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深人靜思流年
-
2 # 5月初夏
我兒子高二了也是選的物化生,賦分會很吃虧的,我建議他選物化地,他不同意我也不能強求,只能默默的心就一直懸著
-
3 # 理想與現實—
競爭肯定大。都集中在學霸裡競爭了。但是也不用過於擔心,賦分制下,選科成績差異不大,高考還是看語數外。在報自願的時候,尤其是重點大學,很多專業要求物理。那些沒學物理的,報不了。自然在報自願的時候會競爭小很多。
-
4 # 不流淚的魚5
我家孩子高二期中考試,原始分排名424名,七科(語數英,物化生,另外加考了政治),賦分後703名了,加考的政治去了,政治課的原始分排名是8500多名。賦分前後物化生的排名變化不大,生物和物理排名不變,化學還升了34名,可是總名次反而下降的太多,問題在哪呢?座標煙臺,統計人數約27000人。賦分後各個學科都100分了。將近一年的努力,才知道你所選的科目和同學比,要足夠優秀才能賦到高分,名次才能有所提升。
-
5 # 樂樂259030444
如果事實證明“物化生”賦分制弊病真實、嚴重,只有一個辦法解決。“物化生”學生拼命地發動親朋好友去參加高考,將分母做大,親朋好友進考場考個3分5分交卷行了。杭州已經這麼行動了!
-
6 # 賤賤小葫蘆
我姑娘也面臨選科,初步想選物化生,可是前兩天姑娘和我說非常討厭生物看見生物就煩,可是地理、政治她學的真是太差了,可地理考不好但是她喜歡地理,雖然討厭生物可是生物的分卻不是特別差,真是糾結是選擇喜歡成績不怎麼樣的還是選擇不喜歡卻成績還可以的
-
7 # 雲夢談教育
高一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再加上前面的數學,這就是原來的純理科,這樣的選擇有很多學霸或者尖子生都在裡面。高考賦分的時候肯定競爭激烈,壓力較大。
一、什麼是賦分制度?簡單的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根據卷面排名所在的區間,賦與其對應等級的分數。
舉個例子說明,比如小明的成績雖然90分,但是他排名在1%之內,依然可以賦分100。如果她的成績依然是90分,但是排在了百分之16到21%之間,那麼她的賦分成績就是85。如果排在最後的1%,那麼就被賦分40分。
二、賦分有什麼特點?1、賦分制度不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只針對政治、化學、物理、生物、地理、歷史賦分。語文,數學,英語仍然採用實分制。
2、賦分三分一段,一共21個檔,每一個級別之間相差三分。有時候可能和別人僅僅差了一分,但是最後賦分的結果就是差了三分,或者是六分。總之就是三的倍數。
3、卷面分看分數,賦分更看重的是排名。傳統高考取卷面的分數,分數取決於自己,但是賦分看的是成績的等級排名,不光看自己,還要看這個科目這個省其它人的排名。
4、賦分的學科可以考兩次試,取最高的成績。
5、由於等級賦分是依據卷面的分數進行等級排名賦分,因此,某學科的選擇人數和學霸的比例,都決定著賦分的成績。
三、物理+化學+生物這樣的組合模式競爭力大,賦分不佔優勢。我們瞭解了什麼是賦分以及賦分的特點,在看其它採用3+1+2模式的省份選科的比例來看,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學霸選的人多。並且整體選擇的人數也很多。再這樣這種情況下,競爭非常激烈,有可能學霸變成了中等生。90多分的成績直接被賦成80多分或者70多分。
這樣的組合,如果不考慮賦分,從專業選擇的角度來看,還是很好的,擅長理工的學生比較容易學,而且專業範圍廣,如果考慮負分,就謹慎一些。或者從成績方面來提升自己。努力讓自己的賦分成績變得更高。
四、學生具體應該怎麼做?1、充分理解高考改革的目的和意義
從表面上來看,選擇權擴大,但是難度也加深了,選擇的範圍越廣,對於學生家長來說,難度就越大,稍有不慎,賦分就是個坑。學霸也可以變成學渣。
所以這種時候就要從中考以後或者上高一開始就要做好科目的選擇,並且做好整體學業生涯規劃。新高考要求學業生涯規劃提前,而且最好目標明確。
這樣才不至於將來選課當中,猶豫不決,或者出現學了一段時間再換科的現象。目前從實行3+1+2模式的省份可以看到有很多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學生突然改變科目的現象很多,這種非常不利於學生的學習。
2、對自己進行一個充分的認識
在這裡叫全面的對自己進行一個充分的認識,只有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並且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方向,才能決定自己未來所學的專業,才能在高一定下來,自己所選的科目。一步一步,從上而下。這種認識越清晰越好,越客觀越好。對於自己的學習生涯和未來的職業生涯都非常有好處。
3、樹立理想,努力前行,多種方法備考
有理想的奮鬥是人生,沒有理想的人生叫流浪,人一旦有了理想,特別是學生青少年時期,就會為此不斷的去奮鬥。會激發自己全部的能力和靈感。
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好高考的規則,不斷地向目標前行!瞭解高考進名校都有哪些規則?不要一條方法走到黑。多種方法並用是最好的。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和歷練。
4、調整心態,不斷地總結提高
高中階段學習任務非常繁重,有的時候身心疲憊,心態的調整至關重要。而且高三的時候考試特別多,一兩次考試不足以影響什麼。發現問題,總結問題,不斷的提高才是根本。
善於總結的孩子成績都會提高的很快,並且掌握的很紮實,不善於總結的孩子,往往在一個地方犯得錯,第二次還會犯。成績進步也相對較慢。所以好的方法一定要用實際當中去。不斷的總結,讓自己的成績快速提升不走彎路。
再好的制度都需要用成績去支撐,新高考3+1+2模式不但需要選課的時候謹慎,而且還要充分了解賦分制度,並且有效地規避風險,揚長避短。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成績。最終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曾經拼搏的自己!加油吧,少年!
-
8 # 錢利豐812
這麼看來你兒子肯定是學霸級別。為什麼我要這麼說,你聽我說!我兒子現在高三,座標蘇州。就按江蘇來說好了。高考是語數英三門算分數。文科在政治、歷史、地理。理科是物理、化學、生物。這個文科不講。理科物理必考。在化學跟生物裡面選擇一門。這兩門只是以ABCD劃分。選擇生物的佔絕大部分,化學小部分。整體比例不知道但是一般的學校化學生物比在1比8。名校那就是非常厲害的高中化學跟生物比都沒有5/5。除去文科生,選擇生物的考生至少十幾二十萬。化學才幾萬人,而且化學都是成績非常好才報。生物相對比較平衡,有高有低。你想在幾萬學霸考A比較容易,還是在十幾萬人考A比較容易。顯然是後者。前者很容易發生踩踏,哪怕你分數考的比較高也沒有用,因為只是按比例劃分,比如化學十個人考試3個人100,3個99,2個98,2個97。那麼考98/97就是C跟D。雖然分很高,這樣就沒辦法上好大學了。我兒子那時候化學相對比生物成績排名還要靠前。那時候也是猶豫不決。我最後還是建議他選擇生物。現在想想要是選擇化學也有點怕。
-
9 # 玖抒教育
確實得從競爭力方向來考慮選科的優劣,可是該怎麼來判斷科目組合的競爭力的高低呢?
具體有兩方面,分數和人數。
分數就不必多解釋了,越高越好,但事實並非所有人都是學霸。
這裡的人數,不是某一個科目的選科人數,也不是該科目組合裡的學霸人數,而是考生自己所報考的專業的總得報考人數。這個很好理解,自己不填報的專業,自然不存在與他人的競爭。
舉個例子說明,我們報考了物化生,這個組合學霸是最多的,但是考生報考專業時,如何將競爭人數降到最低呢?方法有二:
第一,把分數考高了,報考最好的學校專業,分數一高,競爭對手自然少了。
第二,報考對物化生三門均有科目要求的專業。如果只報考對物化兩門有要求的專業,那麼報考物化地和物化政的學生也可以來報考,競爭自然就大了。
至於題主問的賦分制度下競爭,這個組合下是分數容易賦分低,人數的競爭卻是最小的。
但如果是學霸,能把分數提高自然是魚和熊掌可兼得了。——所以,新高考看得還是學生自身的努力了。
-
10 # 松子說教育
對於新高考選科的問題,我回答了很多,並且寫了幾篇圖文進行詳細的解讀。
看到這個問題以後,再重複幾句哈。
物化生這個組合競爭很大,這是毫無疑問的。原因有二:
一、理工科高校以及專業的數量佔了大多數
要想在將來報考志願的選擇時有更加充分的選擇權利和機會,理工科是大多數學生的首選。
新高考模式下,國家為了保護物理等基礎學科,也出臺了有些政策,高校的很多專業對物理做出了限考要求。不選考物理,沒有資格報考該高校或者相關專業。
這就逼著學生在選科的時候,必須選考物理。
二、在中學物理成績好的學生多屬於學霸級的人物
不僅物理,數學、化學成績好的學生在選考的時候,如果沒有什麼意外,都會選擇物化生或者物理及其他的組合。
選考物化生的學生成績普遍較好,選考的人數又多,勢必帶來非常強的競爭。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新高考模式下,既想在將來報考的時候有更多的大學、專業可供選擇,又想減少競爭力,也就是想撿漏,這是很難的。
你家孩子選擇了物化生,就意味著與很多的學霸相對抗。
新高考模式下,選考科目實行等級賦分,每一科按照全省的排名,進行賦分。名次越靠前,等級賦分值越高,反之,越低。
既然選擇了這個組合,說明你家孩子也不是等閒之輩,是有一定實力的。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好好攻讀這幾門科目,力爭提高自己的成績排名,從而提高自己的等級成績。
加油!
回覆列表
競爭大不大,只能是憑孩子自己的本事,只能說,這樣的選擇,讓他之後選專業的時候,比較有優勢!大約百分之九十的專業他都有選擇權!
現在的改革,對於有些偏科的孩子是有利的。比如,理科學生化學學不懂,那就可以學一門其他的來代替!雖然選擇可能沒有那麼多,但是大方向影響不大。賦分制其實讓孩子有更多的主動權,只是實行起來比較複雜,志願報考,錄取工作等都和現在有區別!
所以,孩子的成績還是要靠他自己,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只能努力學習。敢選擇這幾科的估計都是學的好的,相對來說,競爭更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