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疆18哥

    一直以來,國家都特別重視“三農”問題,而土地問題就是這當中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隨著農村土地政策的開展,土地的價值也隨之增長提高。那麼在農村有土地的農民可以領取到哪幾項補貼呢?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買房落戶,造成農村宅基地嚴重浪費等情況。隨著國家宅基地有償退出政策的推行,更多的農民自願退出或轉讓宅基地。這樣不僅可以令許多閒置的宅基地得到有效利用,還進一步拓展了農村的土地資源空間。關於相關的補償金額,具體各個地方不一樣,有的最高可以達到數萬元。總之,政府一定要保障自願退出宅基地農民的利益。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進行,因為要弄道路修建,水利工程等便民利民設施,難免要大量徵用農村土地以順利開展工作。在徵收之後,政府會依照規定給予相對應的補貼,不同型別的土地會有不同的補償。補償包括有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耕地的話,還有青苗補助,旱田、菜田、水田的補償標準每畝也是有所不同的。

    今年出臺的政策加大了對農村耕地的保護力度,隨著土地休耕補貼的推進,很多農民都可以領取到相關的補貼資金。不同地方的休耕補貼標準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每年每畝500元,重金屬汙染比較嚴重的地方每年每畝1300元。在休耕時節,農民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工作,可以去做點小買賣也可以去打工掙錢。

    還有退耕還林,同樣也能領取到一定的補貼,還林是每畝補貼1500元,還草是每畝補貼1000元,如果是貧困地區的話,還可以在補貼基礎上每畝增加800塊。

  • 2 # 阿進13

    從中國大局著想,就算每畝補貼1000元甚至2000元,也不可能有多數農民回耕!一,水利已經嚴重閉塞不通,影響了農作物。二,糧食應漲高2.1元至2.3元每斤,加上補貼,就能起到農民想回耕的盼頭。以上兩條實現了,我相信是有多數農民願意回耕的。回耕的勞力估計只有70後。70後回耕有了盼頭,也會帶動自家人耕種。80後七成農村人已經不會耕種,70後帶動,80後就學會了耕種一代接一代,也不至於後人不懂得耕種而丟棄耕種傳承。如果80後90後全都不懂得耕種了,之後也沒人懂耕種!大家想想,以後都靠“專家”紙上談兵有用嗎?再說,農村一戶人家四五口二三畝地,一個打工兩個耕種兩個讀書,日子是過得好的。

  • 3 # 永和鄉韻

    對於國家的大力回耕補貼這樣的好政策,當然是惠民政策,但如果單獨只說回耕,並沒有多大實質上的意義,如果是地形、地貌、水源、交通等比較好的田地(特別是水田),就算政府沒有多少補貼也不會浪費,農民同樣會耕作,但對於自然條件不成熟的田地,對政府的補貼也是久牛一毛,根本刺激不了農民去回耕的心,也就是說政府的回耕補貼對這大部分條件不好的田地是起不了多大的回耕效率的!

  • 4 # 曉看三農

    回答:肯定是利好的訊息

    但是反過來說,種不種地這個問題其實是有兩面性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來即使我們紅利提升到讓種地和白領的收入一樣,會有多少人選擇種地?也沒有多少吧、

    在一個如果單純的補助,會不會帶來通貨膨脹?

    所以說適當的補助是對,對於未來的農業發展,應該在政策上有更多的傾斜……

    還有就是希望農村也能夠有更多金融機構來幫助,透過多行業合作發展,才能讓農村經濟更上一層樓

  • 5 # 二胡erhu

    說句實話,國家對農村土地有多項補貼,真正、最大的目的不是鼓勵和扶持農民回耕,而是要維護農村和農民的穩定。這是由我們國家的特殊國情決定的。

    穩定和提高農產品產量,保保證糧食安全,最有效的途徑不是讓農民都回耕,而是棄耕。換句話說,就是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就像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那樣,實行土地的規模化經營,進而推廣和普及良種和農業機械,實現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比如,美國一兩個人就可以經營幾千畝甚至上萬畝土地。

    而實現土地經營規模化,必然會導致農民大量減少,失去土地,從農業生產中轉移出來。大量轉移出來的農民要吃飯、要穿衣,要花錢看病……。所以說,農民從土地上脫離出來必須要有新的就業渠道,要能夠生存下去。否則,大量農民沒有土地了,又沒有生活來源,必然會導致社會動亂。

    我們國家農業和農村比重大,農業人口多,社會保障還不健全,工業化水平還不高等,還不足以保障、吸納更多的農民就業。所以,為了維護農民和農村穩定,必須不斷地加大對“三農”的投入,促進“三農”發展。

    一方面,必須穩定“三農”的基本政策和制度,特別是要穩定土地制度,在明確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延長土地承包期,實現“耕者有其田”,而且不斷推出各項補貼和補助,保證農民透過土地可以獲得收入,實現溫飽。——穩定土地承包權。

    另一方面,國家又大力推進“三權”改革,鼓勵和扶持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透過經營權流轉,逐步推進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從而為農業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和現代化創造條件——放活經營權。

    所以說,國家對農村土地的各項補貼和補助,可以調動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要在維護農村和農民穩定的基礎上,促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實現農業現代化。

    第一步,農民要有地(土地承包權);第二步,有地就可以享受補貼和補助(保基本收入);第三步,放開經營權,土地可以出租。農民可以獲取租金收入(促進規模經營)。

  • 6 # 鞠維坤1

    可以說作用不大。土地荒蕪的原因與產出效益低有一定影響,但不是主要因素。土地種植補貼對於種地的農民來說是一種福利,但獲得感和滿足感並不強,而對於拋荒者來說或沒有吸引力或是無能為力。土地拋荒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家庭成員戶口全部轉入城市並在城市定居。

    2.子女在城市定居,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為了方便照顧而將父母接到城市居住。

    3.父母在城市給子女照顧小孩子。

    4.比較富裕的養殖和工商業戶,基本生活消費不再依靠土地產出。

    以上四種情況基本上不會因為提高土地補貼而“回耕”。

    有些朋友說提高糧食價格可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但這是不現實的。一是糧價不可能大幅度提高,二是小農戶三,五畝地僅靠提高糧食價格也富不了。

    我認為提高土地的耕種率可採取以下辦法。

    1.建立健全土地託管機制,對拋荒的土地納入托管範圍。這一點很有現實意義,即保住了農戶的承包權,又解決了土地荒蕪現象。

    2.加強現營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管理和支援以外,試點推行“小農戶種,養,加工一體化合夥經營”。這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援。

    3.擴大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面積,使本就人為干預效用差,產量低的山地,丘嶺地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大家認為呢?還有什麼好的辦法?

  • 7 # 內蒙w強哥

    我也是地道的農民,對於國家惠民政策農民都比較贊成和擁護,對農業補貼進行新的調整,補貼重點不僅僅是要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種田更有信心,農民種田回耕熱潮正在回暖,農民種的田越多補助金額越高,對農業來說是件好事,農民面對國家給予的多項種田補助,我相信,在多項國家農業補貼政策的引導下,農民種田收入會越來越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1,農業一直是國家特別重視的問題,國家為了增加農民收入,每年都有很多相對應的農業補貼,特別是近些年來,外出打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有部分農民認可外出打工也不願意種田,在個別地區土地撂荒隨處可見,國家為了保住耕地紅線不再下降。鼓勵農民種好田多種田,出臺了相關政策,加大了種田補助力度,這鼓勵了農民工回鄉重新種田的信心,2,農民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向國家交公糧,在這個階段期間,農民種田沒有任何補助,也沒有惠農相關政策,3,從2004年開始,國家非常重視農業發展,出臺了相關惠農政策,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首次為農民發放種田補助款,這一政策讓農民喜出望外,大部分村民表示種了一輩子的地,以前都是種地交稅,交公糧,現在好了,種田還給補助,這就是國家富裕的象徵,這一政策鼓勵農民多種地種好田,多打糧,2006年國家加大農業補助力度,童糧食直補,到農機具補貼,柴油補貼,自然災害保險等……

  • 8 # 冬青裡的駱駝草

    國家對農民的補貼確實是多方面的,幾乎上從耕種、農資、農機、養殖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覆蓋,農民從中得到的好處也確實能夠直接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農村農業生產的重視,對廣大農民群眾參與農業生產積極性的支援。農民對此的態度也是十分歡迎和感激。但是僅就耕地補貼來講,每畝地每年平均補貼幅度也就在100元-200元之間,從直觀的角度來講,就是農民每年在承包地上每畝地多了100元-200元的收入。現在每畝地每年最高純收入在300元-500元之間,加上補貼最多在500元-700元之間。

    據有關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現在總人口數量已經達到14.56億,其中農業戶口9億,其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為7億4千萬;全國耕地面積為18億畝左右;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35畝,每一名農村人口所佔耕地面積為2畝左右,也就是平均下來每一名農村人口每年從耕地上可以得到國家的補貼款200元-400元左右。對於國家和政府來講,單就這一項每年幾千億的投入已經是非常大的一筆數目了,但是對於農民而言,大多數人心存感激卻並不在乎。

    這是為什麼呢?其中的原因其實也很清楚,這就是農民每年投入到農業生產上的勞動時間是無效勞動時間,得不到自己所付出勞動相對應的利益和成果。政府的補貼政策能夠體現出來的是政府對農民的關心和支援,並不能給農民帶來或者是創造直接的經濟效益,使他們得不到真正的實惠,反而覺得政府的補貼猶如杯水車薪,不能夠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這就是農民之所以不領政府情的原因所在,也是造成農民群眾種不如買的思想佔據上風、棄農棄耕現象日益嚴重的根本原因。

    國家為了穩定農村農業生產的大局,而採取的各項惠農政策以及對農村農業生產的各項補貼無疑是深入人心的,從中也能夠看到政府對三農經濟的重視力度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的農民兄弟並不叫好,這其中一定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那麼面對農民這個龐大的弱勢群體,面對農業存在的短板以及農村落後的現狀,面對城鄉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該如何才能夠解決農村農業生產以及三農經濟發展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該如何幫助和支援農民,讓億萬農民與全華人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平等參與現代化的程序,共同分享現代化的成果,這就是當下一定要急需解決的問題。

  • 9 # 華明20931796進山

    國家對農村田土補貼政策好,關健在於縣、鎮、村有意隱瞞盲農,不宣傳、慣徹、落實。層層扣壓,到農民戶卡上成了車水杯薪。全年一畝田土只有幾十元錢!寒心啦

  • 10 # 高鵬中藥材產業服務號

    近兩年中國農產品繼續走低,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普遍不高。作為農業大國來說,農業的發展間接關係到國家的基本利益。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國家對農業給予了政策扶持,目的就是要調動農民種植農作物的積極性,促進農村繁榮健康發展。具體表現為:

    1、農業支援維護補貼政策,每畝30-230元。由原來三項補貼併為“農業支援維護補貼,次要為:耕地地力維護補貼、規模過度運營補貼。

    2、造林補貼,每畝100-600元。次要為:防護林補貼、石漠化綜合管理補貼。

    3、測土配方施肥補貼政策(60-200萬)。選擇一些重點縣作為瘦身增效試點給予補貼。

    4、耕地輪作休耕補貼試點補貼政策,每畝150-1000元。

    5、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貼,每畝20-40元。次要為大型機械深耕作業的補貼。

    6、菜、果、茶規範化創立支援政策(50-100萬元)次要補貼為規範化、品牌化、規模化的產區。

    7、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立專案(400-600萬)次要補貼為消費根底好、劣勢突出、特徵鮮明、產業帶動才能強的農業新型主體。

    8、種子工程植保工程儲藏專案(500萬)次要補貼為從事蔬菜集約化育苗的、有才能的專案主體。

    9、低毒生物農藥示範補貼試點(20萬)

    10、高產優質苜蓿示範建立專案,每畝600元。

    11、國度中藥材消費扶持專案(100-300萬)屬於國度中藥材消費扶持的地域,並報驗的專案。

    12、農作物劣種消費及加工基地(300-700萬)專案建立內容包括農作物劣種消費及加工基地、園藝類劣種繁育及消費示範基地等。

    13、“糧改飼”支援政策,每畝50-200元。補貼為養殖根底好,玉米種植面積較大的縣,以青貯飼料為主。

    14、退耕還林還草支援政策,每畝1000-1500元。將全國25度以上的非根本農田耕地、嚴重沙漠化耕地及庫區非根本農田退上去,還林還草。等等

  • 11 # 律動湖心

    老闆說“你給我搬一天磚我付你30工資怎麼樣?”

    “不幹!”

    “再獎一個饅頭兩瓣蒜一瓶水一包鹹菜?”

  • 12 # 1善待別人的人

    看實際情況,補貼對回耕沒神馬作用,首先要知道農民為什麼棄耕!還有就是有些地區農民的田地並不多更不集中,除了種植普通作物外,是否支援耕種特殊作物或稀有作物,對於特殊作物的種植,需要基礎設施和建設這些是否放寬政策?等很多問題農民需要支援!

  • 13 # 寇準背靴

    把所有所謂各項補貼全部轉到糧食價格上,即一步到位,又能讓真正種糧農民得到。杜絕層層剋扣,提高種糧積極性。利國利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天高考結束了,晚上什麼地方最嗨,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