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提到了兩個西域南道的綠洲國家:于闐和扞彌。于闐是強大的西域古國,你可以找到很多的資料,所以我只談最後被于闐吞併的扞彌國的歷史。
漢代史籍中首次出現扞彌的名字是在《史記·大宛列傳》:“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北則康居,西則大月氏,西南則大夏,東北則烏孫,東則扜冞、于闐。” 扜冞(mi)即扜彌。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就遣使出訪扞彌國,後來扞彌也“皆隨漢使,獻見天子”,雙方建立了外交聯絡。
《漢書·西域傳》對扜彌國的相關情況的記述就更為詳細了。班固在《漢書·西域傳》中提到扜彌國的基本國情:“扜彌國,王治扜彌城,去長安九千二百八十里。戶三千三百四十,口二萬四十,勝兵三千五百四十人。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都尉、左右騎君各一人,譯長二人。東北至都護治所三千五百五十三里,南與渠勒、東北與龜茲、西北與姑墨接,西通於闐三百九十里。今名寧彌。”
《後漢書·西域傳》更進一步交代了扜彌國的命運:“拘彌國,居寧彌城,去長史所居柳中四千九百里,去洛陽萬二千八百里。領戶二千一百七十三,口七千二百五十一,勝兵千七百六十人。”
拘彌和扜彌是一回事。對比《漢書》《後漢書》的兩段記載,我們能夠發現:東漢時期,扜彌國的實力在逐漸削弱,人口及軍隊從最初的3340戶、20040口,勝兵3540人的規模萎縮到2173戶、7251口、勝兵1760人的程度。
國力下降的直接結果是無法抵禦外敵的衝擊。還是參見《後漢書·西域傳》的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九年(33年),“弟賢代立,攻破拘彌、西夜國,皆殺其王,而立其兄康兩子為拘彌、西夜王”,莎車王賢派兵攻破了拘彌國,立其兄康之子為拘彌王。後來,賢以貢稅減少為由攻打大宛國時,“徙拘彌王橋塞提為大宛王”;在康居國多次進攻的情況下,“橋塞提在國歲餘,亡歸,賢復以為拘彌王”。不過,莎車王賢對西域諸國的欺壓還遠不止這些,“歲餘,賢疑諸國欲畔,召位侍及拘彌、姑墨、子合王,盡殺之,不復置王,但遣將鎮守其國”。 當然,賢的殘暴統治不得人心,西域諸國展開了與莎車的對抗,扜彌華人就曾與于闐王休莫霸聯手“攻殺莎車將在皮山者”。
扜彌的國運終結于于闐國王之手,而於闐正是在莎車的爭鬥中逐漸強盛起來的國家。東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年),據《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於窴王放前殺拘彌王興,自立其子為拘彌王”,敦煌太守徐由遂上書漢帝,要求出兵討伐于闐,“帝赦於罪,令歸拘彌國,放前不肯”。陽嘉元年(132年),“徐由遣疏勒王臣槃發二萬人擊於窴,破之,斬首數百級,放兵大掠,更立興宗人成國為拘彌王而還”。但是,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時,“於窴王安國攻拘彌,大破之,殺其王,死者甚眾”,戊己校尉、西域長史雖然發兵,“輔立拘彌侍子定興為王”,只是未能再問罪于闐,而扜彌的國力也就此衰落下去了,“時人眾裁有千口”。
等到三國時期,據《三國志·魏書》的記載,“戎盧國、扞彌國、渠勒國、皮山國皆幷屬於寘”,扜彌徹底被于闐所吞併。
本問題提到了兩個西域南道的綠洲國家:于闐和扞彌。于闐是強大的西域古國,你可以找到很多的資料,所以我只談最後被于闐吞併的扞彌國的歷史。
漢代史籍中首次出現扞彌的名字是在《史記·大宛列傳》:“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北則康居,西則大月氏,西南則大夏,東北則烏孫,東則扜冞、于闐。” 扜冞(mi)即扜彌。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就遣使出訪扞彌國,後來扞彌也“皆隨漢使,獻見天子”,雙方建立了外交聯絡。
《漢書·西域傳》對扜彌國的相關情況的記述就更為詳細了。班固在《漢書·西域傳》中提到扜彌國的基本國情:“扜彌國,王治扜彌城,去長安九千二百八十里。戶三千三百四十,口二萬四十,勝兵三千五百四十人。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都尉、左右騎君各一人,譯長二人。東北至都護治所三千五百五十三里,南與渠勒、東北與龜茲、西北與姑墨接,西通於闐三百九十里。今名寧彌。”
《後漢書·西域傳》更進一步交代了扜彌國的命運:“拘彌國,居寧彌城,去長史所居柳中四千九百里,去洛陽萬二千八百里。領戶二千一百七十三,口七千二百五十一,勝兵千七百六十人。”
拘彌和扜彌是一回事。對比《漢書》《後漢書》的兩段記載,我們能夠發現:東漢時期,扜彌國的實力在逐漸削弱,人口及軍隊從最初的3340戶、20040口,勝兵3540人的規模萎縮到2173戶、7251口、勝兵1760人的程度。
國力下降的直接結果是無法抵禦外敵的衝擊。還是參見《後漢書·西域傳》的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九年(33年),“弟賢代立,攻破拘彌、西夜國,皆殺其王,而立其兄康兩子為拘彌、西夜王”,莎車王賢派兵攻破了拘彌國,立其兄康之子為拘彌王。後來,賢以貢稅減少為由攻打大宛國時,“徙拘彌王橋塞提為大宛王”;在康居國多次進攻的情況下,“橋塞提在國歲餘,亡歸,賢復以為拘彌王”。不過,莎車王賢對西域諸國的欺壓還遠不止這些,“歲餘,賢疑諸國欲畔,召位侍及拘彌、姑墨、子合王,盡殺之,不復置王,但遣將鎮守其國”。 當然,賢的殘暴統治不得人心,西域諸國展開了與莎車的對抗,扜彌華人就曾與于闐王休莫霸聯手“攻殺莎車將在皮山者”。
扜彌的國運終結于于闐國王之手,而於闐正是在莎車的爭鬥中逐漸強盛起來的國家。東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年),據《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於窴王放前殺拘彌王興,自立其子為拘彌王”,敦煌太守徐由遂上書漢帝,要求出兵討伐于闐,“帝赦於罪,令歸拘彌國,放前不肯”。陽嘉元年(132年),“徐由遣疏勒王臣槃發二萬人擊於窴,破之,斬首數百級,放兵大掠,更立興宗人成國為拘彌王而還”。但是,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時,“於窴王安國攻拘彌,大破之,殺其王,死者甚眾”,戊己校尉、西域長史雖然發兵,“輔立拘彌侍子定興為王”,只是未能再問罪于闐,而扜彌的國力也就此衰落下去了,“時人眾裁有千口”。
等到三國時期,據《三國志·魏書》的記載,“戎盧國、扞彌國、渠勒國、皮山國皆幷屬於寘”,扜彌徹底被于闐所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