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chael的小辮子

    唱功T2,作品T1,是華語音樂的驚喜,自然唱法,具有搖滾核心。

    先上結論:

    梁博是新生代歌手之中,極少數的硬核派流行音樂歌手。是十年之後的許巍、鄭鈞。甚至於比他們更強,追尋竇唯的腳步!

    何為硬核?不在意商業性技巧,而是注重於音樂的本質性元素:音程關係、配器音色,氛圍表達

    這三部分觸及音樂的底層架構(下文詳解),對於大部分注重商業的流行音樂歌手是無法做到的。恰恰相反,這三部分也是最先進的歐美音樂所最為注重的。

    在具體的唱功上,梁博做到了類搖滾方式,以學院派的唱法基礎,做到真實隨性的自然表達,不刻意追求具象技巧,而是追尋自我理解。主要體現在語感和樂感上。偏向自然的唱法和他的音樂是具有高度統一性。

    以下,簡單通過樑博的音樂、唱功音色、音域三個角度進行闡述:

    梁博的音樂:硬核底層化:音程、配器、氛圍。

    從梁博獲得好聲音冠軍後,不聲不響地前往美國做專輯,還被人拍到了在街頭吉他賣藝。就知道這個人對於音樂的態度不簡單,具有搖滾扛把子:竇唯、許巍、汪峰、鄭鈞四個人的色彩影子

    而在音樂之上,梁博的的確確做到了追隨這四人的腳步,甚至像極了做出《花火》的汪峰。

    先解釋:音程關係、配器音色、氛圍表達的各自用處和核心。才能全面理解梁博的音樂性到底有多深。

    第一點:音程關係。

    這是一個流行音樂最為底層的核心,這涉及音樂的本質性進步。不同型別適用於不同的音程關係。譬如迷幻、譬如搖滾、比如流行。

    具體的音樂風格在音程選擇上大不相同,搖滾多用四度音程,迷幻多用平度和半音、一度。流行多用三度、五度、六度;音程關係產生於,人類對於特地音樂的指向性情感暗示。比如大四度的正義感,小二度的緊張感。

    第二點:配器音色;

    配器上,製作工藝越通俗的歌曲,對於配器的選擇就越模糊,直至於處於傳統樂器四大件(吉他、鍵盤、架子鼓、貝斯)外就不具備其他樂器選擇。

    但事實上,一個好的音樂,對於配器的選擇至關重要,因為配器代表著編曲能力的上限。更是和音程度色彩表達的要害,也是音樂氛圍的核心表達感。周杰倫的御用編曲鍾興民,便是配器之中的王者。

    第三點:氛圍表達;

    這是衡量一個流行音樂是否成熟的核心。歌曲的氛圍感是由:作曲音程、歌詞指向、編曲配器音色、節奏快慢、燈光感、歌手演唱、語感斷字等等一切可控維度,朝著同一個方向烘托而形成的。這種氛圍的成熟性表現,就成為了具體的音樂風格。

    我們以梁博的《日落大道》為例,來看看梁博到底對於音樂底層元素的表達,做了哪些功課:

    1:作曲:

    在《日落大道》之中,梁博的旋律作曲是下行的。第一句:“總是夢見雲層之上飛過子午線”。旋律是從中音的do開始到低音的xi再到低音的so(11117775):這種下行音程擺列,具有的聽覺感,是下墜漸弱的。

    這種下墜感,貫穿整個歌曲,下墜、下墜、上升;下墜、下墜、上升,這就是整首曲子的作曲走向。

    這種下墜感使用的具體音程是平度、一度、二度的上下行;這種音程,指向了一個特定的音樂型別:迷幻。源於平克弗洛伊德的《迷牆》。

    同時,在具體編配上,可以聽出《日落大道》十分短,而且旋律其實終於兩段,一段主歌,一段副歌。就是八句旋律而已。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源於硬核搖滾的常用做法。透過反覆的吟唱,進行的hook。

    2:配器:

    《日落大道》之中,有兩段十分簡單,卻讓人印象深刻的配器Solo。一段是蘇格蘭風笛,一個是電吉他Solo。兩個樂器的Solo都是極為乾脆的,沒有絲毫炫技,只是十分完整的表達樂譜。

    在國內其他歌手的演唱之中,很少能看到這種主流流行音樂給與獨奏樂器舞臺空間的事情。最後《日落大道》在梁博的吉他聲之中走向結束。平靜得令人難以置信。

    這裡所用的配器技巧,就是對於迷幻的理解。迷幻在配器的具體表達上,是以合成器電吉他的底層延音對獨奏樂器、人聲演唱進行一個空間系對比。樂器的音色需要在滿足泛音聽覺的基礎上,具有強烈的力度對比。

    這種要求,沒有什麼比蘇格蘭風笛更好的樂器。

    3:氛圍:看圖就能明白。

    唱功能力:T2;具有學院派聲樂基礎,但是不按套路出牌。

    梁博的質量音域:G2-G#2;

    先總體概述一下,對於唱功而言,梁博個人突出的能力主要體現在科學性咽音嘶吼。早期的咽音還是有部分的聲帶摩擦,參考《中國好聲音》階段,但如今梁博的咽音,已經蛻變為多點發音的強混能力,而且可以做到E4、F4的下潛質量聽覺。這是非常難得的。

    因為強混下潛對於壓縮技術和胸聲點綴的要求較高,所以,不論梁博唱多久,他的嗓音都不會造成大規模的倒嗓。

    以下,簡單從音色、音域闡述一下:

    1:音色;

    梁博的聲帶發音屬於一個明亮聽覺,但是咽音部分的存在,給與了一點沙啞感

    這種綜合性聽覺,就是一個經過打磨的標準流行搖滾嗓音。沙啞感這個東西,不能多也不能少,太多了共鳴內容就少了,容易膩,比如:刀郎;太少了也不行,會造成聲線可聽內容度缺失,不夠細品。比如:張信哲的高音。恰好的地步,就是屬於梁博的層次。

    2:音域;唱法限制;G2-G4;

    兩個八度的可用音域,還是處於一個不多也不少的地步。但是實際上,如果以單純音高去評判梁博,他如果單純發音,最高音應該是具有A4或者B4能力,但是必須更改唱法。

    在A4、B4階段的強混,是難以維持咽音效果的。如果要維持咽音,那麼必須朝著ACDC的公雞嗓發展,如果不維持咽音,那就不具有演唱的統一性。會成為了一個全新的聲樂性高音。比如:黃渤;黃渤的唱功功底很強,但是太過依賴聲樂,缺乏了個人色彩。這也是他和楊坤的主要區別。

    對於梁博而言,咽音可以提供搖滾的隨性和真實感。但也約束著他個人的音域拓展。在這種情況之下,梁博開始了在C3-G4之間的深度創作,比如這首《日落大道》。

    3:具體的腔體共鳴,是沒有太多必要分析的。人家的功底強的一批,發音點、頭聲共鳴都是在聲樂性的基礎上具有個人特色的。

    綜上所述,梁博的唱功是具有職業水準,而音樂發展方向,是具有標誌性引導作用的。希望他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 2 # 劉忠南

    聲樂科班代表人物,早期嘶吼,如今完美自然,第二梯隊。

    梁博的唱法,是隨著他個人對於音樂的深度認知而不斷改變的。代表著科班職業歌手的素養。

    在他21歲時,還在就讀大學吉林藝術學院流行音樂學院時,對於唱法的認知是處於一個憤怒的嘶吼唱法為主,聲樂技術支撐是咽音配合部分聲帶摩擦。像極了當年唱《花火》的汪峰

    在他開始獲得《中國好聲音》總冠軍選擇出乎意料的進修後,他開始真正的製作屬於自己的專輯後,此時對於音樂,梁博受到了美國音樂的嚴謹性和先進性。在這個階段,他開始更加註重音樂的整體性,不再那麼憤怒,而是選擇搖滾深度和自然唱法。有點竇唯的味道

    以下主要透過音色、音域、腔體共鳴三個方面,透過兩個階段的對比進行闡述:

    1:音色:早期清澈+嘶吼,如今明亮+沙啞;

    中國好聲音階段:清澈幹練的中低音聲線+嘶吼的沙啞高音。

    如今成熟階段:明亮聲線+咽音點綴

    兩者之間的核心改變是在於,梁博統一性出現了顯著性提升。早期的嘶吼唱法,是具有一個十分明顯的聽覺割裂感,但如今是以一個明亮聲線為主,透過強混咽音的沙啞點綴,同時強混的參與更具有真聲質感,更具有音樂真實感;

    但是對於音色而言,梁博不論是早期還是如今成熟性表現,都是具有一個統一的能力體現:發音點上掛+集中;

    作為流行音樂學院科班出身的職業歌手,梁博是具有十分完美的聲樂基礎理論的。這種理論對於他的音色影響是極大的。

    發音點集中,是可以提供極強的線性聽覺。這種線性聽覺就是我們常說的聲線,在具體聽覺維度上,發音點集中造成的直觀影響就是聲線的顆粒感。而發音點集中,就說明梁博的語感、共鳴是具有高超能力的。

    發音點上掛,這是提供音色的明亮度核心。一般而言,較為科學的發音點的位置應該是上頜竇對等的中上鼻腔位置。因為不論是誰,只要發音點上掛至這裡,都會具有三度音高的聽覺性。而又因為上頜竇的特殊性,具有面罩共鳴的聲波衝擊疊加能力,可以提供最好的頭聲共鳴。

    保證發音點的上掛和集中,這是梁博的底線。不管任何唱法,嘶吼也好、混音也罷,他對於這兩點影響聲樂的基本品質的核心,一直具有高度展示。這是科班歌手的專業能力。這就是一條底線

    擁有這一條底線,不管怎麼唱,都必定是具有高強能力體現。

    最好的體現就是,中國好聲音之中,梁博 VS 黃勇。兩人的唱法方向完全一致,都是流行+嘶吼。但是黃勇的嘶吼太過,導致在嘶吼的同時無法做到具體的發音點控制。同時兩人嘶吼的本質也有區別,梁博雖然具有聲帶摩擦,但是主要是咽音,對嗓子的損傷並沒有那麼大。

    但是黃勇,就顯得有些業餘。他的聲帶摩擦遠大於咽音效果。聲帶摩擦是不具備共鳴聽覺的,聽起來不夠具有可聽的泛音感。這是梁博吊打黃勇的核心。

    音域:G2-G#4;梁博的理論音域:G2-G#4;梁博的質量音域:G2-G#4;什麼叫專業?這就是專業。

    理論音域和質量音域完美一致,凡是一切不具備質量聽覺的聲音,都不納入任何一首演唱作品。聽覺質量,是對自己能力的尊重,也是對於聽眾的尊重。這就是梁博的態度。

    兩個八度多一個音的理論聲域,對於職業歌手而言,是極為羸弱的。

    兩個八度多一個音的質量音域,對於職業歌手而言,是極為強大的。

    聲樂大魔王譚晶,質量音域也不過兩個八度半。梁博的音域可太行了。

    在《中國好聲音》《私奔》、《回來》都屢次唱到了G#4,

    同時梁博的代表作:《男孩》之中的最高音,也是G#4.

    梁博對於G#4的表達,十分完美。要質量有質量,要聲壓有升壓。

    在具體音域上,梁博的個人能力應該不至於最高音G#4;個人猜測這裡應該是有一點受限制於咽音。

    因為,咽音實際上有利有弊。

    他的確可以豐富聲線的可聽度,但是實際上咽音就好比將部分共鳴集中力度,下潛至咽喉部,對於聲帶必定是具有緊張度壓迫的。這種聲帶緊張感,在A4、B4乃至於C5,對於聲帶的負荷,是十分恐怖的。

    具體緊張是甲勺肌能否拉住金屬芯的同時,給予部分咽音共鳴可能。

    這種咽音的代表人物正是聲樂Bug——張雨生。張雨生的咽音直接頂上了G5,比梁博整整高一個八度,但是張雨生顯然是不具備普及性的。

    對於普通男生而言,換聲點的F4就難以拉住。梁博的G#4已經具有高音舞臺能力。

    腔體共鳴:專業;

    在具體的腔體共鳴,梁博依然像是一個無情機器,展現著流行音樂科班的點滴能力。

    1:腹腔;

    梁博的腹腔支撐,厲害得讓人感覺不到絲毫腹腔的存在。完美通透型支撐,一切唱法/氣息/音準/樂感的基調。

    梁博的腹腔真的是一個新生代歌手的標杆。在肺活量這種基礎能力上不必多說,主要體現在對於腔體共鳴的廣度和穩定性。你去找梁博的任何一個節目演出,你會發現一個很恐怖的事情,這個人的一切聲線,都處於一個完美的通透性明亮感,一切音準/節奏/不存在任何問題。

    這些看似和腹腔無關,但實際上,太有關了。

    聲線的通透性,必須需要腹腔的完美支撐,才能體現。因為腹腔的支撐下沉,配合發音點上掛,才具有最大程度的腔體共鳴。腹腔的氣息穿過胸腔/咽喉/口腔/鼻腔/鼻咽,直衝上頜竇,這種最大程度的共鳴區間,才是聲線的通透性來源。

    記住一點,腹腔是一切聲樂的起點和支撐。

    2:胸腔;

    胸腔的點綴對於梁博而已,是主要的演唱手段。咽音實際上就是胸腔點綴具像化的結果。

    梁博的專業性,讓他具有一個十分完美的認知空間:咽音不論訓練,也必定是發音點上掛之下的附屬產物,不能喧兵奪主。

    被咽音喧賓奪主的歌手太多了:年年《中國好聲音》都有,梁博那一屆就好些:張赫宣/黃勇/多亮,都是咽音過度的代表。唯獨梁博認清楚了咽音這個東西不能成為主要武器,流行聲樂的主要武器一定是發音點和喉位統一。

    腹腔和胸腔是梁博最為優秀的地方。也是他個人轉向搖滾風的核心能力。

    至於聲帶壓縮能力,梁博並沒有開拓過多,停留了在G#4的地步。頭聲能力也是停留了在G#4.

    所以關於咽喉/蝶竇/額竇到底如何,還缺乏素材考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基於G#4,梁博對於面罩共鳴應當是具有一個全開狀態,畢竟這幾個腔體是連同的。

    音樂作品我就不分析了,小辮子寫得很好。

    總體而言,唱功上,梁博具有專業性普及的現象級作用。希望,《日落大道》這樣的歌曲多來幾首。

  • 3 # 大連泉水河

    外行人對他的評價,現在已經不單單是為了唱歌。感覺後期的歌,在製作上更下了功夫,除了唱以外,更喜歡歌曲中的間奏和尾部的音樂,聽著特別舒服,節奏感特別好。只不過現在喜歡這種音樂的少了。是我們70.80一代喜歡的型別!

  • 4 # 十七畫先生

    只能說平穩,並無驚喜,他的作品就像學院派,說實話,搖滾需要沉澱,很明顯他沒有,他的音樂屬於路人聽著很帶勁,但對於隨便聽幾年搖滾的朋友來講,多聽兩遍就是浪費時間。

    我不否認他對音樂的認真,但他可能從國外學成回來,國內環境和國外完全是兩回事。

    我記得joyside說過一句話很應景:玩了這麼多年,以為自己很牛逼,出了國跑了幾次巡演才發現自己玩的全是老外玩剩下的,我們就像一直跟著他們屁股後面跑一樣,突然感到沒有方向,所以就最後就解散了。

    梁博目前就是這樣,但好像他並沒有發現。

  • 5 # 天天都喝茶

    唱功一流,作品曲調太過平淡如水,全靠編曲作些起伏,作詞吟唱太長,給人詞不夠拉來湊的感覺。總的來說,在90後的男歌手裡,算是冒尖的了。可惜當藝人太不合格,有點熱度就消失的毛病不改的話,想火很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籃球打得不好,是球員們真的不努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