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天之心
-
2 # 洞庭湖野生甲魚
農村宴請朋友勸酒算不算陋習?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怎麼看?
在我們年少的時候,也就七八時年代,那個時候民風淳樸,吃的是原生態,喝的是純正糧食釀的酒,我記得我爸爸是黨員,性格直烈,酒量不大,每次遇到黨員聚餐,或者喜宴,朋友請客,我爸爸每次都會喝醉,那個時候他們喝酒都是用的碗,那時候的酒也香,我們坐在邊上聞著都想喝,但是怕苦(小時候覺得酒苦)每次看他們開懷暢飲,一人都喝幾大碗,感覺好像喝水一般,回去後基本都醉,那個時候的勸酒是非常自然,非常發自內心尊敬對方,就怕別人喝少,而怠慢了誰。但是第二天早上就像沒事一樣,生龍活虎的幹農活,現在想來,真正的純糧食酒應該不會對人體那麼大的傷害。
現如今我們再回到老家喝所謂的糧食酒一是沒那個香味,第二喝到嘴裡有糊味,再者喝多一點喉嚨燒,想喝水,頭疼。
近幾年聽別人說或者身邊確實發生過很多勸別人喝酒弄了非常多的不愉快,有一同喝酒後騎車回家撞樹上,掉溝裡了,撞人了,最後打官司,同者賠錢。。
現在法律很明確,一同喝酒勸酒出事有連帶責任,所以現在無論同學,朋友,親戚在一起喝酒都不再勸,自己願意喝多少自己倒,其實勸酒不是陋習,是一種尊重對方,只是每個人情況不一樣,不想因為喝酒給各自家庭帶來災難而已。
-
3 # 鄉土蘭州
勸酒不光是在農村,城市裡也存在。
勸酒是不是陋習?也不好下定義,我認為是一種非文化,灑文化中的陋習。
勸酒本來是主人表達自己熱情好客的一種宴客文化。現在就有點變質了,現在是不過客人還是主人都會勸酒,有點變成拼酒的文化了。
現如今,勸酒也在慢慢減少,因為要負法律責任。
首先勸酒致人身亡因而擔責的案例,已發生過不止一起,勸酒之風卻難以剎住,正在於酒桌文化深嵌於社會的權力結構之中。這才是陋習的生存土壤。
-
4 # 我的家鄉在舒茶
答:農村宴請賓朋好友,勸酒給客人也說是種陋習,大多數人,在喝酒喝到半路上班沒有的時候,已知你喝得差不多了。那麼開始勸酒了,說些多年末見了,還好久沒來了,我倆關係不一般還說我兩是工友了,同事勿恩人了等等,。說一來一往,一推一搡,三懷交情深,感情深一口悶,我倆比親兄弟還親,我倆都抓錢不數了等等的藉口,還有一種劃全,另一種剪刀石頭布,有一種搗扛子,蟲哄棒棒打虎,虎吃雞雞吃蟲。這些名堂讓客人喝多了,過牛,跌相了。象這樣情況農村現在還存在。如果到我家,你喝好,不準喝罪,但是,要有朋友開車,我是堅決不給喝酒。
-
5 # 糖維維日常vlog
如果是過年過節宴請賓客的話。來的都是一些親朋好友。大家見面肯定會聊上幾句,喝上幾杯,勸酒是一種很正常的事。但是要適可而止。
不要爭得面紅耳赤的。非要人家喝,說不喝就是看不起他不給他面子。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覺得勸酒是一種陋習,勸酒也是需要理性的。不能一味的強勸別人。
個人覺得在不勸酒的時候不要強加他人。人家願意喝多少就喝多少,高興的時候大家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是可以的,但是你強勸他人的話,人家下一次可能就不想到你家來了。
在強勸酒,不顧他人意願的情況下的勸酒。是一種陋習的。
-
6 # 北三縣小趙
勸酒本來是主人表達一種熱情好客的宴請方式。現在就有點變質了。小酒怡情,過度傷身。現在主人還是會勸酒。有點變成"拼酒"的文化了!要做到不貪杯不勸酒,我還真是難。北方人不是那麼容易能脫得了俗的。
勸大家不要過分的勸酒。適當的勸酒是禮儀。如果是以傷害彼此的身體為前提的,過度勸酒就是一種陋習!
-
7 # 笑看人生喜樂
怎麼會是陋習呢,這是正常的社交禮儀。如果你滴酒不沾,那我想你的親朋好友也不會使勁勸你酒的。現如今,開車的人越來越多了,吃飯的時候別人知道你開車來的,基本上都不會勸酒的。畢竟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穩步提升。
-
8 # 農野山貨
農村壽宴喜事等一般都要擺酒席,但是農村勸酒不屬於陋習。 一般晚輩給長輩敬酒,出於禮貌。既然都是親朋好友,各位賓客的酒量大家也是熟知的。所以觥籌交錯,往來之間盡顯熱情好客。所以農村敬酒屬於文明之風。具體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按年齡,備份晚輩給長者,比如壽星佬或者德高望重的人。這是出於禮貌性敬酒。農村人敬酒人要先敢為敬,被敬得人喝酒都隨意。主人家抿一口做個動作都可以。它不像城市敬酒亂套,簡直就是拼酒量,拼命,逞英雄的做法。這樣喝酒很危險,輕者喝醉酒胃出血或者喝醉鬧事,重者酒精中毒要了命,酒桌上人人都還要擔責任。
二:農村人喝酒,喝的的感情。而不是像城裡人冒險逞英雄。大家彼此熟悉對方酒量,而且農村人會察言觀色,一旦某個人有喝醉的跡象,親友不會再對其勸酒。而城裡人不一樣,有打腫臉充胖子的;有漠不關心的客戶或領導,還有打妹子注意故意灌酒的。即使有賓客醉酒跡象,農村主家會端來濃茶糕點讓醉酒人醒酒或者護送回家。畢竟賓客醉在主家,主家需要悉心照料客人,密切注意客人的身體狀況。要讓客人高高興興的來喝喜酒,平平安安的回家。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當今農村交通工具日益豐富,在安全上不能有絲毫馬虎,畢竟車禍猛與虎,血淋淋的教訓多的是。由於農村謙尊禮讓,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極小。 農村喝酒按酒量級別自動匹配分桌的。一般酒量差不多的親友坐一桌。酒量差的坐一起,不喝酒的婦女兒童坐一起。吃酒席盛行文明禮儀。酒後失態,醜事百出,所以基本上沒有人逞強喝酒,也沒有人勉為其難。
-
9 # 風水達文西
現在喝酒都是非常常見的,比如好久不見的朋友或親人,去應酬或下班後跟同事小酌幾杯也正常,但是畢竟每個人的酒量都不一樣,而且喝酒本身就是一件放鬆開心的事情,勸酒喝醉了有一些人會發酒瘋,有一些人會回不了家……等等。發生了什麼事情對別人的家庭和對在場的人員或勸酒的人都不好。所以我覺得勸酒的行為是一個陋習。
-
10 # 育兒一筐
我覺得勸酒也算不上是陋習,假設“我”不能喝酒,別人讓“我”喝酒,“我”拒絕了一次,別人還繼續讓“我”喝那就算是勸酒啊,如果“我”拒絕後不再讓“我”喝酒是應該提倡的。
但是現在社會中處處都是飯局,上學時又是同學聚會又是謝師宴的,工作時請領導客戶吃飯,和同事聚餐,就連在家時都得給親戚作陪,大家都喝酒自己又怎麼好意思不喝?別人勸酒怎麼拒絕?不喝就是不給別人面子,要被說不懂事,嚴重的當時人家就要翻臉,不僅傷和氣,事情也談不成。即使是朋友那老是拒絕,時間一長人家吃飯幹別的也會漸漸把你排斥出去,還會說你不合群或者是說瞧不起人,還怎麼在社會上混?
這又涉及到一個飯局的事,從古到今,中國這是一個講關係講人情的社會,擺脫不了這一現狀的華人,只要辦事,首先想到有沒有關係,一涉及到關係,先想到的是飯局,飯局在中國承擔了太多的功能,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如中國這般,每個人的社交往來人生成敗都有飯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官場商場,名利場,請託辦事,聯絡感情,權益交易凡有人處就有飯局,一有飯局就涉及到喝酒的問題。
喝酒在飯桌上必須的,因為在飯桌上的推杯換盞間,於觥籌交錯中,能讓你遊刃有餘如魚得水。
我雖然特別討厭勸酒喝酒的人,可是社會如此,我自己平時從來不喝酒,可是每次有應酬還是得硬著頭皮抱著豁出去的心情往下灌,沒辦法,身不由己。
話又說回來,喝酒喝多了很傷身體。在酒桌上適當喝點酒再正常不過了,但是還是適量為好。至於勸酒嗎,最好能去掉這一議程,身體為重!僅僅是代表個人觀點而已。
-
11 # 小康村的小康
朋友們來我家基本上不會勸酒,因為我們相處時間長了,都知道我這個人什麼樣,我是頭喝之前就和他們說了。自己倒自己喝,我不勸你多喝,但是會喝的也不能不喝。能喝的就多喝。別過適可而止。喝多了傷人又傷身。有開車滴酒不讓喝,有飲料,我們聚聚不是把誰喝到桌子底下,才有氣氛。而是來喝點小酒,聊聊現在和以後,有什麼目標什麼路子,可以多掙人民幣,多提供的資訊。這樣的做法只是代表個人,如有冒犯,還請各位仁兄多多海涵。
回覆列表
我覺得這不算陋習,這只是一種他們表達對客熱情方式。
春節的時候,和孩子們一起回老家過年,剛好遇到村子裡一戶人家給老人過壽,那才叫一個熱情,從過生日的前一天早上開始,就挨家挨戶的叫著去他們家裡面吃飯,生日那天,又大擺宴席 聘請歌舞團來招待村子裡的每戶人家,第三天又是繼續請村子裡的人吃飯,就這樣連續三天好酒好菜的招待大家,特別熱情。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也好了,基本家家戶戶都有車,而且現在是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所以現在勸酒也沒有像以前那樣一定要客人喝酒,都是根據客人自願,但是,吃飯一定會讓你吃好,客人有什麼合理的要求,只要他們能夠做到的,都會盡量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