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軒科技

    事情有因必有果,號稱雷布斯的雷軍也不是錢多沒事做!翻開楊拓的個人簡歷,不可為不輝煌,大廠的業績背書,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而且從最近十年的經歷來看,華為如今的商務風格,以及P系列Mate系列的稜角分明,這背後都有著楊拓的操盤,華為P系列的潮流發展初期,也離不開楊拓所做的精準定位和營銷,時隔多年,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些營銷的文案和定位,一定會覺得頗有些油膩以及故作態勢,但放在當年,號召力絕不亞於如今的機皇!

    產品的本質其實也是品牌,也是故事,從世界五百強企業來看,尤其是歐美500強包括奢侈品牌,最擅長的恰恰是包裝,講故事,立標籤,以文化來吸引消費者,這幾乎已經不能算是銷售與購買,而是對於品牌文化理念的認知相同,楊拓至少在華為期間,為其商務以及潮流有逼格的品牌定位立下了汗馬功勞,甚至說其一手促成了也不為過!

    大眾對於小米的印象無非是“價效比,廉價,屌絲,組裝”這樣又低端又low的印象,即便小米已經在自己的系列中推出了包括MIX,NOTE以及探索型Alpha這樣的產品,卻仍然很難改變固有的印象,這也是中國企業中國品牌的通病,在早期為了活下去或者賺快錢,以低廉的價格帶來質量很一般的產品,等到了市場規模足夠大的時間節點,想要再去品牌升級,這絕非一年兩年所能改變的嗎,中中國產汽車也正在面臨這個嚴重的問題,比亞迪電池技術如此強勢,但在絕大多數人眼中,超過20萬比亞迪你憑什麼呢?

    小米也是如此,平心而論,小米10系列的用料做工以及質感,售價整體提升了1000元左右其實無可厚非,但就是固有印象太根深蒂固,導致消費者首先會在心裡盤算,小米值不值這個價!當品牌的溢價能力需要使用者在內心衡量的時候,那說明這已經成為制約品牌發展的最大障礙,所以如今,小米10系列似乎是整個行業的對比標杆產品,但卻面臨著銷量上的困境,也面臨著品牌升級的第一大難關!

    誠然,楊拓加入小米之後,短期之內的營銷風格會有很大的轉變,我們也不會再看到,小米華為兩方高管的赤膊上陣,口沫橫飛的吐槽和諷刺,這樣不體面的戰鬥的確可以偃旗息鼓了,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種轉變會立竿見影,但本質上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不出意外的話,小米未來五年之內的主要市場仍然以國內為主,印度的經濟制約就限制了小米在印度幾乎只能靠廉價產品來走量,所以國內使用者的主流態度代表了小米要去努力的方向,從場外因素的影響之下,國內使用者對於自主研發,獨家技術等推崇備至,小米在這一方面邁出過一步,但也僅此一步就淺嘗輒止,想要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就勢必要從核心技術入手,也只有澎湃晶片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一再呼籲使用者要理性看待產品,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之下,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但在最新的華為智慧電視之中,多種核心晶片都是華為獨家研發,連行業內幾乎無法繞開的德州儀器,華為也有解決方案,未來一兩年之內就有可能徹底甩開德州儀器的限制,這就無形之中給予小米更大的壓力,況且,我們一再要求使用者以理智的態度看問題,選擇產品,但喜歡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主觀不理智的,使用者的喜好也並不見得都來源於冰冷的引數,效能的跑分!

    如果小米能夠真正狠下心來逼自己一把,未來的智慧家居體系以及物聯網時代必然大有可為!

  • 2 # 硬體數碼雜談

    如何看待楊柘入職小米擔任中國區CMO呢?

    楊柘入職小米的職務是中國區CMO,也就是首席營銷官。顯然小米是希望透過楊柘來加強小米中國區的營銷戰略制定與品牌建設等工作。

    楊柘有什麼履歷能讓他負責小米品牌建設與營銷戰略工作呢?

    楊拓的名字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魅族羊駝”大家應該聽過吧!華為“爵士人生”標語聽過吧!這些網路“大瓜與標語”就是因楊柘而起!

    楊柘是何許人也呢?

    楊拓曾擔任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區CMO,而除了任職華為以外,他還曾擔任過魅族科技高階副Quattroporte、TCL通訊中國區Quattroporte,並且還在蘋果、三星電子、 諾華製藥、黑莓、機車諾拉等公司擔任過高管,履歷可謂是相當豐富,絕對的行業頂級大佬!

    大家一直在網上諷刺小米是營銷公司,沒有核心技術。但是大家要知道中國真正營銷手段與實力逆天的公司是另一家赫赫有名的中中國產科技公司,千億營銷已經被石錘!小米的營銷實力在這家公司面前不值一提,可以說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營銷水平!

    要知道,小米是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企業,沒有核心技術怎麼可能屹立於世界最強大的企業之林。如下是2019年中國企業專利500強,第2名與第16名都是小米系公司,除了華為公司以外,領先中國其他企業,這能說小米沒技術嗎?

    今年年初小米釋出了小米10系列手機,正式向外界宣佈進軍高階旗艦市場,透過高階全面的硬體配置以及3999元起的售價衝擊高階市場。雷軍表示,小米10已經擺脫了價格限制,不計成本追求極致,甚至將小米10當作小米再次創業的起點。當然雖然小米10價格有較大提升,但是依舊是價效比滿滿的機型,要知道這款手機的純硬體物料成本都在3400元左右。小米手機的高階之路剛剛起步,為了拜託大眾心目中的價效比標籤實屬不易。而擁有豐富市場營銷經驗的楊柘加盟,或許可以幫助小米在高階品牌的塑造上更進一步。

    楊柘本人對於道統文化非常熱愛,曾提出“宛如生活”、“爵士人生”的產品理念,類似這樣的包裝也正是目前小米衝擊高階市場所需要的。

    此前,小米也曾有過多次空降外來高管的歷史,最為人熟知的便是中國區Quattroporte盧偉冰。2019年年初,雷軍在其個人微博上高調歡迎金立手機原Quattroporte盧偉冰加入小米,執掌Redmi的盧偉冰在較好執行小米雙品牌路線之後,晉升為小米中國區Quattroporte。或許雷軍也在嘗試不斷讓空降而來的高管給歷史較短的小米帶來各種新的可能,楊柘是最新一次出人意料的任命,也是雷軍的一次大膽嘗試。對於楊柘入職小米,可謂任重道遠,小米未來的品牌影響力會怎樣,我們且看楊柘如何操刀,相信擁有豐富市場營銷經驗的資深大佬會給大家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 3 # 17看科技

    今年的小米,是喊出了衝擊高階市場的口號,同時還要去價效比的標籤。不過我們也知道,想要衝擊高階難度是非常的大,時間也很長。而在營銷上,小米高管是真的很給力。

    只可惜有點用力過猛了,反而是起了副作用。或許是看到這個情況以後,小米的思路是改變了。6月2日下午,小米集團釋出了一項新的人事任命,前魅族科技高階副Quattroporte楊柘加盟小米。

    出任小米集團副Quattroporte以及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品牌建設等工作,同時將向CEO雷軍和中國區Quattroporte盧偉冰雙線彙報。而我們在楊柘的微博上。

    是發現了他與雷軍等人的合照,並分享了一首名為《Joie De Vivre》的法文音樂。法文中,“Joie De Vivre”的意思是“生活樂趣”。為什麼要選擇楊柘,是源於他的個人豐富經驗,尤其是在手機業務領域。

    在楊柘的身上,最明顯的標籤是“營銷大師”,主要得益於其在三星及華為期間,幾次關鍵品牌營銷的操盤。在三星就職的時候,楊柘成功塑造了“心繫天下-W”翻蓋商務機品牌。

    讓三星成功的打開了國內智慧手機市場,而在華為,奠定了華為在高階機市場的商務定位,多次經典案例,讓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站穩了腳跟。可惜的是在離職華為以後,在魅族和TCL上,沒有做出太大的成績。

    2018年,在魅族離職後,微博上已經很少看到他的身影,此次的再出山,或許是有了更充分的準備。對於小米來說,缺的正是這種人才,因為從小米的一路走來到現在,缺的就是高階領域的手機業務營銷人員。

    把楊柘吸引進來,完全是出於業務的需要,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晚了,你們看好這次小米的做法嗎?

  • 4 # 王石頭科技

    題外話,很多人喜歡將楊柘(zhe)誤讀為楊拓(tuo),兩個字確實長得像,但讀音完全不同,如題更正!

    過去十年時間裡,手機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中國品牌為代表的手機廠商席捲全球,華為、小米、OV都成為了全球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牌之一,不過它們能夠取得這番成績的原因,也和某些關鍵性人物脫不開關係,本文說的就是楊柘這位人物。

    三星有楊柘,在中國全面崛起

    在中中國產手機品牌還未統領市場之前,中國最火的智慧手機非三星莫屬,而讓三星火爆中國市場的就是楊柘。2011年之前,三星手機在中國大陸使用的品牌名稱還不叫SAMSUNG,而是Anycall,楊柘則為Anycall制定了“Leading fashion technology”的口號,樹立了三星手機的鮮明市場定位。

    時至今日,三星在許多高階電視上依然在用類似口號,只不過從原來的“引領時尚科技”升級到了“領先科技,引領時尚”。此外“心繫天下-W”系列也是楊柘一手打造出來的高階商務手機傳奇,手機價格普遍都在萬元以上。

    華為有楊柘,才有了爵士人生

    楊柘是幫助三星在中國大陸走向成功的關鍵人物之一,這一履歷也讓楊柘成為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為隨後的工作經歷埋下了伏筆,成為各家企業爭搶的物件。2012年,楊柘開始為華為工作,而華為也將消費者業務中國區的營銷重任寄託在了楊柘身上。

    在華為楊柘延續了三星時期的營銷風格,以“唯美、高貴”的標籤包裝了華為手機最典型的還得屬Mate 7的“爵士人生”,用楊柘的話說,目標人群就是“富有之後”還未“達至內心的高貴”,華為Mate系列就是幫助這些人塑造這樣一個“由富及貴”的產品。

    後來我們都知道的,華為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並且連續8年穩定增長,餘承東也經常喊著要超越第一,其實這些成績都離不開楊柘主管華為消費者業務營銷時打下的底子,也是他給華為打下了一個能夠代表身份的標籤,一直到今天。

    TCL和魅族有楊柘,並沒有華為幸運

    加入華為不到4年,楊柘又一次選擇了離開,在後面的《我為什麼選擇了Che》一文中,他表示:一個B2B的企業,工程師文化主導的,純理性思維管理氣氛下,去打造消費者品牌文化和情懷,何其不易。在這之後,楊柘又於2015年12月加入了TCL,負責市場營銷,品牌管理等業務。

    只不過才到2017年2月,楊柘又離開了TCL,主要原因被外界總結為“除了職位,其他什麼都沒有,沒錢”。於是2017年6月又出任魅族科技高階副Quattroporte兼魅族公司總參謀,只是在魅族也只呆了短短一年時間,原因是魅族Pro7的大敗。

    客觀來說,楊柘當年為魅族Pro7制定的營銷儘管並沒有讓手機火起來,但最終還是根據產品設計而來的,銷量不好銷售部門要擔責,營銷部門雖然也有責任,但最大的責任還得讓產品部門來負責,所以從TCL到魅族,楊柘吃了兩個虧,一個是沒錢,另一個是產品團隊爛。

    小米有楊柘,能否重啟“爵士人生”?

    2018年離開魅族後,楊柘並沒有像前兩次那樣非常快速的加入新公司,而是停了接近兩年的工作,也許是閉關修煉,也許是想給自己輕鬆一陣子,但今天(6月2日)的一則訊息,又讓楊柘重新回到了大眾視線,這次他選擇加入了小米公司。

    圖:左為盧偉冰,右為楊柘

    小米公司官方今天宣佈,將任命楊柘為小米集團副Quattroporte、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品牌建設等工作。目前誰也不知道楊柘能給小米帶來什麼,但我們可以期待一下楊柘幫助小米像華為一樣成功打入高階手機市場的可能。

    當然硬幣往往都有兩面,一面是像華為一樣在高階市場上取得成功,另一面也有可能是重蹈魅族的覆轍。但我還是很看好楊柘能夠在小米取得一番成就的,首先小米營銷應該不會像TCL那般摳門,其次在產品方面,無論是相機、快充還是小米10這樣的產品表現,都已經跟上了高階市場的水準。

    楊柘是一位極其崇尚儒道哲學的大師,小米也剛好缺這樣一位大師,因為這樣的大師可以讓整個品牌形象進一步昇華,不知道楊柘的儒道哲學能否在小米公司產生化學反應呢?值得我們期待。

  • 5 # 創業者李孟

    說句實話,對於楊柘也好,對於小米也好都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戰,因為楊柘在三星、華為的確創造了不錯的成績,而且也為華為P7和華為mate7建立了口號,當然也為華為的mate系列和P系列進行了輕奢時尚和商務高階旗艦的定位,可是後來在魅族和TCL並不算那麼如意!

    其實這兩年楊柘算是隱退狀態,這次再次出山擔任小米科技的CMO,到底能做出怎樣的成績這個還是拭目以待的,畢竟目前對於科技數碼市場已經到了火海當中一樣,不像當年開始起步的時候那麼容易,所以要想成功就需要做出很多很多細節的戰略和細節的營銷策略,這樣才能獲得效應!

    但是對於這樣的精神還是佩服的,其實看了楊柘的經歷來說,從做製藥銷售到三星中國區的成績,而且因為在三星的創意廣告還獲得了“2006年新浪奧康網路盛典年度營銷團隊獎。”這也是代表著楊柘的中式哲學的成功,當然後來遇見困難和失敗也沒有啥,因為只要有寶貴的經驗肯定也能再戰輝煌!

    其實這一點上來說總比那種講網路營銷策劃的講師以及靠著給別人企業做策劃幾句廣告語,就賺走好幾十萬幾百萬要好的多,這個在中國業界還是有很多這樣的營銷策劃大師,當然並不是他們不夠優秀,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做細緻化執行層面,你看楊柘的經歷就能知道他是營銷身份,在一個企業最少也都到一年以上,在三星都是9年時間,華為3年時間,而這次和小米的結緣,那麼到底在中國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下能夠發生怎樣的精彩篇章,這個都是未知狀態!但是能夠親自操刀,能夠完全執行,這個累積的背後的財富,精神財富是寶貴的,也許到了一定年齡在寫幾本書,進行對於人生的職業生涯進行復盤,也是一個很不錯的事情!

    說完楊柘這個人,再說說小米,小米的起家是靠的是社群,以米粉為第一中心思想,開始打造的是使用者和企業一起參與的事情,從而營造口碑,所以小米的標籤也被標籤上了為發燒而生的科技發燒友集聚地。接著米粉透過社群營銷專項社群營銷、電商經濟(所以就形成了以小米手機為核心打造出了小米生態鏈的產品!)再下來就是看到小米追趕華為,想要拿下第一的撕逼路線,高管主動請纓當將軍衝鋒在前透過微博和自媒體矩陣叫囂的時候!

  • 6 # 暴走通訊

    說實話,實在不看好。當年楊柘在華為,確實幫助華為在品牌上做出一定的貢獻,使得華為的美譽度上升不少。但是這也是華為所在整體的環境下的共振形成的。後來離開華為,去了魅族,TCL,就都沒有做起來,還出現了魅族的內鬥,結果把魅族的品牌做得一塌糊塗,也就是在那個時期,魅族一蹶不振,再也沒有起來。去了TCL,楊柘仍然延續了他那一套高階做法,而不會變通,結果TCL手機也無疾而終。因此總的來看,感覺楊柘能力有限。不知道這次為啥雷軍會把楊柘弄過去做小米品牌,就怕做不好,把小米品牌也咋了 。縱觀這些年來,楊柘走到哪裡,哪個品牌手機就倒下了,但願小米這次不要被他搞砸了。

  • 7 # 熊貓說

    一個人要在一家公司有一定的影響力,或者能夠引領一個重要的轉變、改革,這都是比較困難的。

    有一本好字帖,不代表一定能夠練就一手好字有一臺好相機,不代表一定能夠拍出好的相片有一個好創意,不代表一定能夠帶來新的革命

    重要的還是要看雷總怎麼用,要看小米的文化是否能夠和楊總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

    楊柘給大家熟知的是從華為開始,事實上小米的華為人蠻多。舉個例子,小米黑鯊我相對比較熟悉,黑鯊前老闆Peter是前華為北研所所長,現在的老闆是前華為營銷Quattroporte,架構師,設計師等等,大家微博上能看到的幾個黑鯊高管,基本上都是前華為員工,同樣小米去其他廠的人也很多。

    所以對於楊總去小米這件事其實也不必驚訝,這種變動很正常。

    有時候人們會有一種錯誤的認識,錯把平臺的成績當成自己的成績。

    並不會因為在其他廠做出了成績,去小米一定能夠成功,多數情況下還是要看配合。

    盧偉冰去小米之前,他並沒有小米這麼大的平臺,也沒人能夠預料到他這麼能“幹”

    我們不能夠保證楊柘能在小米成為盧偉冰之後又一個得力干將,但我認可這種變動是雷總對於小米的求變,找專業的人來,找厲害的人來。

    今後如果楊總成功了這也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小米整個公司的功勞。

    “復仇者聯盟”更是不存在,這本身就是良性的。如今國內的手機廠商所剩不多,行業內其實也比較透明,誰家有什麼技術大家都清楚,用心做好每一個產品才是最重要的。

    期待能夠有良好的化學反應。

  • 8 # 六角小星

    在中國市場上,雷軍和他的小米最忌憚的商業對手是哪個?毫無疑問是華為(榮耀)。如果華為沒去強力壓制住小米,小米說不定真有可能坐穩中國安卓手機廠商第一寶座。所以,華人們常常看到,小米明裡暗裡對華為接二連三發動輿論攻勢,企圖損壞華為的聲譽,結果卻並不成功,反倒是小米可能失了一部分人心。一方面,由於美國開創人類歷史先河,舉全國之力對華為進行打擊,讓華人們普遍認為,在此關鍵時期,華人應該力挺華為,而小米偏偏公開站在了華為的對立面,當然是不合時宜的。另一方面,華為具有強大的實力,是家名副其實的高科技巨頭,小米對華為發動營銷攻勢,可能讓更多華人對小米的“碰瓷營銷”感覺到厭煩。而OPPO和vivo,對小米構成的壓力其實反而要小太多,甚至,小米更有可能樂見OPPO和vivo長期存在於市場上。畢竟大家在實力上(小米、OPPO和vivo)半斤八兩,相互保持著愉快的競合關係,共同發財,共同進步,挺好的。

    艾瑞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年5月11日到5月17日,在中國移動終端裝置市場上,蘋果的市場覆蓋率最高,為24.61%;其次是華為,為21.97%;OPPO、vivo和小米依次排第三、四和五名。從第六名開始的三星,覆蓋率均在3%之下。百度流量研究院給出的資料顯示,2020年5月,在中國安卓移動裝置市場上,華為(榮耀)佔據大約44%的份額;OPPO和vivo的市佔率加起來才38%左右,仍不及華為;而小米,僅佔7.4%的份額。

    資料來自艾瑞(僅作參考)

    資料來自百度流量研究院(僅作參考)

    面向消費者的移動終端裝置,佔據主流的是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IDC公佈了2020年1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出貨量,資料顯示,華為在中國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市場的份額都超過了40%之上,間接顯露出了極強的品牌競爭力。反觀小米,智慧手機的市佔率從2019年1季度的12.7%下降到了2020年1季度的7.0%,出貨量同比大降33.8%;平板電腦的市佔率從2019年1季度的5.6%下降到2020年1季度的5.5%,出貨量也同比大降31.3%。2020年1季度中國乃至全球市場遭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然而並不能掩蓋住一個事實,小米在中國市場上的頹勢。

    雷軍此前親口承認,硬體產品對小米至關重要。他說:“表面上來看,小米是在做一個硬體生意,硬體佔了我們90%的收入,其中手機佔60%,AIoT佔30%,網際網路佔了10%。但如果沒有硬體90%的規模,很難產生那10%的網際網路收入。小米的網際網路收入到了什麼規模?去年是198億人民幣,而且毛利率非常高。小米的網際網路收入,在全球的網際網路公司也能排前二十位。這近200億收入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於小米強勁的製造業規模。我們未來十年的目標是,網際網路和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的20%,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規模了。”在小米的硬體產品中,智慧手機又恰恰佔據最核心地位。小米要撐起龐大的營收規模,推行物聯網戰略,必然基於手機使用者規模、銷售量和市佔率足夠大之上。

    無論小米在海外市場取得多麼大的進展、多麼可喜的成果,中國市場始終是小米的根基所在。況且,海外市場正遭受新冠疫情的衝擊,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所以,現階段,小米應該是想方設法保住甚至擴大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提升市場地位,而實際需要做事情有太多。除了夯實中低端市場外,向高階手機市場尋找更大突破便是一項關鍵性戰略。

    隨著2020年的到來,小米已經是步入到第10個年頭。2020年,在小米10推出時,雷軍擲地有聲地表示,小米要進軍高階手機市場,此後,小米在智慧手機市場的攻勢愈發猛列,狂攬友商前高管,雷軍的友商“收編隊"不斷擴大。在招攬了聯想原手機掌門人常程、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等人後,雷軍日前再次出手。延攬前魅族高階副Quattroporte楊柘正式加入小米,並由楊柘出任小米集團副Quattroporte、小米中國區首席營銷官,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品牌建設等工作,向雷軍和中國區Quattroporte盧偉冰做雙線彙報。據公開資訊顯示,楊柘曾先後在諾華製藥、機車羅拉、蘋果、利盟(Lexmark)、三星、RIM、華為、TCL和魅族等企業任職,不僅工作經歷豐富,而且在手機行業可謂資歷深厚。

    楊柘的職業生涯起源於機車羅拉,隨後主導了iMac在中國上市,而他在三星和華為的經歷,更是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他成功操盤了三星和華為的商務機型系列。楊柘在三星任職9年的時間裡,三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從第七衝到了第一,並且打造了售價超萬元的翻蓋商務機“心繫天下W”系列,此後在多年裡都是高階商務手機的代名詞。

    2012年,楊柘加盟華為,在楊柘的營銷理念之下,華為的品牌形象也從之前與運營商繫結的合約機,一躍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中中國產高階旗艦機,成功打造了華為在高階機市場的商務定位,讓Mate系列和P系列站穩了腳跟。

    回顧楊柘的履歷,可以發現,他過去一直操盤的風格都是高階、商務,正是小米求而不能得的。據業內人士提出的觀點,小米在2020年初以小米10系列為主打向高階市場發起衝擊確實取得不錯成績,但現在的小米正需要有專業人士帶領整個團隊向高階手機市場繼續突進,楊柘就非常適合擔此重任。

    近年來,小米挖角友商前高管的動作不斷,而且下足了功夫。其中,最早加入小米的是原金立集團前Quattroporte盧偉冰,專注海外,由他操盤的印度市場大獲成功,曾一度擠進印度市場銷售前六名,2016年更是賣出400萬臺手機,成為印度市場上份額最大的中國手機廠商,後在金立匆匆收場後成為小米副Quattroporte、中國區Quattroporte。前努比亞聯合創始人兼副Quattroporte苗雷,加入小米後出任小米相機部總監,此前努比亞建立品牌時就將手機撮影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在手機攝影領域擁有近3000項專利,兩者結合可說是相得益彰。2020年初,聯想原副Quattroporte常程出任小米集團副Quattroporte,負責手機產品規劃。隨後,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也宣佈加入小米,擔任小米中國區副Quattroporte兼銷售二部總經理,負責電商一部、電商二部、電商三部業務,向小米集團副Quattroporte盧偉冰彙報。

    有一點是確信無疑的,近來小米對人事不斷做調整,表明小米正在轉型之際進行管理層換血。那些為人熟知的小米創始人們正漸漸淡出一線工作,先是幾年前離開的黃江吉、周光平等人,然後是黎萬強,漸漸地,副董事長林斌、高階副Quattroporte劉德等元老同樣在淡出外界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活躍的新一代管理層,像盧偉冰、常程等“空降"人士,又或者像副Quattroporte高自光等從內部成長起來的新高管。毋庸置疑,為了衝擊高階手機市場,逐步擺脫“屌絲品牌”的束縛,小米一定是讓更年輕、業績更耀眼的新高管不斷接替著老人的位置。

    透過楊柘未來在小米負責的工作可以看出,小米已經開始覬覦中中國產高階手機市場。尤其小米10系列在2020年大獲成功,已經在4000元價位檔站住了腳。據京東釋出的資料,截止6月1日,小米10系列榮獲“京東3500-4500元價位段"冠軍,成為小米618期間的明星產品。不過,雖然靠著超高的價效比站穩了高階市場,但小米高階品牌形象尚未成型。高階手機消費者其實看重的不僅僅是配置,手機品牌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小米目前缺少的正是品牌價值營銷,因此,小米找來楊柘。

  • 9 # 春風解語

    小米最近這幾年的動作開始大了起來,他們從各大手機廠商吸收了非常多的高管,甚至被笑稱為是雷軍組成了“復仇者聯盟”。

    小米公司剛剛宣佈人事任命,前魅族科技高階副Quattroporte楊柘正式加入小米,出任小米公司中國區CMO,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品牌建設等工作。

    楊柘先後在三星、華為、TCL以及魅族任職,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為華為Mate7系列打造出了“爵士人生”的定位,以至於後來很多網友甚至還一度調侃,用華為手機的使用者是“爵士”!可以說,正是他改變了華為“理工男”的形象,並經過之後多年產品和市場的努力,將華為品牌逐漸帶入高階。

    楊柘最先從進入手機市場是從機車羅拉開始的,後來還去過蘋果擔任市場經理,但逐漸讓他進入大眾視野的,是三星。他幫助三星推出過“心繫天下”的W系列,讓三星開始進入萬元手機市場。

    可真正讓他走向職業巔峰的,是華為。2012年初,他加入華為,擔任消費者業務CMO,後續幫助華為推出了P6、P7、P8,讓華為手機逐漸加入高貴氣質。

    這些動作是不是顯示,小米正在向高階進入,當然科技的百花齊放,才是春天的到來。

  • 10 # 流口水的柯基

    我在華為期間也經歷過楊柘在職華為的時期。我先說一下華為內部對他的評價。楊柘是華為從三星挖過來的高管,在終端任職中國區CMO,總體來說,楊柘的最擅長領域就是Marketing,非常棒的營銷締造者。但是他對其他領域的問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由於我當初在華為從事的領域和他不同,所以對他的為人我不去評論,我只是轉述了內部人的一些評價。以下也是透過客觀的一些情況進行分析。

    楊柘是什麼人?

    楊拓在擔任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區CMO後,他還曾擔任過TCL通訊中國區Quattroporte,魅族科技高階副Quattroporte,在之前還在蘋果、三星電子、 諾華製藥、黑莓、機車諾拉等公司擔任過高管,履歷是非常豐富的,在手機行業也是非常知名。

    楊柘做了什麼讓雷軍對其“鍾情”,且要招致麾下呢?

    大家應該聽過早起華為Mate的廣告標語。“似水流年”,“爵士人生”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其在做品牌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另外其在三星時期,為Anycall制定了Leading fashion technology的口號,樹立了三星產品鮮明的市場定位。

    雷軍招楊柘入麾下,小米向高階進軍

    從今年的小米10上市定價4999,小米想要挺進高階的野心也表露無疑,主要受消費升級,5G產品成本的上升且存量市場競爭壓力大等因素。雖然小米價格戰提上去了,但是其實其品牌並沒有真正的產生溢價。未來的市場不僅產品有價值,品牌也一定需要為產品有價值加成。這就是為什麼華為能買的更好的最直接的原因。作為行業的大佬,雷軍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盧偉冰本身是做銷售出身,又有金立集團的經營管理的經歷,但是其在營銷端締造高階品牌的能力卻略顯不足,而楊柘的加入也能迅速彌補這個短板。

    結束語:能否實現1+1大於2,未來還待驗證

    楊柘的加入無疑對小米高階戰略是很重要的一環。而且楊柘的能力也能給小米帶來不一樣的東西。但是一個品牌升級是需要時間的沉澱的。所花的成本也由很多因素決定,能否助力小米品牌的高階轉型,還需要時間的驗證和沉澱,讓我們也拭目以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被曝出欠中國銀行幾千萬美元,欠款將到2022年到期,這說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