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濤很二

    每個產業鏈中樞的平臺型公司,實際上都是供應鏈金融平臺。最典型的就是地產:預收款、應付款,欠著兩頭的,竣工之日,交房和結算。這錢就算借買房人和施工單位的白用。

    阿里和騰訊跟傳統工商業不一樣。是印鈔機型公司。流量在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現,而且不斷擴張使用者數。但成本是基本固定的,就是維護和運營產品的那群人。

    網際網路的力量。

    他們的錢拿到手裡以後,有幾個管理方式:

    1、活期存款,這是必須有的流動資金。

    2、大額存單。類似貨幣基金,銀行會搶著要。

    3、人家自己也有金融平臺,可以幫著打理。但主要是低風險的貨幣基金、理財。

    4、小額貸款,阿里和騰訊都有金融平臺可以直接做,年化15%上下。但是跟子公司之間還是會保持個獨立的財務。只是說他們有銀行的能力去放貸,而且息差會比銀行更高,壞賬可以比銀行更低。

    5、投資併購。阿里的新零售生態,騰訊的流量投行生態。尤其是騰訊,是中國最大最成功的投行。阿里更多考慮戰略而不是短期收益。

    6、科技研發。比如阿里熬出來的阿里雲、現在的達摩院、以及各種基礎科學研究。其實是資本開支了。

    7、閒得蛋疼的時候也可以回購股票。

    以上,跟你基本沒關係,憋瞎操心。

  • 2 # 口糧號

    一句話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當然是用來投資了 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或者個人會傻到放著錢等他貶值 尤其是阿里巴巴和騰訊這種有著巨大現金流超級網際網路公司 幾乎每天都再上演投資入股或者收購 這是我們普通人對於投資理財根本想象不到

  • 3 # 熊貓投資

    騰訊每天有巨大的現金流說得過去,畢竟王者榮耀高峰時一天的充值收入就有上億了,更何況騰訊旗下還有其他眾多的遊戲,但是說阿里巴巴巨大的現金流則有點過了,阿里巴巴這種企業屬於固定的營收,跟普通的經營企業一樣(商戶的押金、保證金、備付金等等不算阿里的現金流,這部分資金是不能亂動的),其一般有固定的回款週期。

    錢在哪裡?

    不論是阿里還是騰訊,最終的錢都要放在銀行裡(少部分現金可以放在公司的保險櫃裡),這是企業經營的需要(因為其存在眾多上下游客戶,非封閉的個體,與其他客戶的結算只能透過銀行間的清算系統來進行,別說透過微信支付及支付寶,這個小額還可以,大額根本通過不了,有限額存在)。

    至於說放哪個銀行,那就看各個銀行的營銷能力了,一般這種大企業合作的銀行都有十幾家,而不會是僅僅的一兩家,更不可能只放在自己的網商銀行及微眾銀行裡,因為這兩個規模和實力太小了,很多業務並不齊全;再者無論阿里還是騰訊再怎麼厲害,最終都有需要銀行支援的時候(比如併購融資等)。

    如何管理

    作為有專門資金運營管理者的大企業,阿里及騰訊資金肯定不可能都放置在活期存款裡(必須有,但是絕對是少量),這類企業的資金管理一般分為以下幾部分:

    (1)少量活期存款;

    (2)部分的一天或者7天通知存款;

    (3)購買理財產品(別以為這類企業不會購買理財產品,比如今日《證券日報》的報道2019年以來,僅有558家上市公司購買了1355.97億元的理財產品,去年同期,共有81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2761.28億元的理財產品,同比下滑幅度超50%。)

    (4)大額存單:大額存單具備可轉讓及靠檔計息的功能,也深受企業的喜愛,大額存單最早推出的時候就是針對企業的。

    (5)併購投資:阿里及騰訊現在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投行都不為過,時不時的就是買買買,可以說阿里系及騰訊系企業佔據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都不為過;

    (6)研發投入:併購之外,阿里及騰訊的研發也不少,比如2017年中國企業的研發投入榜中,阿里巴巴排第二(23.29億歐元,摺合約224億人民幣)、騰訊排第六(16.17億歐元,摺合約123.7億人民幣)。

    當然了除了上述最常見的情況,如果是嫌錢太多的話,可能還會回購股票,不過就目前阿里和騰訊的情況,暫時還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兩家企業你追我趕之中,每年賺的多,花的也不少。

  • 4 # 太平洋電腦網

    阿里和騰訊都有銀行牌照,你知道的吧?

    2014年7月28日,在銀監會公佈的第一批獲得牌照的民營銀行中,騰訊的前海微眾銀行在名單之中;2014年秋天,阿里的網商銀行成功拿到了牌照。

    這種大公司有銀行牌照,所以這麼大的現金流,一部分作為活期存款作為日常運營需求;一部分放到自己的銀行,開展銀行業務;一部分是用來根據戰略的需求進行投資或者是科研等等。

    ①企業的日常運營

    這個不用說了,員工的工資、運營費用等等,這些都需要錢。一個企業時時刻刻都需要錢,所以會有一部分的現金或者是活期的存款,可以隨時調動。這個很容易理解,大家是知道的。什麼科研的費用,這也算是其中的一部分。

    ②投資

    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有量大體系,一個是阿里系,一個騰訊系,這都是阿里和騰訊透過投資,風投等投出來的。這都是錢!

    當然,金融業務相當繁瑣,很難說得清楚。

    這些大公司有一套完整的財務體系,他們有不少的財務人員,對企業的現金流和現金儲備進行很好的利用。其中不少都是從頂級高校出來的財務人員。

    人家是真的專業的。

  • 5 # 睿智的天氣播報

    百度、阿里、騰訊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每天的營業額或者平臺進賬都是很高的,淘寶每天的銷售額以及支付寶等其他業務營業額加起來都是千萬起步的,騰訊官方代理的王者榮耀、英雄聯盟、刺激戰場等多款遊戲的營業額也是高的嚇人,並且每天這些平臺的廣告收益、使用者流量變現等多種營銷手段都會維持大量的現金流。

    儲存銀行的資金一般都會有可隨時取用的,用來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

    其次會有一部分資金作為儲備資金,上市公司需要一定的資金維持股票價格的恆定以及預防股票的崩盤等操作。

    一部分資金用來支撐科技研發的運作。投入科技生產等多方面的研發工作裡面。

    最後就是會有一些大額存單之類的金融儲存,方便公司間的匯款轉賬。

    現在阿里、騰訊都有一些自己的理財平臺,進行專業的金融類投資活動。這些公司一般都會有完整的財務體系,能夠對現金進行最大價值的利用,畢竟以錢賺錢才是最賺錢的買賣。

    另外,大公司也會對子公司進行放貸等操作,幫助一些孵化企業或者子公司度過資金方面的難關。

    些許拙見,供您參考。

  • 6 # 中標精靈

    華人一直都在尋找,用什麼辦法能把資金利用最大化。而且市面上的很多投資,都是誘惑力強但是沒有保障。有多時候都是你投了錢,最後血本無歸。但是大公司的投資回報都很高,所以很多網友都表示想知道,大公司的現金流都是怎麼操作獲得財富的。今天小編要聊的就是大公司都是怎麼操作的。

    現在的公司運營方式不分行業,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在社會上的作用,是給投資者提供平臺。也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把公司本身要承擔的風險轉移到其他人身上,比如房地產公司。大家都知道建房是非常燒錢的,但是開發商的建房費用都是透過讓工程公司預先支出和買房人的定金週轉。等到房子都賣出去,才會拿買房人的錢結算和工程承包商結算之前的賬單。房地產公司並沒有把資金陷入在這裡,所以才會經常有房子蓋著蓋著公司跑了。

    而且他們作為平臺方的風險低,運營的成本都是固定的,最大的成本也就是研發和維護。

    那麼透過網際網路聚集的資金,都是怎麼分配管理?

    首先公司都會在銀行賬戶儲存一部分現金,可以隨時支配的。而且存款都是非常大的一筆數字,銀行之間也是為了競爭會給出比較豐厚的待遇。比如在公司需要貸款的時候,開綠色通道。存錢這個事情,還順便解決公司難貸款的問題也是一舉兩得了。

    其次別忘記能成長為大公司,都有涉及金融投資。他們拿著公司可以支配的資金,去入股其他有潛力的公司,坐等利潤分紅。

    何況你看有哪家公司沒有自己的金融平臺,阿里的支付寶、騰訊的理財通、京東的白條等。消費者從他們提供的平臺預支消費金額,在一定的週期內還清,沒有額外費用。如果不能一次性還款,可以分期付款選擇支付很小一部分費用。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個真的很方便。但是很容易養大自己的購物慾,最後的金額不是你短期能負擔的,自然平臺的收入就來了。而且利息比銀行低,還沒有銀行的風險大,不用擔心使用者不還款。因為每個月的金額不高大家都能接受,而且現在人的生活都離不開他們。

    像普通人既沒有大公司那麼多的資金,也沒有可靠的投資渠道。而且你的每一分錢對你都很重要,謹慎投資是你的投資態度。對於新興的行業不敢嘗試,因為失敗的代價你會承受不了,所以投資失敗的情況是正常的。

    大公司的投資方式可能不適用你,但是它教會你的是,在風險可以接受的範圍裡,選出你能支配的一部分錢去投資。

  • 7 # 睿思天下

    朋友們好!

    阿里和騰訊這樣的大公司對於現金流都應該是集中統一管理的。一般這些大公司,現金管理都是跟多家大型銀行合作進行管理的,一天結束,各公司現金自動彙總到總部賬戶中來。當然了,總部也會有多個銀行賬戶來對現金進行更加精細的管理的。下面來分析一下。

    阿里和騰訊都是採取資金集中管控模式

    像阿里騰訊這樣的大公司,每天都有巨大的現金流,對於這些巨大現金流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一般這些大公司對於現金流的管理都是採取集中管控的模式,採取收支兩條線管理,白天各子公司、分公司收到的現金流,晚上自動彙總到總部賬戶。然後總部賬戶到第二天,再根據各子公司的資金預算需要把資金調撥出去。這樣的資金集中管控模式是最基礎的管理模式。

    阿里和騰訊的現金都是存放在銀行

    一般大型公司的錢都是存在銀行的。騰訊和阿里巴巴為了適應公司資金集中管控的需要,也會在各大銀行開立不少的銀行賬戶。像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客戶是各大銀行爭搶的物件,銀行一般都會開出很多優惠的條件,以吸引這兩家大型公司入駐的。而且各大銀行也會為騰訊和阿里這樣的大公司做很多的金融服務。錢存在銀行,銀行當然是要給利息的了,一般這樣的存款利息也是可以談的。

    阿里和騰訊賺的多,也是對現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阿里和騰訊賺的多,這對於阿里和騰訊現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一季度報告,阿里巴巴2019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34.98億元,而騰訊一季度營業收入實現854.6億元。利潤分別實現251.7億元和272億元。可以看出來阿里和騰訊一天平均有3個億左右的現金流入,這對於阿里和騰訊的現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現金管理的好,肯定能夠產生更多的利息收入。一般阿里和騰訊都會對就現金利息和銀行談判的,銀行也會給一個相當好的利息給他們的,估計具體給他們的利息不會低於每天貨幣基金利息收益的。

    阿里和騰訊賺的多,花的也多

    現在阿里和騰訊仍然處於快速擴張時期,都在不斷的擴大著各自的版圖。現在兩大公司盈利能力很強,因此,可以用於收購和兼併以及研發的資金就比較充裕,因此,兩大公司每年花出去的錢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最近幾天,阿里巴巴先後收購了申通快遞母公司49%的股權,花費46.5億元左右,然後投資的華東雲計算中心投用,總投資在180億元人民幣。阿里又用36億元投資千方科技,阿里將持有公司約2.23億股股份,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5%,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千方科技創立於2000年,是一家智慧交通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截至2018年底,騰訊整體投資公司數量達到600餘家,投資規模超過千億元人民幣,涉及社交、數字內容、O2O和智慧零售、金融科技及其他等多個行業和領域,包括100餘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未來,騰訊投資除了保持對消費網際網路新型消費,頭部內容,垂直領域和前沿技術探索外,會更注重對產業網際網路各個關鍵節點的佈局:包括智慧零售,優質教育,企業金融,汽車服務,傳統產業的資訊化等。

    因此,阿里巴巴公司和騰訊公司,雖然現在賺錢速度較快,但是收購和兼併活動花錢也花的很快,這對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現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只有現金管理能力強大,才能夠為公司的收購和兼併戰略的實施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援。

    綜上所述,像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這樣的大型公司,資金也是存在銀行賬戶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資金管理模式應該都是集中管控,對資金進行集中統一管理。這樣能夠更好的讓資金產生效益,也能夠更好的支援公司正常經營活動和收購兼併活動。

    感謝閱讀!

  • 8 # iLoAix

    想法真幼稚。還以為他們是收現金,太多沒地方放,需要找個大地方放現金。

    一元錢是這數字,一百億是一組數字。

  • 9 # 孔方財經

    這些錢,一小部分是作為活期存款存在銀行,大部分用於購買低風險且流動性好的固定收益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存單等等,還有一小部分拿去存定期;

    比如阿里的財報原文是這樣的:

    As of March 31, 2019, we had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and short­term investments of RMB189,976 million (US$28,308 million) andRMB3,262 million (US$486 million), respectively. Short-term investments consist primarily of investments in fixed deposits with maturities between three monthsand one year and investments in money market funds or other investments whereby we have the intention to redeem within one year.

    翻譯過來就是:截至2019年3月21日,阿里有1890億元人民幣(約合283億美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還有32.62億元的短期投資。在會計上,現金等價物即是那些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資產,比國庫券、商業本票、貨幣市場基金、可轉讓定期存單等等。可以合理合理猜測,阿里的1890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當中,一部分就是狹義上的現金,另外一部分是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存單、貨幣基金等等——比如阿里完全可以買餘額寶。

    在阿里32.62億元的短期投資當中,主要是期限在3個月~1年的定期存款,還有一些投入到貨幣基金等一年內將變現的資產。

    阿里如此,騰訊也是如此。騰訊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等價物”是1228億元,“定期存款及其他”有615.88億元。如下表所示,騰訊的現金及等價物當中,又有532億元“銀行結餘及現金”,696億元是不超過3個月的定期存款及其他高流動性資產。

    又比如全球現金最多的公司——蘋果,最新的第三財季報告顯示,蘋果手裡有2100億美元的現金。這些現金怎麼用的呢?如下圖示,蘋果有505億美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跟阿里的用途一樣),蘋果還有441億美元的短期內可變現的證券資產,另外還有1160億美元的打算持有1年期以上的證券資產。

  • 10 # 達美會娛

    騰訊每天有巨大的現金流說得過去,畢竟王者榮耀高峰時一天的充值收入就有上億了,更何況騰訊旗下還有其他眾多的遊戲,但是說阿里巴巴巨大的現金流則有點過了,阿里巴巴這種企業屬於固定的營收,跟普通的經營企業一樣(商戶的押金、保證金、備付金等等不算阿里的現金流,這部分資金是不能亂動的),其一般有固定的回款週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小學生獎狀含金量最高的是什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