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奇軍5
-
2 # HUGE熙
1.中國藥物科研水平不差,具體資料我不敢說,但是可以參看學術文獻檢索SCI、EI、ISTP當中的中國學術論文的被引用的次數和影響係數越來越大;可以側面看出中國科研水平不差
2.讓我們形成言之進口貨、歐美、日韓的觀念問題,是跨國企業的市場營銷、宣傳超過我們國內企業、華人的心態所造成的。
3.關鍵問題是科研轉化為實際應用,生產應用、生活應用當中是比較難的,科研成果在轉化上還不夠,轉化率相對較低
-
3 # yk大浪淘沙
我覺得還是很高的,因為李時珍,華佗,扁鵲在他們那個時代就研究出很多治病救命的中草藥,而且效果很好,領先於世界。西藥研發方面我覺得以我們國家現在科技發展的速度也不會落後任何一個國家。祖國加油!
-
4 # 相逢Sunny
無法定論。中國藥物科研水平的確收到很好的成果。但與發達國家比還是有所欠缺。想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趕上或起過世界先進水平!
-
5 # 阿拉老太婆
沒有聽說藥物科研在世界上有多發達,一個好的有療效的藥物都是經過十年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才能投放市場,時間長費用大科研技術要求高,我使用的藥物都是瑞典,德國進口的,國內生產不了。中國藥物科研最多算中等水平,希望留學生學成之後回國服務,造福華人。
-
6 # 非京的人生
大概落後二十年以上。。。
現在我們國家主要的藥品是在做仿製藥,
就是等人家專利到期以後趕緊做,
一個藥品專利是二十年,所以。。。。。
你懂的。。。。。
-
7 # 璟潤法律線上
2002年12月5日,國內出現了第一例非典患者。
兩個月後的一天,正當全民瘋搶白醋之時,軍事醫學研究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李松,突然把團隊成員召集起來,宣佈要將科研主攻方向變更為流行病毒。
臨時改換研究方向,有年輕科研人員曾提出異議:“這些事又沒人逼著我們做,不如搞點其它課題,發點文章,評職稱晉職級都用得上。”
但是,李松並不這樣想。
這個組建於1958年,曾長期需要隱去名稱的研究所,從誕生之初就承擔著特殊使命。然後,這個專案組就開始自籌資金,進行流行病毒特效藥的研究。
2003年7月13日,由於隔離得當,全球非典人數不再增長,抗非過程基本結束。
雖然這意味著針對非典的研究已經不再有應用價值,但是李松所在的研究所,卻首次揭開了冠狀病毒的結構之謎。
當年的疫苗設計藍圖,也為2020年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留下重要參考。
非典剛剛過去半年,禽流感又來了。
當時,中國尚不能自主生產抗流感特效藥——達菲,只能緊急求助於外國公司,得到的答案是:
4年以後,才給供貨。
這是足以記入中國醫藥史的一個屈辱的答案。而它的由來,就要講講吉利德這個最能體現美國權力的公司了。
達菲的前身是代號為GG167的化合物,最早是由澳洲的生物公司Biota所研發。
1992年10月14日,吉利德的一名科學家比朔夫貝格爾無意間看到了一張關於GG167海報,開始投入到對口服抗流感病毒的藥物的研究中。
經過一系列改進後,吉利德將達菲委託給了瑞士的羅氏集團進行生產,收取了後者5000萬美元。不過,在量產上面臨一個重大問題——原料。
當時,吉利德採取的原料為奎寧,來自於金雞納樹皮。但金雞納樹皮產量有限,不足以支援量產。
最後,是羅氏集團化學家馬丁·卡普夫提出一個新的合成辦法,用莽草酸代替。
莽草酸,中國盛產的八角茴香裡含量最多,進口也便宜。因此,大批次生產問題就解決了。
1999年3月24日,羅氏向美國食藥監局提交申請。10月,達菲獲得批准上市。
儘管,達菲是多個國家的共同產物,早在1999年就上市,但華人要在2004年緊急使用,卻還要再等4年。
“事關13億人口的公共衛生安全,等不及、慢不得。”
李松的團隊決定要攻克這一難關。
不懂製作工藝就去開發新藥,難度不亞於讓一個人蒙著眼盲吃一頓滿漢全席,然後做出一桌一模一樣的菜。
但是為了儘快研製出理想藥物,李鬆緊急帶領團隊攻關流感病毒,分成不同的課題小組,從不同方向發起攻堅戰。
不分節假日、不論白天還是凌晨,人可以休息,但專案進度不停。為了測試藥品可靠性,他們不惜“以身試毒”。這種拼命的打法,大大縮短了新藥的研發速度。
2006年6月12日,以達菲為模板、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軍科奧韋”,正式獲得國家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
這標誌著中國防治高致病性人禽流感藥物終於實現本土化生產,且正式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國家戰略儲備。
到了2009年,H1N1禽流感病毒再度來襲。李松團隊經過100多個日夜不休,連續攻克17道工藝門檻,成功建成年產能200萬人份的生產線。
他們僅用135天,就將藥品產能提升了30倍,完成了2600萬人份的國家儲備任務,為國家節約採購經費57億元。
其實,從50年代起,這家研究所就一路從抗絲蟲病新藥、抗結核病新藥,走到有機磷農藥中毒、糖尿病等領域,每一步都是關係公共衛生安全和百姓生命健康的重大課題。
然而,1970年代,全球記錄在冊的疾病就有上萬種。僅靠這樣的研究所,來研製藥物,補充戰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團結和發動一切可用的力量。
1980年8月2日,中國第一個合資製藥企業——大冢製藥 ,正式簽約。此後,美國的施貴寶、史克、楊森等跨國公司相繼登陸“缺醫少藥”的中國市場。
但是,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並不會竭盡全力。
他們生產的多是基礎藥物,真正面對重大衛生事件,沒有一個外企願意幫忙。尤其是美國企業。
丙肝就是一個令人心寒的真實案例。
2013年,新華社釋出一則訊息:“中國丙肝病毒攜帶者約4500萬,佔全球總數的四分之一,然而人們對它的關注度和認知度遠不及乙肝和艾滋病。”
並且,國內丙肝患者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每年因這種疾病而喪生的人高達13萬人。
作為全球丙肝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過去的治療手段主要是干擾素合併利巴韋林,療程持續一至兩年。
然而,近一半患者不耐受干擾素。而適用干擾素的患者,大約只有60%被治癒。因此,總治癒率只有約30%。
就在2013年底,美國吉利德公司旗下的丙肝直接抗病毒藥索華迪正式上市。這款藥物,服用週期僅12—24周,並且治癒率高達90%以上。
不過,這款藥物遲遲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直到2017年11月25日上午,吉利德公司才在北京宣佈,索華迪正式入華。
吉利德之所以選擇這個時機進入中國市場,並不是良心發現。而是,如果再晚一點,它就會完全錯過中國市場了。
在此方面,吉利德最大的威脅來自於中國的歌禮制藥。
“21天!如果戈諾衛(丹諾瑞韋)的新藥證書今天批下來,我保證21天后讓中國的丙肝患者吃上能夠治癒丙肝的藥物。”
歌禮制藥研發的丙肝創新藥戈諾衛,第一套方案,可以達到用藥12周97%的治癒率。第二套試行方案,則達到12周99%的治癒率。並且,價格遠遠低於國外的藥物。
中國的醫藥研發者,不僅攪了局,還成了最大贏家。
此次疫情,吉利德正忙於生產“神藥”,中國境內又出現一個潛在對手——君實生物。
這同樣是一家很有中國特色的公司,其名字起源於東漢《傳習錄》:“大人不華,君子務實。”
這家創立於2012年的科技企業,輿論宣傳方面一直十分低調,做出的成績卻很高調。
2018年12月17日,君實生物自主研發的首箇中中國產腫瘤免疫治療藥物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改變了腫瘤疾病的治療模式。一舉成為人類抗癌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在此之前,抗癌藥領域,美國的施貴寶、默沙東是市場巨頭。君實生物的新藥,不僅療效顯著,治療費用只有前二者的20%-50%。
攪局者,快速改變了原有蛋糕。
君實生物與吉利德,同樣也有一戰。
早在3月20日,君實生物就宣佈,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開發生產新冠中和抗體。
在疫苗沒有臨床推廣之前,中和抗體,是公認的治療特效藥與預防用藥。
在這方面,中國領先了一步。並且,中中國產的中和抗體很快從實驗室走出,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不過,中國並非美國。
5月4日,君實授權美國禮來製藥,負責大中華區以外地區的新冠中和抗體臨床、生產及商業化。
直到5月14日,美國聖迭戈的一家生物製藥企業Sorrento Therapeutics宣佈,發現一種中和抗體。並向美國食藥監局申請緊急專案批准。
但目前仍未進入臨床實驗階段。
對於川普政府來說,更加不幸的訊息是,這家率先發現中和抗體的美國企業,也並不那麼美國。這家企業是由華人企業家季紅俊創立,其投資人則是有著“全球最富醫生”之稱的美籍華人黃馨祥。
為了證明美國的先進性,5月15日,川普進行緊急直播,搶奪疫苗話語權:美國在1月11日開始研發第一支候選疫苗。
然而,事實上,1月12日,中國才第一次向全球公佈病毒基因序列。1月21日,美國才出現第一例確診患者。美國,竟然先進到未卜先知?
歌禮、君實的出現是偶然嗎?
中國究竟做了什麼,讓川普政府如此緊張、慌不擇路?
3
美國不會被幾個突然出現的中國藥企嚇怕,真正害怕的是,中國製藥已經全面崛起。
30年河東,30年河西。故事早在連雲港製藥廠就埋下伏筆。
“沒有技術,命運就在別人手裡。而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1991年,32歲的孫飄揚擔任連雲港製藥廠廠長的第一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8萬元。
作為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的高材生,孫飄揚,是國內最早一批認識到技術重要性的製藥人。
扭虧為盈的同年,孫飄揚力排眾議,拿出公司全部身家10幾萬元,買下一種名叫VP16抗癌針劑的專利。自此,開啟了中國仿製抗癌化藥的道路。
不出所料,該產品上市當年,就創造了100多萬元的淨利潤。
1992年,孫飄揚又斥資120萬,買下了中國醫科院藥研所開發的抗癌藥——異環磷醯胺的專利。
異環磷醯胺,也成為孫飄揚命運的轉折點。
在製藥行業,專利只是起點,要想量產,裝置、生產工藝改進,以及臨床實驗,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且,每一個環節都事關生死。
孫飄揚把藥廠命運押到這一款新藥上。如果賭輸,一切歸零。
國外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由來已久,不做技術突破,就做不了命運的主人。孫飄揚的選擇並不多。
儘管,從未接觸如此複雜的裝置,如此精細的工藝,經過三年試生產及臨床測驗,連雲港製藥廠自產的異環磷醯胺,終於橫空出世。
一炮而紅之後,連雲港製藥廠這家國營單位,成為國內抗癌藥領域的領導者。如同神秘、低調的軍事醫學研究院毒物藥物研究所,連雲港製藥廠也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
抗癌藥和基因治療,一直是製藥產業的高峰。但是,山頂上已經站穩了捍衛者,山下又站滿了挑戰者。
孫飄揚認定,仿製藥可以讓企業生存,但沒有競爭力。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自強。
1997年和2000年,孫飄揚斥資2億在連雲港和上海兩地,按照國際一流標準,打造了兩個科研中心。
硬體關打通之後,就是“軟體”——人才。並且,是不惜血本挖人。
連雲港製藥廠,在1997年正式改製為恆瑞醫藥。2003年,歷時多年的管理層收購後,恆瑞完成“國退民進”,成為一家民營企業。
民營的身份,更便於恆瑞從國內及吉利德、默沙東、拜耳、羅氏等全球巨頭製藥公司網羅人才。截止去年底,恆瑞匯聚的全球碩士和博士學歷的製藥人才,就已經超過3000人。
孫飄揚多次表示:“把恆瑞的仿製藥和創新藥賣到海外,尤其是歐美。”
主動參與全球競爭,才是中中國產製藥實力自信的體現。
其實,恆瑞醫藥的高質量仿製藥,在2011年就已經獲得美國食藥監局的批准,打進美國市場。
次年,進入歐盟。2015年,登陸日本……
但,只是仿製,遠遠不夠。
2014年,恆瑞醫藥研發的艾坦,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
第2年的9月,恆瑞醫藥另一個新藥專案PD-1單克隆抗體專案,也取得重大突破。
並且,它的海外市場被恆瑞以7.95億美元轉讓給美國Incyte公司。
這是中國藥企第一次向美國輸出創新藥技術。
孫飄揚說自己有三個夢想:
第一個是產品製劑出口海外;
第二個是創新藥在中國上市;
第三個是真正意義的專利創新藥在全球上市。
如果把他的夢想歸納成一個,就是:國藥崛起。
並且,這一天已經不遠。
2019年10月9日,孫飄揚公開表示,恆瑞已經停掉了一大批仿製藥的專案。
不只是恆瑞,科倫藥業、石藥集團、正大天晴等國內製藥巨頭,從2018年之後,就相繼進行轉型,逐步淘汰低端仿製藥,邁上高質量仿製與創新藥的新臺階。
原因也不難想象,這群巨頭背後,是5000家中國製藥企業。在不斷市場競爭中,他們已經將多達17萬種仿製藥,利潤壓薄如紙。藥物供給基本盤有了保證,才有了一步步推進的醫改。
如今,中國製藥產業已經到了必須、且不得不進行轉型升級的階段。“藥研一哥”恆瑞,已經探索出了方向。
歌禮、君實等醫藥新秀,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國內一流科研機構合作之後,一出場,就震驚四座。
不止這些,諸如華領、信達、百濟神州……幾年前還陌生的醫藥企業名稱,近年,相繼因為在某一領域“趕英超美”而見諸報端。
他們不僅對標美國吉利德等強勢寡頭,而且一出手就是趕超。更可怕的是,動輒就要爭奪全球市場份額。
2017年10月,復星醫藥以10.91億美元收購印度仿製藥公司Gland Pharma 74%股權,創下當時中國本土藥企最大海外併購案。也讓全球看到中國藥企海外擴張的態勢。
事實上,從2016年中國藥企跨境併購就已經形成熱潮。
這場景如同《三國演義》臺詞所描述:“而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孫將軍會獵於江東。”
尤其是作為中和抗體的先行者君實,其研究成果不僅遠超美國。甚至,只用了短短2個月,就打進了美國市場。
讓川普政府真正擔心的不是中國在中和抗體方面“突然”超過了美國。而是在這個“突然”的背後,中國製藥企業已經全面崛起,整體實力,已經威脅到美國寡頭們的利益。
此時,川普政府,採用了一貫的手段——壟斷“疫苗”。
不過,包括吉利德在內的美國企業,都不具備生產新冠疫苗的能力。川普政府只好採取另一套常用手段——搶。
早在今年3月,中國就有多個團隊宣佈研發出中和抗體,包括空軍軍醫大學陳志南院士團隊、清華大學張林琦團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張政教授研究團隊、北京大學謝曉亮團隊等。
因此,就算沒有君實,沒有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還是有著浩蕩的醫藥生力軍。
中和抗體趕不上中國,美國開始瘋狂“搶”疫苗。截止到3月,美國已經與全球25家聲稱可以研發疫苗的公司進行溝通。並且,其中多數都獲得了美國投資者的種子資金。
荷蘭診斷公司Qiagen,因為能夠像華大基因一樣生產核酸試劑盒,就被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還以1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美國關注的重點,是德國一家名為CureVac的公司。
對於這家公司,蓋茨基金會做出了成立以來對公司的最大額投資——5200萬美元。
川普則表示,向CureVac提供10億美元資助,買斷其正在研製的病毒疫苗所有權,為“美國專用”,並且要後者把公司從德國搬到美國。
說起來,相對於受到的恩寵和懸賞,這家公司在醫藥行業其實只能算是一家小公司,成立了近20年,員工只有450人,年營收甚至不到1億人民幣。
且不說,該公司能否順利研發出疫苗,僅僅是收購訊息傳出,就遭到全球各國的反對。
值得一提的是,與川普會談之後,CureVac公司的CEO就被宣佈解僱了。
與此同時,川普政府拯救美華人民的各種手段,還在轟轟烈烈進行。美國的感染、死亡人數也在不斷上升。
美華人民的信仰,好不容易從核酸檢測、消毒水,轉移到“神藥”瑞德西韋。而神話破滅的時間,就是留給美國疫苗的時間。
如果美國不能準時拿出疫苗,或許就要向中國尋求幫助了。
-
8 # 藥品法規專家科志康
中國新藥研發處於蓬勃發展階段,跟歐美日比肯定是比不上的。
上海科志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國內領先的藥品法規諮詢公司,專注於為製藥企業提供高品質的註冊申報、藥物臨床與臨床前研究諮詢服務,以及藥物CMC、GCP、GLP和GMP/cGMP一站式第三方核查服務。 目前已與國內外40多家知名製藥企業建立合作,成功地幫助客戶獲批產品和透過現場檢查,提升了客戶產品的全生命週期質量合規性,受到合作客戶一致好評。 新藥研發與臨床前諮詢,歡迎關注“科志康”,隨時進行溝通。
回覆列表
還比較基礎,常見的藥物基本上都有幾個品牌,我知道的青蒿素是世界性的,但是中國這類的還是較之國外少,有個國家,印度,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國家,有很多仿冒藥,建立在自己國民的親身體驗藥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