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村二弟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南美白養殖進入中國以來,發展非常迅速。雖然前幾年由於環境及種苗等諸多問題的影響,對蝦養殖受到嚴峻的考驗,但是水產人也在努力著採取出相應的措施以度過難關,或轉移陣地,或改變養殖模式,或選擇優良苗種,許多養殖戶都得到不錯的結果。目前,對蝦養殖已經遍及在中國由南往北所有的沿海地區,一說起對蝦養殖,人們首先想到是傳統區域,兩廣、海南、珠三角、長三角。其實在北方的渤海灣及日照青島等地區,也在逐漸興起,並且個別地區已悄然採取了工廠化養殖,甚至最高產量可達近2萬斤一畝,普通達到畝產一萬斤。

    該地區的發展潛力巨大,但養殖技術、養殖經驗及產業鏈方面同南方還存在不小的差別。正因為如此,對已積累了不少經驗的南方養殖人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目前南方許多廠家包括恆興、粵海、海大、正大也在對地區虎視眈眈。可以想象,該地區的將來也許又是烽火連天。近日,筆者到山東採訪到了恆興股份天津團隊副總經理謝田漢。

    水產熱點:謝總,請您介紹渤海灣、山東半島地區養殖的大體情況。

    謝田漢:渤海灣、山東半島地區主要包括威海、煙臺、濰坊、東營、秦皇島、大連、天津等市,加上青島、日照,該地區前幾年的養殖模式還是以粗養塘普通塘為主,但自2014年來,該地區有人嘗試工廠化養殖,並做得了不錯的效果,於是工廠化養殖逐步興起,技術也日趨成熟,最高產甚至達2萬斤/畝,但這只是個例。受投入太多的影響,並且在養殖過程中出現比較多的問題,風險與利潤同時並存,還是摸石頭過河階段。

    水產熱點:該地區的對蝦料容量有多少?用料是否有講究?

    謝田漢:目前渤海灣、山東半島地區的市場容量也很大,但分佈零星難以統計。由於粗養塘較多,產量低,主要還是以當地的小廠料甚至自配料為主,許多粗養塘都是幾百畝,一千多畝的。大量浪費土地資源,又沒賺什麼錢。目前我們公司的對蝦飼料主要是供給工廠化養殖為主,普通塘較少、粗養塘他們都是用自配料。

    水產熱點:目前該地區的工廠化養殖的面積有多少,主要如何分佈?工廠化養殖與普通養殖有什麼優缺點?

    謝田漢:山東省550萬平方工廠化養殖南美白對蝦水體,其中日照100萬,青島100萬,濰坊150萬,煙臺100萬,萊州50萬,東營50萬;河北和天津100萬,東北地區100萬。目前工廠化養殖由於放養密度較高,所需的蛋白較高,用料是滷蟲、冰鮮及飼料配合使用,而不是全程用飼料。故水的調控花的成本比較大,特別是中後期亞硝酸鹽比較高,蝦生長就比較慢,前兩年有少部分人全程用飼料,發現蝦長大後,蝦體變藍,賣不出好價格,故現在他們用料都是配合著用,已成習慣,一時改不過來,其實蝦體變藍也是個別現象。而普通蝦塘養殖前年成功率不到1成,去年就較好,達5成。

    水產熱點:針對上面的問題,你是恆興股份天津團隊的負責人,你如何應對?如何推廣?

    謝田漢:我覺得有兩點:一、邀請動保企業專家駐地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二、管理好自己的團隊,要求區域經理、業務員、技術員要到一線去跟蹤,反映情況,把工作做細。上個月邀請了湛江恆興養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王金才總經理及易建國老師,在工廠化養殖比較集中的濰坊進行駐地跟蹤了一個月,摸索出一套工廠化養殖的調水、防病模式。4月26日舉行了恆興股份山東工廠化養殖技術研討會,有20多個工廠化養殖企業的代表參加,王金才總經理總結了工廠化養殖從放苗到養成收蝦過程的日常養殖要領,特別是對目前比較困難的調水,防病方面做了詳細的解析,企業代表們都表示受益匪淺。當務之急是做好養殖模式推廣工作,現在工廠化養殖的成功率也可達到5成,養殖面積也日漸增多,發展勢頭較好。但南方普通精養模式才是重點,如果有小部分人能使用南方普通精養模式及技術,市場容量將會大大增加,土地利用的效益將大大提高。

  • 2 # 牧海

    南美白對蝦是在中國是養殖量最大、養殖範圍最廣的水產養殖品種(另外兩種是中國對蝦和斑節對蝦),最早是從美國引進的,學名為凡納濱對蝦。這種蝦在自然環境下主要分佈於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熱帶水域,國內的海域環境並不適合南美白對蝦的自然繁殖(所以各位朋友就不要在國內的沿海地區放流啦),因此國內每年都會從美國進口很多親蝦進行育苗繁殖。

    ▼▼南美白對蝦

    其實,相對於露天池塘養殖、高位池養殖等模式,工廠化養蝦的成功率並不算低,因為在封閉的空間內有效減少了病原菌的侵入,而且在水溫、溶氧、水質等方面都是人為可控的,而池塘養殖則有“靠天吃飯”的意思,一場大雨就可能帶來巨大損失。

    至於第二個問題,如何管理才能提高產量和效益,雖然問題中沒有強調種質因素,我還是想再提一下:一般按經驗來說,質量好的蝦苗對養殖成功的貢獻率達到60%左右,另外營養水平和管理技術各佔20%,也有朋友說蝦苗質量佔80%的,但想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畢竟蝦苗的重要性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一、控制合理的密度

    高密度養殖池容易發生白對蝦的打鬥與殘食,也會增加養殖負荷,糞便和殘餌等耗氧機物產生的速率會變快,使水質管理更加困難。

    同時,密度高了,溶氧水平也得跟上。一般來說,一方水5公斤的密度就要求達到富氧狀態,最好使用奈米微孔增氧,一個養殖池可以在池底四周鋪設奈米增氧管道,然後再加入2~4個奈米增氧盤,數量視養殖池的大小和養殖密度而定。

    ▼▼奈米增氧管的增氧效果一般是這樣的

    ▼▼工廠化養殖15-20天左右的蝦苗

    除此之外,高密度還會對水質產生影響,特別是氨氮、亞硝酸鹽兩樣指標,最好每隔3天就檢測一次,如果氨氮確實太高的話就要及時分苗或降低密度。

    因此,對蝦的密度建議保持在300-600尾/m²,不要為了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增加了養殖風險。

    二、水處理與迴圈工藝

    主要解決溶氧、氨氮、換水量、生物絮團技術、池底積累物的處理等問題。其中生物絮團技術效果現在並不穩定,但卻是將來很重要的一個發展方向,這種技術最大的優點就是餌料係數大大降低、用水量大大降低(全程不用換水)、養出的對蝦品質優良、綠色無公害等。

    ▼▼工廠化養蝦的水質處理可以和外塘結合,透過外塘的水質淨化實現養殖尾水的迴圈利用

    關於水處理工藝,我之前寫過這方面的文章,內容比較多,這裡就不多說了,題主和朋友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到我的瞭解一下。

    三、餌料投餵技術

    強化投飼管理,投餌量一般按對蝦體重的3%計算,可以按照“少量多次”的投餌原則,一天投5次料,每次投料以1~2小時食盡為宜,也可以透過餌料盤輔助觀察、確定飼料用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疾病爆發時減少或停止投餵。

    ▼▼通威優質蛋白飼料(南美白對蝦專用)

    四、細節的處理這類問題包括每日觀察對蝦吃食情況、水溫的檢測及記錄、對蝦腸道及體色是否正常、轉肝期的營養調控、功能性多維的新增、分苗時防應激處理(維生素C溶於水後全吃潑灑)、弧菌的定期檢測等等,如果是生態養殖,還要注意有益活化菌的適當使用。

    以上這些,都需要真正用心踏踏實實去做的,日積月累才能練就紮實的技術功底!

    最後,祝養殖一切順利!

  • 3 # 圈圈魚與袋袋熊

    一、技術概述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進入新時期,在市場需求量增加和土地資源緊缺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近年來對蝦工廠化養殖發展迅猛,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但主要還是以較為粗放的換水養殖模式為主,普遍存在地下水資源浪費、病害頻發、養殖成功率不穩定、排放水有機汙染嚴重等問題。對蝦工廠化迴圈水高效生態養殖技術以凡納濱對蝦為主要養殖物件,依託現代養殖工程和水處理設施,綜合運用微孔增氧、免疫增強、水質調控、養殖尾水處理等技術,實現了全年的對蝦高效、生態化養殖,具備水體迴圈利用、生態環境穩定、養殖過程人工調控、尾水達標排放等明顯特點,是符合中國新時代漁業“高效、優質、生態、健康、安全”理念的對蝦養殖新模式。近年來,該養殖技術在中國山東省青島、濰坊、煙臺等地的對蝦養殖企業進行推廣應用,養殖產量達4.3kg/m2,節約養殖用水90%以上,養殖尾水符合《海水養殖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二級標準,尤其在北方地區低溫季節應用該養殖技術不僅可以節省部分升溫環節的能源消耗,而且養殖水環境較換水養殖更加穩定,節能減排效果明顯,產業化前景十分廣闊。該技術是促進中國對蝦養殖產業轉方式調結構,實現“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於高效利用和保護珍貴的水土資源也有重要意義。二、技術要點1.設施裝置及迴圈水處理工藝1.1 設施裝置主要包含蓄水池、養殖池、水迴圈處理裝置和室外尾水處理池等四部分,養殖池、蓄水池和水迴圈處理裝置可設定在封閉、保溫效能好的養殖車間內,養殖池和蓄水池上方屋頂透光,而水迴圈處理裝置安置區尤其是生物濾池上方需避光。(1)蓄水池:蓄水池水容量應不低於養成總水體的三分之一且能完全排幹,主要用於鹽度調配和消毒處理等,可應用紫外線、臭氧或漂白粉等進行消毒處理。(2)養殖池:長方形圓角或圓形對蝦池,材質多以水泥或玻璃鋼為主,面積25~100平方米,水深0.8~1.2米。池底平整光滑,中央設集汙區和排水口,以3~5%坡度順向排水口,並在池底靠近與池壁交接處設定條形奈米微孔增氧管,在保證養殖池充足供氧的同時,有利於水體集汙和快速排汙。排水口處設定獨立的迴圈回水管道和排汙管道,分別接入迴圈水處理系統和室外尾水處理池,平時較清的養殖水經回水管道進入迴圈水處理系統,需要排汙操作時則開啟排汙管道排入尾水處理池。

    (3)水迴圈處理裝置:懸浮顆粒的過濾:常用裝置有微濾機和弧形篩等,以微濾機為宜,出水水質較好(可透過調節篩網網目、轉速及反衝壓力等改善水質);弧形篩無需動力和清洗用水,造價相對較低,但出水水質一般。細微和溶解顆粒的去除:蛋白質分離器可將水體中70%的有機物在未分解成氨/銨鹽等有害物質前去除,主要由氣體擴散裝置、反應容器(通常為圓柱形)和泡沫收集裝置等組成,並可根據水質和水迴圈量來人為調節蛋白質分離器的入水直徑、出水直徑和流量等。生物淨化:常用安裝或放置生物濾料的生物濾池,主要是透過強化微生物的作用達到降解水體中氨氮、亞硝氮等有害物質的目的。生物濾料可選擇PVC彈性立體填料或PVC多孔環,填充率20~50%,數量宜根據迴圈水系統基本生物承載量確定。生物濾池有效水體與養殖池有效水體體積之比以1:3-1:5為宜,底部設曝氣裝置,採用小型鼓風機供氣。消毒滅菌:採用紫外線消毒裝置或臭氧發生器進行滅菌處理。紫外線殺菌採用渠道式裝置,一般選擇波長240~280微米的燈管。臭氧發生器裝置產量範圍為2.5~65克/小時,添置臭氧流量計以保證臭氧投入濃度0.08~0.20毫克/升,臭氧消毒後的水體應充分曝氣後方可進入養殖水體。

    1.2 工藝流程對蝦工廠化迴圈水高效生態養殖系統工藝流程示意圖如圖4所示。

    1.3水質指標及調控措施(1)主要養殖水質指標參考值:COD≤10毫克/升,顆粒懸浮物(SS)≤10毫克/升,pH值7.0~8.5,DO≥6毫克/升,TAN≤0.5毫克/升,NO2-N≤1.0毫克/升,弧菌≤5000CFU/毫升。(2)調控措施:培養生物膜:迴圈水處理系統啟動前15~30天,透過人工定向接種上一茬養殖尾水或硝化細菌的方式促使生物膜快速形成。養殖過程中需按時監測溫度、鹽度、pH、溶解氧、COD、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等相關水質指標,並控制在適宜範圍內。調節迴圈量:系統的水迴圈次數控制在4~7次/日為宜。隨著投餌量增加,系統負荷逐漸加大,需根據養殖水體的氨氮、亞硝酸鹽、懸浮固體顆粒等指標變化增加迴圈量以保證良好水質。抑制病原菌:適量新增微生態製劑和有益微藻來改善水質,促進水體中可溶性有機物的轉化利用,抑制弧菌等病原微生物增殖,促進對蝦生長。增加供氧量:養殖後期對蝦的溶氧消耗量逐步增加,可採取加大純氧供給量的措施提高養殖水體氧飽和度,給對蝦創造一個良好生長環境。排汙換水:每日排汙換水量控制在5%以內。投餵飼料前進行人工排汙,排出養殖池內的殘餌糞便,定期清除微濾機等過濾的固體顆粒物。同時,及時補充因排汙和蒸發損失的水分。2.養殖管理2.1 苗種及放養選擇健康無病、活力強的對蝦苗種,來源和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SC/T 2068)。從異地購入苗種時應進行檢疫,嚴防病原傳播。放苗時注意苗種運輸水溫與暫養池的溫度和鹽度變化,要把溫差和鹽度差控制在1℃和2‰以內,24小時溫差控制在3℃、鹽度差控制在3‰以內。蝦苗採用二階段分級方法進行養殖,一階段為暫養標粗,養殖30天左右苗種規格達到2.5~3.0釐米後分苗,進入養成階段。根據預計收穫對蝦規格及水處理能力確定各階段放養密度,一般標粗階段放養密度3000-5000尾/平方米為宜,養成階段放養密度300-800尾/平方米為宜。2.2飼料及投餵使用優質配合飼料,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GB/T 22919.5-2008),日投餵量以對蝦總體重3~10%為宜,根據對蝦大小、攝食情況和水溫等情況適當調整投餵量。沿池邊均勻潑灑投餵,每日4~6次,發現對蝦攝食不良時,應查明原因同時減少或停止投餵。在養殖高溫期或易發病階段,選擇天然免疫增強劑如維生素C和E、裂壺藻、蝦青素、黃芪多糖等,拌在飼料中投餵,以增強對蝦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此外,迴圈水養殖條件下的對蝦在養殖後期易出現軟殼現象,可在水體中適量潑灑鈣製劑來解決。3.尾水處理對蝦迴圈水養殖系統排汙量較少,上一茬對蝦養成收穫後整個養殖系統的水質比較穩定,可以直接投放新的蝦苗繼續下一茬養殖,水體重複利用率高。但養殖過程中有部分殘餌、糞便等無法透過換水排汙而吸附在池壁池底,需要徹底排水清洗。日常排汙或偶爾洗池排水時,廢水經排汙管道進入室外尾水處理池,尾水處理池包括不同的功能區,主要是物理沉澱區和生物處理區。物理沉澱區透過大顆粒懸浮物質(≥100微米)自然沉降作用將其分離,而生物處理區則主要透過投放濾食性貝類和大型藻類等來吸收、轉化小型懸浮有機顆粒和溶解性無機營養鹽等,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淨化處理後的排放水需檢測達標後再排放。三、適宜區域包括中國沿海地區海水工廠化養殖區域。四、注意事項迴圈水處理系統生物膜形成後,水溫、鹽度、pH、溶解氧、水力停留時間、水體碳氮比、投入品等因素的急劇變化均可能導致生物膜脫落而影響淨化效率,甚至系統崩潰,很難在短時間(20~30天)內恢復正常。養殖生產中需要根據對蝦密度、大小、健康狀況,以及水體溫度和無機鹽濃度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迴圈水養殖系統實際執行引數。同時,必須慎重使用消毒劑和抗生素來防治病害,儘量避免藥物進入迴圈水系統破壞功能微生物群落。

  • 4 # 藍藍的天空有幾朵白雲

    中國對海產品需求逐年加大,養殖海產品解決近海海產品枯竭的好辦法。

    怎麼養殖怎麼提高產量和收益,這是關乎養殖戶生存問題。需要國家的扶持養殖戶專業化個工廠化。怎麼說呢,養殖戶養殖對蝦,你要了解他生存環境,品種,抗病,還有海水消毒等專業知識,要走合作化發展,工廠化發展,就是報團闖市場。價格方面不會大起大落,產量方面,統一管理,科學化管理,產量是不成問題的……

  • 5 # 生活就是實現社會價值

    南美白對蝦殼薄體肥,肉質鮮美,含肉率高,營養豐富。南美白對蝦適應能力強自然棲息區為泥質海底,水深0~72m,能在鹽度0.5~35‰的水域中生長,2~7cm的幼蝦,其鹽度允許範圍為2~78‰。能在水溫為6~40°C的水域中生存,生長水溫為15~38°C,最適生長水溫為22~35°C。對高溫忍受極限43.5°C(漸變幅度),對低溫適應能力較差,水溫低於18°C,其攝食活動受到影響,9°C以下時側臥水底。要求水質清新,溶氧量在5mg/L以上,能忍受的最低溶氧量為1.2mg/L。離水存活時間長,可以長途運輸。適應的pH為7.0~8.5,要求氨氮含量較低。可生活在海水、鹹淡水和淡水中。剛孵出的浮游幼體和幼蝦在餌料生物豐富的河口附近海區和海岸瀉湖軟泥底質的淺海中的低鹽水域(4~30%)覓食生長,體長平均達到12cm時開始向近海迴游,大量回遊是在一個月的最低潮時,與滿月和新月的時間相同。養殖條件下,白天一般都靜伏池底,入暮後則活動頻繁。 在養殖上,南美白對蝦具有個體大、生長快、營養需求低、抗病力強等優點,對水環境因子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強,對飼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達65%以上、離水存活時間長等優點,是集約化高產養殖的優良品種,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養殖對蝦中單產量最高的蝦種。 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歷史現狀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對蝦養殖業的發展帶動了中國水產養殖業的迅猛發展,促進了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冷藏加工、育苗、餌料生產等產業和相關產業鏈的同步發展。20世紀90年代初,對蝦病毒感染在全國各地開始蔓延,與此同時,水產工作者暫未找到合適的應對措施,導致當時的對蝦養殖業經濟效益直線下降。因此,在水產工作者們深入研究對蝦病毒感染的成因及病害防治方法、並研究探索對蝦養殖業新的替代品種,開始了南美白對蝦的引進,從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訂外賣需要經歷哪些環節?是外賣小哥接單還是店家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