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書有癮

    這個問題不難解釋。吳老爺子在寫這段之時,早就埋了伏筆。

    為何被如來佛祖的五行山壓住,也沒有這樣呢?難道說,銀角大王的法力比如來更強?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銀角大王的戰力。

    吳承恩的伏筆

    在《西遊記》第七回中,如來佛祖把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地把他壓住。

  • 2 # 曾憲英

    因為是泰山壓在了悟空身山,泰山,山中最重的山:重於泰山,老泰山。再則,銀角大王出心狠,它移泰山的目的,就是想把悟空壓死,而不是想教訓悟空。再則,天外有天,神外有神,人的體力有極限,再強大的神也有對手,再強大的神能力也有極限。人的世界,神的世界,也都是相剋相生:這就同兒童遊戲,石頭,剪刀,布,都有強時,也都有弱時,就看遇見誰,遇到啥情況了。

  • 3 # 自說文史

    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原本是太上老君的兩個燒火童子,趁著老君不注意,他們下界為妖。另外,他們順走了老君的五件寶貝,分別是紫金紅葫蘆、幌金繩、七星劍、芭蕉扇和羊脂玉淨瓶。

    就使一個“移山倒海”的法術,就在行者背上捻訣,念動真言,把一座須彌山遣在空中,劈頭來壓行者……那大聖力軟筋麻,遭逢他這泰山下頂之法,只壓得三尸神咋,七竅噴紅。

    然而,這麼理解真的正確嗎?我看未必。

    行者跳將起來,抖抖土,束束裙,耳後掣出棒來,叫:“山神、土地,都伸過孤拐來,每人先打兩下,與老孫散散悶!”

    所以,這裡的“三尸神咋,七竅噴紅”並不能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

    如果您不信,我們可以看看類似的例子。

    猴王拿著棍,趕上前來,撥草尋蛇,那裡得些影響?急得他三尸神咋,七竅煙生,唸了一聲唵字咒語,即喚出當坊土地、本處山神。

    那三藏才與八戒、沙僧領御齋,忽聞此言,唬得三尸神散,七竅煙生,倒在塵埃,渾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

    如果硬要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難道就因為沒了頭髮,國王活活把自己嚇死了?怎麼可能!從後面情節來看,國王屁事沒有。

  • 4 # 魔法白雲Yr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孫悟空幾乎是西遊戰力的天花板。除了幾位不出世的大佬之外,感覺好像沒有人是他的對手。銅頭鐵骨。橫掃10萬天兵。大鬧凌霄殿。這似乎是孫悟空對每一個要求都必說的話。那麼真實的孫悟空戰力是什麼情況?或者說真實的孫悟空在西遊世界的戰力排行是什麼?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對手。金角銀角本是老君身邊的童子。看這童子就說他肯定不行。但是咱們從情況看。這是什麼地方的?是太上老君身邊的人。老君是什麼人?看過八六版西遊記的人大家都有的老君沒什麼了不起。畢竟曾經被孫悟空踢倒了單獨。而且看起來老君還挺狼狽的。通覽西遊記全文。我們就會發現老君的厲害遠不是一個孫悟空可以比的。

    首先老君可是三清之一。就憑這個先天聖人的身份就不知道甩了孫悟空幾條街。而且取經路上老君的法寶不知道把孫悟空整成什麼樣。青牛精的金剛圈。孫悟空請了那麼多人硬是沒辦法。再來說說這回的金角銀角的法寶。隨便拿出來一個就制住了孫悟空。而且看看老君的說法。不過就是褲腰帶和裝仙丹用的葫蘆還有其他的幾樣常用品。意思是在老君這也算不得什麼寶貝?可以看出這太上老君到底有多牛。

    從雙方的能耐上來說。青牛精不用金剛圈幾乎就可以和孫悟空打的有來有回。而且她還只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那麼這金角銀角作為跟了老君那麼久的貼身童子。會沒有點真本事嗎?就算剛跟太上老君的時候沒有什麼本事。跟老丁身邊學了這麼久,就先天聖人隨便教一首恐怕都能縱橫三界。而且孫悟空當時的狀態是任由人家施法。沒把人家放在眼裡。

    這就是孫悟空自己自大付出的代價。人家畢竟是跟在太上老君身邊的人。見識和眼界恐怕是人上人的。拿兩座山試一試估計就知道了孫悟空的能耐。這最後一座就是隨孫悟空量身定做的。把他壓住,但不至於壓死他。注意銀角此事的狀態。他是沒有辦法才把自己學來的最大的能耐用上。所以才把孫悟空壓成這樣。畢竟人家接到上面的命令僅僅只是為唐僧師徒加上一難而已。誰知這猴子這麼厲害。所以下手有過了。

  • 5 # 潤和

    為什麼這樣說呢?

    看看這幾座山名就知道了。

    一座須彌山,一座峨眉山,分別暗示了佛教、道教的力量;

    關鍵的是,泰山的力量太重了!

    泰山的力量有多大?

    五嶽獨尊,萬山之王,代表的是自然的力量,這誰能扛得住?

    天大,地大,比不上人心最大!

    人心要是野起來,那可真是連天王老子都不怕!

    只是,人心再大,面對整個大自然的時候,誰也得被幹趴下。

    人心之大,可以裝下整個世界

    人心,人的心性再狂妄自大,也不會大到對抗整個大自然。

  • 6 # 不亦樂乎

    他在山頂上看見,魂飛魄散,忽失聲道:“幾年間聞說孫行者,今日才知話不虛傳,果是真。”眾怪上前道:“大王,怎麼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之威風?你誇誰哩?”二魔道:“孫行者神通廣大,那唐僧吃他不成。”

    這大聖正算計要摜,原來那怪就知道了,且會遣山,就使一個“移山倒海”的法術,就在行者背上捻訣,念動真言,把一座須彌山遣在空中,劈頭來壓行者。這大聖慌地把頭偏一偏,壓在左肩背上,笑道:“我的兒,你使什麼重身法來壓老孫哩?這個倒也不怕,只是‘正擔好挑,偏擔兒難捱。’”那魔道:“一座山壓他不住!”卻又唸咒語,把一座峨眉山遣在空中來壓。行者又把頭偏一偏,壓在右肩背上。看他挑著兩座大山,飛星來趕師父。那魔頭看見,就嚇得渾身是汗,遍體生津道:“他卻會擔山!”又整性情,把真言念動,將一座泰山遣在空中,劈頭壓住行者。那大聖力軟筋麻,遭逢他這泰山下頂之法,只壓得三尸神咋,七竅噴紅。

    根據網上的資料顯示,這三座山的重量均有3000多億噸,總重量有1萬多億噸,這個重量就很大了,孫悟空扛著兩座大山飛奔的實力是很誇張的,在《封神演義》中讓眾神忌憚的番天印的實力也不過是開啟一條山路;難怪銀角大王看到孫悟空扛著二山奔跑就被嚇住。

    實際上,《西遊記》中的須彌山、峨眉山和泰山還有著其它的寓意。

    “三教合一”是全真教提出的核心思想,所以《西遊記》的作者曾經被認為是道家的“丘處機”,而三教合一的思想也在書中多有體現。

    在“西遊世界”中,三界之內,皇權最大,所以無論是道祖太上老君還是佛祖都是玉帝的臣子。取經大業雖然是佛祖的安排,但實際上是三界的盛事,一路上佛家取經,道家相隨。

    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孔聖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

  • 7 # 少真道君

    這是作者的隱喻。

    壓猴哥的山,是哪三座?須彌、峨眉、泰山!

    銀角大王變成一個斷腿的道士,騙得了唐僧的信任和同情,那唐僧就命猴哥把他馱回道觀。猴哥雖然看出了他是妖怪,但礙於白骨精的教訓,並沒有當場打死他,而是暫且隱忍,等待時機。唐僧、沙僧走得快,猴哥故意落在後面。山路起伏不定,走了三五里地,兩邊就互相望不見。猴哥便尋思著下手,誰料妖怪動手更快:他使用移山倒海的法術,召來須彌山壓猴哥!猴哥把頭一偏,須彌山沒壓著頭頂,壓在了左肩。妖怪見一座山壓猴哥不住,再次念動咒語,召來峨眉山。猴哥再偏一偏頭,峨眉山落在了猴哥的右肩。兩座山依然壓不住猴哥,他擔著兩座山,仍然行走如飛!妖怪嚇得渾身汗,把泰山也召了過來,猴哥終於抵不住了,被壓得七竅噴紅!

    猴哥為何扛不住三座大山?沒辦法,誰也扛不住。須彌山是佛教傳說中的大山,象徵著佛教;峨眉山是道教聖地(現在被佛教佔領了),象徵著道教;泰山是歷代帝王封禪之所,象徵著皇權!宗教與皇權的雙重壓迫,誰扛得住?

    《西遊記》裡的很多對現實的批判和諷刺,現代人看起來依然會產生共鳴。要不然,它怎麼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

  • 8 # 趣讀歷史典籍

    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原本是太上老君的兩個燒火童子,趁著老君不注意,他們下界為妖。另外,他們順走了老君的五件寶貝,分別是紫金紅葫蘆、幌金繩、七星劍、芭蕉扇和羊脂玉淨瓶。

    搬來的是須彌、峨眉、泰山三座大山壓住行者,誰也承受不了。

  • 9 # 回答問題漲粉的90後

    那是動真格了啊,金角銀角是三清太上老君的助力,道行,法力自然不會差,加上法器加成,收拾孫悟空綽綽有餘,如來壓孫悟空是變相的保護他不被玉帝安排人弄死,金角銀角動他跟黃眉大仙動他的動機差不多,一個是太上老君想看看孫悟空到底有多大能耐,一個是彌勒佛想看看孫悟空有多大能耐,畢竟孫悟空是如來保下來並招安的,如果孫悟空的實力真的強大到難以制衡,孫悟空根本活不到如來去壓他

  • 10 # 一月現水

    銀角大王真能用山壓住猴哥嗎?

    我們先來看一看如來用五行山壓住猴哥的情況。

    第007: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

    “只見個巡視靈官來報道:“那大聖伸出頭來了。”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抽出一張帖子,上有六個金字:“嗡、嘛、呢、叭、咪、哄”。遞與阿儺,教貼在那山頂上。這尊者即領帖子,拿出天門,到那五行山頂上,緊緊地貼在一塊四方石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縫,可運用呼吸之氣,手兒爬出,可以搖掙搖掙。”

    “那猴道:“這山頂上有我佛如來的金字壓帖。你只上去將帖兒揭起,我就出來了。”……徑下高山,又至石匣邊,對那猴道:“揭了壓帖矣,你出來麼。”那猴歡喜,叫道:“師父,你請走開些,我好出來,莫驚了你。”伯欽聽說,領著三藏,一行人回東即走。走了五七里遠近,又聽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三藏又行了許遠,下了山,只聞得一聲響亮,真個是地裂山崩。眾人盡皆悚懼,只見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馬前,赤淋淋跪下,道聲“師父,我出來也!””

    可是書中明明說:那大聖力軟筋麻,遭逢他這泰山下頂之法,只壓得三尸神咋,七竅噴紅。

    這隻能說是作者的一種誇張手法,如果大聖真七竅噴血,後來出來時,怎麼會:那眾神念動真言咒語,把山仍遣歸本位,放起行者。行者跳將起來,抖抖土,束束裙,耳後掣出棒來,叫山神土地:“都伸過孤拐來,每人先打兩下,與老孫散散悶!”

    如果七竅噴血,又怎麼能跳將起來?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哏哏的吆喝,正難息怒,只聽得空中有人言語,叫道:“孫大聖莫惱,唐御弟休哭。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祇,特來暗中保取經者。”那長老聞言,慌忙禮拜。行者道:“你等是那幾個,可報名來,我好點卯。”眾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你看,在海底說話都不受影響,保唐僧時反而不能水戰了,這豈不怪哉!

    若論水戰,誰能比得上龍王,可是猴哥連龍王都不怕,還怕西天路上水裡的小妖精?

    所以,答案只有一個:我們知道如果一件工作,我們很輕鬆就完成了,領導會怎麼看?唉,這個小子不幹工作,在這裡玩,一點也不敬業。領導是不是會有這種印象?相反,如果你一天能完成的,卻拖著幹了三天,領導一看:喲,這小夥子一直在幹個不停,有前途!是不是這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今證券,是炒股票好,還是炒期貨、外匯、黃金好?為什麼?