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兩白開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荒了治山,水髒了治水,讓農村重回藍天白雲、小河潺潺的時代,發展鄉村生態旅遊,生產綠色環保無汙染健康食品。

    人才迴流

    出臺優惠政策,召喚那些學到了知識、技術、文化的人才回到農村,發展農村。

    鄉村生態旅遊

    大力整治汙染源頭,讓那些搶後代飯吃鼠目寸光的企業全部倒閉!讓農村小河重新流淌且清澈見底,讓那些已經失蹤多年的魚蝦泥鰍再回到我們的身邊,讓農村的天空變回藍天白雲夜晚繁星點點,讓那些早已被砍光了的椿樹、楝樹、桐樹、榆樹、槐樹、桑葚樹、棗樹等統統回來!大力發展農村生態旅遊,讓全世界最大的旅遊人群回到國內,回到農村!是時候讓他們兌現帶領我們走向共同富裕了!

    綠色食品

    大面積種植綠色無汙染糧食、蔬菜,養殖環保禽類及其它農產品。推出網上超市,建立起一條專屬的完善的供應鏈系統,並同時與各大城市商超簽訂長期的供銷協議,省去其它中間環節,真真正正的做到物美價廉。

    只要能下定決心解決農村的汙染問題,促使人才迴流,大力發展有特色的鄉村生態旅遊,生產人人喜愛的環保食品,不但能增加收入,還能使農民發家致富。

  • 2 # 胖子李說事

    最近,我剛剛採訪了幾位農民朋友,對他們的創業故事深感敬佩,我個人覺得在他們的身上都有這麼幾點。

    一、熟讀政策法規,對農村的政策法規都比較瞭解,而且經常透過媒體學習掌握現行的政策和資訊。

    二、掌握了一定的農業技術,這是生存發展之道,也是農村致富的根本。比如“老鱉一”赫廣武,他就是30年只做一件事——養老鱉,養殖技術爐火純青。

    三、敢幹敢冒,貴在堅持。只要看準的專案就要勇敢的去做,並長期堅持下去,因為市場沒有定律。

  • 3 # 農家小豐哥

    我是農村的。在這個新時代,只要勤勞加上肯動腦筋,兩口子一年也能賺過十多萬沒問題,但是要比在工廠裡面辛苦 的多,所以要能吃苦,而且還要有頭腦。不能種單一的農作物,需要種一些市場上附加值高,暢銷的經濟作物,多方經營。總之一句話,辛苦,比在外面打工自由

  • 4 # 小吳務農

    我是一個回村裡生活了三年的農民,一年會種一季水稻,四畝田左右,夠我們一家四口吃,還可以夠養幾十只雞和幾十鴨。主要收入是靠我老公在工地打工,一百多塊錢一天。我在家照顧兩小孩,一個小學,一個幼兒園。(沒有老人)村子附近有柑橘老闆需要工人,我有時間會去,90元/每天,一年下來四五千這樣。雞和鴨會賣掉一部分,三千塊左右。黃豆會有點微薄收入,菜啊,瓜啊都是自己吃。我有種柑橘,但還沒收入。所以,我那點收入只是夠我交話費,買肥料和種子。要想增加收入,我還要下一翻苦功夫

  • 5 # 貴州大山龍哥

    我是一個來自貴州凱里的農民,祖代都是農民,我家兄弟多,分的田地也少,幼年的我都是飢餓中成長過來,嚴重的營養不良導致現在的我比別人矮小的原因之一。

    記得十三歲了都還穿補丁衣服上學,大的穿了小的穿,小的穿爛補著穿,實在沒辦法穿了用來當洗碗抹布,那個年代實屬普遍,也只因這個堅難困苦造就了我一生都懂得節約。

    十六歲開始打工,因為沒有文化,也沒有技術所以讓我黃金的年代流浪過幾個城市,最終還是一無所有,直到二十三歲我結婚了,也有了不多的經濟基礎我放棄了城市的生活回家創業,投資過,合夥過,一次次挫折被人算計最後剩下自已,還好老婆還一直不嫌棄我,一直在跟著我打拼,小孩如今比我高了,我們有自己的家,生活勉強過得下。

    但我不後悔,只有經歷了才有成長,反而我覺得挫折是我拼搏的奮進劑,只要還剩下健康我就要奮鬥,不必計較得失,一定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總之健康的身體是自己最大的財富,和家人一直相守永遠都是幸福,祝福我們農村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二0二0年加油!

  • 6 # 農村書展

    你好: 很樂意為你解答,農村人的收入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 .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農村主要靠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們來算一下種地的收入,就拿我家來算我家有15畝土地,分為兩季種植,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小麥的投入成本,(種植旋耕機40元,麥種2.8元一斤一畝地30斤=81元,小麥拌種劑26元,複合肥一袋135元,除草劑10元,噴灑妨害農藥60元.追肥30元、收割機50元。共計432)。小麥的收入,因不等因素影響,小麥產量有一千多斤、也有八九多斤的,我們按中間值一千斤計算。每畝地一千斤產量每斤1.10元。毛產值1100元,減去投入成本1100—432=668元。我種了15畝地15x668=10020元。小麥收入一萬零二十。

    第二 . 玉米的投入成本 種植旋根機40元,(種子45元一斤每畝地5斤=225元 )複合肥135元,除草劑10元,病蟲害農藥20元,,收割機50元。共計480元,玉米收入、每畝地按一千斤計算,每斤0.92元。毛產值920元,減去投入成本、920—480=440元。我種了15畝地,15x440=6600元。玉米收入六千六百元。

    小麥和玉米一年總收入10020+6600=16620元。 這是我家種地的收入。 現在農村發展迅速、也有很多其它的賺錢渠道。就要看自己有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比如農村自己宅基地很寬裕,很多農戶都在幹副業搞家庭養殖,農村養殖現在很吃香,因為農村都是生態綠色養殖、價格很客觀,收入也很樂觀。

    還有就是農村農閒時間比較長,農閒時間都會到大城市打工,這也是農民的一部分收入。

  • 7 # 那年一路向南1981

    你好,我家是甘肅農村的我們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有五六萬,我給你具體說一下我們哪裡農民是如何增加收入的。

    一 、我們那裡屬於乾旱地區,就是靠天吃飯,所以我們種的也都是一些比較耐乾旱的農作物,有玉米,土豆,小麥,等。用來增加收入的主要是土豆和玉米,這兩種農作物相對來說經濟效益好點,一般每家都會種上五六畝玉米,五六畝土豆,玉米畝產1200左右,一斤一塊錢,五畝玉米可以買到六千塊錢,一千塊錢的成本,不算人力。土豆畝產4000左右,一斤五毛錢,五畝土豆可以買到一萬塊錢,玉米和土豆大概可以收入15000。

    二、 政府為了讓農民有更好的收入,根據我們那邊的地形氣候讓農民種蘋果樹,每家大約有十畝果樹,種蘋果樹比較辛苦,投入也比較大,每畝純利潤差不多4000塊錢,十畝就差不多就四萬塊錢,這也是我們那邊農民的主要收入。

    三、我們那邊每家每戶都會養一兩頭牛,一來牛糞可以上到蘋果樹上,省一些化肥錢,減少一些投入,二來吃剩的飯,玉米秸稈,小麥秸稈都可以拿來喂牛,就不用焚燒了,可以保護環境,做到迴圈利用。一年生一頭小牛長大了也可以買個七八千塊錢。

  • 8 # 小芳先生

    農村人收入一部分是打工種地農作物的收益,還有一部分是自己創業搞專案的,

    第一種:外出打工,農民工現在城市裡特別的多,只要有工地,大部分都是農民工,外出打工掙錢貼補家用,他們吃苦耐勞,除了外出打工在家裡的耕地一般也不會落下,春耕時也會種完地再出去打工,種糧地不多的一年到頭幾乎沒有啥收入,幾千元差不多,家裡有果樹的可以賣錢,還有栗子數,核桃樹等,這是一種情況種地外出打工

    第二種:自己創業,農村地方大,也有地,有的種植一些農作物,中醫藥材產品,種植培養樹苗,做養殖場,養雞廠,養豬廠,種植蔬菜大棚,創業養殖海產品養魚,養蝦等。

    所以農村人收入一般是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創業。

  • 9 # 一個小農小李

    農村收入比較單一一點!我以前是髮型師,因為結婚後,就沒在到外地打工了,基本都在農村生活。

    這裡比較多的就是茶葉,只要管理好也是不錯的收入。我們茶葉少,主要是獼猴桃和養豬,獼猴桃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價格還是比較可觀的,但是因為各方面原因,獼猴桃潰瘍病感染會造成很大損失!

    養豬這方面也是風險比較大的,需要技術,不過這二年價格也是比較可以的,所以也能賺不少!

    我們這裡有種李子,橘子,和別水果的!

    不要在乎自己在哪裡,只要勤快,肯學,吃苦耐勞,生活會變好的,錢會賺到的!

  • 10 # 陳家小明

    農村人自己的收入都怎樣增加自己收入的。現在在農村要是隻守著自己的幾畝地,那隻能解決溫飽問題,物價都在上漲,孩子要上學,長大結婚要買房,買車,只種地是生存不下去的,所以農閒的時候會出去打工,也有創業的,做點小生意,農村想要提高自己的收入,不能光靠自己家的那幾畝地,可以考慮一下幾種建議來提高收入。

    一可以出去打工,個個廠裡,工地都是大量需要人的,如果有技術,那你的工資會更高一些。如果你做飯好吃,你可以在城裡開個小飯店,農家菜,家常菜之類的飯店,也是非常掙錢的,前期不要投資太大,應為沒有經驗,慢慢的在擴大規模。

    二可以承包土地,種植一些反季水果蔬菜,利潤是比較客觀的,這個前期需要有一定的投資,也有風險,需要有向關的技術,還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要慎重考慮。

    三可以做自媒體,短影片帶貨,這些前期投資不大,你需要一部手機就行,在農村拍一些搞笑的農村段子,農村的環境,積攢粉絲,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粉絲,一定的人氣,可以直播賣貨,把自己家鄉的特產賣出去,走出農村。

  • 11 # 三農村客

    那得看你們那麼的資源優勢!像我們南方這邊!有各種水果蔬菜和海產都比較好!1-6月份我們可以種水稻水果比喻荔枝龍眼黃皮等各種水果和一季的水稻!後半年可以第二季的水稻種植!到10月可種各種蔬菜種植!收入還是可以的!再加上近沿海!可以在網上做點農產品!其中水果蔬菜也可以在網上銷售!

  • 12 # 閩居山人

    農村其實現在的收入是很多元化的,由於國家對三農的支援,各個地區都有很多扶持政策。就我們閩北地區來說,除了傳統的收入還有更多額外的新收入,下面就針對這兩塊收入做下細說!

    一、傳統收入

    從最早的農改後,分田到戶,分山到戶,農民自己種當地的經濟作物,除了自己消耗的,剩下的可以賣掉,這是最傳統的收入了。但是近些年隨著種植成本的增加以及糧食價格的穩定,靠種糧食的收入已經很難滿足農民需求,所以更多的農民改為種適合當地的經濟作物,比如菸草,菌菇等,在我們老家還是比較普遍,收入還是不錯的。而山林有經濟林木,例如杉木、毛竹等,可以直接銷售換去收入。

    二、額外新增收入

    這又分為兩塊,一塊是農產品合作社的初加工產品收入,另一塊是就地農村工廠打工收入。

    1、農村初加工產品

    例如我們閩北這邊的茶葉,很多家庭都有種植茶葉,早期都是直接茶青銷售,現在有了合作社,按照合作社標準統一製作,然後合作社統一收購、包裝、銷售,大大了提升了產品利潤,成為當地農民收入中很大的一塊。

    2、當地工廠上班

    就是近些年國家大力扶貧,從國家到地方都有很多優惠政策,所以吸引了很多投資,開辦了很多工廠,比如菌菇加工、竹製品生加工等,這些工廠也是需要勞動力的,而當地農民農閒時就可以到當地工廠上班,每年都有穩定收入。

    當然,每個地區農村的實際情況會有所差異,例如有些先進的地區農村已經開始了跟網際網路接軌,做起了農業電商,我覺得這也是未來農民重要的一塊收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是怎麼進入股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