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紀念
-
2 # 笑臥東山
就一個字:道。
道是什麼?道是天地萬物有序執行的法則。
這就是中國文化思想的總根源。
-
3 # 大河報河之洲
我覺得是:大哲學是天人合一,小哲學是綿延子嗣。
先說小哲學。
民間一直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和祖宗崇拜,這是族群的認同感。文化傳統不鼓勵冒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也是一種自保。華人講家國情懷,家和國是一體的,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有修史傳統,各個朝代都為前朝修史,為後人保留下民族記憶。
再說大哲學。
面對天地人,華人想到的方式是“和”,天地人和,陰陽太極,諸子百家,無不基於此。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已經開始了賦比興手法,尤其是“比”,借大自然的草木鳥獸來表達情感、政治、生活了。
而中國獨特的山水畫,以及與山水同韻的詩詞,也是天人合一的文藝外露。
為何會如此?
回到先秦時代的文化根源來追尋的話,是這樣:
良渚文明如此發達,玉文化高度繁榮,遠超同時期的中原,但為何最後佔據主流的是中原文化?那是因為雖然中原的生產力程度並不高,但是實用,並不把所有社會精力放在鬼神崇拜和祭祀上,讓人們的生活得以延續,中原的祭祀更多是服務王權。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奴隸社會的統治者已經開始將王權與天命勾連,塑造合法性。後來“敬鬼神而遠之“的儒家世俗思想,更關注人間世。
儘管帝王追求長生不老,但未動搖整體社會對後人延續家族血脈的根基。而活著,就要和人和自然打交道,進而才總結出了和諧之道。二者是相輔相成。
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不成系統。
-
4 # 雲樵海翁
回答中國文化思想的總根源是什麼,我沒有資格。我只覺得有一條線索,或許有比較正統的參考價值。這就是臺灣學者孫振聲先生,在其編著的《易經今譯》一書(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敘論開篇的一段話:
"伏羲畫八卦,為中國文字的雛形;文王演周易,是中國文化的開端。"
他接著寫道:“《易經》這部書,不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而且自古以來,就被推崇備至,尊為`群經之首"。
"`經"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闡明天理、人道的書,稱作`經";`經"是最神聖的典籍,權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泉源。"
但因本人才疏學淺,不知道大陸權威專家的觀點是否同意,故只敢照錄於斯,以期盼明示。
-
5 # 中國文化初學者
【引言】:提到中國文化思想的總根源是什麼,乍一看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但仔細想想,古人流下來的經典典籍裡早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易傳》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中國文化思想究其根本,終究是以我們中華民族為載體的人文思想,而什麼是人文?簡而言之無非是以“人的認知”為中心的各種文化現象,諸如文字、語言、各類風俗習俗、價值觀、宇宙觀、世界觀等等,而所有的人文現象的根源在哪裡?從以上經典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文化思想的總根源源於:天地自然!
一、時空意識的開啟是人類認知世界的基礎座標,也是人類文明產生的根本。時空環境是天地萬物生存的必須條件,人也如此,而人之所以能產生人類文明,有別於其它動物,根源在於人類有時空意識,並透過對時空的瞭解和改造時空環境,從而形成人類文明,而什麼是時空環境?時為天時,空為地理空間,時空環境就是天地自然。
中國文化思想的總根源源於我們華夏民族先族對天地自然規律觀察和總結,並由此建立了文字,曆法、中醫、飲食、服飾等等各類習俗文化以指導華夏子孫延綿幾千年而生生不息。
二、源於天文的“中華天文曆法”是中國文化思想形成的根本保障《周髀算經》明確記載:"古者包犠立周天歷度; "古者包犠神農,製作為歷,度元之始。我們都知道,人類誕生之初的原始社會靠採集野果和打獵以維持生命,而如果人類社會永遠都是這樣的生存方式也就沒有什麼人類文明而言了,而由於人類人口的增長和人類本身的自主創造性,尋求穩定來源的食物自然成了迫切的需求,這也就促使了原始農業種植和原始家畜畜牧業的誕生,農耕種植和畜牧業的產生,使得人們有了長期穩定的生活環境和習俗,從而催生了人類文化文明的誕生和發展。
而穩定的原始農業賴以生存的根本條件是什麼?是天文曆法,我們的先祖透過觀察天象,制定了周天的歷法,人類有了時間概念的認知,在曆法的指導下,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播種耕種,從而保證了一年的豐收而保證人們的生存。而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延綿幾千年而生生不息,正是因為早在三皇五帝時期,我們的先祖就已經制定了非常完善的歷法。
《尚書大傳》雲: “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為農皇也。遂人以火紀”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節氣之變。從最開始的人們以大火星的執行週期為曆法指導人們耕種,到伏羲氏始創八卦就是制定了以太陽為週期的太陽曆法,到女媧補天加入以月亮為週期的歷法形成陰陽合曆,到先秦時期,二十節氣的完備,我們中華民族的歷法已經可以精確到以現在的2個小時為一個單位。而且時間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的今天,已經被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氣仍在指導著我們的農民耕種勞作。
我們的先祖建立的極其先進天文曆法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的根本保障,同時也是所有中國文化思想的源頭,我們的文字源於天文,"倉頡造字驚天地而泣鬼神"的故事家喻戶曉,而《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專門負責觀天象的史官,遠古的很多文字,是直接來源於天空中的星象圖案。
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龍字源於東方蒼龍星象。
除此之外,我們中國文化思想的裡面幾乎所有的分支,無論是中醫也好,道家也好,包括群經之首的《易經》,其理論基礎都離不開天干地支,即便是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其經典理論裡面都離不開大量的天文知識,而幹天地支是什麼?天文曆法的基礎。而天文曆法是什麼?就是對天上所有日月星辰執行規律的觀察和總結,由此可知我們祖先創立的中華天文曆法是中國文化思想的根本保障。
三、中華民族所在的地理環境是中國文化思想賴以生存的地基而中華文化思想形成除了我們先祖基於天文天象創立的天文曆法,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我們的先祖“俯則觀法於地”的我們中華民族所在的地理環境,也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這片華夏大地,這是我們中國文化思想賴以生存的地基。
俗話說“有土斯有人,萬物土中生”,華夏大地,是孕育中華民族和中國文明的搖籃和地基,沒有了華夏這片土地,也就沒有了中國文化思想。
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文化思想相對與西方文化思想有著本質的區別,相對與西方的個體主義為主導,中國文化思想更關注與集體,所以中國文化裡面有著人類文明中少有的家國情懷,相對於西方文明,對土地,對故土的深深的眷戀和依賴是根植於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血脈裡面的東西,中國文化獨有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觀等等這一切都根源於我們生養我們的獨特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開啟地圖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祖國位於地球地球上最大的大陸歐亞大陸,東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同時有著天然的屏障青藏高原。獨特地理環境構成了中國氣候的多樣性,光照豐富,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同時大江大河縱橫,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土地肥沃, 非常適合農業文明的發展。
我們的先祖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生活,進而發展那個農業,形成大片的農業區,並因此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文明,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的農耕文明,中原地區也早成為中國古文化的中心。
而代表中國文化思想的很多經典典籍,不管是老子的《道德經》、還是群經之首的《易經》,包括我們所熟知道儒家思想等等,都是黃河流域的土地孕育而出,而且很多強盛的朝代諸如夏商周、漢、隋、唐、北宋等核心區域都在黃河流域,可以說黃河是中國文化思想的搖籃。
而長江流域也是中國文化思想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其對中國文化思想的影響僅次於黃河,所以自古以來,我們都把黃河長江稱之為母親河,從“母親”二字我們就知道它們對我們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
結語:人文始於天文,而地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所以中國文化思想的是天地自然共同作用創造的一個結果,中華民族的先祖建立的精準曆法為中國文化思想的孕育提供了根本保障,而生養我們的這片華夏大地是中國文化孕育賴以生存的基礎,續接過我們先祖的文化傳承,守護好生我們養我們的這片華夏土地,這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
6 # 威子在廣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儒家在當時並非顯學,當時更多推崇的是法家,黃老之術也佔有一定的位置。古代的華人是沒有信仰的,他們敬重的是自己先祖。望望天,常思己所為;望望人,常思已所施。這樣才不至於走歪道,才不會招人嫉妒。才能夠左右逢源,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
可能在有些人眼裡看來中國文化的總根源是“敬天、愛人”,有些人看來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些人認為是“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有些人認為是“無為而治”、“抱朴守拙”。
我認為只要是好的,正能量的,有利於國計民生的,都無可厚非。
-
7 # 馨月說財經
中國文化是釋心、道體、儒用。嚴格來講中國文化是世出世間法的統一,以探究宇宙與人的本源為宗旨,用根本智慧來引導人類活動。
中國古人祭天地,這是繼承道統;中國古人祭帝王,這是繼承法統;中國古人祭先祖,這是繼承血統;中國古人祭孔子,這是繼承學統。但是法統、血統、學統等諸統都是以道為本,離道無統。故諸法無二門,唯道是從。
因此中國文化以《易》為經,解易至深者莫過老子,《道德經》闡述了《易》之本源,文王與孔子雖然也闡述易道之理,但與老子不能並肩,而諸子百家雖各闡道,亦不及老子通透且各有偏頗。
由於中國道根深厚,自佛法西來,自然與佛法產生共鳴,因為兩者無悖,皆直指人與宇宙之本來面目。而老子他老人家只留下了五千言便飄然而去,後世悟道闡道者無出其右,且多流於偏頗,故世人求道若渴。白馬馱經西來之後,佛法三藏十二部系統完整,打開了華人徹悟宇宙與人本來面目的大門,佛門的智慧自此與中國的道統合流,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兩大無上智慧如黃河與長江一般從此滋潤著華夏文明。
大道無痕,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故言語道斷。縱觀天下歷史,能徹悟道體者莫過老子與釋迦,因此中華文明之根在於道,由於老子與釋迦牟尼洞徹道本,所以中華文明莫不以此二教為要,而道家、佛家亦不過是道體妙用。
道經佛法無非明心見性之註腳,故中華文明之根在於明心見性,在於洞徹天地人之本質,在於力證無上智。有了洞徹宇宙的智慧,才能根據宇宙的規律合理的解決世間問題,令眾生身得安寧;有了洞徹有情的智慧,才能根據眾生的困惑合理地解決心靈的歸宿問題,從而將世出世間法統一,不立一法而統攝一切法,這就是中國文化思想的根本。
-
8 # 無所事事大家
中國文化,核心是畫,也可以說是鬼畫符——在這三字的字面意義、本來意義上說,體察天地萬物之神鬼,瑰麗,魅力,圖之畫之,思之演之,若有得,若有明,而字而言,而宣而論,成各種文化思想流派種種。明白的說,就是中國文化從文字到思想到各種習俗都是基於對自然、世界的觀察而描摹而引申、闡發的,有的洞察至理,是謂高明,大多不過是淺淺類似以致不倫不類牽強附會,真成了鬼畫符。總之水平高低不一。由此而決定的中國文化的一個總特徵,就是通常所說的天人合一,人文的東西,人們的生活世界,總體是仿效、圍繞自然,以自然法則為最高法則,為道,道法自然,違反自然包括人本身的自然屬性則違反天道、失道,會也必須得到糾正。
-
9 # 心柔心語
人類有很多種族在早期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分散在世界各地各自謀求生存,人類不同的種族透過自己對客觀世界獨特的認知和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發展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中華文化也是其中一支。
中華文化,簡寫為“CCNGC”,亦稱華夏文化、漢文化,是指以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其特徵是以中華文化的諸子百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與天朝思想為其骨幹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的大部分的“中國”、“中華”、“華夏”乃同義詞,皆指黃河、長江流域一帶。
中華文化發展於華夏文明,華夏文明的源頭有兩個,即[1] 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
中國古象雄文化是集草原文化、高原文化、波斯文化等多種文化的大集合中華文化體。象雄文化透過古象雄王國浩瀚的疆域影響著廣大的中亞文化。古象雄文化的宗教體系經過幸饒佛陀和不同時期的佛陀傳播,將慈悲心、靈魂不滅、輪迴轉世和因果報應等象雄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更有效和深入地在中亞等廣大地區傳播,影響著古時印度教、耆那教、後來印度佛教的產生。現今,藏區以及印度、尼泊爾、布丹、蒙古國、俄羅斯等地區仍然有很多古象雄文明中產生的宗教文化的遺蹟和寺廟、僧侶,從藏區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象雄文化中的古象雄佛法。中國古象雄文化是世界佛教的起源。
-
10 # 東東79588
以新中國的建立為分水嶺。幾千年來,以孔孟之道孔孟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及諸子百家,是中國文化思想綿延的總根源,建立新中國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成了中國文化思想新的源頭活水。但是,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要繼承,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
-
11 # 9310565871326
中華文化的總根源就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孔子、老子、孟子、朱子、鬼谷子、李白、杜甫、蘇氏三傑、杜牧等等數之不盡地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藝朮家。
回覆列表
中華文化的總根源在於黃土文化,也就是源自於黃河流域的耕種文化,生產方式決定了我們民族的思維方式。可以說,地理環境對於民族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中華文明是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
中華文化,簡寫為“CCNGC”,亦稱華夏文化、漢文化,是指以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其特徵是以中華文化的諸子百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與天朝思想為其骨幹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