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趣怡心

    雖說父母是第一任老師,但責任不全在父母。如果孩子能碰到一個懂教育的老師,或者碰到能激發他興趣和潛能的人或事物,同樣不會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打遊戲的孩子徹夜奮戰,遊戲規則和能力方面可為人師,你能說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當然,溺愛的父母也是教育缺失不力的結果。由此可見,教育,國之大計。

  • 2 # 一月女生

    我們不得不反思,現在的中國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誤區,可能有人說六七十年代,中國家庭的孩子那麼多,也沒有費多大的勁,孩子不照樣很好很爭氣,成才的也不少,持這種觀點的人大有人在,可是我們忽略了一點,吃苦鍛鍊,那個時候的家庭都不富裕,吃苦是孩子必須經歷的,別說享受了,能吃飽穿暖已經很不錯了,所以經歷過苦難的孩子,他們知道奮鬥,有很好的抗壓能力,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這個道理。

    苦難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經歷過風雨才會變得不屈不撓,"吃苦教育"是我們每個家長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形成,吃苦鍛鍊就顯得尤為重要,可是,恰恰相反,大多數的家長不懂的讓孩子"適度吃苦"的重要性,在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階段,把嬌生慣養貫穿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把孩子寵愛的像個"小皇帝",天長日久,使得孩子動手能力不夠,不懂得生活辛苦,經不得一點挫折和失敗,溫室裡養不出抗風雨的花朵,海燕之所以高傲地飛翔,來自於自身的頑強,讓眾人敬佩,是因為它在浩瀚的大海上搏擊狂風暴雨的雄姿,它激勵我們每個人去拼搏戰鬥!

    愛孩子的方式不是一味的溺愛,培養孩子的自食其力能力,教會孩子獨闖世界的本領,這樣的父母才是偉大的父母。畢竟,父母總有老的時候,總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餘下的路還很長,孩子必須一個人面對,即使父母給予孩子再多的財富,也不如教會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否則,缺少獨立生活能力的孩子,生活的會很悲催!

    講一個真實的事例:

    河南省羅山縣朱堂鄉的村民楊鎖的故事。

    村民們說,楊鎖不是餓死的,是懶死的。

    楊鎖有多懶?

    正值青春年華,卻不肯出去務工掙錢, 嫌上班太苦太累,寧肯整日乞討為生。

    吃了一頓飽飯後就睡覺,有時能睡一兩天。

    村民送來的肉,他寧願讓肉腐臭,也不肯動手做飯。

    連吃飯都懶得吃,除非餓到極點,他再出門討飯。

    從不洗衣服,衣服穿的太髒了就扔掉。後來沒有衣服換洗,就整天穿著那一身髒衣服。

    天冷的時候,楊鎖連大便都懶得出門,方便後在堂屋地下刨個坑用土一蓋就完事了......

    知情人都說,楊鎖的懶是父母嬌慣所致:

    楊鎖從小聰明伶俐,父母對他非常寵愛。

    楊鎖小時跟隨父母出門,父母不是抱著就是揹著,楊鎖8歲了,父母出門時還把他用擔子挑著,捨不得讓他走路。

    父母怕孩子累著,從小到大未讓楊鎖做過任何家務。父親因為肝病去世後,母親仍然對他寵愛有加,依然捨不得讓他幹活。

    因為吃不了學校的苦,楊鎖初中未讀完就退學在家,退學後的楊鎖整天無所事事,在家吃了睡睡了吃,身體有病的母親不但承擔家裡全部農活和家務,回來還要服侍兒子。楊鎖並不體恤母親的不易,不僅不幫母親幹活,有時還會打罵母親。

    楊鎖18歲那年,積勞成疾的母親去世。五年之後的一個雪天,懶惰成性的楊鎖活活餓死在家中。

    這個故事,可否能讓中國家庭的父母有所覺醒?!

    "巨嬰"孩子也許是個別現象,不足為奇,畢竟主流是好的;"巨嬰"家庭呢?巨嬰組成的家庭也不少見,倆人都"啃老",沒有固定工作,還不求上進,整日無所事事,過一天算一天,"巨嬰家庭"對父母的殺傷力是巨大的;那"巨嬰社會"呢?假如某一天"巨嬰社會"的產生,我們不僅要問:我們的未來是什麼?!也許我杞人憂天了!

    如果父母愛孩子,就別溺愛孩子;如果父母愛孩子,就有意識的鍛鍊他(她)吃苦的能力,否則會害了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

    細細想想,一個人如果學習優異,他可以"跳級",跨越,但一個人的人生之路絕不可以"跳級",如果父母幫助孩子跨越了某個階段的生活經歷,那麼,他會在今後的日子裡缺少了那次經歷從而欠缺經驗,當再次遇到早該經歷的困難會變得束手無策。

    打個比方,孩子在初中有住校經歷的,到了高中住校時,會和宿舍的同學相處的很好,否則就會不適應,這就是人生的經歷沒有跨越和捷徑可走,父母也代替不了,必須自己面對每一個經歷和坎坷,一次經歷,一次成長,一次領悟,一次成熟。快樂與痛苦,成功與失敗,都不可或缺,任何人都不會太過完美。

    真正成熟的親情,應該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

  • 3 # 領眾教育路老師

    四體不勤 五穀不分典故

    “四體不勤 五穀不分”這句話出自《論語·微子篇》。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周遊列國,一路上十分的辛苦。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穿過叢林時掉隊了。這個學生就是孔子很喜歡的子路。

    子路正在著急的時候,遇到一位老農在田地裡作農活,於是他走上前問到:“子見夫子乎?”

    意思是說:你看見我的老師了嗎?

    老農看了一眼子路,沒好氣的回答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老農的意思是說:我手腳不停地勞作,五穀還來不及播種,哪裡顧得上你的老師是誰!

    第二天早上,子路趕上了孔子一行人,就把昨天的事情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這一定是一個有修養的隱士。”

    孔子想和他談談,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當他們去的時候,那位老農和他的家人已經不在了。

    子路說:“不做官是不對的。長幼間的關係是不可能廢棄的;君臣間的關係怎麼能廢棄呢?想要自身清白,卻破壞了根本的君臣倫理關係。君子做官,只是為了實行君臣之義的。至於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含義

    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對前半部分的解答

    一、對於句子含義的理解:

    首先我們需要先知道一個詞: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y),又稱已開發國家和先進國家。是指那些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較高,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又稱作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

    發達國家大都處於後工業化時期,服務業(也就是商業)為主要產業,而發展中國家則大都處於工業化(製造業,也就是工業)時期,未開發國家則還在農業時代。

    其次我們需要再知道兩個詞: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

      生產勞動是指勞動者藉助勞動資料,使自己的勞動作用於勞動物件,按照預定的目的生產某種產品的活動。

    非生產勞動是“生產勞動”的對稱。直接或間接進行非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非生產勞動不是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生產勞動的勞動生產力能夠提供剩餘產品以後才出現的,它以物質資料的生產為基礎。隨著物質資料生產的發展,人們對精神生活、醫療保健、生活服務的需求相應增長,非生產勞動也有擴大的趨勢。自人類社會出現非生產勞動以後,非生產勞動與生產勞動一樣都是社會分工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非生產勞動主要包括: 人們從事的基礎科學研究、教育、文學藝術、醫護、商品買賣和商業廣告、生活服務等活動。

    中國對於生產勞動人員和非生產勞動的人員都有需求!很多典故實際跟不上時代的進步和有新的理解!

    二、對於句子翻譯的理解

    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很多對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中,五穀不分直接理解成五穀都分不清,但是百度百科對此的解釋是:

    所以這就是很尷尬的一件事了,我們很多時候,對於成語典故,往往扭曲了原本的意思!

    不過很多時候褒貶的確是隨著時代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釋。

    同時還有好多經常被用錯的成語:

    這是簡單的,更具體的,我想在讀的高中生比知道的多,社會沉浮,相關知識都還給老師了!!

    關於溺愛過於寵愛,由著孩子的性子,慣著孩子。通常是父母溺愛子女。當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瞭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型別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有很多人貼合體會讓他像“小皇帝”一樣  ◎ 小提示  理性懲罰(如果孩子還繼續耍無賴,父母可採取“冷三分鐘”的辦法。這三分鐘不看,不說)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 小提示  對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滿足,要分清對與錯,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無理要求,不能答應。孩子一旦哭鬧,千萬不可打罵,就耐心給孩子講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動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予以開導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遊遊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 小提示  教育不能光說不練,要利用一切場合和機會進行有意識地培養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 小提示  家長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不僅導致孩子的依賴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養成自私貪心的惡習包辦代替  由於家長的溺愛,三四歲的孩子還要餵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幹、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 小提示  大人不強逼他去做,也不包攬。因為這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的“獨立行為”。而沒有獨特行為的人,怎麼會有創造性呢?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 小提示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長對孩子悉心培育、滿懷期待是無可厚非的,但要把握好“度” 父母越呵護,孩子越逆反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  ◎ 小提示  孩子要“摔打著養活”,放開束縛孩子的手,讓他有能力依靠自己健康地成長害怕哭鬧  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 小提示  教育子女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事情,要有長期的計劃和短期的安排。同時,還要注意耐心細緻,具體周到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後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 小提示  太多的表揚會給孩子造成許多束縛與負擔,當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折、內疚感 教育孩子的六種錯誤態度

    以上9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例項,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佔有幾種,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科學的愛,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典故《紅樓夢》裡有個薛蟠,整天遊手好閒,鬥雞走馬,買了英蓮,打死馮淵,竟視為兒戲。薛蟠不學好,自然與他的寡母王氏嬌慣、放縱有關。原來,薛蟠幼年喪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獨種,從小對他百般溺愛、縱容,才使他後來變成敗家子。當然,這樣的例子很多。

    現實生活中,由於母親嬌慣,而成為敗子的也屢見不鮮。我所在縣的一個村就有這樣的真事兒:有一個母親離異後,把希望都寄託在唯一的兒子身上,把兒子當成了“寶貝”疙瘩,兒子要星星恨不得登天梯給他去摘,兒子要月亮恨不得上月球給他去抱。即使兒子有了過錯,也任其所為,從沒摸過兒子一個指頭,沒打過兒子一次屁股。可後來怎麼樣呢?“寶貝”兒子天天跟母親要錢,給少了就和母親頂撞,因母親不能滿足他的慾望,後來就經常打娘罵娘。他的寡母后悔莫及。

    看法

    溺愛容易造成孩子心理教育的不健全,不經過大起大落,並不容易改正,但很多被溺愛的孩子,心態不過強大,經常被打擊,而導致一蹶不振!

    所以溺愛孩子絕對是不可以的,但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

    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對於不同的人,一個詞能有褒義,能有貶義,而且希望使用的時候能夠知道具體的含義,很多網路文學對於用詞,都不夠嚴謹,然而幾千萬人的閱讀量,竟然沒有人指出錯誤!

    體諒是一回事,指正卻是另一種態度。

  • 4 # 小雅夫人

    李玫瑾教授說:“胃口是喂出來的,脾氣是帶出來的,觀念是嘮叨出來的,殘忍是孤幼無助熬出來的,無恥是百般遷就溺出來的。孩子的問題一定是大人造就的。”

    《放養孩子》一書的作者,美國勒諾•斯科納茲說:“養育孩子只是我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別讓自己患上控制孩子強迫症,讓孩子儘早參與到家務勞動中,有責任心地長大,孩子們需要的是信任,而不是過度保護。”

    所以,面對孩子,我們作父母的應每日三省吾身,我們可以犯錯,但要知道錯在哪裡,要隨時修正自己,不要把孩子的人生當成我們自己的人生,放手讓他們去做,去經歷,去摸爬滾打,去適當地冒點風險,你只需要一直用愛陪伴和鼓勵就行,這樣長大的孩子必然獨立、有愛、有責任心和擔當。

  • 5 # 發火629

    別什麼破爛事都往民眾身上賴。毛主席說過:沒有不合格的群眾,只有不合格的領導。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學小學的課,到小學作業寫到22點以後,越發達的地方破爛事越多,都整出重點小學和初中了,初中畢業中國學生又迎來了全球獨一份的中考,高中唸完是高考,有多少時間去做其他事?高考之前中國學生都不算完整的人,只是機器和人的結合體。

  • 6 # 寶媽的快樂很簡單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是一成語典故。 出 自 《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譯文

    子路跟隨孔子游學,落在了後面,在子路急忙趕路的時候遇到一位挑著農具的老農,子路便上前問他:“你看到我的老師了嗎?”老農說道:“春種夏收是為時節,現在大家都在勞作,你的老師不是應該帶著你一起勞作,你在哪裡找你的老師呢?”

    子路覺得老農的話很有道理,便對老農表現出很恭敬的態度。老農見子路是知書達理之人便讓子路留宿,在自己家裡款待子路。

    第二天一早,子路繼續趕路,見到孔子之後把遇到老農的經過告訴孔子。孔子說:“這一定是一個有修養的隱士。”便叫子路為他引薦去見過了老農,之後。

    子路嘆息道:”有才能而不作為算是不義吧。就算明白事理,也是隻懂得小節啊;所謂大義,可不能夠丟棄的。潔身自好,獨善其身,是忘記了大義。君子應該以成為國之棟樑為目標而造福一方。獨善其身的做法只能明白大道而已,是不能弘揚正道的,哎,我已經知道那位老人的一生是怎樣度過的了。“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解釋卻有不同,一說是黍、稷、麥、菽、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這兩種說法的主要區別在於稻和麻的有無,之所以出現分歧,是因為當時的作物並不於五種,而各地的作物種類又存在很大差異。

    現在通常說的五穀雜糧,是指稻穀、麥子、高粱、大豆、玉米,而習慣將米和麵粉以外的糧食稱作雜糧,所以五穀雜糧也泛指糧食作物。

    五穀的概念形成之後相沿了兩千多年,但這幾種糧食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卻因時而異。人們發現宿麥(冬麥)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長季節進行種植並能起到解決青黃不接的作用,加上這時發明了石圓磨。

    麥子的食用從粒食發展到麵食,適口性大大提高,使麥子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從而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並與粟相提並論。儒家經典《春秋》一書中,聖人在五穀之中最重視麥與禾。

    西漢時期的農學家趙過和氾勝之等都曾致力於在關中地區推廣小麥種植。漢代關中人口的增加與麥作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一直都多於南方的人口,這與小麥的推廣耕種有直接的關係。但唐宋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此後至今一直南方人口密度遠大於北方。

    南方人口的增加是與水稻生產分不開的,水稻很適合於雨量充沛的南地區種植,唐宋以後,水稻在全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據明代宋應星的估計,當時在糧食供應中,水稻十分之七,已經居絕對優勢,大麥、小麥、黍稷等糧食作物,合在一起只佔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和大麻已退出糧食作物的範疇,只作為蔬菜來利用了。

    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糧食作物的行列時,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糧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馬鈴相繼傳入中國,併成為現代中國主要糧食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五穀的具體所指並不固定,華人的糧食供應也是與時俱進,五穀雜糧也泛指各種糧食作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年輕人更喜歡聽流行歌曲,老年人更喜歡聽民族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