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葵花講故事

    說起歷史上兩面三刀的人,明朝的大奷臣嚴嵩可算一個。

    嚴嵩懂得運用各種關係籠絡世宗親信。兩面三刀,委罪於人,能伸能屈,善於使用苦肉計。從嘉靖二三年到三十五年的十多年間,他先後在宜春、分宜兩縣花近四萬兩銀子,捐金修建了四座石拱橋;同時還出資修葺了分宜縣學等。這些錢,雖都是刮自人民的血汗,建橋又有狹隘的鄉土觀念,橋成儘管又有媚上之嫌,但總的說來還算是為人民做了點好事。嘉靖十年,大學士桂萼推舉嚴嵩改任吏部左侍郎。次年,他被升為南京禮部尚書,又改為吏部尚書。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八月十日,是世宗三十歲壽辰,嚴嵩提至京師祝賀萬壽節,住在禮部尚書夏言家裡。嚴蒿見夏言正得世宗寵信,便求夏言助他留在皇帝身邊任職,夏言照辦,嚴嵩得以如以償。

    同年十二月,夏言入內閣,又奏請世宗,由嚴嵩接替自己禮部尚書職務。按正常程式,這職位應由禮部侍郎顧鼎臣接任,因夏言極力推薦嚴蒿,世宗就批准了夏言的奏摺。世宗日以禮樂為事,內閣大臣多由禮部尚書升遷,六卿中吏部為重的局面,已變為禮部為重,在這種情況下夏言為嚴嵩進入內閣,準備了最重要的條件。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張璧去世,許贊病歸,朝中無人。世宗也感嚴嵩專橫,又想起夏言,召他回到了北京,同時又加嚴嵩少師頭銜以示對他的安慰。夏言返朝之後,官復原,重任首輔,揭發嚴嵩黨羽加以斥逐。對嚴嵩之子尚寶卿、嚴世蕃所犯罪行。“嵩父子大懼,長跪榻下泣謝”,夏言不忍心,於是寬容了他。但嚴嵩卻不思悔改,反又聯手與夏言有矛盾的世宗幸錦衣衛都督陸炳、駙馬都尉京山侯崔元、甘肅總兵咸寧侯仇鸞等,想加害於夏言。此時正逢陝西總督曾銑建議收復河套,夏言表示支援,嚴嵩誣告夏言專斷,謊稱自己不知此事,藉以激怒世宗。

    結果,夏言被削奪保、傅等官銜,於二十七年正月,以尚書致仕。嚴嵩任首輔。接著,嚴嵩又誣告曾銑交接近侍罪,按律當斬。曾銑冤死,夏言也於同年十月被殺。嚴嵩一方面排斥同僚,另一方面又安插親信掌握機要部門,極力培植死黨,以固自身權勢。嚴嵩以兒子嚴世蕃為爪牙,聚類養惡朋好比黨,僅乾兒子就收了三十餘人,尚書關鵬、歐陽必進、高耀許熗等都是嚴嵩黨羽。通政司是負責呈送奏的重要部門,嚴嵩讓其義子趙文華任通政使,凡上疏奏章,必由趙文華將副本先送嚴嵩閱看,然後才上奏。吏部文選和兵部職方雖然官職低微,但由於吏部文選負責辦理官吏的升遷、改調,兵部職方負責軍制等具體事宜,都比較機要。因此,嚴嵩也將其牢牢控制在手中,由親信萬窠和方祥分別擔任文選郎和職方郎。他二人經常拿上文簿由嚴嵩填發,當時嚴嵩有“文武二管家”之稱。嚴嵩倚仗權勢,作惡多端。在他掌握權力期間,朝中官員的升遷貶謫,不是根據其人的賢愚廉恥和能力大小,而是憑他們對自己賄賂的多寡。

    因此,每天到嚴府行賄的人絡繹不絕,饋贈之物,魚貫聯珠,斗量車載。禮部員外郎項治元賄嚴嵩一萬三千金而升任吏部主事。舉人潘鴻業賄賂嚴嵩二千二百金得到了山東臨清知州的官職。犯罪軍官仇鑾,被革職後為了復官,以重金賄賂嚴嵩父子後竟當上了宣府、大同總兵要職。從任禮部尚書以來,嚴嵩對諸宗室藩王請求撫卹、乞封、賞賜等,無不收取賄賂。進內閣後,更是變本加厲地搜刮,貪汙受賄賣官鬻爵,無所不為。年老後,政事依兒子嚴世蕃處置,凡事都由嚴世蕃代筆。嚴世蕃完全按官標價,索取金錢。嚴嵩起家時原有家產僅薄田十餘畝,而此時搜刮的資財,已躋身於全國十七家百萬富豪之列。所以凡言官上疏彈劾嚴嵩,沒有不說他貪贓枉法的。

    然而世宗卻一味縱容,嚴嵩肆無忌憚地搜刮以至於最後被抄家時,嚴嵩家產共計黃金三萬餘兩,白金二百餘萬兩,其他珍寶古玩價值又數百萬兩,還有南昌、北京等地十餘處房產。嚴嵩父子大肆搜刮民財,其家財積聚甚眾,可與皇帝比富。嚴嵩府第雕樑畫棟、峻宇高牆,其巍峨壯麗不減朝堂,至於金銀珠寶更是難以計數。嚴嵩之子嚴世蕃曾自誇說:“朝廷不如我富。”嚴嵩父子的生活相當奢侈糜爛。特別是嚴嵩之嚴世蕃,美妻愛妾,列屋群居;衣皆龍鳳之紋;飾盡珠玉之寶;張象床,圍金帳;朝歌夜舞,荒淫無度。對這種腐化生活,嚴世蕃自鳴得意地說:“朝廷不如我樂!"嚴嵩的奸貪和倒行逆施,直接削弱了明朝的邊防力量,造成了北方韃靼和東南倭寇對明朝的嚴重威脅。

    明中葉,蒙古瓦剌部漸衰,韃靼部乘勢興起。不久,韃靼部達延汗統一了蒙古各部。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達延汗死,其孫俺答汗勢力獨盛。在此期間,俺答汗屢次率軍騷擾內地。但是明政府自嚴嵩柄政以來,邊將為了保全自身官職,把諸邊軍糧大半賄賂了嚴嵩,以致軍士飢疲,無力抵禦韃靼軍隊的騷擾。特別是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韃靼部俺答汗率軍長驅直入北京郊區北京城已處於萬分緊急狀態。但嚴嵩不顧軍情緊急,只考慮個人利益,認為如果在京郊戰事失利難以瞞住皇上,自己作為內閣首輔難脫干係,便千方百計阻止抗戰。國子司業趙貞吉等主張出兵保衛京師,嚴嵩卻汙衊他狂誕,致趙貞吉被世宗朱厚熜廷杖、貶謫。

    嚴嵩還授意兵部尚書丁汝夔說:“京郊不比邊塞,在邊塞戰敗還可掩飾,而京郊戰敗人所共知。俺答軍搶掠夠了就會離去,我們惟有堅守才是上策。”於是,兵部發令,不得輕易出戰。各路勤王軍到京,嚴嵩又薦舉其黨羽仇鑾為大將軍,節制諸路勤王兵馬。在嚴嵩、仇鑾的節制下,各路勤王軍隊只是無奈地坐觀俺答軍殺掠人口,搶奪財物。更有甚者,仇鑾所率軍隊還尾隨俺答軍後趁火打劫,兇狠殺搶掠。一直到俺答軍在北京城郊燒殺搶掠數日,押運著大批男女、金帛、財物志滿意得地離去,仇鑾才率軍假裝是在追擊,殺幾十個百姓的頭來領功。世宗朱厚熜對情況不加核實,竟加封仇鑾為太保,並賜金幣。不過世宗朱厚熜對於俺答軍兵臨城下還是感到有失皇帝的面子,為了洩憤,便把兵部尚書丁汝夔下獄。嚴嵩怕丁汝夔在這個時候揭發自己曾經授意他不出戰的罪行,便欺騙丁汝夔說:“有我在,一定不會讓你死去。”

    可是當世宗朱厚熜發怒要處死丁汝夔時,嚴嵩又噤若寒蟬,一言不發。丁汝夔臨刑時方知受騙,憤怒地大呼:“嚴嵩誤我!”歷史上稱這次事件為“庚戌之變”。雖然這次事件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顯然與嚴嵩倒行逆施,廢弛邊防有著直接的關係。明朝初年,倭寇已經在中國東南近海屢屢出現。當時明朝海防鞏固,故尚未釀成大患。

  • 2 # 超風行者8k2S

    先秦:張儀

    秦朝:呂不韋 趙高 李斯

    漢朝:王莽 霍光

    三國:呂布

    晉朝:整個司馬家族

    唐朝:楊國忠

    宋朝:北宋六大奸臣 南宋秦檜

    明朝:嚴嵩 王振 劉瑾 魏忠賢

    清朝:李蓮英 翁同龢 慈禧

  • 3 # 田恆金542

    這叫做奸臣,兩面三刀,就是整個歷史上,人類上的生活鬥爭,爭霸佔領取道,兩面討好,兩面當乖人,故事生事,挑釁突發狀況,深入人心而騙局,一切事情,一切鬥爭就是這種人的搗亂分子軌道,國家,社會上,人與人,國際上國與國的關係,都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動態變化的,陰險惡意亂套,壞人體,事物流程

  • 4 # 桂本坤

    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有兩面三刀之人。拿西漢來說,蕭和就是其中一個。也許有史以來,蕭和就是其中第一名。戰將、功臣,偉大的軍事家韓信就是“成於蕭和,死於蕭和”。表面上他叫韓信弟兄,背後置他於死地。

  • 5 # 歲寒君子

    兩面三刀人的祖師爺是趙高,以後又有了王莽、宋江、袁世凱等流。共同特點都是心狠手辣!還能翻手是雲,覆手為雨,可以逆先朝敢妄為。也為私慾而惑民乃至損其江山。

    此等人不顧大義和千夫所指,自以為聰明總覺他人愚。而歷史是無情的,總有清源正本之時,而兩面三刀之人,必然會被人們唾棄,逃不脫歷史的審判!

  • 6 # 泉哈哈

    得勢時拼勁諂媚捧殺,失勢時狠命討伐汙命。風吹兩邊倒,趨炎又附勢。終年悽惶惶,平日忙算計。私念無底線。奉公為粉妝。尋常百姓為之本生存不易之術,尚可見諒。權勢之人為之必為妖孽之舉,禍國殃民。

  • 7 # 開心的活著每天開心

    不管古代,近代,現代兩面三刀的人大有人在,當面說好話背後下毒手,當面支援你,等你把他扶起來,他就幹你,把你拉下臺這樣的小人有。

  • 8 # 一帆風順永遠開心

    謝邀

    中華五千年曆史,兩面三刀之人有,老百姓俗稱,小人。小人意思是,非正人君子,不是好人。

    為公者,心善,是君子,為私者,挖空心思,臉面不要,翻手雲,復手雨,無誠信,無德操,為小人。秦趙高,是小人。最怕這種小人,害國家,毀萬民。和,賣國賊,汪精衛一流貨色,

    青史留惡名,

    萬古有人責。

    為公應大同,

    世代為楷模。

  • 9 # 黃土情愫

    在中國歷史上,有捨身為民的民族英雄,人民會把他銘記於心,刻在歷史的豐碑之上。也不乏兩面三刀,專權弄權,為了一己私利而出賣信仰,出賣靈魂,禍害百姓的衣冠禽獸。

    歷史上最早的伶言利色,巧舌如簧,兩面三刀的奸佞之人是春秋時期的慶父,當時有言:“慶父不死,魯難未己”。慶父雖然沒有篡權,但他專權弄權,為了排除異己,戕害大臣,甚至於先後害死了兩位國君。以至使繁榮的魯國日漸衰落,把百姓推向了苦難的深淵之中。

    凡兩面三刀者,其表現皆都是因一己私利而把持朝綱,指鹿為馬,顛倒黑白,以至禍及百姓。

  • 10 # 伊斯旦丁

    社會複雜,人心更復雜,所謂: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真小人易躲,偽君子難防,兩面三刀之人古時有之,現代社會,更是不乏其人,偽君子常常是“口有蜜,腹有劍”,當面說好話,背後下毒手,正是:眼看明刀已入鞘,誰知暗箭已上弦!

    今天給大家說一下,歷史上一個典型的兩面三刀的人物,他就是大唐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宰相,唐太祖李虎五世從孫,揚州參軍李思誨之子。

    (李林甫.劇照)

    李林甫生性陰柔,精於權謀,為人圓滑世故,有搬弄是非之能,與人見面,常常是和顏悅色,好話說盡,壞話不提,但是,在暗地裡,卻常常陰謀害人,所以世人稱他是,“口有蜜,腹有劍”。

    憑著他那股聰明勁,李林甫官運亨通,一路做到了大唐宰相的高位,安祿山之所以能夠坐大,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勞!

    李林甫為相多年,為維護他在朝中的地位,不被動搖,時常使用陰謀詭計,排除異己,朝中但凡有點能力的大臣,都被他排擠走了。

    而他表面上,永遠一副老好人的樣子,但是背地裡,卻一直在幹著齷蹉之事。

    (李林甫.劇照)

    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時間一長,朝中淨勝些只知道,溜鬚拍馬之人,受此影響,大唐開元盛世,也逐漸由盛世走向了沒落!

    那麼,李林甫都是做了那些,兩面三刀之事,下面我給大家講兩個事例:

    話說有一次,唐玄宗李隆基,在勤政樓上,碰巧看到兵部侍郎盧絢,騎馬從樓下經過,盧絢風度翩翩的樣子,讓唐玄宗大為賞識,於是就隨口讚了幾句。

    後來,李林甫知道此事後,擔心將來盧絢被唐玄宗重用,危及到自己的地位,於是李林甫悄悄的找到了,盧絢的兒子說道:你父親素來被陛下看重,我看陛下有意,派你父親,前往嶺南荒涼之地為官,以振作那裡的經濟。

    我想此番前去,必定會受到很多苦難,但若不去,必定會遭到陛下責罰,為今之計,我倒是有個辦法,不如讓你的父親,前往東都洛陽,做太子的賓客或太子詹事,總比去那蠻荒之地強吧?後來盧絢果然中計,主動去了洛陽任職。

    (唐玄宗李隆基.劇照)

    再講一個事例

    唐朝大臣嚴挺之,本是在京為官的,後因冒犯了宰相李元紘,被貶至絳州任刺史,有一次唐玄宗問李林甫,嚴挺之現在那裡,這人還可以用。

    李林甫又擔心,嚴挺之會被唐玄宗再次重用,於是找到嚴挺之的弟弟,謊稱道:陛下非常看重你哥哥,你何不讓你哥哥上書,就說得了風疾,想懇請陛下,讓他回京治療,嚴挺之不知是計,後來果然上書玄宗,玄宗看到奏疏後嘆道:看來嚴挺之年事已高,已不堪大用!於是,便給了嚴挺之一個閒官,讓他安心養病去了!

    結語:透過這篇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一個道理,那就是透過現象,去認識本質是很難做到的,有些事不經歷過,也許,你永遠不知道,誰是真君子,誰是假君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人研發成功了,治療新冠的特效藥,會不會一夜成為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