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q36961
-
2 # 學之智經濟
無論任何事情朝著過於絕對的方向去表述都應該非常謹慎,就連1+1都未必絕對等於2。對於“中國應全面去工業化”的說法,我相信大多數人理性看待都會持有謹慎懷疑態度,至少要把“全面”兩個字去掉。所以這個觀點是難以客觀立足的。
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背後的實質性分歧,其實是對中國未來應該怎麼發展做出的思考。有人認為應該更多地發展服務業,讓服務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最大支撐力量。這個說法基本上獲得了學界和市場的普遍認同,近幾年的政策導向也是這麼做的。但是要全面去工業化只搞第三產業,那麼就過於絕對了,並且在中國也不現實。
在聯合國的產業分類中,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具備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如果要完全去除工業化而搞第三產業,就相當於要熊貓不吃竹子改吃羊肉,不現實。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大國,部分領域在全球領先,但還難以稱為製造業強國。未來經濟的發展並不是要去工業化,而是要由大變強,需要戰略調整,也需要配套的產業支撐。
當然,有一部分落後工業和環境汙染嚴重產業是要削減,典型的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等高能耗高汙染的過剩產能需要產能清除過程。但這些行業也不應該全面去除,不但經濟難以承受,而且會影響就業。需要做的是推進產業整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加強研發投入提升製造工藝水平,推進傳統產能由大變強。
關於服務業,與發達國家相比較,中國過去經濟發展中服務業的確是相對的短板。未來服務業的發展將是重要工作,也將是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服務業與工業不一樣,工業可能更需要國家政策支援,服務業則更貼近市場行為。服務業的另一特點是服務性質,例如金融業是服務與實體經濟的服務性行業,無論是銀行、基金、保險還是股票、債券、期貨,都是依託於實體經濟的。當實體經濟繁榮了,對服務業的需求自然將增強,對服務業發展創造條件。同時,也需要政府行政體制改革,減少和取消對服務業的各種准入限制、行政審批,推進“放管服”改革。如果服務業脫離了實體產業,那麼可能出現產業空心化和泡沫化。
美國、日本在上個世紀都曾面臨過當前中國面臨的問題,在發展工業和服務業之間難捨難分。兩國都曾主動或者被動經歷過去工業化過程。其中日本的產業空心化和泡沫化比較明顯,在90年代出現了問題。例如,日本的豐田汽車賣遍了全世界,但大部分都不在日本生產;船舶製造、鋼鐵產能等工業產業轉移到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08年金融危機之後,發達國家日益重視產業空心化問題,紛紛提出“再工業化”戰略。特朗普大幅削減國內企業稅和個人稅,提升海外投資利得稅,目的就是要促進製造業迴流美國。並且石油危機之後的幾十年來限制開採國內能源,但是近幾年美國卻加大能源開採和相關工業發展,重拾工業的決心很強。美日可謂過來人,他們的經驗值得中國借鑑。
-
3 # 無名小卒9527
這是一種很愚蠢的說法。任何國家想成為一個強國都離不開工業化。強國的標誌就是要擁有強大的工業能力。看看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最強的時候就是工業最強的時候。去工業化意味著放棄成為強國的根基。也意味著國家開始動亂的前兆。因為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民要生存要工作。工業化強國就是一個可以提供巨量就業崗位國家。人口的多寡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大國和強國的標準。一個擁有眾多人口的工業化強國才是一個強國的根本。中國想成為強國兩者都不能放棄。去工業化就是在去除中國自己的強國之基。我們是傻子麼?肯定不是。
-
4 # 傻客氣
去工業化讓我想起臺灣的用愛發電,笑話可以聽,但是絕不能讓它變成現實。談一點個人經歷,膝上型電腦,和90後同時期的,貴,而且配置低,當時國內不能生產,低端機基本上都是一萬出頭,90年代啊,真是裝逼利器。後來神舟電腦出現,拉低了價格,再看看現在,筆記本已經低到什麼程度。手機,諾基亞的,貴,後來山寨機出現,銷量下去了。現在的中中國產機多好,可以和蘋果,三星掰手腕,不也是山寨機走出來的嗎。西方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最重要的原因是技術先進,就是現在也一樣,再好的程式碼,也要有晶片來執行,印度程式碼寫的好,富嗎?霍金聰明,如果沒有輪椅,他將寸步難行。世界不是理想的,競爭不會都講道理,清朝的時候我們經濟比西方強,他們生意上做不過我們,就開始販毒,被禁止就開始打砸搶,還訛錢。工業好比手腳,沒有,再有想法也只能靠別人攀高峰。武林外傳中呂秀才被白展堂欺負了,恨恨的說,我在書裡把你寫死,白展堂回到:千萬別留後手。各位,誰爽?
-
5 # 一花一葉無窮邊界
人口老齡化,可以透過自動化智慧化,人工智慧等技術解決生產效率,自然就可以養活很多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現在社會是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上,生活中所有產品都需要工廠去生產。一旦國家沒有了工廠,一切都要受制於人,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將出現問題。比如委瑞內拉生活用品短缺,貨幣貶值,就是因為自己國內沒有工業化,不能生產日常生活用品。
如果中國什麼高階產品都能生產,那麼中國很多事情做起來都非常容易,比如探索外太空就需要大量的工廠,生產符合太空要求的產品,科學家拿出方案,工廠就能做成,那麼一切將變得容易很多。
-
6 # 科技文化鄭軍
答案就看今天的美國。他們從七十年代開始搞去工業化,大上服務業,金融業。其結果是剃除通脹因素後,今天美國工薪階層的收入與七十年代持平。兩代人都沒有增加財富。
當然,美國企業界收入一直上升,因為他們把工業外包出去,自己還是老闆。美國境內一部分高新科技還可以領先,但遠遠無法吸納全國勞動力。
自從兩百年前歐洲開始工業化程序,就一直存在著反工業化的潮流,以各種理由抵制工業與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最新的理由就是去工業化,意思是工業已經發展得差不多了,以後大家唱唱歌,炒炒股,享受生活就行了。何必讓自己那麼辛苦?
歐美都是在七十年代接受了這種思想,日本又持續了一段,現在也進入後工業化狀態。整個社會充滿“佛系”精神狀態,年輕人吃喝玩樂,泡在二次元裡面,沒什麼追求。整個社會不再提倡進取,學習,上進,科技專業入學率一直在下降。
在大中華地區,香港是去工業化的反面教材。當年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靠的就是從發達國家轉移工業。最牛的時候,六百萬人的香港相當於大陸三四個省的產值。到了八十年代,香港老闆紛紛將工廠北遷,本地人玩起空手道,玩股票,炒樓花。香港政府在2000年曾經想提升為“數碼港”,建設高科技香港,無奈缺乏高科技人才,只有一大批律師和投行經理,這個計劃無疾而終。
從1997年到現在,香港人均GDP爬升百分之七十多。而大陸任何一個城市這段時間都能翻幾倍。臺灣地區還沒有香港富,也搞去工業化,還學著德華人搞反核,結果就是從總產值相當於大陸十個省,銳減到第五六名。
當年歐美人提倡去工業化時,大陸象天津這樣的城市還允許馬車進城,迪拜還是小魚村,其祖國阿聯酋當時還有城牆,相比之下歐美工業技術水平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但是今天我們到歐美國家,並不感覺有多發達,這都是去工業化的教訓。
無工不富,工業化產生財富,其他手段只是分配財富。如果蛋糕本身只有那麼大,無論怎麼切都不會增加它的總體積。所以,中國一定不能模仿別人搞去工業化,而是要不斷搞工業升級,把世界各國遠遠地甩到後面。
-
7 # 白刃行走
你表弟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但是是不是要全面去工業化呢?
目前65歲以上人口被稱作為老齡化人口,因為這部分人口的勞動能力不強,需要社會支出保障,而且疾病發生率較高,因此當一個國家的老齡化人口過多,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就會出現問題,如現在的日本,負債/gdp世界第一,達到253%,社會保障支出佔比33%左右。債務問題一觸即發。
目前世界老齡化人口的比例在17%左右,而未來還會繼續增加,因為過去50年是人口大爆炸年代,全球人口翻了一番。
中國也必然會面臨這樣的局面,特別是中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獨生子女多,那麼在未來一個家庭養育4個父母的現象會增多。中國發生了三波嬰兒潮,分別是5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目前來看80年代是主力軍,可是80年代的父母60-70年代的人大部分在工作,而且數量巨大,一旦這部分人口開始進入老齡化,70+65=135,也就是說在2035年左右,中國將會面臨較大的老齡化壓力。
去工業化的理由可以理解:增加老齡人口的產出,從而降低社會負擔。因為第三產業通常是越老越值錢,必方說,一個銀行家。可是不要忘了,老廚師可不值錢,老服務員可不值錢,老的工程師同樣值錢。
關鍵在於,每一個領域中,只有站在頂端的老齡化人口才具有持續生產力,比方說一個老程式設計師已經失去了創造力。
因此,全面去工業化不能夠解決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工業是第三產業的基礎,沒有工業,其他服務業都是扯淡。特別是對於一個大國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大國需要掌控自己的命運。
-
8 # 凡凡文史觀
請先容我笑一會兒,有這個觀點的孩兒,不是長不大,就是永遠長不大。
沒有堅實基礎的上層建築,只能是空中樓閣,就算它真的存在,隨便一場地震,也足以讓它房倒屋塌。
這個例子,就在眼前,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
他們完成了工業化之後,慢慢發現第一產業,也就是農業,退出了國家支柱產業的角逐,工業尤其是製造業成了國家經濟的旗艦。
但是,為什麼工業資本回流速度這麼慢?
隨著工業發展,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也跟著興起,而且資金迴流週期短,投入產出比又高,簡直就是賺錢、資本積累的利器呀!
而且,工業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簡直令人髮指,服務業卻幾乎不影響環境也只需要人力資源。
於是,人們開始將目光投放到更廣闊的地域——全球。
這種自身投入資本和科技,將製造業安排在境外,全球都是他們的生產基地,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他們還能賺一筆服務費用。
先進的管理理念,換取管理費用、培訓費用;先進科學技術的提供,換取技術轉讓與服務費用;裝置的提供後,還需要定期的維護,換取維護服務費用……
這還不滿足,他們開始拋開這一切可以稱之為資源的東西,以資本換取資本,金融業大發展,這個時候,資本終於漏出了猙獰的嘴臉。
操控匯率,掌控全球金融,黃金石油貿易,期貨信貸行業……
資本快速匯聚到一條日後將名滿全球的街道,人們也總算為自己的貪慾獲得些微滿足而漏出了欣慰的微笑。
然而,金融危機來襲,全球哀鴻遍野,他們已經意識到,現在的產業結構,存在著嚴重的隱患,可是他們停不下來了。
終於,一個空前的領導人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新概念,可惜沒人在意。
而他的繼任者,卻被人稱為瘋子,不過他的繼任者沒有在意,控制產品、資本與技術的流出,控制產品、技術的流入,收回海外的代加工廠,給回本土開廠振興傳統制造業的人們以各種讓利和優惠政策,甚至動用國家公權強制力,來控制資本和廠商……
也許,朋友們早就看出來了,沒錯,這個國家叫美國,金融業、服務業最發達的國家,世界的霸主,讓無數人魂縈夢繞的國度。
那個空前的總統,他叫奧巴馬,史上第一個黑人美國總統,他的繼任者叫特朗普。
奧巴馬提出的再工業化概念,特朗普身體力行的再工業化、振興實體經濟戰略。
很奇怪吧?
美國,就是曾經去工業化做得最成功的國家,他們幹嘛還要再工業化?幹嘛要振興實體經濟?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不,他們不是自相矛盾,他們只是知道,到了不得不迫使自己從資本的貪慾下清醒過來,正視那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的,熱火朝天的全球金融背後隱患的時候了。
為什麼?
因為前有金融危機的頻發,導致華爾街血流成河,失去了實體經濟支撐的第三產業和美國金融,就是個空洞的殼子,經不起一點敲打。
今年年初美股短時間內五次熔斷,已經說明了一切。
在面對金融危機時,他們真的毫無還手之力,這世界總有些事情,是他們控制不住的了。
說回問題本身,中國應該去工業化?
知道如今的中國工業化成就、GDP增長速度都是什麼帶來的嗎?
是幾乎涵蓋了所有門類的,世界上最齊全的製造業的蓬勃發展,是實體經濟多年來一點點累積、一點點夯實的國家經濟基礎。
去工業化?
那無異於走上一條美國義無反顧又壯士斷腕的老路,這條路上有個天坑在等著你,史無前例可能也後無來者的五次美股熔斷,已經證明了這條路上,有多大的陷阱在等著你了。
你還要義無反顧地重蹈覆轍,走上去工業化的美國的失敗的老路,跳進那個深坑,讓自己萬劫不復嗎?
如果你走,幸好你說了不算,如果你不走,說明你還有救。
以上。
-
9 # 多維觀世界
想當年美利堅合眾國也有這個想法,而且還實施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由於掌握了領先世界各國的高科技尖端理論技術,便想著將一些高汙染高耗能的重工業和製造業轉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自己專心做高科技開發研究以及娛樂金融,後來又有了軟體網際網路技術,美華人就以為可以完全擺脫重工業和製造業,可以專心做第三產業了。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以及世界各國科技研發能力的提高,美國的科技霸權地位相對降低。美華人意識到單憑第三產業已經支撐不了自己在經濟領域的霸權地位。於是近年來開始講製造業迴歸了。
-
10 # 醉眼笑看江湖
前幾天有機會去了一家食品廠(掛麵)參觀。在我印象裡,掛麵行業是低利潤行業,又是人員密集型的產業。資本家為了獲得利潤就要拼命的壓榨工人,而且早些年路過麵粉廠時看到工人一身白乎乎的形象一直就留在了印象裡。
可我參觀時大吃一驚,整個加工車間,整個生產流程是無人化的,整個生產過程下來除了中央控制室裡幾個人以外,一個工人都不需要了。而且產量很高,人所能幹的就是把機器已打包好的成品用電動叉車叉到倉庫,(有自動掃描)人只用根據指示放到指定的位置上,或裝到指定的車上。而且這一步驟也正在除錯準備用無人叉車來代替。
這麼一來,太多的低能力勞動力就失業了,而節省下來的人員工資就按最低標準來算也是很大一筆資金,就算給控制室裡的控制員發高工資,也完全可以承擔。
未來,工業化肯定是向自動化,智慧無人化發展。(另一個工廠是養豬的)基本也無人化了。
三產的含義是什麼?
第一產業 農業 所佔經濟比重越來越低,但這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所用人口比例會越來越低,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這是目前正在發生的情況。
第二產業 工業 可以大規模批次化生產的產品,在向無人化,智慧化發展,而人員也將大量的被驅離工廠
第三產業 服務業 這是目前在智慧機器人沒出來之前,可以容納大量人員就業的行業,產業分類更加細化,可以讓人更加便利和享受!也是解決就業的主渠道,發展第三產業沒錯,但這個產業是建立在第二產業之上的,而第二產業又是建立在第一產業之上的。
所以生活在中國是幸福的,中國的疆域和人口可以完全支撐住所有的一、二、三產業。而且擁有發展這些產業所需要的物質資源。不像哪些小國家,只能發展幾樣行業,而天生可被大國控制。
但如果自廢武功,去工業化。只發展第三產業,那麼可以肯定的就是,中國的第三產業就只能服務於第二產業工業國的人了,俗稱 伺候人 的。這活計我想包括題主他表弟也不想幹吧!
-
11 # 拙筆淡靜
“全面去工業化”?到底想幹什麼喲!還嫌被別人卡脖子不夠慘嗎?沒了工業,所有工業產品都靠進口,一味被人抬高價格當冤大頭要麼就是卡住脖子只能投降?14億人口大國,得了嗎?!
這餿主意,簡直就是不懷好意喲!
-
12 # 百靈百盈
去工業化就去死吧!全民科學技術素養是要靠教育以及長期的工業實踐才能養成,沒有全民科學技術素養,哪裡來的高科技產品和武器,沒有這些怎麼在地球上立足?難道已經經歷了一次積貧積弱的晚清,有些人就是不長記性!
回覆列表
中國全面去工業化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首先看看世界上崛起的大國。前蘇聯當初是靠工業崛起的,德國美國等都是看著重工業崛起的。甚至我們可以從當年日不落帝國的倫敦事件也可以看出工業的重要性。
有些人說現在許多國家都主張第三產業,主張發展輕工業。沒錯,但是你也不要忘可,他們能夠實現這些是因為他們已經實現了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的轉變。
現在我們來說說中國的狀態,中國出於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各項事業都有條不紊的發展,而重工業始終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全國的經濟以互補,如果全部廢除,可想而知會發生怎樣的情況。而且中國最為傳統的農業大國,人口眾多,重工業的發展為很多人解決了就業問題,這也是不可忽略的。
所以說,中國全面廢除還是要再看,但是中國朝前發展的跡象表明,我們將會越來越好,我們的明天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