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兇猛青史
-
2 # 風雲天下之談古論今
明朝末年,因為小冰河氣候的出現,糧食減產,加上地主階級藉機兼併土地,底層的百姓已經是民不聊生,於是暴發了大量的農民起義,其中較出名的就是高迎祥和張獻忠等人,高迎祥戰死之後,李自成接替了他的位置,自稱“闖王”,張獻忠則稱“八大王”,分別建立了大順與大西政權。
後世史學家分析說道,明朝的滅亡是必然的,而滿清的入關則是極偶然的,正常情況下清朝建立的機率非常之小。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要從國力上來說,當然逐鹿天下的勢力主要有大明朝廷崇禎皇帝朱由檢、大順皇帝李自成、大西政權皇帝張獻忠、蒙古林丹汗、後金皇帝黃臺吉(皇太極)等等。
其中還是以崇禎的勢力最大,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若是崇禎一心要跑,學趙構來個建炎南渡,未必不能劃江而治。
可惜崇禎信任的大臣多是蠅營狗苟之輩,如魏藻德之流,不肯為崇禎出主意,以致錯失南狩良機,沒選擇吊死在煤山。
明朝雖然實力最厚,可是想轉身也是最難,就像一個大胖子,明朝後期黨爭特別厲害,那些東林黨的號稱謙謙君子,全然不管政策對錯,只要不是自己派系的就要反對,而且沽名釣譽,自己博清望,家裡親戚橫行鄉里魚肉百姓。土地兼併嚴重,官員侵吞的土地越來越多,而官員又是不用繳稅的,國家收的賦稅越來越少,
萬曆三大徵也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元氣,大量的精兵強將戰死,剩下的多是普通軍隊,而邊境的軍鎮已經開始藩鎮化了,關寧鐵騎之間多為姻親。
所以明朝滅亡是必然的,沒有李自成也會有張自成,無非是多苟延殘喘罷了。
而李自成與張獻忠就吃虧在發展太迅速,沒有自己的根據地,沒有忠於自己的地盤,始終像個流賊,進了京城都是為了栲餉,而不是為了治理江山,所以江山得來的容易丟的也快。
在林丹汗與黃臺吉之間,當時的蒙古打不過後金,不得已多次西遷,後金成為東北霸主,隨後在松錦會戰中奪得遼西走廊,逼近山海關。
山海關守將是吳三桂,原本他是想投李自成的,因為當然大家都看不上後金,猶如藩邦小國一般,像吳三桂這種將門子弟原本是與後金汗平起平坐的。
可是誰知道李自成管轄不了手下那幫栲餉栲瘋了大兵,北京城一片大亂,吳襄也在追餉之列,劉宗敏讓人寫信給吳三桂,讓他籌集資金來贖人,吳三桂憤而拒絕,後來向後金借兵,李自成兵敗後大怒並斬吳襄於市。
而滿清的多爾袞確實抓住了時機,利用吳三桂借兵的要求大舉入關,然後再脅迫投降的漢軍攻打李自成等人。
說來也怪,像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人原來在明朝時並不是太出名,遠不及吳三桂、祖大壽等人,但是一到打明朝軍隊,那就像打了雞血似的,一直打到東南西南,隨後幾人被封為平西王、定南王、平南王、靖南王等,除了孔有德被李定國打敗陣亡之外,其餘皆在康熙時才被裁撤。
李自成在湖北九宮山附近察看地形時誤被附近的地主武裝的弓箭手射死,其部群龍無首,被清軍各個擊破。
而這時的南明小朝廷正在隔岸觀火呢,在福王朝廷滅亡之後,唐王系、魯王系、桂王系竟然同室操戈,簡直是不知死活,遂被清軍各個擊破。
而張獻忠根本胸無大志,他死後的一部分勢力如孫可望之流降清,李定國繼續堅持抵抗,奈何勢單力孤,除了在廣西斬殺滿清親王尼堪及孔有德之外,再無輝煌戰果,敗走西南山區。
吳三桂趁勢追擊,並在雲南就藩,任職平西王,追永曆朱由榔於緬甸,並親手用弓弦將其勒死以向滿清效忠,
如果當時李自成能明智一點,如果當時吳三桂能深明大義一點,如果崇禎能夠派皇子南狩南京繼續鬥爭,歷史將會是另外一個局面。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就是那麼千百分之一機率的機會,讓滿清抓住了,所以說清朝入關是竊取了當時極度虛弱的中國。
-
3 # 朝史暮想
崇禎面對農民軍和滿清的南下兩重內外問題的時候,最後決定是先解決農民軍問題,再對付滿清。因為當時的明朝國力,無法同時應付這兩個棘手的問題。
所以從楊鶴,楊嗣昌父子,對農民軍就開始了招撫和圍剿。
楊鶴是用錢砸,招安你。最後搞得地方駐軍和農民軍把詔安變成了一門生意,大家沒錢了,就招安,地方駐軍和農民軍首領賺上一筆。之後再反叛。沒錢了再投降。
楊嗣昌呢,張網十面,為了防止農民軍的流串,集幾省之力,佈下重兵鐵桶圍剿。
結果呢?就是農民軍運動愈演愈烈,向全國蔓延。而崇禎國庫是真的一分錢都沒了。還抽空了邊防駐軍,使得滿清更加肆無忌憚。
所以,這個時候,崇禎的狀況是:
1.在執行的圍剿農民軍政策,已經很難再推行下去,新的主意誰也沒有。
2.農民軍已經成了氣候,四處流串,且朝廷顧此失彼。
3.國庫沒錢,朝廷軍隊卻貪得無厭。
4.滿清一次一次南下襲擾京畿,崇禎毫無辦法。
5.天災不斷,社會動盪,百姓流離,即使加了重稅,依然無法解決財政缺口。
6.官員們只知吹牛扯皮,不辦實事,無人敢於擔當。
7.軍隊和地方勢力開始明哲保身,政令不通。
關鍵是沒錢,國家沒錢,崇禎和宗室又不願意掏私庫,官僚階層更是指望不上。
這就是崇禎面臨的困局,而滿清就是在這個時候,在李自成拿下北京後,趁勢南下,入住中原的。
說滿清是趁大明最虛弱的時候竊取了江山,也不為過。
-
4 # 上將軍潘鳳
喂不熟的白眼狼
滿清皇室乃通古斯人種,一直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後來明永樂時期遷移到建州,得明成祖寬厚對待準其族人在此地駐紮史稱建奴,這支部落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一直到萬曆年間逐漸有了一定的進化,由於建州地勢相對複雜原始居民基本是依靠打獵,挖人參跟當地漢族進行貿易換取生活必需品。努爾哈赤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熟悉了漢族文化,跟周邊蒙古人也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後來由於李成梁錯誤的戰略行為導致努爾哈赤有機會兼併其他部落最後統一了建州,這也為他後來反咬大明提供了基礎條件。
天災人禍導致大明陷入內亂萬曆期間大明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次的戰鬥,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也獲得了全勝的記錄,由於沒有得到休養生息加上立國本事件導致黨爭,此時的大明朝已經進入到了一種落日黃昏的景象,薩爾滸之戰明神宗選將失誤明軍損失慘重,至此進入了被動防守的局面,努爾哈赤就像一條野狗時不時出來咬你一口,後來由於天災導致農民顆粒無收,朝廷派發的賑濟糧食又早貪官層層剝削,逼反了老百姓。明朝正是被這一群農民軍活活拖垮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大明朝覆滅。
趁虛而入的滿清部落當時的國內已經是進入了大亂時期,崇禎死前沒有指定下一任接班人,山海關大漢奸吳三桂剃頭降清開啟城防讓這群餓狼進入中原,百姓慘遭屠戮,中華文化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可以說滿清之禍遠比暴元危害更大,得位不正的心理所以才限制漢族的發展,怕的是有朝一日漢族人再度雄起把他們趕回通古斯老家繼續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
5 # 鄉村現象
清軍入關,入主中原,給中國帶來康乾盛世,可是對中國來說卻是倒退,一下子中國從世界前沿一落千丈,成為弱國,這無疑是中國最慘痛的損失。
可是歷史的車輪就是這樣轉動,誰也無法改變。
滿清和大明王朝對峙百年,始終無法跨過山海關,進入華北平原,即便是在大明王朝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來,西南土司叛亂不斷,中原、西北災難不斷,朝廷內部內鬥不斷。多災多難的大明面對各種嚴峻的考驗,在面對滿清的政策上,大明王朝的中央政府始終政策不變,從不妥協,血戰到底,也取得很好的戰績,如寧錦大捷等重大勝利,孫承宗還一度從後金手上收回很多失地。在滿清和大明的較量中,節奏基層上掌握在明朝的手上,只是明朝內部政治腐敗,沒有一舉消滅後金叛亂,多次給予後金喘氣的機會。
大順軍攻入北京城後,崇禎皇帝放棄了和李自成的城下之盟,寧死不屈,自縊身亡。李自成入主北京,這時的明朝邊關守軍知道明朝已亡,準備歸順大順政權。可是大順農民軍進入北京後,軍紀敗壞,勒索財務,甚至把罪惡的魔爪伸向明朝邊關統帥吳三桂的家人,斷了吳三桂等邊關將士的退路,吳三桂不得已去做了“漢奸”,開啟關門,放清軍入關,還配合清軍剿滅大順軍和南明軍隊。
在清軍入關後,對中國的統一戰爭中,吳三桂等降將征戰大半個中國,為滿清統治者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如果當時崇禎皇帝脾氣沒有那麼倔強,答應封李自成一個官,大明不滅,清軍休想入關。第二,李自成軍紀嚴明,與百姓秋毫不犯,吳三桂等邊關將士不獻關助清軍,清軍休想入關。
就是一個個歷史的巧合朝著有利於清軍的方向發展,最後讓清軍竊取了大明江山。
-
6 # 看遍這人間秋色
明朝的覆滅並不是被清兵打垮的,而是被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整垮的。1644年的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定都長安,年號永昌。不久後便攻陷了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吊死。
按道理來說,李自成只要再抵抗住清兵入關,再收拾了張獻忠,就可以成為繼朱元璋之後又一太祖皇帝。可惜的是手下的不懂事,也可能是闖王在攻陷北京後被巨大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竟然允許手下劉宗敏欺壓手握山海關的吳三桂家屬,更霸佔了吳三桂的妾室陳圓圓。
李自成攻陷北京前,崇禎皇帝命吳三桂調兵入京勤王,吳三桂這人聰明絕頂,他兼粗豪與文雅的氣質,曾令大詩人吳梅村為他留下了“白皙通侯最少年”的詩句。吳三桂從山海關前往北京的路上就一直在等,他在等一個北京被起義軍攻陷的訊息,像他這麼勇武年輕又如此聰慧的人怎麼可能給無法挽救的明王朝陪葬?27歲就做到寧遠總兵的他,在北京被攻陷後一度想投降李自成,在與大順兵交接了山海關後卻聽到家人被欺壓,妾室被霸佔的訊息。獻出山海關,本應得到李自成的封賞,卻想不到是這樣的結果。一怒為紅顏之下提兵反殺向山海關,引清兵入關。於此,便有了李自成因為一個女人陳圓圓丟了天下的說法。
李自成攻陷北京後,急需解決軍餉問題,實行了一個非常不應該的政策“追贓助餉”,在這個政策下,曾經的王公大臣都被蒐羅了一番,吳三桂是明朝的邊將世家,在京城有房產,也被波及。妾室陳圓圓貌美如花,被起義軍將領霸佔似乎成了順理成章之事。但吳家背景有點硬,又是正值山海關歸屬之際,陳圓圓被霸佔,吳家又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更別說封賞,不得不說這是李自成最大的失誤,放任何一個有城府的領導人都不會如此放任手下行事,也不會如此對待投降將領家屬!卸磨殺驢還講究一個技巧呢!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李自成就敗退北京,後又敗退西安,最後在湖北通山縣被忠於明朝的民兵殺死。至此,一代李闖王終成了歷史。
而張獻忠在四川成都做起了皇帝夢,建立大西國,改元大順後,稱帝。又殺戮滔天,惹得天怒人怨,致使四川幾無人跡,虎狼成群。最終在與清朝親王豪格的遭遇戰中,中箭身亡。至此,兩大農民起義軍首領王命歸天。
清軍入關奪天下,主要還是以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四大藩王為代表的明軍降將掃平天下的,因為清朝當時八旗的力量還不足以對抗農民起義軍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清朝給明朝降將封賞,就像拿著肉驅使狼狗一樣橫掃天下,以至於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吳三桂,耿仲明等人獲得藩王的封賞。從明朝降將的戰鬥力來說,很大一部分可以說是明朝和農民起義軍們把這些傑出的軍事人才逼向了滿清,就像袁崇煥被崇禎帝活活剮死,洪承疇身敗名裂一樣,已經沒有人願意為沒落的王朝死忠。
而這些明朝降將願意投降外族滿清,卻不願意投降農民起義軍,也不得不說起義軍的作風,嗜血濫殺,不得人心,雖然李自成的軍隊號稱“迎闖王,不納糧”贏得了一部分人心,但攻陷北京後就原形畢露。張獻忠也在四川稱王稱帝,坐享其成,目光短淺可見一般。
一個滿清民族無法征服整個中國,卻是中國漢族自身的弊端讓滿清趁虛而入,就算當時重建的南明小朝廷也還在爭權奪利。因此,也可以說是在當時各種背景和因素下,農民起義軍們和明朝降將們把中國獻給了滿清王朝。這或許就是起義軍們老是要叫一聲的“天命所歸”吧。
-
7 # 黑眼歷史觀
當時明王朝內部問題已經積累,再加上被末代皇帝執政失誤而引爆出來,並且在末代皇帝的持續錯誤下,自我消耗掉內部力量。朝堂上君臣離心,民間宗室為害一方不得民心。
明王朝在最後幾年裡,已經走到不得不滅亡的地步。【至於天災,還得賴到明朝稅收制度不合理,最後窮死的份上,畢竟:水利不修,小災變大災。】
然而在各大逐鹿中原的勢力裡,卻沒有合適的人選。
風頭正盛農民起義太過於短見,由“闖王來了不納糧”,和李自成軍隊在京城的所作所為,就可看出,他們註定是蟄伏大勢力的墊腳石,就如同黃巾起義、黃巢起義那樣。【張獻忠也類似,無法成大事】
而正統之稱的明朝皇族,要麼是軟骨頭投降,要麼不得民心被看著滅亡,要麼是狂妄短見。在南明險惡的環境中,被殺的明朝宗室、投降的明朝皇族不佔少數。有點實力的,還自立為王,掀起內亂。
所以明朝被自己玩得虛弱不堪。
而這時清軍獲得吳三桂掌控的部分關寧鐵騎,強勢入關,一舉端下社會標杆最多的京城。【在袁崇煥建立起相對穩固的防線時,崇禎把他砍了,關寧鐵騎分成幾部分,一部分歸吳三桂掌管,最後這支騎兵成為滿清的重要軍事力量】
在天下沒有出現下一任皇朝的影子時,突然出現一個“為崇禎報仇”的滿清,而且一眾崇禎朝大臣都投降於滿清旗下,並得到重用。這讓很多官員跟風投降過去。後來連南明皇帝,有一個都投降與滿清。至於理由,一句“天命所歸”就能安慰過去。【如果不是剃髮易服,滿清的統一戰爭可能會更順利,依靠這群《貳臣轉》上大臣們。】
-
8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明朝並非不可以亡,只是清朝入關這事實在是太過偶然。
即使到崇禎末年,明朝在當時角逐天下的所有勢力裡還是最強大的。明朝歷代君臣,都極為輕視建州女真,呼為“建奴”,連建州女真居住生活的地皮,都是明朝恩賜的。東北那塊地方,也就那片地方可資種田、漁獵。所以,說建州女真人起於白山黑水,也不全是,真正很苦的是黑龍江北邊的野人女真。
建州女真在永樂時就爭相歸附朝廷,他們當時勢力弱小,連北韓人都打不過,到處受欺負。靠著抱明朝的大腿才僥倖活下來了,而且分到了好田地,勢力發展很快。可即便是很快,也不過就是幾個村子,數千人丁。
(建州女真所在地方是塞外江南)
就這麼一點人口的蠻族,大明朝是真的沒看上眼,身份根本就不對等。後金的汗王,其檔次也就在明朝的總兵一樣。後來,後金折騰起事來了,也不過是一個二品尚書所要對付的邊事。明朝在北方的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蒙古上,對於女真這些化外之民,明朝甚至都沒在史書上仔細分清楚他們誰是誰。大明帝國有太多的事要做,哪兒會關注到北方的幾個村子發生的婚喪嫁娶、持械鬥毆呢!
明朝甚至對進犯北韓的十八萬日本軍隊也有點看不上,在晚期真正讓明王朝上心的還是發生在南方的播州之戰。這場戰爭耗盡了萬曆中興積攢的家底,還把南方打空了,以至於幾十年後南明時期南方的戰爭潛力都還沒恢復。
除了這些外,還有明朝的黨爭,到崇禎時愈演愈烈,最後竟然鬧到了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只管自己小團體利益朋黨,很多明朝末年的名將重臣都是被黨爭所累,甚至被陷害至死。清朝一開始的心願也沒有奪取天下的想法,他們不敢有這樣的想法,總共才有10萬兵馬的清朝。努爾哈赤只是想搶劫,不管不顧的殺人,搞的遼東半島天怒人怨,關寧軍就是這麼來的。皇太極時建立了行政制度,最大的想法不過是割據東北,讓大明朝承認。雖然明朝官軍一敗再敗,但是皇太極到最後也沒過的了山海關。
(李自成進京)
後來,驚天鉅變傳到了滿清朝廷,大明北京朝廷被李自成端了。沒多久,又傳來訊息,吳三桂降了李自成。半個月後,吳三桂的書信又送到了,說是效仿申包胥,要乞清師給崇禎報仇。多爾袞要求吳三桂歸降,然後才出兵。他們也怕吳三桂夥同李自成起來,拿大清的人頭去邀功。
彼時的中國,一共有四個政治勢力集團角逐天下:南明、大順、大西、大清。
其中,南明實力最為雄厚還有大半中國,且經濟富庶。其次是大順,擁兵百萬,而且是新開國,士氣正銳。大清雖然佔了內蒙古,統共只有滿漢蒙聯軍10多萬人。大西軍張獻忠佔據蜀地稱王,實力排到最末。
然而,南明完全繼承了崇禎朝黨爭的傳統,熱衷於內鬥,對迫在眉睫的危機視而不見,政治腐敗透頂,積重難返,回天乏術,除非有大魄力、大格局之人鐵腕治國,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政權。
(角逐天下的四國演義)
大順雖然兵鋒正銳,但是施政卻一塌糊塗。李自成從流寇變成正規軍不過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他根本沒有時間建設自己的根據地和軍隊建設理論。他的勢力範圍看起來劃的很大,黃河以北都是,但是基本上都是傳檄而定,李自成也還在依賴明王朝原有的官僚集團來辦事。可是,李自成追贓助餉這事,把北京城掘地三尺,徹底得罪了這些官僚集團。李自成的政權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缺少凝聚力,只能建立在軍事征服基礎上,一旦失敗,地方集團幾乎立刻就會反叛。
大西政權被後世妖魔化了,四川人口減少究竟是清兵所為還是大西軍現在還是疑案,不過張獻忠佔據兩川稱王稱帝,其野心只是做一個類似劉備一樣的割據政權。
相反,大清已經立國28年,早已經形成了穩固的政權體系,這裡面有大量的明朝舊官僚的努力,如范文程、洪承疇等人。隨著皇太極遷都盛京,大清已經完成了由部落政權到帝國政權的過渡。而且,清軍以為崇禎報仇的名義出兵,有很大的欺騙性,使得倍受李自成軍隊折磨的官僚集團頃刻間反水。所以,大清的進兵速度奇快,幾乎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這裡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晚明士人的抉擇問題,很多人已經放棄了明王朝,因為無休無止的徵稅、民變、黨爭,使得大量的明朝士子家破人亡。他們希望明王朝滅亡,卻對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流寇政權也是深惡痛絕。那麼,當清朝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新的政治選擇時,在北方飽受災難荼毒士人都選擇了歸順。畢竟,在元朝時就有很多大儒,發明了新的天下觀,把少數民族當政也認可為正統。所以,明末的再一次異族統治,這些讀書人在心理接受程度、理論上也沒有了障礙。如果不是後來剃髮易服政策的出臺,滿清得到天下還更要迅速。
(滿清坐穩了江山)
因此,在明朝末年,對於大多數的百姓來說,他們對哪一個政權都愛不起來,但是他們對能夠提供一個穩定的秩序的政權,能夠選擇忍耐和接受。只是剃髮易服政策的出臺,在根本上否定了儒家傳統,讓士大夫們有了有亡國亡天下之感,江南地區這才開始爆發大規模的民間抗清起義。
所以,滿清入主中原,客觀上有野心家的推波助瀾,但是在主觀上是被傳統士大夫作為秩序的替代者引入的,因為他們進了北京後的一系列動作,明顯與李自成不一樣。又是祭天祭地,又是祭孔子,這使得官僚集團率先歸附,光是從這一點來看,滿清就要比李自成高明不少。
所以,說滿清入關竊取中國,其實也不全對,就算是撿漏也是需要實力的。這才是真正的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由。
-
9 # 春秋正義
清朝入關之前,關內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且崇禎年間,大災大疫年年有之,中國北方經濟社會瀕臨崩潰,清軍先後五次入關,大肆劫掠,配合農民軍來回消耗明軍實力,並在松錦大戰中殲滅明軍主力,農民軍、清軍會師京畿地區,宣告明朝死刑。
所以說清朝入關之前,中國已極度虛弱,在農民軍、天災的幫助下,成功竊取了中原政權。
1.鼠疫幫助清朝極大消耗了關內的生命力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北京爆發鼠疫,“數刻立死,謂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或一家數人並死”,至崇禎十六年(1643年),“京師大疫,死者無算“,《崇禎實錄》載:“死亡日以萬計”,當時京城由於鼠疫肆虐,城內居民“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殮者”。
據統計十七世紀北京城大約有80萬至100萬人口,而這次鼠疫幾乎奪去了其中的20萬,死亡率達到恐怖的40%,於是幾乎同時第五次清軍入侵,幾乎按照第四次的路線、掠奪範圍,但明朝已完全無力阻止,清軍甚至在莒州放馬一個月,而明軍“無一矢相加”。兩年後李自成的大軍更是驚奇地發現,原本帝國第一堅城的北京,居然15.4萬座城牆垛口,也沒有幾個士兵據守,而且很快就開門投降了。
取而代之的大順政權完全不懂治國理政,更不知關外實情,43天以後,吳三桂與多爾袞聯手將李自成趕出北京,並定鼎天下。
2.清軍五次入關巧妙調動了圍剿農民軍的明軍,伺機消滅了明軍有生力量
崇禎九年(1636年)一月,陝西巡撫孫傳庭伏擊俘虜闖王高迎祥,此時農民起義陷入低谷,正當明朝調集洪承疇、孫傳庭部專攻各路農民軍,同年五月,阿濟格由獨石口入關,“遍蹂畿內”近三個月,大小戰56場全勝,克12城,擄掠人口、牲畜17萬9千8百,“俱豔飾乘騎,奏樂凱歸”,甚至樹“各官免送”牌,不僅極大地羞辱了明朝,對京畿地區經濟造成沉重打擊,還為中原鏖戰的農民軍解了圍。
同樣是在1638年,李自成被壓縮在川陝山區啃草,張獻忠、羅汝才等人先後投降或招安,結果九月多爾袞從牆子嶺、青山關毀牆而入,在河北、山東等地待到第二年正月!攻克包括濟南府在內的州縣59處,擊敗明軍57次,殺總督2名,守備以上將吏百餘人,生擒德王朱由樞、郡王朱慈穎、奉國將軍朱慈賞,擄掠人口、牲畜46萬2千3百,錢財無數,崇禎皇帝急調西北官軍入衛,盧象升戰死,結果張獻忠降而復叛、李自成殺入河南,此後官軍再無力剿匪,農民軍逐漸勢大,最終席捲北方,滅亡明朝。
回覆列表
清朝崛起於建州女真,當時屬於部落制,實際還處於相當落後的一種族群。
其野心,也不過是在關外一帶遊弋,能夠偶爾與明廷做生意。
自萬曆朝以後,女真與明廷數次交鋒,發現了明廷的疲弱不堪。
從此,劫掠明廷,成為女真一種帶著經濟目的的軍事行動。
但是自始至終,女真並沒有想過自己能夠統治漢人的江山。
是明廷的虛弱和李自成的志大才疏,讓女真人有了問鼎天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