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津易道王
-
2 # 春臺96245986
第五節 《道德經》10--13章世界構成聯絡中 精神政治“長短相形”支配規律。
第10章 原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辨譯: 身載營衛魄力又抱定法理“一”,能總不分離嗎?專修精氣致柔克剛,能如嬰兒生機嗎?滌除玄虛觀覽慾念,能心身都無瑕疵嗎?愛護民眾以正道治國,能做到無歪知邪欲嗎?天道之門開闔適度交替,能為雌體世代相傳嗎?明白道法四方通達,能無違背道法所為嗎?故艱難修為到限度,才能任勞任怨生之畜之,能生而不佔為己有,有作為而不恃傲,長成而不宰割。才是謂玄機之德品性。
第11章 原文: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培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牗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辨譯: 三十幅條共組一車輪轂,當其車廂成虛無的空間,才有車載物之用。培埴黏土以制器皿,當其器皿成虛無空間,才有器皿裝物之用。開門戶鑿窗牗以為居室,當其成內虛無空間,才有居室住人之用。故有虛無之道理,以建起實有器物為利,而其虛無空間才可作為實際使用。故改革要有虛無道理,依理建起實有的器物,才可以其虛無空間作為實際使用。
第12章 原文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辨譯 : 五色閃爍令人目視全盲,五音嘈雜令人震耳欲聾,馳騁田獵令人發瘋發狂,難得錢貨令人行搶盜妨。是以,聖人精神政治作為是為民飽腹生存,而不為炫耀權勢奪目。
第13 章 原文 :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託於天下。
辨譯 : 寵辱若都吃驚,是太貴重於自身。何謂寵辱?受寵被視為是低人之下,故得寵如若吃驚,失寵也如若吃驚,這是叫寵辱若驚。為何謂若太貴重於自身榮辱顏面?吾所以有此大惡者,是為吾心中只有自身,及到吾心無有了自身顏面,吾還有何患怕?故貴重己身超過為天下(人格)者,則可寄望於天下技藝經濟,愛護己身不如為天下眾生者,乃可託付於天下精神政治。此即人腦半球一側優勢學說,也是唯心唯物不同世界觀。
解析 : 1、精神政治規律或精神政治學體系是由 :人腦精神魄力和與虛理實利間規律(10、11章),和政治是為腹為目與為己為民人格間規律(12、13章),兩規律間“長短相形”主導支配規律組成。 故10--11章應屬於思維科學“人腦物質與知行功能”有無相生規律; 12--13章才是 社會科學 “精神與政治”長短相形規律。 2、精神政治規律為 : 長期生存精神之道產生“短期精神魄力”長短相形支配規律;顯現為精神魄力與虛理實利相互反向運動;經“為飽民腹與為權耀目”政治作為轉變過程;得到“自身改革實利”有生有優質延續與新有“精神活力”生於無提高發展等迴圈規律。 可通俗為: 長期生存精神產生短期作為魄力,多魄力經適者生存提高選擇,而由長期生存精神轉為短期“為腹不為目”精神魄力;短期精神魄力產生政治作為,多政治作為經優勝劣汰優質選擇,而轉化為“社會精神活力”主導下政治經濟交替週期性提高發展等“高下相傾”社會發展規律。
-
3 # 魏永臣550
老子道德經第10—13章分別解讀如下: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此章是要治理國家的人把精力和思想靈魂都用在“一”上,緊緊圍繞著“一”施策,時時刻刻不脫離“一”。“一”就是生產技術和製造技術的創新。“無離乎”,就是時時刻刻不脫離技術創新。不脫離技術創新,就是牢牢抓住了人類的大根本大戰略。“魄”就是指的人的活的靈魂和思想精華,“載”就是用文字記錄記載,“載魄”就是要記錄記載人類最重要的,什麼最重要?“一”或“抱一”最重要,也就是說文字記錄記載不要脫離技術創新創造這個重點主題。而孔子春秋所載的編年史歷史就脫離了“一”或“抱一”,也就脫離了人類最重要的根本,這就是其逐漸走向技術落後的原因。“營”,就是營銷或推廣文化理論理念,也不要離開最重要的根本“一”或“抱一”;而儒學文化教育和儒學執政綱領就脫離“一”這個最重要的根本,其所推銷的只是仁義禮義和情理情唸的東西,而丟失了“一”這個重大根本。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氣”是虛的東西,也即用手抓不到把握不住的東西,比如文字文化理念就是虛的,不像生產技術或製造技術那樣是實實在在的實用,“柔”就是柔和順從,不與實的東西發生對抗牴觸,要自覺服從服務於技術文化和技術創新文化,“如嬰兒乎”,就是言嬰兒人見人愛喜悅於人而從不與人對抗,也沒有與別人對抗的能力。此句就是言文字文化或人的思想哲理文化這些“專氣”要自覺服從服務於經濟技術實用使用文化而不能阻擋經濟技術文化的發展。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滌”就是洗滌或洗乾淨的意思;“除”就是清除或除掉的意思;“玄覽”指的就是錯綜複雜(玄)的文化思想意識的意思,“覽”就是閱歷或眼睛所觀察到的大腦中記錄的許許多多的意識,“疵”就是糟粕瑕疵和無用的東西,“無疵”就是沒有一點糟粕瑕疵。因此此句是徹底洗滌清除文化思想領域中的糟粕瑕疵的意思,只有徹底清除思想意識文化中的糟粕,才會甩掉思想包袱,開動智慧靈魂的思想機器,才不會阻礙阻擋科學探索和科學技術創新前進的路。如果不能及時“滌除”,糟粕瑕疵越積越多,就會嚴重阻礙前進的路,甚至把技術創新提高前進的路徹底堵死。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此句指出了只有無為而治才是真正的愛民治國,不無為,而空喊愛民治國的必將害民害國。“無為”就是傾國家民族之精力大力興辦探索未知自然事物和生產技術製造技術創新的事業,只有科學技術創新事業的發展提高才是真正的愛民,只有國防軍事技術實力的提高增強才是真正的治國。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天門”即自然之門,即自然事物的客觀存在之門,“天門開”,就意味著釋放出自然事物客觀存在的內在精華,天門所釋放的自然事物的內在精華就是“雄”,就是“精子”,人們“為雌”,即及時有效的接受天門精子而受孕,就像“良女”,及時受孕精子,而孕育產生出可貴延續提高人類生存的生命力,這種能夠“立人”的強有生命力的“天子”(後代繼承人)就是人類生產製造技術創新。這就是“能為雌”的偉大意義。“天門闔”就是言關閉了自然之門,不釋放精華精子,人們應當怎樣“為雌”?也即主動自覺勇敢的探索未知自然事物,主動扣開自然之門,讓其釋放精子而受孕之。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其意就在於揭示“知”,也即人們頭腦中對某一自然事物所產生的固有認知,這種僵化的固有認知,是影響人們向四方前進開拓的最大阻礙,新的開拓,新的進步必須打破或衝破固有認知,也即不斷否定固有認知,不斷及時否定落後的生產技術或生產方式,就是否定之否定,可知,老子道德經觀念與馬克思主義否定之否定規律有著很大相似之處。
“生之畜之”,就是言對天門,即對自然事物的內在精華的探索不斷進行,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進行,就會產生出自然事物的精華——自然之道,探索的時間越長,投入的精力越大,所收穫(畜之)的就會越多,就會越有利於技術創新,也即有助於“道生一”。“生而弗有”,就是言一旦誕生了重大的科學技術創新,不要獨自佔有霸佔,要讓其廣泛的為人類創造物質財富、為人類造福,這樣才能使科學技術創新具有為人類服務的重大意義。“為而不恃”,“恃”就是依仗,就是高傲,就是居功自傲停滯不前;“為而不恃”就是言對人類的創新創造永不滿足,也即人類的創新創造永遠沒有停留休息的驛站,永遠沒有停泊不前的港灣碼頭,也即創新創造永遠在路上。這就是莊子所說的“泛不繫之舟”。“長而不宰”,“宰”就是損害、就是宰殺,就是喪失掉了科技創新創造的活力。“長而不宰”,就是言使人類創新創造的生命活力不斷增強不斷高漲,而不要損傷打擊或喪失其生命活力。“宰”並不是主宰的意思。只有持續地技術創新創造,才能給人類持續造福,即產生大德、“玄德”。人類的持續的技術進步才能稱得起“玄德”這樣的光榮稱謂。
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此章重在講“無為利”和“無為用”,“無”,只有為人類“為利”、“為用”才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本章所舉的例子就是用虛或虛為實用。“當其無”,就是用虛用的得當恰當。文字文化就是虛文化,怎樣能使虛的文字文化為實為用為利而不產生虛幻之害呢?只有積極地鼓勵鼓動世人主動自覺投身致力於探索未知自然和致力於技術創新的文化才是真正的“當其無”文化!倉頡、伊尹(君子)、老子、莊子及釋子文化就是“當其無”的文字文化。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本章指出了什麼是“彼”和什麼是“此”。“彼”就是外在、外表、外感的文化或理念;“五色”、“五音”、“五味”和人足(腿走路)都是外,即眼耳鼻口足(情)的感應理念都是浮淺的外感理念,都是人類文化的“彼”。什麼是人類文化的內在“此”呢?只有反覆用人手探索實踐驗證,能夠有肋於提高生產製造技術水平的文化才是“此”,這樣的文化才能為人類生存發展創造物質財富,才可以“飽(人)腹”,才是真正的內在實文化。這就是老子“去彼取此”的哲學道理。
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本章指出了浮淺的外感情理人類文化就是阻礙人類社會發展提高的大患。“寵辱若驚”就是情,就是人類文化的外在外感文化,“寵為上,辱為下”就是情理文化愛寵而厭辱的選擇,就好象人身體外在的皮肉(身),沒有皮肉,只有人骨是不會感應產生“寵辱”的。因此,只有無身無外感的文化理念才是真正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的文化。這樣的文化就是可以“寄天下”“託天下”的文化。探索未知自然的文化,積極鼓勵鼓動人們探索未知、積極鼓勵鼓動世人爭先創新生產技術製造技術的文化就是珍貴的可以寄天下、託天下的文化。科學技術發展提高的文化就是人類的骨頭文化,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真正歷史或歷程。“貴以身為天下”就是言謀劃佈局人類發展大局的文化才是真正可貴的文化。“以身為天下”就是為大、為全域性、為全人類,謀劃科學技術未來發展創新的文化就是“謀大”的文化。“道非常道”,名非常名,積極作為“道生一”的無為探索創新文化,建立“無中生有”奇蹟的文化就是可貴的“謀大”文化。倉頡、老子、莊子、釋子文化理念都是可以寄天下託天下的謀大文化!
回覆列表
巜道德經》第10章,是老子哲學開發大智慧的六條內容。一是神魂要守舍,二是真氣致柔,在體內迴圈不停,三是開天眼,四是無為以治國,五是開天門,六是不用智思卻明白周圍之事。第11章,講有形與無形關係,告訴人要虛內才可開大慧。第12章,講關閉耳目等感官,閉外以開大慧。第13章,講寵辱不驚,物我兩忘,才能心靜而開大慧。第16章,講六字修道真言,"至虛極,守中篤。"頭腦虛靜到極點,唯有一微弱意念守住中脈(下丹田),專心守一,別無他念。若虛極而不知中脈在跳動,則靈魂出竅而不歸,危矣!若虛靜達不到極致,則慧又不開。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