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不是路人乙
-
2 # 毒舌財經
自從註冊公司從實繳資改成認繳資之後,註冊企業的人越來越多,現在註冊一個公司很簡單,只需要花一兩千塊錢就可以。
所以現實當中有很多公司既沒有經營場地也無長期的工人,那這些企業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我所接觸的一些實際情況來看,這類企業主要有幾種型別。
1、皮包公司。
現實當中有很多皮包公司,這些公司並沒有實際的經營業務,但這些公司的持有人可能會跟其他人或者企業有一些業務上的來往,所以他們就需要一個企業作為主體進行包裝。
目前大家所看到的很多公司既沒有實際經營場地,也沒有員工,多數都屬於這種皮包公司。
2、詐騙公司。
現在註冊公司並不是很難,只需要花一點錢讓中介代為辦理就可以了,企業註冊下來之後,有很多不法分子就以這些企業作為主體進行詐騙,比如金融詐騙,電信詐騙等等。
因為詐騙本身就是一種違法犯罪活動,所以這些犯罪分子肯定不會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辦公,有可能一會在這個地方過幾天就搬到其他地方去了。
3、個體戶公司。
現在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需要以公司作為主體,比如收款的時候別人有可能讓你開發票,這時候註冊一個公司開發票相對會比較容易一些,再比如你註冊一些網路平臺的時候,有時候就需要有公司的主體進行。
所以為了方便開展業務,有很多個體戶也會註冊公司,但對這些個體戶來說,他們本身的收入就比較少,如果租賃一個場地或者僱傭員工就要支付一筆很大的費用,所以很多個體工商戶註冊的公司都沒有固定的場所以及員工,大多都是在自己家裡面辦公。
4、為了騙補貼。
最近幾年很多地方都積極鼓勵大家去創業,而且創業會有很多補貼,比如社保補貼、場地補貼,還有無息貸款等。
比如目前在深圳就可以申請這些補貼,其中社保每個月大概是600塊錢每人,場地租金補貼大概是800塊錢每個月/人,另外最高還有50萬的貼息貸款,這些補貼連續三年,一個人充分利用這些補貼,三年下來至少可以賺10萬塊錢以上。
正因為補貼非常優厚,所以目前有很多人就在深圳註冊一家公司,然後到一些創業空間掛靠,每個月交幾百塊錢的掛靠費,再交兩三百塊錢的財務費用,這樣就可以領到創業補貼,但這些人註冊完公司之後並沒有實際的業務經營,平時他們也不會去打理,只需要正常領取補貼就可以了。
5、空殼公司。
現在很多人會利用別人身份證去大量的註冊空殼公司,這些空殼公司可以賣給別人做很多用途,比如有些人可能看到一個很好的公司名稱,就把它買過去了,還有的人就利用這些空殼公司來打造假流水然後再轉賣給別人,讓別人拿去炒房或者做其他用途。
6、為了避稅。
目前中國對於小規模納稅人都有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目前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比例只有1%(疫情發生之前是3%),而且每月銷售額低於10萬塊錢的可以減免增值稅(代開的除外)。
另外,小規模納稅人所得稅也非常優惠,其中應納所得稅額大於0,小於或等於100萬元的稅率為20%,同時應納稅所得額按25%計算實際的稅率只有5%;應納所得額大於100萬,小於或等於300萬元,稅率為20%,同時應納稅所得額按50%計算,實際稅率為10%。
也正因為這種稅收優惠,所以很多大企業也會利用員工的名義去註冊一些公司,這些公司會給一兩個員工交社保,但並沒有實際的經營業務,正常情況下只用來接收公司的一些款項,這樣可以達到避稅的目的。
-
3 # 熱情的南瓜
有一部分公司有可能他們是皮包公司。他們存在的目的當然就是為了圈錢。當然還有一部分公司,他們不需要經營場地,因為他們做的生意不一樣。比如說他是搞網路銷售的。他在網路上做一件代發業務。那麼這個他就不需要經營場地。他只是需要一個公司。這樣的話便與他來往業務,因為有的時候可能還需要開具發票。
還有一部分成立公司,他是為了稅務的問題,因為一個企業他的銷售規模和他的稅務是掛鉤的,所以說有的一個法人他開的公司不止一個,也是因為稅的問題。
其次當然是一個小公司了,比如說他是在網上做。網路諮詢的。金融服務類的。或者說是網店服務,還有就是理財基金之類的諮詢服務公司,他是不需要工人的,他直接可能是一個人就把公司業務做了。
-
4 # 大秦泰西廷尉府
很多公司既沒有經營場地,也沒有長期工人,存在的目的並不是我們想當然地安分守己的經營。而是有很多其中的套路和規避的一些風險都可以透過這種方式逃避。當然,這一類公司主要出現在企業公司的稅制和註冊改革以後。
尤其是實際繳付變成認繳制。這可以說是進入21世紀前十年的一次重大經濟改革。原先國家對於公司企業的創辦要求非常嚴格,除了要有紛繁複雜的流程和稽核之外,開公司都必須要繳納你所提出的實際的公司資產。你的公司才能夠註冊成功,而認繳制就是你想寫多少就寫多少。在公司的運營期間,這些資金到位就可以,甚至於是說在實際執行的過程當中,你公司的這些資金一輩子都不到位,也無所謂,目的就是為了刺激經濟刺激創業。
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兒,也是市場化經濟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一改革誕生以後,中國的市場經濟確實飛速發展,短期內市場的體量就翻倍增長。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很多人利用認繳制註冊公司的簡便性,做出了很多過分的事,當然也不能說這完全都是認繳制的責任,畢竟認繳制才真正使我們融入國際社會,才真正是我們的經濟,能夠有當下的這樣一個輝煌。
不過其中的問題也很多,首先,一些人註冊公司並不是為了要經營,而是為了避稅。當然,在我們看來,這不合法,但是在法律上,在市場上,這是合理合規的,一個公司運營與公司運營的主體以及物件拆分成兩個公司,確實可以少交稅,這並不是什麼違法的事情,反而是國家為了減輕企業負擔而默許甚至是允許的避稅方式,只要符合國家規定,公司你想拆分成多少個子公司?你想要設立多少個空殼公司和中介公司,其實都無所謂。只要你能夠動用你的大腦讓你的公司繳納稅收時適用於國家所規定的最低的一個稅收單位,並且按時繳納稅收,你就是合法經營。
當然了,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問題,還有另外一些公司,尤其是一些資本上面的空殼公司,則主要是為了在資本上攪弄風雲而大獲其利。近幾年,在資本市場上,圈了大量的資金而選擇跑路的,他們最開始的方式就是註冊空殼公司進行運作,包裝,甚至是打掩護。
此外,還有很多個體戶的公司,他們未必全年都在經營,只是有訂單或者是有業務的時候才會進行短期或者是臨時經營,同時他們的規模也不大,甚至員工只是老闆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家庭作坊,在市場經濟放低以後,他們也能參與到市場經濟中的建設和發展中來,也算是刺激經濟,啟用經濟活力的一大貢獻。
當然還有一些公司,本身就是運營出了問題,但是卻沒有登出。公司依然在那裡,但是既沒有場地辦公,也沒有生產廠房,同時也沒有工人,所以公司的名字和合法註冊依然存在。各地的主管部門對於這種公司也沒有辦法加強管理,畢竟這還是要靠當初註冊公司的個人主動登出。但是就目前的一些政策而言,主動登出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某些時候統治者要在總體上佈局,即便你公司已經沒有什麼業務了,但最起碼佔這一個公司的名字,統計報表上顯得好看而已。
還有最後一類註冊的公司,完全是為了詐騙,洗錢以及非法勾當而註冊的,他們也搭上了市場化改革公司認繳制改革的東風。在認繳制改革的初步確立以後,市場上的很多騙子公司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老百姓能不知道其中的邏輯,認為這是一個公司還是什麼個金融服務公司,就覺得這個公司還有合法的運營執照。就以為業務也是合法的,實際上就是一塊錢公司而已。老百姓的錢全都騙走了,以後這種公司自然也會消失,即便不消失,那也只是一個殼子。透過這個殼子維權的老百姓什麼都找不到。
-
5 # 弱水叄籤
其實從公司運營來看,對於小公司而言,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專案限制
其實對於很多公司而言,他可能僅僅是因為過去的一些人脈能夠獲得一些固定的專案。而這些專案一年可能也就沒幾個,即使僱人一年大多數時間都是養閒人,沒有任何意義。在此狀況下,新的公司模式就產生了,即:沒專案的時候休息,沒有成本壓力。有專案的時候能夠找到人來做,這就是這類公司的生存之道!
2、成本壓力
對於一個低毛利率,低頻的業務,如果租用固定場地,以及聘請長期工人成本顯然不合適。但是,這些專案畢竟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放棄也令人捨不得。在此情況下,透過極少量的固定成本(會計記賬/共享辦公)+外包就是最好的選擇了,而這也是當前大眾創業背景下的新模式。
3、“中介”公司
其實當前有大量的公司是屬於“中介”,主要依賴於牽線賺取中介費用。對於這類公司手上其實掌握大量的人脈,同時老闆可能還有別的業務。“中介”這邊可能就是有專案就做,沒專案就晾著,然後可能在部分情況下還起到避稅等作用。因此,特殊用途公司也是常見的型別之一。
其實,說到底有沒有固定辦公地點和長期員工,已經不是新經濟下衡量公司好壞的必須要素了。想要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經濟環境下擁有一席之地,更多的還是看你所採取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夠具備更強的競爭力。而對於很多缺乏資金的老闆而言,怎樣讓公司變“輕”或許是生存下去的第一步!
-
6 # 財經六便士
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有一個,利潤最大化,也就是賺錢。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公司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員工,甚至實際上就沒有從事過生產運營活動,但卻依然在國家企業工商信用系統裡可以查到是存續狀態,甚至是存續了好多年。這些企業之所以存在,其主要考慮因素有如下幾個:
第一,註冊和維繫成本很低。註冊一個企業的成本是很低的,尤其是基本不用開發票的空殼公司,找個代理每年只需要幾千塊錢。如果自己有熟人可以幫助做會計和出納的話,記賬公司的錢也省了。
第二,作為皮包公司充當門面。由於註冊和維繫成本低,自己註冊公司做老闆,還是比較有面子的,尤其是從事商務往來的時候,一些個人不便處理的事,可以透過公司運作。
第三,從事灰色交易。這裡面的門道就比較多了,金融業裡尤其多,虛假交易、無效擔保,等等,不少投資人吃虧就虧在這,維權時發現資金都透過這類公司轉移走了,而公司又沒有可供執行的資產。
第四,公司治理結構需要。有的企業出於股權巢狀和迴避投資風險需要,會註冊個空殼公司,或者多層巢狀的空殼公司,再以其下屬公司名義開展投資和經營活動。
第五,財務轉移和納稅籌劃。財務轉移方面的知名例子,要數某知名財經大咖白同居空姐3年,並反讓對方欠債900萬。納稅籌劃對於企業來講是適度地將利潤與空殼公司的成本、虧損對沖,對於個人來講可以利用個人獨資公司、個體工商戶等的稅率優惠。
第六,養號升級。對於企業而言,經營的時間越久,其信用和可靠度越高。每年花幾千塊錢,萬一哪天用上了,很快就賺回來。
-
7 # 小麥理財
既無經營場地,也沒有長期的員工在,這樣的公司存在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小麥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首先是皮包公司,如果企業或者個人有一些業務不方便透過自己或企業來辦理時,就會設立這些皮包公司,實際上沒有任何主營業務,目的就是為了幫助這些企業和個人進行商業的包裝。
其次是詐騙公司,這類公司可能會有人在,但是一般就是做電信詐騙等型別的不法行為,因為現在註冊企業的成本十分低下,他們可以用假冒資訊註冊公司,成功騙取一定金額後馬上登出消失。
另外有可能是一些個體戶為了做生意,特地註冊一家公司,但實際上辦公場合不固定,主要是用公司的身份讓自己接觸更多的業務。
-
8 # 四川坤宇資產
很多公司既沒有經營場地,也沒有長期工人,存在的目的並不是我們想當然地安分守己的經營。而是有很多其中的套路和規避的一些風險都可以透過這種方式逃避。當然,這一類公司主要出現在企業公司的稅制和註冊改革以後。
尤其是實際繳付變成認繳制。這可以說是進入21世紀前十年的一次重大經濟改革。原先國家對於公司企業的創辦要求非常嚴格,除了要有紛繁複雜的流程和稽核之外,開公司都必須要繳納你所提出的實際的公司資產。你的公司才能夠註冊成功,而認繳制就是你想寫多少就寫多少。在公司的運營期間,這些資金到位就可以,甚至於是說在實際執行的過程當中,你公司的這些資金一輩子都不到位,也無所謂,目的就是為了刺激經濟刺激創業。
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兒,也是市場化經濟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一改革誕生以後,中國的市場經濟確實飛速發展,短期內市場的體量就翻倍增長。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很多人利用認繳制註冊公司的簡便性,做出了很多過分的事,當然也不能說這完全都是認繳制的責任,畢竟認繳制才真正使我們融入國際社會,才真正是我們的經濟,能夠有當下的這樣一個輝煌。
不過其中的問題也很多,首先,一些人註冊公司並不是為了要經營,而是為了避稅。當然,在我們看來,這不合法,但是在法律上,在市場上,這是合理合規的,一個公司運營與公司運營的主體以及物件拆分成兩個公司,確實可以少交稅,這並不是什麼違法的事情,反而是國家為了減輕企業負擔而默許甚至是允許的避稅方式,只要符合國家規定,公司你想拆分成多少個子公司?你想要設立多少個空殼公司和中介公司,其實都無所謂。只要你能夠動用你的大腦讓你的公司繳納稅收時適用於國家所規定的最低的一個稅收單位,並且按時繳納稅收,你就是合法經營。
當然了,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問題,還有另外一些公司,尤其是一些資本上面的空殼公司,則主要是為了在資本上攪弄風雲而大獲其利。近幾年,在資本市場上,圈了大量的資金而選擇跑路的,他們最開始的方式就是註冊空殼公司進行運作,包裝,甚至是打掩護。
此外,還有很多個體戶的公司,他們未必全年都在經營,只是有訂單或者是有業務的時候才會進行短期或者是臨時經營,同時他們的規模也不大,甚至員工只是老闆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家庭作坊,在市場經濟放低以後,他們也能參與到市場經濟中的建設和發展中來,也算是刺激經濟,啟用經濟活力的一大貢獻。
當然還有一些公司,本身就是運營出了問題,但是卻沒有登出。公司依然在那裡,但是既沒有場地辦公,也沒有生產廠房,同時也沒有工人,所以公司的名字和合法註冊依然存在。各地的主管部門對於這種公司也沒有辦法加強管理,畢竟這還是要靠當初註冊公司的個人主動登出。但是就目前的一些政策而言,主動登出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某些時候統治者要在總體上佈局,即便你公司已經沒有什麼業務了,但最起碼佔這一個公司的名字,統計報表上顯得好看而已。
還有最後一類註冊的公司,完全是為了詐騙,洗錢以及非法勾當而註冊的,他們也搭上了市場化改革公司認繳制改革的東風。在認繳制改革的初步確立以後,市場上的很多騙子公司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老百姓能不知道其中的邏輯,認為這是一個公司還是什麼個金融服務公司,就覺得這個公司還有合法的運營執照。就以為業務也是合法的,實際上就是一塊錢公司而已。老百姓的錢全都騙走了,以後這種公司自然也會消失,即便不消失,那也只是一個殼子。透過這個殼子維權的老百姓什麼都找不到。
-
9 # 創客楊生
叢集註冊無需費用,一般是政府提供的註冊地址。營業範圍不涉及需要固定地址的 比如:勞務分包、生產製造等等。成都天府新區就是免費提供註冊地址,其他區需要找代賬公司或創業園提供 收費800
回覆列表
存在即合理,有些皮包公司之所以很多,可能是老闆為了避稅的需要,中國現在的公司或企業型別較多,各個公司之間的優惠政策都不一樣,合適的組織框架結構和交易模式,不僅能合法節稅,而且能避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