承的,人類祖先的傳統文化。

    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

    百姓自己的家,只是一個小家。而大家族那就是一個國家 ,這個國家就是人類祖先傳承下來的,如果不敬國,就如同是不敬祖先,就要揹著一個欺師叛祖的說法。

    孔子思想,能讓帝王懂得治國安邦之道,能讓百姓懂得鴻鵠之志向,並以文學教化於百姓。孔子的思想上利於國家,下利於百姓。

    並且傳聞,孔子有鎮壓鬼神的說法。所以說,以孔夫子思想治天下可以讓其,其神鬼不神。

    而道家李耳的“無為”卻不同。

    國無為,會落後。

    百姓無為,就會百無一用。

  • 10 # 中276429283

    事君是統治階級引導孔孟之道為之服務的事實

    本質是利己,利於統治,利用仁義禮智信推動統一思想統一精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穩定進步。

    到了一定侷限性都需打破,才能更好發展。

    必然要改變,改革,革命。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天道使然!

  • 11 # 鐘鼎文拓片

    孔孟思想博大,具體到孔子,″事君″稱不上其主要思想,也不是必要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實現手段主要是"克己復禮″。"事君″不過沾點"禮″的邊。以社會發展的眼光看是有不足,但在一千多年裡,是有絕對進步意義的。

  • 12 # 使用者2002秋月流光

    我覺得除了對女性的束縛是時代所限,其他的為人處事及家國之道以道盡天下玄機。現實中任然有決定性的意義,當然家國不是家天下應該轉變,上下之道也可以借鑑當然是君子之道而非尊卑之道。現在的道德體系任然是建立在他的思想之上,除去加上的平等,平權以外都是原有的道德基礎。他是華人的國教,也是世俗教派的唯一體現沒有任何國家有這麼先進的相思體系。

  • 13 # 醉臥紅塵笑

    問問題的人太小看孔子的思想了。

    孔子思想本質是秩序,至於秩序內怎麼做,由其後人與弟子提出來。

    什麼孔子強調君君臣臣,孔子也曾當過官,他真做到了君君臣臣嗎?

    顯然不是。

    孔子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君如果對臣不好,臣也沒有必要趨炎附勢。

    凡事講究相對,相對的基礎就是你心中對德的判斷。

    孔子講大一統的秩序,這比老子小國寡民要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 14 # 隨機觀察者

    孔子思想的依據是天道、地道和人道,核心是仁,所遵從的是民惟幫本。孔孟思想總體上屬於人倫道德文化,他們的方法和目的都是為了人的塑造和社會的規範。他們的政政哲學圍繞的是禮制,以實現天下大同。孔子哲學提出了新陳代謝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規律,這要早於馬克思二千四百多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六十年代農村用石磨磨面,驢拉磨為什麼非要帶上驢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