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品閱

    在我的記憶中這種情節更多的出現造早前的由武俠小說改變的電視劇,例如九陰真金、天龍八部等等。很多打鬥場面一邊打一邊說著武功名稱,什麼斗轉星移、什麼降龍十八掌,還有的說著武術中的招數,什麼翔龍擺尾、什麼秋風掃落葉、鯉魚打挺等等。這些招數基本也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詞。

    我們經常看小說時,小說會用文字將情節與環境描述的很詳細,而在所有的文字當中,有著一大部分是解說性的,後來很多小說內容為說書的吸收,基本也是將小說原文,運用情調將其念出,然後配合自己簡單的手勢和動作。

    再後來,逐漸的有了小說被拍成影視劇的例子,最早的四大名著,到後來越來越多的武俠小說被改編拍攝成電影電視,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直白的問題。以前無論是看小說還是聽說書,都有作者的旁白在為讀者或聽眾解說情節。

    但是,拍成電視不一樣了,劇中人物都是代表小說中的人物,也就是說第一人稱。總不能正演著,突然停下來,然後鏡頭中冒出一個解說原來,說明一下情節,說:“某某大俠正在使用某某招數,然後另一大俠又用某某招數接招”。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那就有一個問題,如何讓觀眾看明白,觀眾不是武術大師,大部分人不會明白正在演的是什麼武術。而作為武俠片,武術的各招各式劇情中又尤為重要,觀眾看不明白又該如何?

    所以,就有拍攝時就讓主人公活著出招者先大喊一聲招式,乾坤大挪移...大力金剛掌...打狗棍法等等。好讓觀眾明白,劇中人物正在使用的招數。但是,我們說這種情形好像多在早前的影視劇中常見,而現在的劇中較為少見。首先第一,現在的製作不及以前精良,當然,這裡所知精良並非,拍攝、剪輯等現代化手段或儀器的精良,而是製作心的精良。

    現在的影視劇大都十天半月一部劇就拍完了,大家都是衝著掙點錢。並沒有多少人靜下心來,真心研究影視,研究藝術。很多喊著十幾年鉅製,精品大作等等,都是噱頭口號。說是十年打造,其實就是想了九年(也就是九年前產生了某個想法),然後現在寫作+拍攝+剪輯+後期用了一年。這就稱之為用了十幾年打造的精品。

    很多影視劇根本不在乎觀眾是否看明白了沒有,劇情漏洞百出,到處穿幫。根本不會去用心考慮劇情和觀眾的互動。甚至很多影視劇連劇本都沒有就趕鴨子上架。現在武俠類的影視劇,都是在哪亂打,根本沒有什麼招數招式。不像以前的武俠劇,首先劇本完善,劇中武鬥,每一招一式都是有來路的,都是有根據的。就那現在反響一直很好的琅琊榜來說,該劇確實贏得了很好的口碑,但劇中一再提到琅琊榜高手排名,只有排名,觀眾卻並不知曉各位高手,都有什麼武術絕學,最多提一下某某派。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提到段桐周使用的什麼掌僅此而已。

    以前的武俠劇會告訴你誰是武林第一,是因為誰會什麼武功,所以成為第一。而現在武俠劇,只知道誰是第一,誰厲害,但不知道為什麼厲害,也不知道會什麼武功,反正就是第一,反正就是厲害。現在的影視劇,武術指導一職估計快被撤消了,幹武術指導的都快被餓死了,因為現在的影視劇根本不需要武術指導,就是亂打,哪有什麼套路。

    其次第二,就是現在很多影視劇,有意淡化武術招式這一部分,感覺只要劇情清晰,就不許太看懂武鬥場面。很多時候一場武鬥戲,主角怎麼打,都是透過劇中圍觀的配角或者路人甲乙丙丁之間的對話,完成對觀眾的交代。這也就是為什麼以前的武俠劇大都之前都喊一邊招數名字,而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疫情對哪個省份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