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體制內日常筆記

    首先要理解,什麼是“苦逼”,我們分兩個角度來分析,一是工作強度“苦逼”,二是個人發展前途“苦逼”。

    看工作強度是否“苦逼”,這個有個規律,離得領導越近的部門,離得老百姓越近的部門工作強度越大。比如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組織部等直接服務領導的部門,一般辦公地點也是離得領導特別近,工作強度一般比較大,領導不走你不能走,領導走了你還得加班不能走。但是這些部門雖然工作“苦逼”了些,但是前途可以大大的好,這些核心部門幹部流動很快,在地級市,提拔科級幹部很容易,一般都會解決處級待遇然後外放。所以這樣看,這個“苦逼”是能夠接受的。

    再看離得百姓近的單位,比如手握重權的公安部門,特別是基層派出所,直接服務老百姓,值班、加班是家常便飯,可謂是“苦逼”單位了,但是因為身上的警服和職業的影響力、榮譽感,社會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另外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鎮街工作人員了,直接面對群眾,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基本都要管,防火防盜、信訪維穩、扶貧包村等等各項工作,說是“苦逼”真不為過。上面說是這類單位部門,個人進步而言現對上一段說的不可同日而語,公安部門晉升難度大家想必有所耳聞,基層鎮街雖然晉升相對容易,但是晉升天花板比較低,發展空間也是極大受限。

  • 2 # 欣欣7387

    絕對是辦公室,辦公室屬於保障協調部門,事務工作和政務工作都在辦公室,卻沒有業務部門出成績,別人以為你沒幹什麼,光閒著了。領導看不見,同事看不起,最苦逼部門非他莫屬,沒有之一。

  • 3 # 80後小公

    體制內有句話“忙的忙死,閒的閒死”,不管是在單位與單位之間,還是在單位內部的部門與部門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這個問題。換言之,單位有忙的,也有相對輕鬆的,同樣的在單位內部也有忙閒之別,這都是客觀事實。

    體制內最忙的單位

    如果將忙碌程度分級,體制內各單位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忙碌等級。

    第一,最忙碌的單位。毫無疑問是兩辦,即委辦和府辦,位處核心,權力最集中,事情也最多;其次是紀委、組織部、宣傳部等常委部門,總有忙不完的事,幹不完的活。

    第二,相對忙碌的部門。發改委、財政局、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管局、住建局、工信局等大局,業務繁多,交集眾多,權利大責任重,工作因此也相對忙碌。

    第三,一般忙碌的部門。人社局、民政局、商務局、科技局等政府組成部門,部門不算大,業務不算多,但要維持正常運轉,客觀來說也要付出一些努力,階段性的忙碌還是有的。

    其他的政府直屬機構,特別是群團組織比如工會、共青團、婦聯社科聯、文聯、僑聯、貿促會、科協、紅十字會等,相對上述部門就要輕鬆多了。

    單位內最忙碌的部門

    排名第一的毫無疑問是辦公室,雜事爛事無厘頭的事一大堆,總有寫不完的材料,幹不完的活,協調不清楚的事,職責內的要幹,不是職責內的別人不幹的也要幹,不忙才怪。

    其次是綜合科。一些大局比如發改委為了細化分工在辦公室之外還設定了綜合科,專門負責寫材料,白加黑、五加二,那也是相當苦逼的一個部門。有的甚至直接不設辦公室以綜合科替代。

    第三是黨辦。以前黨辦不算太忙,這兩年隨著自上而下對黨的工作的重視,以及大量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黨務工作也成了各單位各部門的大頭工作,而且是必須放在重要議事日程的工作,黨辦的工作強度客觀來說也在逐年提高。

    第四是骨幹業務部門。每個單位都有幾個骨幹業務處室,承擔著本單位本系統主體工作,他們的工作實話實說也相當忙碌。

    除了上述幾個部門,其他處室相對來說要愜意很多,除了階段性忙碌,整體工作環境還是比較輕鬆的。

  • 4 # 吉林中公事業編

    體制內有句話“忙的忙死,閒的閒死”,不管是在單位與單位之間,還是在單位內部的部門與部門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這個問題。換言之,單位有忙的,也有相對輕鬆的,同樣的在單位內部也有忙閒之別,這都是客觀事實。

    體制內最忙的單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