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的一生有許多坎坷
-
2 # 周躍嶺1
因為現在人基本上還是確錢,有錢的話誰不想買保險,除非他們什麼都不懂。我在太平洋買了保險,我老公和我大兒子都買了,光每年交保險就得那麼多錢。2018年我得輕微腦堵,一報案太平洋保險的業務員親自到院調查。剛出院沒有多久就辦理了理賠,自己住院除了合作醫療報鎖,太平洋保險理賠的還剩下幾千元。若不是自己買保險起作用,自己還得拿七八千。我本家有個哥哥和我一樣的病,他的情況就和我不一樣,得了病不想去醫院,拖了倆天,現在跟我的情況一點不一樣,落下一條腿一隻胳膊不聽使。我感覺有點不舒服就趕快去醫院,我現在基本上是正常人。這就是有保險和沒有保險的區別。人們有能力盡力買份保險,受益非常大。
-
3 # 二師兄說保險
不是排斥保險,是排斥要掏錢。如果保險是免費的,還有人排斥嗎?
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把別人口袋裡的錢掏出來放到你口袋。把自己的觀念植入到別人腦袋裡。
很不幸,最難的這兩件事,保險都碰到了。
-
4 # 周小白歷險記
保險是非常專業的東西,不僅僅是保險知識,還涉及到法律和醫學等等,現在太多培訓三天就上崗的,只會講好好好,到底哪裡好,哪裡不好根本講不清。
這麼複雜的東西,當成普通貨物賣,銷售誤導太常見了,發現買的和說的不一樣,特別是理賠的時候,覺得上當受騙也正常。
希望所有家庭都能擁有專屬的保險經紀人,買對保險不踩坑。
-
5 # 險道求生的野豬
我是野豬,我來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有好多人問過了,我也回答過很多次,問題雖簡單,但是回答起來卻很麻煩。
保險是個好東西,我想大部分人之所以對保險還是有排斥的想法,是他們幾乎都認為問題出在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身上。不能說他們這個看法是錯誤的,但是如果把這個問題單方面歸罪於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身上則大錯特錯了。因為主要原因並不在於此。原因如下:
第一、確實存在有保險公司在條款設計上存在有“坑”的現象例如車險條款中,存在有限定駕駛員和駕駛範圍的條款,這就是典型的“坑”。有些條款限定車主就是駕駛員,如果車子是其他人在開,哪怕是配偶在開,出了車禍,保險公司會以不是“車主在開”為由而拒賠。這種條款讓人防不勝防,看起來保費很便宜,其實保障範圍被限制得很窄。
在某些重疾險當中其實也存在有這樣的隱形的坑,雖然重疾的種類多達150種,甚至達到160種,看上去種類很齊全,但是在給付條件上卻設計得非常苛刻。例如規定住院治療多長時間;必須使用了某種特定的治療方法;在某種治療方法上還有治療次數的要求...因此,即便醫院已經確診客戶罹患了某種大病,但是因為不符合給付條件,保險公司還是會因此拒賠。
以上都是保險公司為了讓利率設定,符合其預期的利率,而讓精算師有意設計出來的,有小聰明卻沒有大智慧。讓被拒賠的客戶非常反感甚至憤怒——畢竟有些坑,就算是專業代理人都未見得一下就看的出來,何況沒有專業知識的普通客戶。
第二、確實存在有保險代理人誇大歪曲保險責任,誤導投保人的行為這其實沒啥好說的。因為世上總會有這樣一小撮人,他們見錢眼開,見利忘義,看到錢,眼睛一紅,心就黑了。這樣的人哪兒都有,保險公司也一樣存在這樣一些人。但是這樣的人的存在,就應了那句老話,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被他們騙過的客戶怒不可遏。他們給保險公司帶來很壞的社會負面影響。
根據歷年來《保險公司理賠年報》的資料顯示,因為保險公司條款中的“坑”和保險代理人誤導所致的保險公司拒賠案件和所有獲賠案件比例約為1%左右。
第三、存在有大量的騙保案件這是到目前為止,給保險公司帶來巨大負面影響的最主要原因。自從保險誕生,騙保行為就如影隨形,不離不棄。一些騙保人為了達到不勞而獲的目的,使盡了種種手段。媒體曾經曝光,車險造假,在國內某些地方甚至都形成了產業鏈。人身保險中,這種現象也是層出不窮。從換名字住院,到找人替自己體檢,或者乾脆隱瞞病史帶病投保。
以上這些騙保人一旦被發現,保險公司拒賠之後,他們往往不思己過,而是懷恨在心,成為了保險公司的鐵桿黑粉,他們在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同鄉中隨時隨地的,始終如一的堅持黑保險公司。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人群也在不斷擴大,從92年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國,到現在快30年了,這個騙保被發現的群體不斷壯大,已經成了不可小覷的一股宣傳力量。
關鍵是由於他們的宣傳物件一般都是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同鄉等等,因此他們一般不會去考察騙保人所說內容的真實性,或者就算知道他們是騙保被發現了,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誰讓保險公司那麼有錢呢,騙點錢花花怎麼了?
根據歷年來《保險公司理賠年報》的資料顯示,因為投保人騙保所致的保險公司拒賠案件和所有獲賠案件比例約為1%左右。
第四、社會感染社會感染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是指社會情緒的傳遞過程,具體指透過語言、表情、動作和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緒和行動。具有雙向性、爆發性、接受的迅速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更喜歡關注一些負面的訊息和新聞。中國有句老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就很符合人們對壞事的預期心理。例如今天新聞中有兩條內容:一.中國今年夏糧又獲得豐收;二.18歲少女失聯。毫無疑問,人們對第二條,也就是少女失聯的新聞會更加關注。而夏糧豐收的新聞估計很多人會根本沒有印象。
同理,當保險公司出現打官司等負面新聞的時候,往往因為“社會感染”的原因,迅速成為社會熱點新聞而廣為傳播。人們都喜歡以弱者心態代入,不問青紅皂白、誰對誰錯,先痛罵一頓保險公司,再隨手轉發。腦中唯一留下的印象就是:保險公司不要臉,保險公司是大騙子,保險公司就是兩大不賠,這也不賠、那也不賠。連很多壓根沒有買保險的人也義憤填膺的樣子,似乎真的被保險公司騙過一般。
第五: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制度1992年,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入駐國內,帶來了殘酷的保險代理人制度。有業績就是寶,沒有業績就是草。獨自肩扛公司大旗,在市場上拼搏,小心翼翼的維護著公司的信譽,開單就有收入,沒有開單就意味著沒有收入。沒有底薪、沒有醫療、沒有養老。《勞動法》提供給勞動者的保障,在保險代理合同中都完全沒有。
壓力奇大,缺乏安全感、歸屬感,而且,主動上門推銷的方式極易惹人反感,導致社會地位低下。因此這個行業淘汰率高達70%左右,這也是保險公司一直持續不斷增員的原因。離開這個行業的人,大多對這個行業也沒啥好印象,往往留下的一句話就是:殘酷。
綜上,現在很多人依然對保險有排斥現象就可以理解了。
我是野豬,回答完畢。
-
6 # 優選保測評
因為多數普通老百姓接觸的第一款保險產品都是捆綁式的,附加了一堆雞肋的,你不需要的保障責任,這樣的產品首先當然不會便宜,也必須貴(考慮到各項成本),其次,你身邊隨便都有一個做保險的代理人,人情債,抹不開面子,再加上過度的承諾(也有可能是不懂),導致後期很多理賠糾紛,以至於很多人對於保險開始不相信,行業的口碑越來越差,最後造成劣幣驅逐良幣,一個惡性迴圈的的局面。
-
7 # 簡單說財經
使用者的排斥其實是對於保險“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的用腳投票,更確切的說,大部分使用者對於保險產品不信任。
其實我們大部分使用者對保險產品的重要性還是比較清楚的,但是對於保險產品的規則就不是那麼理解了,而很多保險公司就是利用客戶這種對產品的不理解,在使用者需要保障的時候,就會“找到”各種問題而拒賠。長此以往,部分保險公司的這種“交錢容易,賠付難”的現象,讓普通大眾對保險公司的理賠服務,得出了“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的印象。
當然,保險公司或許會說當時已經約定清楚了,不賠付是按照規則執行;但是對於普通使用者的感知,特別是在簽定保險合同時對保險內容並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感覺自己受騙了。經過長此以往的累積,即使可能是小機率事件,聲音經過放大,讓更多的人越來越不相信保險了。
-
8 # 期貨套利交易策略研究
首先是保險的業務員自身的知識不夠,業務員都不能準確的瞭解保險條款,然後賣給客戶後就會引起糾紛。
保險的條條框框比較多,一般的人很難去理解,而且賠付的時候都是根據條款來的,導致有時候很多不在條款裡面的東西沒有賠付,造成負面影響,
第三就是賠付有時候沒有那麼完善,買的時候這個也有那個也有,結果是這樣卡住那也卡住,再去找銷售員可能就轉型了。
第四 保險的交付年限比較長,一般重疾都是20年左右,不確定性太大了。
我就給閨女買了 平安福,已經交了4年了,當初賣保險的人已經去開餐館了。大人都是買的一年一交的重疾險,這年頭不敢裸奔啊。
保險按照條款去交,當你的義務都履行了,它對你的義務必定會履行,但是中途想退出,對不起,你得損失錢了。
-
9 # 人和萬事成
為何現在的農村人對於保險還是有排斥的想法呢?我對保險是外行,唯一可信的是車險及政府推出的醫療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養。保險的種類很多,一,最可信的要算車險了,車險說到做到承諾兌現不會騙人,服務到位一視同仁公開公平透明。
二,最可信的要算政府推行的醫療保險,按照一定的規則,報銷的比例也是公開公平透明的。
三,農村養老保險,品種太多太多,前些年是普遍實行每人每年繳費一百元,年滿六十週歲的農民,每人每月領取一百元,這也是公平透明的。
四,還有一種養老保險,每年每人繳費五百元,也是政府推行的,六十歲到期後,每年按銀行利息算給你,夲金不退只算當年的利息。我就繳過這種保險,為什麼自己每年會多有幾元錢,也就是每年繳費五百元得來的利息錢,幸好交了三年沒人繳,自己就不繼續繳了,要不然的話虧吃大了。按十五年計算繳費七千五百元,年滿六十歲後開始按當年的利息算給你,照這樣的保險計算,十五年繳費七千伍百元,可能收不還三百元錢人就去世了,錢也退不了,你說這種保險排斥不排斥。
五,還有一種保險,年歲越高繳費越少領錢越多。這種保險也是政府在二零零年左右推行的,推行了幾年就不允許農村人買了,只允許城市人買,我的父母時隔三天截止期,剛好趕上了最後一次末班車。當時兩人一次性繳費三萬元,六十歲以後兌現,如今每人每月兩千多元,人去世後還給十個月的養老金,這是發生在自己親人身上的事,這種公平合理惠及全民的養老保險為什麼不一視同仁推行到底呢?為什麼放開幾年就不允許農村人買,農村人對這種不公平的養老保險不排斥才怪。
-
10 # 明亞保險經紀馬姍姍
1.不瞭解,專業性強
2.缺錢
3.行業資訊不對稱
4.過往負面資訊影響
5.行業仍有多方面需要改進,監管、銷售、產品…
-
11 # 棋媽的北京生活
首先我是80後 我對於保險很熱衷 因為我瞭解仔細的研究過
為啥排斥就是因為好多人覺得保險裡面的條款多 講的不是清晰明瞭 所以感覺買了就上當 再就是好多人保險意識不強烈 沒有危機感所以排斥
其實從我買保險這五年來 我覺得還是有不錯的產品 不是說產品不好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款
回覆列表
因為,業務員忽悠你買保險的時候,說的是這也保那也保,結果到出保險的時候,就死摳條款變成了這也不保那也不保,所以人們就有了上當受騙的想法 ,再加上通貨膨脹加劇,將來就是賠那麼一點錢相當於一共交十年二十年的經濟壓力而言,也感覺是划不來的,所以就想退保了,我就有這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