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漁耕樵讀
-
2 # 在下翩竹
龍在中國最初是以圖騰的形式形成並獲得崇拜的,後來漸漸成為讖緯祥瑞的一部分,直到漢代才演變成為皇權的象徵,其演化過程如下:
早在新時期時代的龍山文化時期,中國原始部落中便已經形成了以龍為圖騰的部落的崇拜。在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過不少材質不同的石龍、玉龍乃至陶器上的龍紋形象。《史記》中記錄中華始祖之一的太昊伏羲氏“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也從文獻角度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龍圖騰崇拜便已經形成了。
自夏商周三代到先秦時期,中國的龍圖騰漸漸朝著讖緯祥瑞的方向轉變,這一時期的龍往往預示著吉祥或者災禍的異事發生,比如夏王孔甲殺了豢龍氏(夏朝傳說中負責養龍的官職)師門,導致宮廷中飼養了一對龍死了一條,孔甲不久後便死於非命;西周時,又有龍交於庭,宮女有妊而生褒姒,從而導致了周幽王的誤國失道。
隨著對於龍象徵著帝王禍福信仰的加深,到了楚漢爭霸時期,漢高祖劉邦便以“龍”為象徵,以證明自己奪得天下王權的正當性——他自稱是“赤帝子”轉世,並炮製出其母劉媼夢與赤龍交而生貴子的傳言,從而奠定了西漢王室的正統地位。後來劉邦納薄姬,薄姬夢有蒼龍據腹,剩下了漢文帝,故西漢崇龍,並由此伊始,龍成為了歷代帝王的代表形象。
-
3 # 穿插游擊隊
作者丨隋林
編輯丨吳酉仁
說一說“龍”。
在中國文化裡,“龍”是極為重要的存在,但也是被誤讀極深的存在。
今天的華人,大多認同自己是“龍的傳人”。但這種說法,其實是近現代才出現的。
但究竟選擇哪種動物(主要篩選物件是動物,也包括一些非動物),眾人的意見並不一致。呂振宇覺得,馬牛羊豬林河山龍蛇風等等,都可以算作中國的“原始圖騰”;李伯玄最重視鳳圖騰和玄鳥圖騰;姜亮夫和聞一多,則傾向於認定“龍”才是華人的真圖騰。1942年,聞一多還專門寫了一篇長文《伏羲考》,透過拼接剪裁史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這種基於現實需要的論證並不嚴謹。所以,論證到最後,聞一多自己也還在動搖,他非常糾結地寫道:龍和鳳在帝制時代,已成為“帝德”與“天威”的標記,與“民族圖騰”的概念有很大差距,故此:
“要不然,萬一非要給這民族選定一個象徵性的生物不可,那就還是獅子罷,我說還是那能夠怒吼的獅子罷,如果他不再太貪睡的話。”①
與聞一多在“龍圖騰”與“獅圖騰”之間搖擺不定大略同期,賽珍珠的小說《Dragon Seed》(龍種)在美國出版。這部描寫中國普通百姓在日軍蹂躪下堅強不屈的小說,被米高梅公司買下了改編權,請來以凱瑟琳·赫本為首的明星陣容,拍攝成了同名電影。這部電影受到了美國“戰時資訊辦公室”的指導,旨在向世界傳播中國如何艱苦卓絕地對日抗戰。“龍種”一詞,與“龍的傳人”已大體是同一個意思。
♦ 電影《龍種》當年的廣告
不過,無論是知識界尋找民族圖騰的文化活動,還是《Dragon Seed》這部電影(小說),產生的影響力都很有限。畢竟,在1940年代,絕大多數華人不會關注聞一多們的討論,也看不到《Dragon Seed》這部影片。更何況,古代中國並無圖騰崇拜。用孫機的話說便是:
“圖騰制並非世界各族在原始社會時必須遵循的制度,中國古代主要是祖先崇拜和薩滿崇拜,自考古發掘中看不到圖騰崇拜的跡象。中國已發掘的新石器時代古墓葬不下十萬多座,但在出土物中卻找不出哪怕是一個氏族的成員所共同擁有的圖騰徽識。”②
“龍的傳人”真正成為一種文化上的心理共識,其實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同名歌曲走紅結果。從1978年歌曲誕生,到1988年登上春晚舞臺,這首歌傳遍了大江南北,也讓“龍的傳人”一詞,幾乎成了“華人”的代名詞。
此外,“龍”被皇權壟斷,成為皇權的象徵,也是兩宋之後才發生的事情。
♦ 甲骨文的“龍”字
春秋時代,“龍”的具體形象已墜入了迷霧之中。《莊子》說,孔子去見老子,然後大發感慨,說自己“見乎龍”——見老子就像見到了龍,因為龍是一種“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養乎陰陽”的東西,老子給人的感覺也是這樣。《莊子》裡的龍沒有具體形態,變幻莫測。但在《韓非子》那裡,卻是“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是一種可以馴服為坐騎的動物,但它的喉下有逆鱗,如果有人去碰,這龍就要殺人。《左傳》裡則說,上古時代有人專門養龍,所以有“豢龍氏”、“御龍氏”這樣的職業和家族,龍不但可用來做交通工具,還可以殺了食用。
♦ 婦好墓出土的玉龍
龍與皇權發生聯絡,始於嬴政被人稱作“祖龍”,以及劉邦的出生被神化為其母在野外與“交龍”相合。但這種聯絡並不穩定。漢代人對龍的興趣,主要集中在黃帝鑄鼎後有龍前來迎接、他與群臣抓住龍髯昇天為仙的神話故事。據《史記》的記載,漢武帝很喜歡黃帝稱龍昇天這個故事,曾發出過“如果可以像黃帝那般乘龍上天,拋妻棄子猶如脫鞋般簡單”的豔羨之語。
但皇帝們無意壟斷“龍”,也無意效仿劉邦說自己是“龍的後代”。所以潁川名士荀淑的八個兒子可以號稱“荀氏八龍”,諸葛亮可以號稱“臥龍”,華歆、邴原、管寧也可以分別號稱“龍頭”、“龍腹”和“龍尾”。
♦ 漢代青龍紋瓦當,引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兩漢至隋唐,“龍”的涵義發生過一場劇變。這主要是佛教與道教兩家競爭信眾的結果。黃帝乘龍上天這種故事,本出自秦漢時代的方士。佛教傳入中國後,印度神話中長身無足、在水中稱王的蛇神“那迦”,被本土化翻譯成了“龍”。佛教的這種新“龍”屬於護法神,可以行雲布雨,保佑風調雨順。這顯然比載人成仙更能吸引底層百姓。眼見佛家的龍王信仰大盛,道家遂也迎頭趕上,創造出了一套相似的東南西北四海龍王系統,專司人間風雨。
♦ 湖北武昌唐墓出土青龍紋磚,引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當龍開始成為一種底層民眾普遍信仰和敬畏的事物,且形態日趨固定時,廟堂上的權力之手,便伸了出來。
在唐代以前,百姓常有穿戴龍紋者。但到了宋仁宗時代,皇帝覺得這樣下去不行,龍既然是一種如此尊貴而受民眾愛戴的東西,那麼,龍紋這樣的裝飾,就必須只能由皇帝和官員獨佔——1036年間,他下達詔令,禁止女性以“奇巧飛動若龍形者”來做首飾。再後來,宋哲宗又下達詔令,禁止民眾在衣服上裝飾龍紋。
北宋在“禁龍”問題上鬧得最兇的,是宋徽宗。他在1111年出臺規定,凡有人在衣服上用“龍”來做裝飾,判徒刑二年,若是工匠這樣幹,罪加二等,且鼓勵民眾互相舉報。稍後,他又變本加厲,禁止天下百姓以“龍、天、君、玉、帝、上、聖、皇”等字來給自己和子女取名字。如此,不但衣服上不能用龍紋,名字裡也不能帶“龍”字了。於是,在宋徽宗時代,毛友龍之類只能改叫毛友,“臥龍”這類綽號更是不可能存在。這場鬧劇一直折騰到1125年,才略有放鬆。宋徽宗再次下詔說,他寬宏大量,應允了臣僚的請求,將“天、玉、君、聖”等字從禁令中剔除,但“龍、帝、上、皇”等字,仍在嚴禁之列。此時,距離靖康之變已只有兩年時間。
這之後,南宋與金朝也延續了相似的政策。元朝建立後,1270年出臺規定,禁止天下百姓“織造日、月、龍、鳳緞匹”。1297年,朝廷發現市場上出售的緞子上繡有“似上位穿的御用大龍”,只是少一個爪,皇帝的五爪,市場上賣的是四爪。中書省主張全面禁止,但皇帝“網開一面”,決定放四爪龍一碼,只要不是纏繞全省的大龍,就不追究了。1315年,皇帝下詔,官員服飾一律不許以龍為裝飾,只有“御賜之物”例外,同時嚴禁民間製造五爪二角龍的圖案。
朱元璋稱帝后,又在元朝的的“禁龍”政策上添磚加瓦。1393年,他出臺規定,天下官吏百姓均“不許用玄黃紫三色,並織繡龍鳳文”,除了不能使用龍鳳圖案,民眾還被禁止使用玄、黃、紫三種顏色(紅色早在1371年就已被朱元璋收歸皇權專用)。違者“杖一百,緞匹入官”,打一百棍子屁股(多半已是半死),且要沒收緞布(傢俱房屋也一樣不許使用龍鳳紋);而且要追究這緞布的來源,生產者(機戶)和工人(挑花挽花工匠)同罪,也要打一百棍屁股,他們的家小也將被押往京城充當“局匠”,也就是給朝廷做奴隸。更早一些時候,1374年,朱元璋還曾下令,禁止天下道觀佛寺雕刻塑造龍鳳,“除舊有外,不許再造”,也就是此後新建的道觀佛寺,將沒有龍王可供百姓祈禱跪拜。
♦ 明永樂景德鎮青花雲龍紋天球瓶,引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比朱元璋更過分的,是明英宗。他曾在土木堡之變中成為敵軍俘虜,被放回後又發動“奪門之變”二次登基,對朝堂實施全面清洗。所以,他二次登基的次年,就下詔擴大“禁龍”政策,天下官民不但不可以使用龍鳳紋飾,連蟒龍(四爪)、飛魚、鬥牛、大鵬、獅子、四寶相花、大西番蓮、大雲花樣,也都禁止使用;禁用的顏色裡,也增入了黑色、綠色以及一切與黃色相近的色系。
不過,明英宗對明帝國底層的控制力,遠不如他的祖宗朱元璋,所以,他的禁令雖比朱元璋還嚴苛,效果卻不怎麼樣。再往後,進入天啟時代,民間已是“人皆志於尊崇富侈,不復知有明禁”。不但民眾在服飾上使用四爪龍做裝飾,道觀寺廟為龍王塑像,民窯也開始燒製帶有龍紋的瓷器了。
壟斷信仰與敬畏,終究是一件難事。
①孫機:《仰觀集:古文物的欣賞與鑑別》,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第11-16頁。
②施愛東:《龍的政治:從通天坐騎到皇家奴役》,《民族藝術》2011年第2期。
④仲林:《圖騰的發明:民族主義視域下的<伏羲考>》,《民俗研究》2006年第4期
⑤張伶俐、吉成名:《“龍的傳人”一說的由來》,《文史雜誌》2011年第4期
⑥袁第銳:《“龍的傳人”說質疑》,《社科縱橫》1995年第2期。
⑦宮崎市定:《關於二角五爪龍》。
-
4 # 一老沈一
古代,龍,確實是“王權”的象徵,這比說“皇權”更準確,因為“君王”們還沒自稱“皇”的時候,龍與王權就結合在一起了。
《易》早不早?《易.乾》曰:“飛龍在天”。《疏》雲:“飛龍在天,猶聖人之在王位。”
對此,絲毫不必懷疑。
那麼,“龍是怎麼成為中國皇權象徵的?”
第一,在於“龍”在上古文化中實在處於核心地位。
第二,在於“王權”的“至高性”。
正是上古時期以上兩點的結合,“君王”便成了“真龍天子”,子嗣皆為龍子龍孫的“龍種”。
杜甫《哀王孫》詩云:“高帝子孫盡龍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距今6500年前仰韶時期墓葬中的龍)
一龍之起源,一直是中國古代史、宗教史、神話史、藝術史,包括科學史爭訟的重要話題。
近代以來諸多著名學者,提出了“擬鱷說”“擬蛇說”“擬豬說”“擬馬說”等等,但最後基本歸結於“圖騰說”。
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基於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結合古天文學研究的深入,學者們提出了更有說服力的新觀點。
首先,遼寧阜新查海遺址考古證明,中國古人對龍的崇拜,至少已有8000年的歷史。
其次,中國最早的龍,是作為星象存在的,至少在6500年前,仰韶時代墓葬的星象圖中,已經有蚌殼塑成的“龍星”存在。
再次,公元前四千紀時,“龍”“虎”二星,恰好分別處於“二分”,即“春分”“秋分”點上,從而證明,當時的古人,此二星已經作為“觀象授時”的重要標誌。
(甲骨文的龍)
另外,非常有說服力的,是甲骨文的“龍”字,並非某種現實動物的象形,而是“蒼龍星宿”的象形。
從此出發,便能解釋隨後的一系列問題。
(殷商青銅上的龍)
殷商青銅器上,常有龍行於天的雲紋圖案;婦好墓出土了鳥負龍昇天玉飾。西周早期青銅杖首雕有龍馭鳥飛行圖案;戰國初年曾侯乙墓龍、虎居於二十八宿圖案兩側等等。
古代的“龍”,來自“龍星行天”。
前面說到《易.乾》,實際上記錄的,是上古先民對“龍星”執行的的觀察和推斷。
其“六四爻辭”曰:“或躍在淵”,描述的,恰好是昏見時“龍星六宿”從東方地平線一躍升起的天象。
古人稱此為“龍見”。《左傳.桓公五年》:“龍見而雩。”杜預《集解》:“龍見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
(金文龍字)
“龍星行天”,或天或淵,或生或降,或東或西,古人便將這種執行變化,與“陰陽易變”聯絡在了一起——在天為陽,在淵為陰;龍升為陽,龍降為陰;東龍為陽,西龍為陰,等等。
從殷商青銅器,到漢代器物,所雕鑄描畫的龍,皆有“陰陽”之分。
“龍”,在古代,幾乎是唯一兼有“陰陽”兩種屬性的靈性之物。
也因此,“龍”,將天與地、升與落、東與西、春與秋等等“矛盾”雙方結合於一體的靈性之物。
(殷商龍形青銅器)
三古人對於“龍”的上述理解,必然會導致自然崇拜,進而產生宗教色彩。
無疑,古人對於“龍”最早的崇拜,肯定產生於“龍宿”對於“觀象授時”中的重要作用。
《說文》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這種自然崇拜,在古代,很容易轉化為宗教崇拜。
古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所發現的“龍”之遺存,有像鱷、像豬、像馬等等差異,恰好證明是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古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對“龍”形成宗教崇拜這一事實。
但總體來說,各種宗教崇拜,不外會有兩種認識——龍在天為神,在地為“社神”。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自夏以上祀之。”
(陶寺句龍盤)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有“社神”影象,其形,與文獻描繪句龍之狀相符——身有鱗紋,口銜“社樹”符號。
《左傳.成公十三年》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當“祭祀”這種宗教形式產生之時,也就產生了“權力”。
最初是“氏族”,然後是“部落”,再然後是“聯盟”“古國”“方國”“王國”。
甲骨卜辭的“帝”,也寫作“禘”,即是祭祀儀式和過程,又指主祭之人。
主祭之人,可以與神對話,也可以代表神“傳話”,進而便成了神的化身。
而最初的主祭人,很可能只是氏族的首領,後來就慢慢便成了“王”。
對於“觀象”“祭祀”等等,這些主祭人都有絕對的話語權和壟斷權。他們成為神的化身時,在中國,也就與天神“龍”聯絡在了一起。
(陶寺鑲綠松石龍昇天畫章)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馮時教授有一段話很精彩。他說——
“在遠古社會,天文學是被統治者所壟斷的神秘知識,他們透過正確的觀象授時而實現對氏族的統治,這意味著作為授時標準星象的龍星不僅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而加以崇拜和祭祀,而且源於星象的龍也就與其觀測者建立起了固有的聯絡,從而具有了王權的象徵意義。因此,從中國古代天文學所具有的強烈政治傾向的特點分析,由於王權的基礎來源於天文,作為王權象徵的龍源於星象的本質便也愈益清晰。”
-
5 # 葉飄刀
龍的形象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得很早,一直作為神獸的出現。
然而龍雖然出現得很早,但作為中國整個國家的圖騰以及皇權的象徵,還是從秦朝開始的。或者說從秦始皇這個第一任的皇帝,擁有皇權開始,龍便成為了皇權的象徵。
龍雖然在很早以前就確立了其神獸的地位,但其獨一無二凌駕於其他神獸之上的地位,來自於秦始皇對於六國的統一。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象徵著權力的圖騰其實並不相同的,也並不都是龍。
比如當時的西南方的巴國圖騰是白虎,而楚國的圖騰是鳳鳥,而越國的圖騰是蛇。
比如著名的虎座鳥架鼓,其實就是代表著楚國對於巴國的征服,鳥把虎踩在腳下。
可見即便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龍也還沒有能夠確立起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秦國的圖騰為龍,根據五德始終說,秦獲得水德,秦始皇曾經說過秦文公曾經獵獲黑龍。而正是因為秦始皇一統六國,秦國作為皇權象徵的龍,才正式成為了中國皇權的象徵。
然而其後來自楚地的項羽與劉邦推翻了秦朝的統治,於是在一定程度上楚文化融入到了中原文化之中,楚國崇尚的鳳鳥也成為了主要的圖騰之一。
回覆列表
首先要明白龍是一種圖騰,在史書中關於龍的起源是有出入的。據《竹書紀年》記載龍起源於伏羲氏,而據《史記》記載龍則起源於黃帝。但是種種跡象表明成書於春秋時期《竹書紀年》要比《史記》更加可靠一點。
因為在黃帝更早期的文明時期,就發現了有關龍的的形象。在1995年,遼寧紅山文化遺址發現的龍的形象距今已經已經有8000年了,而全國各地相繼的發現的龍的形象也有很多都早於黃帝時期。所以龍出現於黃帝更早的時期比較準確一點。
但是由於缺少史料,我們就不必較真了,總之龍在中國上古時期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廣泛的圖騰。所以我們就假定龍起源於人祖伏羲氏,傳說伏羲氏最早的圖騰是蛇,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蛇身。在山海經 大荒西經中有載
恆有人面蛇身之伏羲、女媧交尾象。而據說起源於伏羲氏的八卦圖中的太極,有說是雙魚圖,也有說是雙蛇圖。雙蛇頭銜尾代表著陰陽相生相剋,萬物週而復始。後來經過歷代演變,蛇逐漸演變成了龍。
而黃帝部落最早的圖騰是熊,所以黃帝的部落叫“有熊氏”。據史記記載,龍是在黃帝統一各個部落後,取每一個部落的一部分組成的龍。黃帝在擊敗蚩尤和炎帝后,合符釜山。這次合符,不但確立了同盟,更確立了共同的圖騰龍。
黃帝以雕、鶡、鷹、鳶為旗幟,以熊、羆、貔、貅、虎為前軀,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克之黃帝為何把原來的熊圖騰改成了龍,個人認為,黃帝這次合符的目的並非簡單的達成同盟,而是宣示黃帝的正統性。黃帝在宣示他繼承的是人祖伏羲氏。
一個朝代的正統性,往往會透過繼承上一個朝代的標誌性物品或者圖騰來宣示。例如夏商周會用九鼎來宣示其正統性,而秦後則會以傳國玉璽來宣示其正統性。而龍作為人祖伏羲氏的圖騰,作為宣示其正統性更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古代皇帝才特別喜歡把龍作為皇權的象徵,因為龍是最早的正統性的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