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農侃球

    今晚上看了一集,覺得這部電視劇好看。

    首先覺得拍的比較真實,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這樣的父親,家裡什麼事情都不管不問,只要有錢了就自己到店裡買點肉和酒,到家還不給孩子們吃。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看到老大的倔強就知道是一個負責任有愛心的大哥,否則,家裡面有這樣一位父親,母親又不在了,家就散了。

    最氣人的是自己老婆都要生孩子了,一個人跑那麼遠的路去診所,作為一個男人此時卻跟沒事人一樣,繼續自己壘長城,而且他小姨子著急忙慌的去叫他,不但沒有一點急迫感,還為了贏一把結束才走,看得真想上去給他兩個嘴巴子。

    結果到醫院坐在那裡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這樣的男人真的太可恨了!最主要的是自己老婆到底怎麼樣?一點都不關心,對鄰居的幫助不但不感謝,還因為鄰居說了幾句話就把人家逝去丈夫的老底給揭了,真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最可怕的是自己的孩子都不管,讓大兒子用僅有的稀米湯水兌點糖來喂剛出生的孩子,自己則一邊喝酒一邊吃肉,這種父親真的給人感覺就是那種特別想不願搭理他但又無法離開他的那種感覺。晚上只顧自己睡覺,把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孩子交給同樣是孩子階段的大孩子們輪流看管,真有點替孩子們心酸。

    帶孩子到醫院鬧事耍無賴的時候,為了不願付款這一段感覺有點不太真實,那時候一般都是先交錢然後才可以看病的,看著不像一般的小診所,所以那個年代沒有錢根本就不會給你先看病。不管怎麼說,為了不願掏錢居然把孩子們都帶去鬧事,這真的是聰明人沒有把聰明用在正地方。

    家裡唯一一隻雞被殺了,小兒子一個人孤零零的再哭,可是作為父親不但沒有去哄哄孩子,還為了沒有吃到雞胗子想到好心的鄰居哪裡鬧事,作為一個男人父親和丈夫簡直沒有一點責任心,感覺喬家孩子攤上這樣的爹真的一輩子就毀了!

    但電視劇畢竟不會這樣平鋪直敘的,一定還會有更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和感人至深的親情互動的!看到這群無助的兒女那種表情真有點沒忍住淚水,唉!期待後面劇情不要落如俗套。給觀眾呈現完美的故事情節和結局。

  • 2 # 影視流年

    正午Sunny出品,必屬精品。這句話在這部《喬家的兒女》身上再一次得到印證。

    這部《喬家的兒女》正在熱播,僅僅幾集,就讓觀眾欲罷不能,口碑也是非常的好。

    劇中不僅僅是感動,更是一種溫情,一種勵志!很喜歡!

    強烈建議,父母要帶著孩子一起觀看。讓孩子體會那種艱難歲月下的生活,珍惜當下珍惜眼前。

    特別是體會失去父母后孩子的不容易,從而更加愛自己的父母,珍惜父母的愛和教育。

    劇中小孩子喬一年的遭遇,讓人無比心疼。

    這實在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家庭。糟糕到所有的重擔竟然落在了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身上。

    這個家庭的女主人,也就是幾個孩子的母親,生產最小的孩子的時候,大出血死去。

    然而這個時候,他們的父親,竟然還在賭場上。

    這麼小的孩子喬一年,沒有辦法。他是哥哥,他的下面有好幾個弟弟妹妹等著他給一口吃的。

    喬一年他自己也是個孩子,他也是需要母親疼的年齡,可是他不得不揹負起養育弟弟妹妹的職責。

    看到這裡,讓人很心疼。

    喬一年看到表哥的白色球鞋那個片段,讓人落淚。

    正午Sunny很擅長細節的拍攝。尤其是在細節中打動人心。

    喬一年母親去世。他遠遠地看到表哥的背影,表哥的白色運動鞋讓他羨慕不已。

    鏡頭一轉,喬一年開始拼命地刷洗自己的鞋子,原來,這個年紀是需要人愛,需要人疼的時候。

    可是現在,一切必須自己承擔!

    母親死去,家庭如此悽慘,換來的卻是鄰居的冷嘲熱諷。

    母親是個很可憐的女人。來到喬家。一直在生孩子。照顧孩子。

    賭鬼的父親,一直都是賭場嗜賭成性。多麼可憐的婚姻。

    最後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大出血死亡。而父親卻還在賭博,根本不願意回來。這是多麼悲慘的情況。

    二姨和二姨夫前來幫助料理後事。二姨夫為人熱心。對家裡稍微關心了一點。

    卻被鄰居嘲諷。說什麼“三天兩頭往這邊跑,要了大的,還要小的。”這麼難聽的話。

    這話在小小年齡的喬一年心頭,種下了一個很深的刺!多麼難過的童年!多麼悲慘的命運。

    打動人的幾個孩子,演技精湛,生活溫情悲慘。

    幾個孩子沒飯吃,餓得受不了。大哥盡力地想著辦法。

    最小的嬰兒孩子沒有奶,吃著最沒有營養的米糊。

    可是,他們的父親在一邊吃肉!喝酒!這到底是什麼樣喪心病狂的父親。

    夜晚,幾個孩子一起帶著最小的嬰兒。他們的父親呼呼大睡。

    看到這裡,真的淚目了!感動!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好劇!一部很好的劇!大人帶著孩子一起觀看!孩子感受下,父母對自己到底有多愛!

    也讓孩子看看,自立自強的品質到底有多珍貴!

  • 3 # 文化產業評論

    如果說,《父母愛情》是細水流長的暖色調,《都挺好》是虐中帶爽的中間調,那麼正午Sunny昨日收官的新劇《喬家的兒女》便是喪中取樂的冷色調。

    從渣爹喬祖望的窒息操作開場,到喬家五個倒黴蛋的婚姻生活,《喬家的兒女》用兼具年代感與年輕化的藝術手法,為觀眾燉了一壺高濃度的人間煙火,有人愛它悲歡如沸,有人惜其喪氣滿面。豆瓣開分8.7,正午Sunny這次又妥妥刷了一波存在感。

    《喬家的兒女》是一部純粹的好劇嗎?正午Sunny有怎樣的爆款秘訣?中中國產家庭劇有何創新發展?這些問題,仍需我們接下來探索。

    橫行渣爹、倒黴孩子、背德夫婦

    《喬家的兒女》為何熱議不斷?

    《喬家的兒女》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與宣洩,激發論壇上廣泛的批評與爭議,還需談到三點特別之處。

    首先是高濃度的情緒體驗。《喬家的兒女》把人間的各種歡喜熱鬧和糟蹋破事兒匯聚一堂,無論是一成二強三麗四美還是喬祖望、王一丁、葉小朗……每個人的情感選擇都無法脫離他們的生命底色,每個人都可愛可憐可氣可恨,喜歡時鑽心噬肺,氣憤時咬牙切齒,失落時愁眉苦臉,痛快時颯爽淋漓。

    讓觀眾在情緒上感受到極致的獵奇和壓抑,這不可不說是一步險棋。正面的情緒體驗可以維繫觀眾對劇集的熱情和黏性,而消極的情緒成本則會打擊觀眾觀劇的積極性。因此,如果觀眾懷著看《父母愛情》的心情被吸引,卻看見一家人無比倒黴慘淡的光景,很可能會倍感心累而棄劇。這也造成了《喬家的兒女》實際播放量不如論壇聲量的局面。

    第二是高強度的情節輸出。《喬家的兒女》的事件非常密集,轉場頻繁,常常這地雞毛還沒掃盡,下一盆狗血便淋頭澆來,比如一丁與三麗剛剛結婚,觀眾還沒享受到愛情的甜蜜滋味,婆婆便不斷作妖,王一丁還因工傷喪失生育能力;而當姐姐哥哥們還沉浮在婚姻與愛情的家長裡短之時,喬七七已經以八倍速演完自己的一生,提前結婚,又光速離婚。不少觀眾吐槽,喬家的兒女每天掛在熱搜上的都是戀愛、結婚、出軌、流產、生子……湊齊了所有狗血要素。

    雖然,在這樣強情節的支撐下,觀眾會有一種走馬觀花,目不暇接之感,也更容易被吸附在對各色人物命運的關注之中;但另一方面,過度的濫梗會讓故事的深度下降,失去了矛盾的精髓,只剩下空有衝突的外殼,造成高開低走的結果,豆瓣評分也從開始的8.7滑到如今的7.9。

    第三是高亮度的當代美學。《喬家的兒女》講述的是從1977到2008這三十年的時代變遷,它的風格應當是復古的、懷舊的、寫實的,但真正呈現在熒幕上卻是現代的。從選角上說,喬家很少選用中生代演員,而是更青春靚麗,更符合年輕人審美的青年演員;從置景上,劇集中聚焦的南京街巷、家庭場景、服化妝造都做了一定的亮化和美化,為年代減齡;從敘事上,導演仍然採用了很多隱喻或寫意的表達,比如掉入汙水的結婚證、小茉喝掉花瓶中的水、懸疑式的戛然而止……這種美學風格或許為劇集增添了更多詩意,但也為這部劇的受眾設定了一定的門檻。

    △劇中靚麗的南京場景

    由這樣的美學設定也可知,年代在《喬家的兒女》中其實只是一個背景板,家長裡短的矛盾衝突,原生家庭衍生而來的悲劇婚姻才是主角。如果觀眾希望在劇中看到大時代下的人心浮動、人物命運、青年奮鬥,恐怕便不得不發出貨不對板之嘆。

    《喬家的兒女》是一部好劇嗎?

    或許,對於大眾來說,《喬家的兒女》已經足以交卷,但對正午Sunny而言,還可以更好。在正午Sunny歷年的作品中,《溫州一家人》《父母愛情》《都挺好》《喬家的兒女》都是毫無爭議的家庭劇,而在《歡樂頌》《大江大河》《我是餘歡水》等作品中,也無一不涉及對於家庭的探討。

    △正午Sunny家庭劇

    那麼,正午Sunny的家庭劇為什麼總能打動人心,成為爆款呢?

    首先,從創作主體來說,正午Sunny是一個成熟且精英化的製作團隊,是一個自洽的創作綜合體。一是在選題上具備精準的眼光和長遠的思路,擅長挖掘原著精髓,提煉故事質感,呼應時代需求。二是注重梯隊建設,提拔新人編導,合作流量演員,搭配新老骨幹,讓團隊有新鮮血液,敏銳嗅覺,多元風格。三是在保證作品質量的前提下積極地調動網際網路思維,創新營銷模式,注重品牌價值維繫,把正午Sunny的身影嵌入每一個優質作品。四是堅守底線,有大局觀,在2017年的幾次試錯後能夠及時調整創作策略,迴歸正午本色。

    第二,從型別創新來說,正午Sunny的家庭劇既不囿於廚房廳堂,也不落入浮誇窠臼,而是與時代和社會景觀緊緊地扣聯,透過差異化的個體故事構建現實的影像。所以如《溫州一家人》,我們看見溫州篳路藍縷的商途血淚;《父母愛情》,我們看見50年代滄桑鉅變下的瑣碎溫情;《都挺好》,我們看見蘇州舊日斑駁的風情底蘊;《喬家的兒女》,我們看見南京城裡城外的時代印記……這種時間與地域的審美化呈現,喚起了觀眾更多對此地風土,人間煙火的共鳴與代入,也為作品增添了些許詩意化、史詩性的美學感受。

    第三,從敘事策略上,正午Sunny的家庭劇很擅長對人物進行顛覆性的改寫,對痛點進行極致的包裝。雖然核心是痛的、喪的、虐的,但演員表演時又偏重喜劇化的演繹,所以內在與外在形成了強烈的碰撞,更容易激發觀眾吐槽與互動的熱情。蘇大強、樊勝美、喬祖望等角色的出圈,也都少不了這種鮮活而極致的包裝。

    當然,這些因素只是正午創作秘訣的冰山一角,一部作品的成功,或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而一個品牌的成功,還需要經歷長足時間的沉澱與打磨,正午Sunny,還在路上。

    從倫理為王到審美年輕化

    中中國產家庭劇有何創新發展?

    在時間流淌過苦難而溫馨的成長線後,喬家的兒女們開啟了各自的情感選擇與婚姻生活,而那些雞零狗碎的插曲,七故六婆的閒言,原生家庭的刺痛也讓網友感到壓抑與激憤。

    於是,豆瓣網友不但緊跟劇情為《喬家的兒女》創作了《喬家的五個倒黴蛋》《cpf:嗑藥雞無一生還》《喬祖望:被洗白全靠同行襯托》《王一丁:造家工匠養成手冊》《喬四美:如何養成社交牛逼症》……的花式劇名,還紛紛開啟“喬學”研究,把喬家那些事兒延伸到職場家庭婚姻社會的各個角落,激發二次傳播。

    而這種網路造梗玩梗的現象無疑令人想起《都挺好》蘇大強表情包“我不吃我不喝我要錢”“我想喝手磨咖啡”的火熱出圈,《小歡喜》“英子,開門,爹地”爆款臺詞的病毒傳播。這些現象都給人一種,中中國產家庭劇年輕起來了的實感。

    其實,家庭劇在諸多題材劇集中本身就是一種較為強勢,經久不衰的型別,90年代的《渴望》《一地雞毛》《一年又一年》,兩千年的《空鏡子》《金婚》《媳婦的美好時代》,如今的《我的前半生》《小歡喜》《以家人之名》等,都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僅以十年為期,我們也能夠明顯地看到中中國產家庭劇在核心話題、傳播方式、受眾審美等方面的巨大變化。

    筆者以7.5及其以上為“高分”(藍色),短評數超過4000條為“熱議”(黃色)作為標準,篩選了從2012年至2021年豆瓣高分、熱議的家庭題材電視劇。

    △2012-2021年豆瓣高分/熱議家庭題材劇 (選取範圍為2012-2021年,豆瓣標籤含“家庭”,豆瓣評分高於5分,看過人數超1000人的劇集。篩選日期為2021/9/4)

    有趣的是,2012年至2015年,中中國產家庭劇高分數量遠高於熱議數量,2016年至2021年則恰恰相反,熱議度一路高漲,但口碑卻較為疲軟。這說明了什麼呢?

    一方面,中中國產家庭劇營銷意識不斷增強,商業化轉向明顯。近年來,中中國產家庭劇大多從臺播轉向臺網聯動或網生狀態,傳播媒介和議論陣地的轉換為家庭劇的營銷提供了新的天地,微博、抖音、豆瓣等平臺的kol宣傳和二創傳播都使得家庭劇的話題更容易穿透圈層,在網路上形成討論熱潮。

    但某些時候,家庭劇為了更具傳播度和討論度,而故意製造矛盾衝突、販賣焦慮、人物臉譜化,這些創作方式也受到了當下觀眾的質疑,比如《喬家的兒女》中刻意矮化“葉小郎”,增設“偷稿子”的細節;《小捨得》中以普通家庭視角販賣中產階級焦慮;《三十而已》裡浮誇而懸浮的生活水平設定,都是十足的減分項。

    另一方面,中中國產家庭劇型別融合趨勢加強,受眾日益年輕化。2016年前的家庭劇其實在經過長足的發展後,已經有了多元的型別表現,比如《嘿,老頭》《有你才幸福》等以倫理探討為基點,以溫情為底色的家庭劇;《全家福》《光榮大地》以年代變革為背景,以平凡奮鬥為主線的家庭劇;《妯娌的三國時代》《當婆婆遇上媽》《虎媽貓爸》等展現都市眾生,戲劇衝突的家庭劇。但這些劇集更偏向正劇模式或情景喜劇,主演也都是老戲骨或中生代演員,從剪輯節奏上也更適應電視觀眾和中老年群體的口味。

    而近年的《少年派》《以家人之名》《生活家》等家庭劇,已經不僅僅以家庭倫理為主線,更融合了偶像、愛情、青春、職場等年輕化元素,更符合網路觀眾的審美,而偶像演員的加入也使得這些劇集在收穫更多流量的同時也迎來更多審視和批評,不再是因劇觀人,而是因人看劇。

    當然,家庭劇在前後兩個時期也有一脈相承之處,那就是對於社會問題的捕捉。無論哪個時期,家庭劇都是直擊社會痛點,展現生活永珍,張揚社會風氣的一面鏡子。2016年前的熱播家庭劇主要對婆媳關係、代際衝突、養老問題、婚戀自由等做了一定程度的展現。而隨著中國教育制度的改革、社會獨立精神的張揚,家庭劇近年來對於“子女教育”“原生家庭”等話題的討論日益熱烈。

    以《小別離》《小歡喜》《小捨得》等為代表的系列家庭劇涉及“留學熱”“小升初”“高考”等當代教育話題,用多對親子間的互動與和解探討當代倫理關係,展示出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我的前半生》講述了一個女性從婚姻中出走,又從事業中尋求自我與獨立的過程。《都挺好》則聚集於原生家庭痛點,刻畫了帶有“重男輕女”“愚孝”“啃老”等符號意義的話題人物,如同一隻蝴蝶掀起颶風,引發了大眾對於家庭關係的深度思考。

    這些變化與探索,既展現了家庭劇對於當下時代的強適應性,也為中中國產家庭劇未來的創新與突圍提供了新的啟發。

    結語

    《喬家的兒女》是一街櫥窗,讓我們看見家的堅韌頑強與生生不息。匯聚時,有暖屋燈火團圓,也有雞毛瑣事爭執;散落時,有漫天星火顛沛,也有夢與情感生髮。家庭劇的吸引力也正在此處,或冷或暖,或寫意或慘烈,但終究會映照出人心中缺失的、期望的、逃離的、尋找的家的樣子。或許,喬家沒有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答案,家庭劇也無法繪盡所有的人間永珍,但生活中,願觀者能有更多暖意,更多幸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網友覺得本屆《中國好聲音》評審有失公允,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