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瑾彤果兒

    武則天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在統治期間在武則天的治理之下,唐朝國力蒸蒸日上,甚至是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武則天死後,她安葬在了位於今天,陝西的乾陵,數百年來,周圍的陵墓都被盜墓賊洗劫,然而乾陵卻使他們望而生畏。

    那到底是有什麼原因導致長達1200多年卻沒被盜。

    1.不是沒有人盜過,歷史上有名有姓的盜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出動人數40萬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幾乎被挖走了一半,但是乾陵至今還是存在。

    總結,經過了幾千年,武則天的墳墓還儲存的很好,當然跟其防盜技術關係很大,我覺得那些盜墓人不是不想盜,而是不敢盜,所以,她的陵墓至今還完好。

  • 2 # lele樂樂旅遊

    不是不盜是不敢盜,沒能力盜。其實有很多盜墓賊都去嘗試過,但是都找不到出口無從下手,費了很多無用功選擇放棄。加上武則天墓防盜措施做的好,有各種機關,一般盜墓賊也不敢輕舉妄動!

  • 3 # 九應

    武則天的陵墓名曰“乾陵”,是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夫妻都是皇帝的合葬陵。

    整個地球獨此一份,再無別家。

    從古至今,皇帝們對自己的陵寢是相當上心,登基以後第一件事就是開始給自己修陵。大唐國力強盛,看不上以前朝代堆土為陵的方式,別出心裁的選用鑿山為陵這一費時費力的方式。這種建陵方式以大山為墓,建成之後堅固無比,外力難摧,若想盜取,只有將整座山頭剷平,但那將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工程量,在如今時代,使用大型機械也不容易將一個山頭輕易搬移,更別說在古代時全靠人力了,那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同時期李世民的昭陵為何被盜呢?

    當時軍閥溫韜開始也對唐皇陵束手無策,堅硬的山體難以破壞,只有發動大軍以人海戰術尋找墓道。找著墓道,剩下的就簡單多了,只要移除巨石,砸爛墓門,皇陵內的寶貝就任由摘取。憑著這一手,溫韜盜掘了除乾陵外其餘的十七座唐皇陵,獲得無數價值連城的金珠寶貝。

    可就是堅固的乾陵,阻止了盜墓狂人溫韜瘋狂的腳步。

    關於溫韜盜乾陵被神奇天象所阻的民間傳說有無數版本,你若是去乾陵參觀,不同的導遊都有細節不同的傳說故事等著你聽。

    在溫韜之前,大唐終結者黃巢也曾對乾陵流過口水,這位集私鹽販子、造反頭子、不第書生、三流詩人、食人惡魔等諸多稱號於一身的狠人,率領了三十萬軍隊忙活了幾個月都沒摸清乾陵的門道,最後也是兩手空空垂頭喪氣的鎩羽而歸,只留下了讓人唾罵的名聲和至今仍能看到的數十米深的“黃巢溝”。

    乾陵歷經一千餘年至今儲存完好,也得益於新中國成立後領袖們的高瞻遠矚。

    那時候大運動剛剛興起,國內一幫無恥文人們打著冠冕堂皇的理由煽惑著要挖皇帝墳,很不幸的,萬曆朱翊鈞同志的墳沒躲過,被刨了。

    限於當時的技術和經驗都不咋樣,老朱的陪葬品有很大一部分因此遭到了破壞,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國家吃了暗虧,尋思著滿足了你們這些人的好奇心,自己卻背了罵名,於是對挖皇帝墳這事做了反思,無恥文人們也消停了一段時間。

    好巧不巧陝西傳來訊息,一幫農民在乾陵取土時,意外地發現了乾陵的墓道,地方上不敢隱瞞,層層上報,無恥文人又激動了,叫囂著要開啟乾陵,因為他們研究發現,王羲之真跡《蘭亭集序》很可能被李治帶進了乾陵陪葬。

    王羲之啊!

    蘭亭序啊!

    現在流傳於世的摹本都是超級超級超級絕世珍寶,更別說真跡蘭亭了!

    有生之年能看到真跡,這樣的機會誰願意錯過?

    無恥文人們上下竄動,力求促成開挖乾陵一事。

    國家因為上次被他們忽悠挖了萬曆的墳造成了損失正鬱悶呢,這回一看他們又要故技重施,也就沒理他們,專門下檔案要地方好好保護,將已開挖的墓道原樣填埋,留待後人有能力了,再來發掘。

    於是,轟轟烈烈的挖墳運動便戛然而止。

    乾陵因此又逃過一劫。

    盜墓賊們心心念念墓道終於找著了,睿智的新中國領袖們卻不屑於挖墳發財,他們有信心帶領華人憑著智慧和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至於開掘皇陵獲得寶貝,還是流給有技術有能力的後人來完成吧。

    想來泉下有知的李治和武媚娘也應該於此而感到欣慰。

  • 4 # 微樂虎哥

    一代女皇武則天用三十年的時候,征服了整個大唐,讓天下萬民認可她的統治地位,之後更是用了1300年的時候,證明了自己的聰明,因為到目前為止,她的陵墓依然沒有被挖開過。

    不得不說,女人的想法跟男人天差地別,你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來猜測對方的想法。

    尤其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她的想法更是天馬行空,我們都說神經病與天才之間只差一條線,而武則天可能就是一個天才般的神經病。

    別的不說,單說無字碑,到現在為止,誰看懂了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含義呢?

    要說古代的帝王只是為了好玩,所以才弄出個無字碑,只是為了讓後人來猜迷,你信嗎?

    很多時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要與眾不同,而武則天身為一代女皇,更是打破了無數的慣例。

    在武則天之前誰會想到女人可以當皇帝,更沒有人會想到身為女人居然還可以擁有男妃,妃嬪不是女性的專屬嗎?

    所以說只有我們想不到,而沒有武則天干不出來的事,就在武則天還活著的時候,就開始打造自己的墓地。

    所以等武則天死後,大家都知道武則天被葬在了乾陵,可是無數的後人費盡了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沒有找到乾陵的地點所在。

    就好像武則天的墓地不在我們的空間當中一樣,很多人都相信武則天搞出來的無字碑,一定是乾陵的入口。

    就算不是入口,也一定在上面留下了足夠的線索,但是一代又一代人從這上面努力過了,依然沒有找到其入口。

    可以說阻礙大家發掘武則天陵墓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入口上面。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了,一個墓地,直接用暴力手段弄開不就行了嗎?

    說實話,不論是古代的盜墓賊還是現在的考古學家,都是為了其中的利益,盜墓賊是為了錢財,而考古學家是為了發掘出其中的歷史價值。

    如果用暴力的手段將乾陵開啟的話,裡面的東西還能儲存下來多少呢?

    當利益跟自己的努力不成正比的時候,沒有人去幹這種傻事,這才是阻礙所有人無法挖掘乾陵的重要原因。

    是個人都知道武則天的墓裡一定有大量的好東西,可是我們現在的技術條件不成熟。

    畢竟墓地裡跟外面的世界已經相差了1300年,誰知道里面的東西突然暴露在空氣當中,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如果裡面的東西已經全部化成了灰,開啟墓地的時候,輕輕的一陣風,就有可能把所有的資料全部吹散,你能從所有的灰塵當中再找回當初的歷史資料嗎?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知道,裡面的環境已經跟我們現實社會分隔了1300餘年,裡面的會不會產生某種對人類有害的病毒呢?

    在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下,誰還敢直接動手對乾陵進行挖掘呢?

    在以前的很多考古當中,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歷史當中真正的資料就是在開啟陵墓的一瞬間,因為接觸到了外界的空氣,從而直接產生各種意外,最終讓這些寶貴的資料就這麼眼睜睜的消失在我們的眼前。

    可以說之間類似的慘痛經歷,已經讓無數考古人員都明白了,自己的一時衝動,很有可能會讓留存至今的陵墓直接毀於一旦。

    所以到了目前為止,並非我們不想對武則天的陵墓進行挖掘,而是以現有的科技手段,不足以完好無損的讓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重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如果因為我們的失誤,從而讓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一切的損失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才會出現對所有的陵墓挖掘工作叫停的一種說法。於是這些陵墓才會完整的儲存下去,一直到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技術已經可攻克了這些難關之時,武則天的乾陵才會真正的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 5 # 祥子談歷史

    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因墓葬埋得太深,未曾被盜;而千古女皇武則天的乾陵,則因修得太牢,雖被小盜12次,大盜3次,最大一次出動40萬大軍也未能撼動乾陵分毫,就算後世軍閥曾動用大炮炸藥也未能如願。

    那麼,乾陵的修建為何如此堅固,為何會引發大規模盜掘?

    陵墓依梁山而建,修建時已將整個梁山與陵墓融為一體,造成盜墓者無從下手,除非將整個梁山掀翻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也就是說,唐高宗李治病逝後,遺體第二年才從洛陽運至乾陵下葬,當時並未封蓋密封。705年,武則天病逝後,遺體同樣也是第二年從洛陽運至乾陵下葬,才加蓋全部封閉。

    據說,當初乾陵修建時,僱用工匠20餘萬,用時長達23年(有說22年)才完工。修建中,工匠採用“依山為陵”的建造方式,也就是整個梁山都當成了乾陵的一部分,而且陵墓周圍鋪築的都是精心挑選的異常堅硬的大青石,地宮更是用鑄鐵澆築。這一點,在《舊唐書·嚴善思傳》也有記載:“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

    據史料記載,乾陵陵區仿原京師長安的格局營建,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即:南朱雀門,北玄武門,東青龍門,西白虎門。同時,還建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

    後來,周圍又先後增添了17座小型陪葬墓,多為皇室成員與功臣,人稱“唐十八陵”。但是,在唐十八陵中唯有乾陵是唯一沒有被盜的陵墓。

    據說,乾陵的選址是由當時唐朝的風水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分別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和九九八十一天,選中的陵址。後來,也是二人共同督建的。

    但是,武則天還是唐太宗李世民才人的時候,袁天罡已經去世,又怎麼可能穿越活過來為乾陵選址呢,更不可能參與督建。

    或許,李淳風多有參與其事。畢竟,在乾陵完工10年前,李淳風還是唐高宗時期的官員。

    不過,修建乾陵的梁山,確有風水寶地之稱。梁山共有三峰,北有主峰,高聳入雲,直插天際;南有二峰,東西相對,地勢較低,頂端各建有一座上闌,遠遠望雲,猶如婦女胸前的雙乳,故稱“雙乳峰”。

    陵墓建成後,再次遠遠望雲,乾陵則猶如剛剛出浴的少婦披著長髮。因此,乾陵也有“歷代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稱。

    試想一下,整座陵墓已於梁山融為一體,周圍又全是堅硬的大青石,還真不懼刀砍炮轟,除非將整個梁山翻個底朝天,可那得多大工程呀。

    找不到墓道入口,是無法成功盜墓的關鍵

    面對這樣一座烏龜殼式的陵墓,在找不到墓道入口的情況下,還真是無從下手。但是,乾陵中存放的大批寶藏卻又很是誘人。據《五代史》記載有溫韞盜取昭陵(李世民墓)的一段話:“宮室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朝書畫,鍾(繇)王(羲之)筆跡,紙墨如新。”

    因此,有人推測,作為李世民兒子的乾陵,下葬時的陪葬應該也差不多。但是,乾陵中又增添了“則天大聖皇帝”,陪葬品自然也會隨之增加。

    據說,乾陵中有5件絕世珍寶,一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二是李治和武則天的兩副棺槨;三是1.5米長的一根金柱,上面刻有盛唐時期的歷史;四是武則天親筆寫下的《垂拱集》。同時,還有琴棋書畫、玉璽古籍、生活器皿、日常服飾等各種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約500噸。

    正所謂“錢財動人心!”於是,吸引了一些膽大的盜墓者,向乾陵伸出了黑手。據資料顯示,乾陵遭小盜12次、大盜3次,有名有姓的盜墓者有17人。

    例如: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時,為了籌措軍響,調動40萬大軍挖掘乾陵,幾乎將梁山挖了大半,結果依舊沒有找到乾陵的入口;五代時期的節度使溫韜曾將李世民的昭陵等十七座唐陵盜竊一空,卻依舊在盜掘乾陵時,碰了一個大釘子,無功而返;民國時期,國民將領孫連仲調動一個整編師,動用大炮炸藥,也未能將陵墓炸開。

    雖然,有傳說他們在盜掘乾陵時,曾出現飛沙走石的龍捲風、電閃雷鳴引發的暴風雨,士兵突然怪異死亡等靈異事件。但是,畢竟這些太過玄乎,不一定可信。至於,墓前的61尊無頭石像,更是嚇不到那些膽大妄為的盜墓賊。

    顯然,面對修築堅固的乾陵,找不到墓葬通道應該是盜墓者失敗的關鍵,也才使諸多的盜墓賊只能望著“寶山”興嘆了。所以,這些應該就是武則天陵墓1300多年來末被盜的主要原因吧。

  • 6 # 悟空說史

    武則天的乾陵並不是沒有被盜,只是因為修建的太過牢固,讓對它打主意的人最終都淡了這個想法,甚至最大一次出動四十萬人也只能飲恨離去。

    武則天的墓和其他帝陵不同,採用的是“以山為陵”的建造方法,並且武則天死後埋葬的乾陵雖然是一個合葬陵,但武則天也並沒有棄之不顧。

    反而在掌權期間,又花費了23年時間,徵集了大量的民夫來對乾陵做進一步的改造,才最終成為了我們現在所見到了乾陵。

    唐朝作為古代較為強盛的王朝,加上這個乾陵又是兩個帝王合葬的陵墓,這裡面的陪葬品也是讓許多人都留了惦記,但乾陵卻成為了唐十八陵中唯一沒有被盜成功的皇陵。

    乾陵最危險的一次就是在唐朝末年,黃巢準備盜挖乾陵,為此還挖了一條四十多米的大溝,卻始終沒有找到乾陵的入口,只能作罷。

    後來到了五代時期,後涼又組織挖掘所有的唐陵,又是除了乾陵無一倖免,後期到了民國時期,也有不少的軍閥打過乾陵的主意,也出動了炸藥,卻還是沒有找到入口。

    直到解放之後的1958年,像秦始皇陵一樣,幾個農民發現了乾陵入口,並且報告給了當地的政府,陝西省也迅速的成立了“乾陵挖掘委員會”

    但因為後來的帝王陵墓不得主動開挖的禁令最終作罷,成為了一個景區供世人參觀。

    也由此變成了“挖不動”的乾陵,也向人們展現了古代高超的建造技術,只有當國家處於蒸蒸日上的時候才能有足夠的精力來建造如此巨大的工程。

  • 7 # 賞心樂史

    乾陵是否被盜?這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據有關史書記載,乾陵自建成至現在的1300多年間,曾發生過多次盜陵事件,但後來都因各種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盜成。主要原因是因為乾陵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墓在山腹部,墓道不易被發現,而且建成後墓道外邊又用石頭加固密封,使得墓道周圍結構堅,盜墓者無法挖盜洞,盜掘的難度比較大,很多盜墓賊始終都找不到墓道入口,因此1300年未被盜。

    歷史上記載了三次比較大的盜掘乾陵的活動

    第一次是在唐末,掘陵者為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陝西通志》對此有過記載。依據是已經失傳的唐人著作《雪航膚見》一書。書中說“武后陵,黃巢伐之”。

    查閱有關資料,第一種說法是:唐朝末年,黃巢部將王潘確曾攻克奉天。在此期間,王潘受黃巢指派或自做主張盜掘乾陵,當墓道快要挖開時,忽然襲來一陣雷雨,士兵們立即聯想起“姑婆顯靈”的民間傳說並信以為真,終於四散而逃。傳說總歸傳說,不能當真,但如果當時真的掘開了陵墓,《雪航膚見》一書是不會只簡單地記下“黃巢伐之”四個字的。這四個字,只能說明黃巢或部下掘過乾陵,並不等於說黃巢掘開了該陵。

    第二種說法是:唐朝末年發生黃巢之亂,黃巢動用40萬大軍打算盜掘乾陵,但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黃巢也被後來的人嘲笑是最愚蠢的盜墓賊,幾十萬人連個墓道口都沒找到。)

    因此歷史學家郭沫若也認為“黃巢擬盜掘陵未逞”。2.第二次發生在五代時期,盜墓是五代時期的號稱盜聖的溫韜

    據《新五代史》記載:“溫韜為耀州(今陝西耀縣,當時乾縣為其轄地) 節度使,...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意發掘...惟乾陵風雨不可發。”。分一過來就是,溫韜當時作為乾陵地區的節度使,有意發掘乾陵,但是因為很多原因最後沒有發掘。3.第三次發生在民國初年,是盤踞在關中地區的小軍閥孫連仲所為

    據翦伯贊和郭沫若1960 年春遊乾陵時介紹:當時孫連仲派工兵用黑色炸藥炸開了墓道表面封石,仍看不到根底,正猶豫間,忽然刮來一陣狂風,頓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炸墓道的工兵紛紛想起了當地群眾給他們講過的許多稀奇古怪的事兒,內心十分恐慌。孫連仲本人也對盜陵必遭報應的傳說半信半疑起來,於是只好重新回填了炸開的墓道口。

    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於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當時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之後,國務院又再發通知要求“全國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發掘就此停止。

    乾陵為什麼1300多年以來沒有被盜呢?

    建國後,有關部門曾對乾陵墓道進行試掘。挖掘情況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的記載相同。由此推斷乾陵歷史上沒被人盜掘。

    第一是:乾陵寬約3.9米、全長63.1米的墓道全用石條封砌,石條之間又用鐵拴板或鐵棍牽拉,再以白鐵澆鑄其縫,使2000 餘塊石條連成一體。據勘察,除了墓道中段上層的石條有移動和損壞外,上段、下段均完整如初。

    第二是:乾陵地宮鑿在石山腹部,舍墓道而另鑿新洞入地宮,難度很大,同時透過對包括黃巢溝在內的所有盜竊可疑點進行勘察,都沒有發現新的盜洞。至於試掘後發現墓道封石部分殘缺,並有損壞痕跡和順序紊亂情況,這很可能是二次啟陵葬武則天時留下來的。因此許多專家斷定乾陵是唐關中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

    總結:除史書上的記載的三次大的盜墓活動外,歷史上沒有記載乾陵有被盜掘的跡象,第二是透過近代考古人員的考察驗證,沒有發現新的盜洞。武則天陵墓乾陵地宮在山中腹部,墓道周圍結構堅固,盜墓人員無法挖洞進去,盜墓的難度比較大,再加上當地關於盜墓流傳的一些傳說,使得盜墓者心生恐懼,因此很多盜墓者在嘗試盜掘無果之後就放棄盜掘了,因此中國唯一的女皇武則天陵墓至今1300多年未被盜,因此許多專家和學者斷定乾陵是唐關中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騰訊公司在全球算不算小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