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攀枝花雨花石
-
2 # 鄉下靜姐
農村老一輩的人,總是喜歡一些老話俗話,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封建迷信,要靜姐說也不全是,絕大多數是真理。農村有一些老話用來預測天氣、豐收等等,今天小居就帶你們看看有哪些有用的俗話吧!農村老人說,這些老話可測天氣、測收成,每一句都準的“可怕”。
預測天氣變化的農諺老話
1.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
狗不嫌家貧,如果因為窮把狗賣了,真的是連狗都不如了;而另外,如果家境富裕了,就把曾經的耕牛宰殺掉,是忘本的表現。
2.一斗窮,二斗富,三鬥四鬥開當鋪
後面好像還有幾句,記不清楚了。小的時候,小夥伴們在一起,經常會相互數一下對方有幾個鬥,然後對照這句老話,看看自己以後會幹什麼。
3.腰痠腿困瘡疤癢,大雨就到一半晌
如果腰痠腿疼疤痕癢癢的話,那麼不一會兒就會下大雨。
4.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以前不覺得這句話有什麼,但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就越發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別人家再好,終究還是別人家,怎麼也不如自己家實在。
5貓洗臉、狗吃草,不到三天雨來到
小的時候,真的見過自家的狗在菜園外面的田埂上吃草。當時是知道這句話的,想著正好驗證一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果然,當天晚上,就下雨了。
6.種差了田,窮一年,買不到好耕牛,窮一年,娶不到好老婆,窮一生
田地再肥沃,人不勤快,莊稼自己也長不好,人勤快了,務農裝備跟不上,也不頂用;俗話說的好,娶妻當娶賢,妻子賢惠,打理家裡是好手,這日子也差不哪去,娶妻不慎,有可能人財兩空。
預測自然災害的農諺老話
1、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這是關於天氣的農諺,說的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晚上陰天的話,來年正月十五就會有雪。
2、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
以前在農村都是靠天吃飯,人們祈禱風調雨順,若冬天下雪多,開春後小麥就不會缺水,也就能豐收。
3、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
農曆初一陰天,將來一個月天氣會正常,若初二下雨,接下來一個月很可能會陰雨綿綿。
-
3 # 李二娟
早前根本沒有什麼天氣預報可以準確的判斷氣節,當時的農村人只能依靠這種俗語來判定時節決定今年的耕種,要是氣候比較暖和的話,莊稼地裡的害蟲就不會被凍死,來年就會出來禍害莊稼。
至於“今冬大雪落得早,來年收成一定好”這句中的大雪就不是節氣大雪了,而是實打實的下雪,下雪對中國的農業有著極高的影響,要是今年雪下的早的話,自然而然來年莊稼地中的收成也就不會差了,這也正是降雪對於農業收成的好處。
降雪不僅僅能夠緩解來年的旱情,還能夠保護地裡的莊稼不會被寒冷的天氣所凍壞,雪融化之後地裡的莊稼都會受到一定的滋養。害蟲也都會被凍死,等到來年開春的時候,莊稼自然也就會有著好的收成, 在老農的心目中,始終都有著瑞雪兆豐年這種思想。
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十分的喜歡下雪,雪要是下的早的話,來年自然也會風調雨順,家中田地也就能夠有著好的收成。不過現如今南北之間的差異逐漸的增大,尤其是南方因為氣候比較暖和,一兩年不降雪都是有可能的,這種俗語自然也就不適用了,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老一輩總結下來的生活經驗,始終是有著一定的道理。
-
4 # 糧小咖
農村許多老人用季節天氣判斷來年天氣和收成,請問正確嗎?謝邀。想來題主是想問,農村裡有很多農諺,還有節氣,很多有經驗的農民都可以據此判斷天氣的變化以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應該說,這是有著很大的正確率的,畢竟這是多年來農民在農耕過程中的智慧結晶。雖然說近些年來農業科技不斷髮展,氣象衛星、農情遙感等先進的手段不斷應用,但根據節氣來安排農業生產仍是普遍現象。一、節氣是中國非常寶貴的農業科學遺產,對農業生產有著較強的指導意義眾所周知,節氣有24個,一般從一年當中的陽曆2月的立春開始,輪迴變化一圈,到大寒收尾。究其歷史,查詢資料就可以知道,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漢代的時候逐漸完善,它是中國勞動人民在漫長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對天文、氣候和農業生產等各方面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提煉出來的。我們觀察節氣的名稱就能看出,它們蘊含著溫度、降水、溼度等,據此來安排農事活動。舉個例子,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就是開始的意思,務農講究不誤農時,這四個節氣就是要提醒給接下來要開展的農事活動留出必要的前期準備時間。再比如芒種節氣,正處於小麥等有芒的作物的成熟時節,預示著要及時開展夏收夏種,對於黃河流域來說,這個時期也是農業生產最繁忙的時節;而到了寒露節氣,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增多,這時也預示著秋收作物進入最後的成熟期。二、根據節氣變化各地衍生出來的農諺,也是耕作者多年智慧的結晶。農業諺語很多人都能說出幾句,千百年來,根據農業生產物件的不同,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地域,農諺都充分表現出來了與農業生產之間的密切關係,對於預測天氣、指導勞作和農業生產等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專家專門研究之後,認為農諺在農業生產上可以起到預測、警示、預防、指導等作用,可以讓廣大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少走彎路,避免或減少損失。它廣泛存在於農業、林業、牧業等領域,與土壤、水分、溫度、季節、氣象氣候等契合在一起。像在古人的著作中,如詩經、齊民要術等就有著不少農諺的記載,而更多的則是透過一代一代人口耳相傳,流傳了下來。比如春不種秋不收,萬物土裡生、全靠兩手勤,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瓦片雲、曬死人、水溝雲、大雨傾,五月南風當日雨、六月南風乾到底,五月端午下一陣、家家要添糧食囤,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立了冬、耬再搖、種一葫蘆打兩瓢,等等等等。綜上所述,無論是農諺,還是和節氣有關的一些俗語,都是長期以來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積累流傳下來的經驗結晶,對農業生產也必然發揮著一定的指導作用,也能夠預測一年或一時的天氣變化,進而得出來年收成好壞的經驗判斷。時至今日,現代農業不斷髮展,科技應用逐漸深入,這些農諺老話的經驗之談還有沒有作用呢?
-
5 # 絕不躺平
農村的一些諺語都是老一輩總結來的經驗,也是老一輩人智慧的提體現,這些俗語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就有一些說的是天氣、莊稼收成的,來預測來年的收成好不好,近期天氣有什麼變化,這些俗語的準確度還是挺高的,這也不得不讓人佩服了,今天就總結了一下這些有關天氣、收成的諺語,希望對大家能起到作用。
春打五九尾,跑斷腿。
如果立春是在五九最後一天的話,那這一年的收成就不好,叫花子都要不到飯。
雨水節氣南風緊,今年春耕要抓緊。
如果雨水時節刮南風的話,那證明這一年回春早,春耕春種要提前一些,一旦完了收成就不好。
驚蟄颳起土,倒冷四十五。
驚蟄颳大風、塵土飛揚的話,就意味著要倒春寒,這一年的春種作物會減產。
驚蟄颳起土,倒冷四十五。
驚蟄颳大風、塵土飛揚的話,就意味著要倒春寒,這一年的春種作物會減產。
春分早報西南風,颱風蟲害有一宗。
如果春分時節,早早地颳起了西南風的話,那這一年就容易鬧蟲災、刮颱風。
清明楊柳朝北擺,一年能還十年債。
如果清明時節刮南風的話,那這一年的收成就比較好,陳年舊債就能還上了。
雷打穀雨前,窪地種瓜甜。
如果穀雨之前就聽到響雷的話,那麼這一年雨水就比較少,窪地種出來的瓜都很甜
立夏前後連陰天,又生蜜蟲又生疸。
如果立夏前後陰雨連綿的話,農作物就容易生麥蚜、鏽病,莊稼自然就會減產。
小滿十八天,青麥也成面。
如果小滿後一直都是晴天的話,那麼青麥子也能出面,這是說小麥的收成好。
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
如果芒種夏至期間不下雨的話,那這一年就較為乾旱。
夏至加端陽,田裡不打糧。
如果夏至跟端午是一天的話,那這一年糧食的收成就不好。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暖。
如果小暑時節下雨,那這一年較為乾旱;如果小寒時節下雨,那這一年的冬天較為暖和。
大暑無酷熱,五穀多不結。
如果大暑期間不炎熱的話,那地裡莊稼的長勢就不好。
這些節氣諺語都是從農民傳統種植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
6 # 王朝乾
我們這裡老年人按農曆都這樣說:九月九盼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幹,我是毛主席時代的人,不信這一套,我說靠天吃飯餓死無願。農村老人還說:莊稼不收年年種,麥收三月雨,二月下,這是有道理的。其他下雨刮風只有氣象臺用科學的道理計算出來,不用科學誰也算不出來的,就是諸葛亮也是用天文學算出來的。
-
7 # 鄉村川少
老人看天說收成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畢竟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你想今年到現在了還下雨呢!再加上三九天,天氣也不冷,明年收成肯定不算多好的,天氣不冷小麥就會瘋長晚兩天再一凍,明年收成不會太好的,
-
8 # 專長古玩
農村許多老人根據過去傳下的農諺,但是否準確也沒有科學依據。都是根據多年天氣變化預測的,不過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說,大幹不過七月半,這種說法確實很準即使不下雨也是陰天。還有,處署不瀉水乾到寒露底,意思上是處署不下雨一直幹到寒露。比如,立夏不下高田莫耙,也就是說,立夏不下雨高田不要犁。就是種下去也會幹死!不過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過去老農說不栽五一禾,現在很多人五月半都有人栽禾。不過產量沒有早栽產量高這是事實,天氣沒有人能預測的都是大概估計,就是現在科學發展到今天也無法預測。現在天氣預報也是預報不是準報,特別是春天變化莫測,當然是無法預計的。
-
9 # 金山116
農村老人用季節的天氣,判斷來年的收成,很多都是根據諺語而來的,而很多諺語是古人經過多少年或多少代,經過記載、總結、分析而得來的經驗之談,有的也貝有一定的科學性。
預計來年收成的諺語有很多,而關於雪與來年收成的諺語為最多,如:
今天大雪飄,來年收成好。
今冬雪不斷,明年吃白麵。
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
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豐。
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蟲害少。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蟲害一掃空。
這些諺語,雖然不一定太準確,但很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冬季的大雪不僅能夠改善土壤的結構和墒情,讓明年的莊稼能夠更好地生長,而且,大雪的降臨造成極低的氣溫,還能夠殺滅寄存在雜草、枯枝敗葉和土壤中的很多越冬的病菌和害蟲,讓來年的莊稼能夠健康地生長。極好的土壤結構和墒情,加之少有病蟲害的侵涉,來年的豐收是不言而喻的了。因此,這些諺語很有一定的科學性,應該是比較正確的。另外,還有一些關於天氣與收成的諺語,也是比較有根據的,如:
五月不熱,五穀不結,六月蓋被,有谷無米。
三伏天不熱,五穀就不結。
五月掛虹,瓜果沒種。
夏至響空雷,早稻挑不歸,晚稻曬成灰。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裡撈;立夏刮陣風,小麥一場空。
清明睛,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雨水灑在清明節,麥子豌豆滿地結。
這些諺語雖不是關乎來年收成,而是關乎本年的收成,但同樣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雨水的多少、溫度的高低,對莊稼的生長、收成有著極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用季節的天氣來判斷來年的收成,是農民長期經驗的總結、且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就是在今天,這些精典的預測收成的農事諺語,依然值得農民的借鑑。
當然,如今的天氣預報和預測極具科學性,也是非常準確的。農民朋友們應以此為主要根據,再結合一些諺語,對一些農事作出準確規劃和調整,才能獲得最好的收成。
-
10 # 沈二哥
大家好,感謝邀請,農民自古以來始終依賴土地來維持生活,而土地的種植依賴著是否風調雨順,因此在農村農民們對氣象十分看重,之前沒有先進科學技術,無法來準確的預測哪天的天氣如何,而農民們根據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變化和長久以來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諺語天氣,甚至能預測幾個月後的天氣,科技發達的今天,有許多諺語得到了驗證。證明農村老人用季節來判斷來年的收成是準確的。
回覆列表
謝友邀請!農村中許多老農用季節天氣來判斷來年的年景和氣象,是根據前輩們長期生產勞動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在以前農業科技沒有現在發達的情況下,是具有一定參考和實用價值的,但是,天氣變化與自然生態環境密切相關,不可能百分百正確,僅作參考而已。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